策行三国(三国小霸王)(校对)第1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3/1332

  孙策会心而笑。这话说得对,不能动手,可以先磨刀啊。他探身按住郭嘉的手,轻轻拍了两下。
  “这些事就托付奉孝。”
  “敢不从命。”
第0307章
三个建议
  对于如何看待豫州,孙策一直犹豫。原因很简单,豫州很富,豫州是袁氏大本营,但那是袁绍的,和袁术没什么关系,人和无从谈起。豫州又无险可守,没有地利可言。但放弃又太可惜,总不能坐视袁绍将中原收入囊中。
  现在听了郭嘉一席谈,他清楚了,豫州可以占,却不能作为稳固的后方,荆州才是他理想的根据地。天时未至,他又不能主动将战线推进到黄河一带。在这种情况下,他应该巩固荆州,坐待时变。
  这不代表要放弃豫州,只是说没必要像经营荆州那样经营豫州,要分出轻重缓急,区别对待。就眼下的形势而言,太尉朱儁驻军洛阳,袁绍想要越过黄河,抢占兖豫青徐四州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他倒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因为公孙瓒还在幽州。在他拿下幽州之前,他无力南下争夺中原。
  郭嘉给他理清了思路,让他更清楚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这当然是好事,但郭嘉带来的却不完全是好消息。
  郭嘉说,袁术的儿子袁耀没死,他被袁绍软禁在邺城。虽然位置不明,事情也很隐秘,但是这件事在汝颍名士圈子里不是什么秘密。
  孙策当时就有些懵。袁耀怎么跑到邺城去了?他随即想到了曹昂。不用说,曹操送曹昂离开宛城时把袁耀也带走了。这招狠啊,袁术的独子扣在袁绍手里,袁术还能不听话吗?只是他们谁也没想到,袁术的确是急了,结果把自己弄死了。
  “将军毋须担心。”郭嘉很轻松。“袁耀性格软弱,才不过中人,绝非将军之敌。”
  “那也不能当他不存在吧?”
  “那倒是,将军给袁绍写封信,让他放袁耀回来守墓吧。”
  孙策盯着郭嘉看了半天,忍不住放声大笑。他立刻放下手头的事,带着陈到等十余骑赶往汝阳。
  袁术墓旁新建了三间草庐,袁权带着袁衡就住在草庐里。这一片是袁氏祖坟,袁家的人不管是不是在这里生活过,死后都会埋在这里。每次袁家有丧事,这里都会热闹一番,但袁术下葬的时候却比较冷清,现在还是冷清。
  袁权只带了两个侍女照应起居,也难得安静。每天除了去袁术的墓前祭拜,就是教袁衡读书。袁家本以学问传家,《孟氏易》是看家本事,传习的人不少,袁权虽然是女子,却也学过,不能和大儒比,教袁衡识字绰绰有余。
  袁衡十岁,已经读过一些字书,也能背《孝经》《女诫》之类的启蒙书,经学却未尝涉及,听得有些迷糊,昏昏入睡,却不敢叫苦。正在难受之时,孙策来了。
  “读书?”孙策很意外。
  袁权连忙起身,整理好衣服,端端正正的坐好,一言不发。孙策一看,脸上的笑容就有些尴尬,却无可奈何,只好上前行礼。“见过姊姊。”
  “将军辛苦。”袁权身体微微前倾,不苟言笑。“为先父守墓,不敢失礼,请将军见谅。”
  “唉,唉。”孙策哭笑不得,向袁权见完礼,又向袁衡打了个招呼。袁衡有点不好意思,却又因为孙策的到来暂时不用读书而窃喜,眉眼也跟着灵动起来。
  “将军今天赶来,可是有事?”
  “有事。”
  “什么事?”
  “一件大事。”孙策沉吟了片刻。“我得到消息,令弟袁耀在邺城。”
  袁权笔直的身子一震,脸色瞬间苍白,随即又涨得通红。“当……当真?”
  “千真万确。传这个消息的人叫郭嘉,是阳翟郭氏子弟,刚从邺城回来。”
  袁权深吸一口气,慢慢镇定下来。“将军打算怎么办?”
  孙策决定来见袁权就有心理准备。袁耀是袁术的独子,袁权不可能让他留在袁绍那边。她至少要保证袁耀的安全,甚至还有可能为袁耀争取一点权力。不管怎么说,袁耀毕竟是袁术的亲生儿子,比他这个八杆子打不着的旧部亲多了。袁绍扣着袁耀,想的大概就是在关键的时候派来争名份。他不可能把自己的心血交给袁耀,但他也不能一口拒绝,这个难题别人都解不了,只有袁权能解。他不敢保证袁权会帮他,但袁权至少分得清利害,不至于让袁耀乱来。
  “这是姊姊的家事,我不便做决定,所以才从平舆赶来,请姊姊定夺。”
  袁权瞥了孙策一眼,思索片刻,淡淡地说道:“将军毋须定夺,只要说说你的建议即可。”
  “喏。我觉得,将军为救令弟而死,既然令弟未死,他在九泉之下也该瞑目了。令弟身为人子,此刻或者赶回汝阳守墓,或者继承将军遗志,不管如何,总不该留在邺城做寓公。”
  “守墓是他的本份,没什么好说的。继承先父遗志,却又是……如何继承法?”
  孙策忍不住笑了一声。袁权瞅了他一眼,却没有斥责他失礼。她也清楚这句话问得不妥。袁术有什么遗产?说得不客气一点,孙策拥有的实力和袁术根本没关系,都是他自己挣的。但袁耀是她的弟弟,是先父的唯一子嗣,总不能让他一无所有。她一个妇道人家,也没什么其他办法,只好厚着脸皮和孙策商量了。
  “我有三个建议,不知姊姊想听哪一个?”
  “说来听听。”
  “一,先守墓,尽人子之孝道。三年之后,送他去天子身边为官;二,让他主豫州,我退回南阳;三,让他去抚定江夏,观其才能,量才施用。”
  袁权没有说话。她已经明白了孙策的意思,孙策根本不担心袁耀,他来见她只是给她面子。他有的是应对方法,想怎么整就怎么整,袁耀根本不可能是他的对手。
  以袁耀的能力而言,送他去天子身边为官看起来最差,其实是上策,这样既可以避免和孙策发生冲突,又可以内外联手,有孙策为外藩,袁耀在朝中很安稳。
  如果不甘心,还想打拼一番,孙策可以让出豫州,给袁耀施展的机会。这一策不好不坏,但孙策做出了极大让步,还足了袁术的人情,两不相欠。以后是结为盟友还是反目为敌,全看双方如何权衡利害。
  如果还不满足,那就送他去江夏,刘勋是袁术的旧部,还给袁耀,看袁耀自己的造化。这个安排看起来最有利,实际上风险最大,如果刘勋不承认袁耀,袁耀去江夏和寻死没什么区别。
  “将军觉得我应该选哪个方案?”
  孙策笑容不变。“也许姊姊应该等令弟回来,听听他想选哪个方案。”
  袁权深深地看了孙策一眼。“也好,我先写信让他回来。”
第0308章
袁耀回来了
  说完了正事,孙策去袁术墓前祭拜。
  让他意外的是墓前不少祭品,看起来有人来过。孙策看看袁权,袁权淡淡地说道:“这都是托你之福。”
  孙策不太明白。难道是我名声好,连带着袁术也被洗白了,所以有人来祭拜?
  “你的募兵令,我听说了。写得很好。”
  “是吗?”孙策也笑。“怎么个好法?”
  “既得大义,又有容人之量,还给自己留足了退路,疏导得当,极是高明。”
  孙策叹了一口气。“姊姊,你在这儿清静,却不知道我差点被汝南士林烹了。”
  “那不可能。要烹也是你烹人,谁能烹得了你?徐荣那么狠,不是也被你烹了。”袁权难得的露出一丝笑容,虽然一笑即收,却发乎自然。“说来听听,究竟是怎么回事?”
  孙策就把许劭发难,千余名士齐聚平舆,要为许劭讨个公道的事说了一遍。他回头一指远处的陈到。“看见没,那人就是汝南人,为许劭来向我挑战。亏得我还有两下子,要不然今天就得埋在将军旁边了。将军总算还有你们守墓,我就惨啦,还没成亲,连一儿半女的都没有呢。”
  袁权的脸颊抽了抽,把头扭了过去。这事真不好讨论,袁术办得不地道,把孙策坑得不轻。袁衡占了正妻的名份,却才十岁,又要守墓,不可能为孙策生儿育女。孙策就算想娶其他人家的女儿,也没几个门户相当的愿意嫁,谁愿意过门就做妾啊。冯宛就是一例,她倾心孙策,却不能接受做妾的事实,只好忍痛割爱。冯宛虽然没明说,但袁权心思机敏,又岂能看不出其中的端倪。
  虽然孙策在袁术的墓前抱怨有些失礼,她也只能忍了,谁让自家理亏在先呢。
  “哦,对了,过些日子,我要去江夏。你有没有什么话要带给黄兄?”
  袁权想了想,摇摇头。“我没什么话需要带给他,你也别对他有太多指望。世家联姻本来就是着眼于势和利。先父亡故,如今袁家的势全在河北,刘勋这么久没有消息来,怕是在和河北联系。如今时局艰难,人心如风轮草,飘忽不定,你要小心应付。”
  孙策叹了一口气,欲言又止。袁权刚才听孙策讲叙平舆之事就知道孙策的麻烦不小,此刻听得孙策叹息,心中一软,脸色缓和了些,柔声劝道:“你也不用着急,连许劭都被你整治了,还有谁能是你的对手。人家都是靠许劭的品鉴扬名,你却把许劭逼得两次吐血,放眼天下大概也找不到第二个,想不成名都难。有了名声,来投你的人自然多,掌握豫州也是迟早的事。”
  “既然这么有信心,那姊姊还是随我去平舆吧。大战将起,你们在这儿,我实在不放心。”
  “我还要守墓呢。”
  “孝在心里,不在形式,天子守墓不过二十七日,你已经远远超过二十七天了。曹操能把令弟送到邺城去,难免不会有人效仿。你们要是也落入袁绍手中,我可就真的没辙了。再说了,平舆就这么远,三时八节的回来扫墓也方便得很。”
  袁权想了想,勉强答应了。虽说袁耀很难给孙策造成什么实质性的麻烦,但麻烦毕竟是麻烦。如果有人再挟持她们,孙策真不太好处理,有所安排也是对的。
  袁权在袁术墓前再拜,回草庐收拾东西,准备随孙策返回平舆城。孙策站在草庐前,来回踱步,忽然有骑士大步赶了过来,引孙策往外看。孙策走到草庐转角,正看到一行人沿着官道远远走来,有车有马,还有一些护送的甲士,人数不少,大概有两百多。
  孙策皱了皱眉,示意陈到等人警戒。非常时期,敌友不明,小心一些为妙。
  过了一会儿,那些人在路边停住,有人从车里下来,站在路边舒展筋骨,有人从车里往外搬东西。随即有人看到了草庐旁的孙策等人,几个人聚在一起商量了一会儿,便有一人走了过来。
  孙策觉得运气不太好。和秦牧在一起时间长了,他学了一些鉴别马匹的知识,虽说不够专业,却也能分辨出战马的大致产业。那些骑士的战马体量都不怎么大,像是北方草原上的马种,那些骑士顶盔贯甲,看不出模样,但有几个人穿着风帽皮袍,一双罗圈腿,骑术娴熟,不像是中原人。
  那人走到孙策面前,打量了孙策一番,拱拱手,很客气。
  “敢问足下,是来祭拜袁公路的吗?”
  孙策点点头。“足下是……”
  “在下颍川辛毗,奉袁将军之命,送袁公路子袁耀返乡省亲。敢问足下是……”
  孙策重新打量了辛毗两眼。还真是巧啊,郭嘉刚刚提醒他袁耀在邺城,辛毗后脚就送袁耀返乡省亲了。看来郭嘉的离开没能逃离有心人的视线,而且立刻做出了反应。
  “江东孙策。”孙策嘴角微挑,笑意微妙。“千里迢迢,辛君一路辛苦,路上用了几日?”
  辛毗脸色微变,直起微躬的腰,负手而笑。“一进汝南便听说孙将军豪迈不羁,不与俗同,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辛君此言,从何说起?”孙策低下头,打量了一下自己的衣服。他向来简易,不喜欢那么多规矩,平时就是一身与普通骑士无二的战袍,不披金,不带玉,印绶揣在怀里,战时才穿能够表现他身份的细铠。“我有失礼之处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3/133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