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三国小霸王)(校对)第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1332

  孙坚想了想,转头看看周瑜。“公瑾,你的意见呢?”
  周瑜微微欠身,不紧不慢地说道:“是攻樊城还是增援蔡洲,都没有必要急着下结论。蔡洲离此不过数里,最迟明天上午,粮食就能运到大营,到时候问清楚了再做决定不迟。”
  孙坚点头。“还是公瑾想得周全,我也是这么想的。”他摆摆手。“你接着说。”
  “孙校尉增援蔡洲之策,可谓老成谋国。不管伯符的损失大不大,经此一战,刘表必然重视蔡洲,轻则派兵警戒,重则派兵围困,以伯符仅有的两千人守或有余,战则不足。一旦他们被困在蔡洲,接应程韩二位的任务就有可能受影响。”
  孙贲很满意,吴景的脸色却有些不太好看。
  周瑜接着说道:“若说孙校尉之策立足于守,那吴校尉之策就是立足于攻。攻樊城,迫使刘表不能分兵东顾,亦是合于兵法的良策。”
  吴景转怒为喜,连连点头。
  孙坚心中暗喜。这世家子弟果然会说话,一个也不得罪。如此一来,他要增兵蔡洲就名正言顺了。他咳嗽一声,故作不悦。“那你说说,我们究竟是增援蔡洲,还是攻击樊城?”
  “将军,两者可并行不悖。派兵增援蔡洲,持续威胁襄阳右翼,进兵樊城之下,迫使刘表不能东顾,双管齐下。只是……”
  “只是什么?”
  “樊城虽小,却颇为坚固,若是强攻,损失必然不小。若是能将襄阳守军诱出城,于野战中予以重创,则樊城不攻亦破,蔡洲不增亦安。”
  孙坚灵光一闪,恍然大悟,拍案大笑。“哈哈,元明,伯阳,你们听懂了么?公瑾此计将你们二人的想法融为一炉,可谓妙手天成。”
  吴景和孙贲面面相觑。他们没听到周瑜的具体安排,不知道妙在何处。但是他们很清楚,孙坚的用兵能力比他们强太多,孙坚说好,那肯定是真好,他们不懂是他们的问题,不是周瑜的问题。
  “公瑾,你详细说说。”孙坚将吴孙二人的脸色看在眼中,给周瑜递了个眼色。
  “喏。”周瑜躬身领命,将自己的计划说了一遍。增援蔡洲,但不给太多的人马,立足于孙策守住蔡洲的同时,又给刘表攻克蔡洲的希望,诱刘表出城一战。攻击樊城,却又不全力以赴,在牵制刘表的同时又保持随时转战襄阳的能力。一旦刘表出城,立刻转移攻击目标,在野战中歼灭刘表的主力。
  周瑜这个计划既融合了孙贲、吴景两人的意见,又予以提升,增援蔡洲、攻击樊城都是虚的,与刘表在城外决战才是真正的杀招。孙坚听明白了其中的妙处,所以一听就拍案叫好。孙贲、吴景虽然反应慢一点,经周瑜这么一解释,他们也听懂了,不禁心悦诚服,又暗自感慨。
  这世家子弟就是与众不同,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能力,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孙策有此人辅佐,独领一部的时间不会太久。他们这些老人要尽快转换思维,不能漠视孙策的存在了。
  ……
  第二天一早,粮食运到大营,随着粮食来的还有蔡家老少一千多口。
  督运粮草的孙辅第一时间赶到中军大帐,向孙坚报告。得知孙策攻破蔡洲的全过程,孙坚又惊又喜。惊的是孙策胆大到近乎冒险,喜的是刘表正如孙策所料,竟然没有派兵声援蔡洲,让孙策轻而易举的控制了蔡洲,损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孙辅随即汇报了孙策要屠蔡洲,现在又不同意他娶蔡珂为妻的事,请孙坚做主。
  孙坚有些不快。孙策攻破了蔡洲,孙辅寸功未立,却要娶蔡珂,占了便宜也就罢了,还对孙策说三道四,孙辅这事做得可不地道。他正准备斥责孙辅两句,周瑜在后面扯了扯他袖子。孙坚见状,把涌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来,拍拍孙辅的肩膀。
  “这样吧,你去问问你的兄长,看他是什么意见。若他支持你娶蔡珂为妻,就算伯符不同意也没用。”
  “喏。”孙辅大喜,行了一礼,匆匆出营,赶往樊城的孙贲大营。
  等孙辅出了营,孙坚这才闷声说道:“公瑾,伯符这是做什么?”
  周瑜劝道:“将军,孙国仪直言无忌,正是对将军心无芥蒂的表现,将军应该因此高兴才对。伯符攻蔡洲,虽然成功,但的确冒险,孙国仪反对也是出于稳重,并无大错。至于要屠蔡洲,我想伯符只是吓唬蔡家而已,国仪为人忠厚,未能看破。”
  孙坚的脸色缓和了些。“那他要娶蔡家女儿呢,这又算怎么回事?”
  “将军,国仪正当年纪,若非随将军征伐,只怕早就应该成家了。伯符促成此事,也是一片心意。”
  “既然要与蔡家结亲,伯符为什么不自取?”
  “伯符不娶蔡氏,我想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他要立威,二是他看不上蔡家。”
  “他还看不上蔡家?”孙坚哼了一声:“那他想娶谁家的女儿,你周家有年龄相当的女子么?”
  周瑜尴尬不已。“将军,伯符志向高远,何患无妻?国仪也说了,伯符前日与庞德公坐而论道,毫不逊色,将来必然名扬荆襄,到时候上前求亲的人恐怕会踏破将军府门槛,将军不必着急。”
  孙坚放声大笑。“我只怕竖子期望太高,耽误了时光。他今年十六,也该成亲了。”
  周瑜眨眨眼睛,开始为孙策担心起来。他嘴上说得头头是道,其实心里也不赞同孙策促成孙辅娶蔡珂这件事,只是不能说出来。他想了想,又道:“将军,伯符的军报过于简略,恐怕还有些事没有说清楚,我想亲自走一趟,去蔡洲问个明白。”
  孙坚点头答应。“你领一千人去蔡洲,传我的命令,拜黄汉升为校尉,让他领着这一千人,好生跟着伯符,将来必不会亏待他。至于祖茂,让他把义从留下,一个人回来吧,我身边还真不能没有他。”
  周瑜心领神会,躬身领命。
第0038章
心有灵犀一点通
  孙贲看着一脸委屈的孙辅,暗自叹气。
  虽然他不明白孙策为什么强力反对孙辅娶蔡珂为妻,但他相信孙策没有恶意。按理说,蔡家是孙策的战利品,孙辅无功可述,孙策这么做对孙辅绝对是厚待,不是一家人,绝不会这么大方。
  因此,孙辅的坚持就显得很幼稚。人给你了,蔡家反正也跑不掉,你非要明媒正娶是什么意思,怕以后娶不到妻子?孙策说得对,孙坚已经是封君,孙家蒸蒸日上,孙辅只要好好做事,水涨船高,将来封侯拜将都是有可能的,娶个名门之女做妻子岂不更好,非得找一个大好几岁的寡妇?
  可是对这个弟弟,他真没办法。他们父母早丧,兄弟俩相依为命,孙辅是他一手带大的,半弟半子,溺爱在所难免。孙辅二十三,按理说早该成亲了,只是这两年一直在征战,也没有遇到合适的人,这才拖延下来,他心里也有些愧疚。
  “伯符这么做,自然有伯符的道理,我觉得他没有错。”孙贲摸着孙辅的头。“不过,既然你喜欢,我也不拦着你。我会去向叔父说,请他出面,伯符自然也就不能反对了。”
  “多谢兄长。”孙辅大喜,抱着孙贲的手臂猛摇。“我就兄长会帮我的。”
  孙贲瞪了他一眼,又忍不住笑了起来。“听你说起这位蔡珂,我觉得她不是一般的女子,你娶她为妻没关系,可千万不能惧内,误了正事。这些门户人家的女子不比普通人家,心眼多着呢。伯符不同意,恐怕也是担心这些,你不要因此怨恨伯符,辜负了他的一片心意。”
  “不会的,不会的。”孙辅满口答应。
  “赶紧回去吧。伯符善于用兵,你好生辅佐他,将来搏个封妻荫子,告慰父母在天之灵。”
  “唉,我知道了。”
  ……
  周瑜赶到蔡洲,传达了孙坚的命令。孙策如释重负,黄忠也是喜出望外。孙策答应他一个都尉,现在孙坚直接给了他一个校尉,父子俩对他的器重和赏识都让他感激涕零。
  周瑜给孙策使了个眼色。孙策会意,起身道:“公瑾,蔡洲风光不错,我带你去看看。”
  两人出了庄园,来到沔水边,并肩而行。
  “伯符,你为什么不娶蔡珂?”周瑜开门见山,直接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孙策不解,反问道:“我为什么要娶她?”
  “因为娶她就是娶蔡家。蔡家不仅是你眼睛看到的这个蔡洲,还有更多看不到的力量。且不说蔡珂的两个兄长都是二千石,就说她的姑母是故太尉张公的夫人,她的大姊嫁给名士黄承彦,这就对你控制南阳和南郡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对。”孙策笑着摇摇头。“公瑾,你是世家子弟,太看重联姻的重要性了。我承认联姻有好处,但也不是没有坏处。你想借重蔡家的关系,不可避免要被蔡家控制,借重越多,被控制就越多,这一点,你不会否认吧?”
  “我没有否认这一点,但这不是你不娶蔡珂,却将蔡珂嫁给孙辅的理由。”
  孙策沉默了很久。看到周瑜时,他就知道周瑜肯定有不同意见。但他的理由又不能对周瑜说。因为孙辅后来背叛了孙权,现在就提前给孙辅下套,周瑜肯定不会赞成,因为这纯属臆测。如果连同姓之间都如此戒备,异姓之间还有信任可言吗?
  “我不想娶蔡珂,但是要我蔡家的人力物力,而且国仪也到了适婚的年龄,他又喜欢蔡珂,我只是做个顺水人情而已。你总不会希望我真的将蔡家屠了吧?”
  周瑜脸上看不到一点笑容。“你没说真话。”
  孙策心里一惊,随即又笑了起来,伸手揽住周瑜的肩膀,用力晃了晃。“好了,好了,我说实话,前面那些理由都是次要的,我不娶蔡珂其实只有一个原因:我不喜欢她。”
  周瑜挣脱了孙策,嫌弃地掸了掸肩膀。“这个理由虽然无稽,却可信,我信你。”
  “你看你……”孙策耸耸肩膀。“咱俩在一个床上不知道睡过多少次,也没见你这么见外的。怎么,现在成了我阿翁的心腹,要避嫌了?”
  周瑜顿时涨红了脸。“你胡说什么!拿我开玩笑也就罢了,怎么能拿将军开玩笑,这可是不孝。”
  “你想得真远,不会是心虚吧。”孙策不怀好意地绕着周瑜转了两圈,心里也有些嘀咕。老爹不会因为韩当不在大营,把周瑜这小鲜肉当了替补吧。那可有点不地道,这可是你儿子我的人。
  周瑜勃然大怒。“孙伯符,士可杀,不可辱!”
  “好啦,好啦,开个玩笑而已。”孙策哈哈大笑,再次揽着周瑜的肩膀,也不管他愿意不愿意,硬拉着往前走去。周瑜有心挣脱孙策,却又怕孙策真往那方面想,那可是人生抹不掉的污点,他绝对不能接受。两害相权取其轻,还是忍着孙策一点吧。
  这家伙什么都好,就是开起玩笑来没分寸。
  “公瑾,有件事我得向你请教一下。”孙策收起玩笑,很严肃地说道:“我说实话,本来是真想拿蔡家当个例子,让襄阳各家看看我的手段,又担心过火,以后没法收拾。你说说看,拿下襄阳之后,我们怎么才能制住这些豪强,将土地夺过来?”
  周瑜也收起了笑容。“按你的计划,南阳是必争之地,将来免不了要受到兵灾。一水之隔的襄阳就成了最理想的后方,在这里屯田可以确保南阳的军粮供应,的确不能掉以轻心。不过,要制服这些大姓未必要杀人,你现在没杀人,不是一样镇住了蔡家?有蔡家做先例,后面的事就好做多了,只要你不把他们逼得铤而走险,夺取土地屯田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如果让你来做,你打算怎么办?”
  “以利换利。”
  “怎么个以利换利?”
  “既然要在南阳屯驻大军,各种军需就是一门大生意,用这些生意来换取他们的支持,甚至换取他们手中的土地,就可以不杀人而达到目的。”
  孙策欣然点头。“公瑾,我们可谓是心有灵犀一点通。这样吧,我阿翁那边,你先去吹吹风。我嘛,先打赢这一仗再说。按你的计划,我得把蒯越从襄阳城里诱出来才行,蒯越是个老狐狸,我得想点办法才行。”
  “要我留下来帮忙吗?”
  “你在我阿翁身边,比留在蔡洲更有用。”孙策笑道:“公瑾,你是韩信之才,不是樊哙,也不是陈平。”
  周瑜会心而笑。“那好,我就等你的好消息,看你能不能既做樊哙,又做陈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133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