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三国小霸王)(校对)第1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9/1332

  孙策赞赏地点点头。这都在他的预料之中。吴瓘原籍陈留,也算是大族出身,与吴匡还算是远房亲戚,但现在已经没落太久了,陈留吴氏的光一点也没沾到。他熬了半辈子才是一个功曹,仕途前景黯淡。让他代理陈相,他岂能不尽心尽力。陈国是他的家乡,一旦成为战场,他辛苦积累的产业就会化为乌有。就算为自己考虑,他也会全力以赴。
  “乱世之中,牧守一方,首当其冲的责任就是守土安民。至于骆相,他的政绩有目共睹,我会上疏朝廷,为他缓颊,你们不用担心,安心做事吧。”
  “喏。”吴瓘、袁敏等人如释重负,感激不尽。
  骆俊听了,虽然不完全相信,心里的怨念却还是淡了些。郭嘉说得没错,就算他们有功,违反朝廷制度也是事实。孙策代理豫州牧,这么处理也是他的职责所在,没人能挑出矛盾。没有立刻就把他打入槛车,送往长安,已经是善待他了。
  骆俊远远地看着孙策,心中凛然。他又不傻,岂能看不出孙策的用心,孙策分明是看出了他的立场,这才收了他的权利,又拉拢吴瓘、袁敏,确保陈国不会脱离他的控制。偏偏孙策做得滴水不漏,让他无计可施,只能拱手交出陈国。否则不用孙策出手,吴瓘、袁敏等人为了自保,也会和他划清界限。没有了这些地方豪强的支持,他什么也做不了。
  “骆相,朝廷诏书下达之前,你就随大军行动吧。”孙策嘴角微挑,笑容满面。“闻说骆相文武全才,我正好时时请益,还望骆相不要嫌我愚钝。”
  骆俊苦笑,这是要软禁我了,果然好手段,真是一环套一环,应接不暇啊。事到如今,哪里还有其他的选择呢,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只能俯首听命了。
  “多谢将军成全,只怕骆俊德浅才薄,误了将军。”
  孙策大笑,走过来,拍拍骆俊的手臂,轻声说道:“如果骆相真是如此无能,我又何必如此兴师动众?”说着,扬了扬眉。“乡党,我留意你很久了。你女儿今年七岁,你夫人三年前小产一次,不久前刚刚怀孕,我没说错吧。”
  骆俊哭笑不得,一声长叹。孙策留意他很久了,他却一直没把孙策放在眼里,岂能不落其彀中。
第0408章
刘宠的眼力
  阳夏,陈王刘宠大营。
  刘宠背着手,站在帐中,一动不动,眼神锐利如箭,看得袁敏心中一阵阵收缩。
  孙策顺利控制住了骆俊,又占据了陈县。
  陈王刘宠率领精兵在阳夏驻防,陈县兵力有限,根本不是孙策的对手,再加上骆俊被孙策控制,吴瓘等人也被谋反的罪名扣住,不敢有任何异动,非常配合,孙策控制陈县的过程可以说非常轻松。安排妥当之后,孙策就让袁敏赶到阳夏,请陈王宠回都。身为陈王,他应该老老实实地在国都呆着,而不是自称什么辅汉大将军,统兵在外。
  这很容易惹人非议,我身为代理豫州牧,不能坐视不理。孙策如是说。
  面对刘宠,袁敏的心情非常紧张。他不知道这位与众不同的陈王会不会听令。如果不是他武功很好,有足够的把握面对刘宠,他几乎要跪下去。尽管如此,他还是不止一次的手指颤动,做好了拔刀的准备。
  刘宠瞥了袁敏一眼,眼神渐渐缓和下来。“起来吧。”
  袁敏谢恩,起身,肃立在一旁。
  “那孙策是怎么制服你们的,说来听听。”刘宠的声音很平静,眼神中甚至有几分好奇,却没有一点紧张。多年研习射道,他的心境远比一般人稳定。
  袁敏仔细斟酌了一下,慢慢讲述起来,一边讲一边注意刘宠的表情。刘宠虽然看起来没什么敌意,但袁敏知道他的厉害,依然不敢有任何放松。刘宠却一直没有什么反应,在帐中来回踱着步,只是偶尔问几句,或者点头表示赞同。
  等袁敏讲完,他轻笑一声:“如果孤猜得不错,孤回陈县,这阳夏的三千强弩手要留给你了吧?”
  袁敏咽了口唾沫,点点头。孙策正是这么说的,他要不然也不会这么积极。做孙策军中教头的机会从手边溜走了,又看着吴瓘成了代理国相,他眼热得很。孙策让他代替刘宠接管阳夏防务,这么好的机会,他岂能放过。三千由刘宠亲手调教出来的强弩手,不管在哪儿都是一支精锐,倚之建功立业,不在话下。
  “那好,待孤把诸将叫进来,当着他们的面说一声,免得你以后指挥不灵。”
  “啊?哦,好好,多谢大王。”袁敏大喜,连忙称谢,随即又觉得自己有些过于迫切,连忙补了一句。“大王不担心孙将军吗?”
  刘宠笑了。“放心吧,他不会对孤不利的。他如果想杀孤,绝不会只让你一个人来,至少要让许仲康陪你一起。再说了,他要的是陈国,杀了孤对他没好处。”
  袁敏觉得有理。刘宠在陈国百姓中的印象非常好,孙策如果杀了刘宠,很难得到陈国百姓的支持,而且杀一个宗室可比杀骆俊麻烦大多了。孙策看起来不像那么蠢的人。
  刘宠随即击鼓聚将,当着众将的面,他宣布由袁敏暂时代理军务,他将赶回国都,与豫州牧孙策会面。刘宠说得很平静,众将没有一点怀疑。他们都是本地人,知道袁敏是陈国大族,又有一身好武艺,由他来指挥大军,驻守阳夏也是合情合理的事,纷纷领命。
  刘宠随即带着自己的亲卫离开了阳夏,赶往陈县。
  阳夏和陈县相距近百里,刘宠一路急行,进入陈县时已经是半夜,但城门一叫即开,丝毫没有耽搁。大门敞开,一个年轻人快步走了出来,身后跟着十来名卫士,当头一人身高八尺,虎背雄腰,脚步沉稳。刘宠立刻认出这是许褚。谯县与陈国毗邻,黄巾之乱时,他微服出行,巡视边境,常听难民和黄巾降卒提起许褚,曾经与许褚照过面。
  他坐在车上,一动不动,顾拉着眼皮,恍然入定。
  孙策赶到车前,见刘宠没有下车的意思,不禁笑了。他上前拱手行礼。“讨逆将军,代领豫州牧,江东孙策,见过大王。”
  刘宠依然不说话,却缓缓的抬起手。“唰”的一声,车旁的亲卫齐唰唰的亮了手弩。每具弩都上好了弦,箭头寒光闪闪。许褚一个箭步抢了上来,护在孙策面前。义从们也迅速行动,几乎与许褚同时,护在了孙策面前,组成一道铜墙铁壁,手中的千军破扬起,带着风声,劈向刘宠的亲卫。
  刹那间,城门口杀气腾腾。
  “住手!”孙策轻喝一声:“退下!”
  许褚回头看看孙策。孙策拍拍他的肩膀。“退下吧,大王真要杀我,何必在这里。以他出神入化的射道,取我性命还不是易如反掌。”
  许褚还是不太放心,迟疑了片刻,才慢慢退下。刘宠笑了,也放下了手,示意亲卫们收起弩,纵身下车,将手按在孙策肩上。“年轻人,有这样的见识,很难得。”
  孙策伸长脖子,让刘宠看他的后颈。“大王,我是装的,你看我后背,全是冷汗。”
  刘宠眼神一闪。孙策这个动作看似轻佻,实际表示对他的信任和底气,否则不会做出如此举动。就算他害怕,脖子上也的确有汗,但他敢这么说,就足以说明他的胆气过人。
  “你不怕孤杀了你?”
  “你是尊贵的宗至,我是江东一小子,你的命换我的命,不值啊。”孙策抬起手,指指头顶。刘宠抬头一看,纵使他修习射道多年,心境远比一般人沉稳,也是吓了一跳。
  城头密密麻麻全是弓弩手,至少有二百人,每个人手里都有一具上了箭的弩。
  “哈哈哈……”刘宠大笑,拍拍孙策的肩膀。“孙将军,孤很喜欢你这样的年轻人,谋定而后动。你不研习射道太可惜了,随孤习射三年,保证你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大王,我也想放下所有的事,专心致志的随大王学习射道,可惜俗务缠身,怕是难以如愿。不过我给你带来了几个好苗子,一定有大王满意的。大王,请。”
  刘宠笑着点点头,挽着孙策的手臂一起进城,龙形虎步,豪气干云。
  “将军,不是孤当面奉承,就算你带再多的人来,也很难有比你更合适学射的人。年轻的心境不够沉稳,年长的筋骨已成,难窥射道。你年方十七八,虽然也晚了一点,只要肯下苦功,却还来得及。而你这心境就算是而立之年的人也少见。你是不是经常练习吐纳静坐,修习道法?虽然为时未久,却进步神速。”
  孙策诧异,这刘宠的眼力很毒啊,居然能看出我的心境有三十多岁,而且经常练习静坐,时间还不久,我可不是刚刚才练习静坐不到一个月嘛。
第0409章
两个善人
  陈县是陈国的国都,不仅有国相府,还有王府。名义上,王府才是陈县等级最高的建筑物,就连孙策也不敢放肆,在刘宠归来之前,他不能擅入王府。他也不可能请刘宠去国相府,这同样是有违礼制的,虽说他们俩都不是守规矩的人,违制的事加起来两只手都数不完。
  孙策就在城头设宴,与刘宠共饮。
  刘宠年过半百,但身体很好,健壮结实,头发、胡须全都乌黑,看不出一根白的。国字脸,浓眉大眼,一看就是那种正派脸,更难得是他眼光清澈,宛如赤子。在他的注视下,孙策都有些鄙视自己心理阴暗。
  如果他没有被袁术派的刺客暗杀,他会不会成为汉末群雄中最有争霸实力的一个?身份高贵,又有着出神入化的射艺,还有着好名声,比刘备可强太多了。如果他举起大旗,骆俊肯定会支持他。我折腾了半天,最后不会成全了他吧?
  孙策心里嘀咕了很久,可是被刘宠的眼神一看,又有些惭愧。如果刘宠真的有这份心思,支持他也不错啊,至少可以混个开国功臣当当。虽然孙家不能开创新朝多少有些遗憾,但换来天下少乱几年也是值得的。话说三国时代的几任陈王貌似都不错,眼前一个,后来还有一个,一文一武,境界都不是一般的高。
  骆俊站在城头,看到刘宠走来的那一刻,和刘宠对视了一眼,说不出的惭愧。他有种感觉,如果不是他被孙策控制了,刘宠未必会回来,至少不会这么轻易放弃。他和刘宠相处多年,知道刘宠是什么样的人。
  “孤肆意妄行,连累骆相受委屈了。”刘宠停住脚步,很严肃地拱手致意。
  “大王安好,我就放心了,没什么委屈的。”骆俊连忙还礼。
  刘宠转身看了一眼摆好的宴席。“那就别客气了,一起入座吧,有些事,孤要和你们说。”
  孙策也不客气,请骆俊、郭嘉一起入席。刘宠当之无愧的坐了主席,孙策坐了次席,郭嘉、骆俊分别在他们下首。侍者上酒,刘宠一口气连饮三杯,这才痛痛快快的吐了一口气。
  “将军消息灵通,想必已经知道兖州的形势了吧?”
  “略知一二,还请大王指教。”
  “指教不敢当,不过接下来的形势很严峻,的确需要将军用心运筹,否则豫州迟早会和兖州一样遭灾。睢水挡不住黄巾军,也挡不住袁绍,你可要提前做好准备。”
  孙策多少有些意外。郭嘉有细作在陈国,但细作进不了王府,也进不了刘宠的军营,所以刘宠是什么样的态度对他来说是空白。之前骆俊的立场偏向于袁绍,刘宠在历史上又与袁术不睦,他下意识地以为刘宠也倾向于袁绍,现在听刘宠说这句话,他意识到情况并非如他所想。
  刘宠大致说明了一下情况。
  这段时间陈国其实没受什么侵扰,就算有黄巾入境也是小股溃兵。盛夏时节,本来不适合征战,但黄巾却是例外。一来他们根本没什么甲胄、战袍,天气对他们的影响有限;二来他们饿急了,与其饿死,不如战死、热死。所以天气越热,黄巾反而攻势越猛。原本刘备代领兖州刺史时打得还算不错,黄巾主力一直被挡在济阴、山阳以东。刘备离开兖州之后,只剩下鲍信孤军奋战,又不幸战死,剩下的袁遗、袁叙等人根本不会指挥,看着黄巾长驱直入。
  好在他们的目的是和黑山军会合,所以主力一直在西进,在兖州北部活动,没有南下的意思,否则睢阳、陈国早就遭殃了。刘宠这段时间最忙的不是打仗,而是收尸。黄巾没有辎重,走到哪儿就抢到哪儿,抢不到就可能饿死在路边。天气太热,如果不及时处理,很容易引发瘟疫。刘宠竭尽所能,也只能保证几条主要道路上不会有曝尸,但野地里还有多少,他也说不清,但是肯定有,已经发生了有好几起吃了尸体的野狗发疯伤人的事了。
  “陈国虽说人口不少,但土地有限,而且大部分都掌握在世家手中,骆相能够调控的资源有限,就算想救人也力不从心。这几年涌入陈国的难民已经让他捉襟见肘了,如果放任黄巾进入,不仅救不了他们,反而会酿成灾难。”
  刘宠长叹一声,握紧拳头,捶了一下案,眼睛湿润了,声音也变得哽咽起来。“身为王者,平时享受百姓的供养,衣锦食玉,危难时见死而不能救,只能看着他们曝尸荒野,被野狗啃食,孤真是惭对天地,愧对祖宗,愧对子民啊。”
  孙策也有些心酸。他看向骆俊。骆俊却低着头,不愿发表意见。郭嘉见状,笑道:“将军,骆君有君子之风,不为已甚,这种得罪的人事还是由我来说吧。说起土地兼并,陈国可比汝南严重多了。从春秋时代起,陈县就是陈国的国都,多有大族。后来入楚,又做过楚国的国都。秦汉以来,陈也一直是封国,这里的豪强也许不见经传,但渊远流长,根基极深,有不少是经营几百年的世家。土地、人口大部分都掌握在他们手中,真正由朝廷控制的粮赋非常有限。说实话,骆君能做到现在这个地步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孙策看着骆俊,骆俊被逼无奈,叹息道:“将军,我也知道土地兼并是痼疾,但我能怎么办?这几十年灾害频频,朝廷又横征暴敛,百姓苦不堪言,只能卖地求生。虽是饮鸩止渴,总能救一时之急。我如果禁止兼并,他们更没生路,迟早要饿死,而那些土地也会抛荒。与其如此,不如让他们买卖。”
  “好吧,就算你说得有道理,那些人买土地也是做善事,暂时就不追究他们多占土地的问题。他们多占的土地交赋税吗?”
  骆俊扭过头,一声不吭。
  刘宠心中不忍。“将军,你就别为难骆相了,他也有难言之处。那些人经营多年,早已不是一家一户,或是婚姻,或是通家,联成一片,牵一发而动全身。好言相求,他们还能拿一些粮食出来助赈,逼得急了,一颗粮食也没有,骆相也拿他们没办法。攻破庄园、夺其良田这样的事只有将军做得,骆相可没这手段。”
  孙策放下了筷子,看看刘宠,又看看骆俊,如梦初醒。“我说大王和骆君为何如此配合,原来是等着我来啃骨头,做恶人啊。”
  刘宠和骆俊尴尬不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9/133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