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三国小霸王)(校对)第2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0/1332

  更精妙的一手还是召回弘农王夫人唐姬,这不仅是在用少帝未亡人的身份为天子的血脉做证明,更是为荀彧自己在宫里增加了一个帮手。唐姬是荀彧的外亲,有了唐姬的帮助,荀彧不仅可以掌控内朝,而且能影响天子的后宫。唐姬大概是天子眼下最熟悉的人之一,对十二三岁的天子来说,十八九岁的唐姬既像母亲,又像姊姊,影响力绝非其他人可比。
  每一着都正中要害,看似漫不经心,却又用意深远,足以想见荀彧绝不是轻易出手,他肯定已经谋划了很久,只是直到现在才出手罢了。一出手就架空了王允,斩落了袁绍在朝廷里的援手,干净利落。
  袁绍听到这个消息要跳脚了吧?王允掌权的时候他不当回事,等王允失去了权利,他才能体会到王允的重要性。荀彧在邺城的时候,他不把荀彧当回事,现在荀彧到了长安,他终于见识到荀彧的手段了。
  可惜,一切都迟了。
  袁绍会有什么反应?他是忍气吞声,还是奋起反击?
  就在孙策暗自分析未来形势可能的发展时,张纮赶来了,看完简报,他啧啧称道:“荀彧出手不凡,我能想到的,他基本都想到了。”
  “先生是如何想的?”孙策问道。
  张纮笑笑,正要想身去拿地图,陆议已经抢先一步取了过来,摊开张纮面前的案上,然后顺理成章的坐在了张纮身边,托着腮,目不转睛地看着张纮。孙权不甘示弱,坐到了张纮另一边,像两个护法金刚一样,抢占有利地形。
  孙策看在眼里,暗自发笑。这时候的陆议虽然谨守礼仪,却不需要畏惧任何一个人。他大概不用像历史上那样改名了,更不会被人称为陆龟。
  “谋士设谋就和棋士下棋一样,见招拆招,没有一定之规。国手之所以是国手,不过是因为他看得远,想得多,解决的办法更巧妙。朝廷面对的问题很多,概括而言,主要有三:一是天子血脉不明,朝廷道义高度不足;二是王允等党人一心寄希望于袁绍,并无维护朝廷之心;三是关中钱粮不足,兵力不足,无法自守,而西凉人在侧,随时可能被夹击。荀彧只要解决了这三个问题,就可以稳住关中,自守有余。”
  张纮说得很详细,倒不完全是为了孙策,而是为孙权和陆逊,以及吕蒙、蒋钦等少年。孙策将这些人留在身边有培养之意,将来都有可能镇守一方的,如果没有足够的大局观,他们承担不起这样的重任。讲武堂只能培养中下级军官,完成基本素质的训练,将来做一个都尉、校尉,领一营两营,临阵战斗,想要独当一面还需要更多的谋略见识,跟在孙策身边无疑是他们增长见闻最好的机会。
  “奉孝说得不错,荀彧有偷师南阳之嫌,如果我猜得不错,接下来他很可能还会建立类似讲武堂、木学堂这样的机构,尤其是木学堂,要做好防范措施,防止他挖走手艺好的匠人。宛城木学堂中有不少人是关中人,如果有机会回乡,他们一定不会拒绝。不管怎么说,天子毕竟是朝廷正朔,现在又定都关中,关中人肯定会欢迎的。将军,你的一部分心血要付诸东流了。”
  孙策无奈的咂咂嘴。关中人之所以逃难到南阳,是因为关中大乱,无法生存。现在关中安定,又成了京师,但凡有点能力的都有可能回去,给天子做官多好啊。他花了那多么心思,付出那么多代价,却无法拦住他们回乡的脚步。
  这就是道义的力量。荀彧这一招无人能挡,就像曹操拥天子于许,天下人如百川归海,襁负而至一样,曹操一下子多了无数人才,实力猛增。
  “不过将军也不必担心。将军父子也是朝廷正式任命的官员,为将军效力和为朝廷效力并不存在本质上的差别。受到影响最大的是袁绍,他一直不承认天子,如果突然改弦易辙,等同承认之前所作所为非法,不仅承制封拜的权力可能会失去,连车骑将军的职位都有可能丧失。如果不承认,朝廷势力要对他宣战。将军,这时候不宜为天下先,顺势而为,推波助澜,才是上佳选择。”
  孙策沉吟着,品味着张纮这个建议中的含义。很显然,荀彧高举正朔大旗不仅对那些流寓南阳的关中人有效,对天下士人同样有效,张纮很可能也在其中。他还对朝廷有眷念,至少做不到郭嘉那样义无反顾。
  因此,他建议接受朝廷的诏书就很正常了。
  孙策抬起头,看着张纮。“那荆州怎么办,江夏、南郡还要不要打?”
  张纮迎着孙策的目光,眼神清澈。“当然要打。不仅要打,而且要快,抢在朝廷的诏书到达之前攻克江夏、南郡,造成既成事实。只是江南四郡可能要等一等了。”张纮想了想,又道:“将军,我现在最担心的是朝廷将你调离豫州、荆州。虎不离山,龙不离渊,一旦离开了豫州、荆州,你也许依然有用武之地,但豫州、荆州必乱。在诏书到达之前,你应该加强一下征东将军身边的力量,他用兵无人能敌,却缺少能够理民施政的人,只有张子布一人恐怕不够。”
第0610章
小将
  钟繇传递的是内幕消息,及时,但不一定准确,更谈不上完备。确切的消息要到诏书下达后才能知道,看荀彧步步为营的架势,在稳住西凉人,确保长安稳定之前,诏书不太可能下达,更不可能对荆州采取行动,孙策还有时间攻击江夏、南郡。
  但主动权即将易手却是不争的事实。荀彧利用朝廷的天然优势出招,这一点无可抵挡,即使孙策觉得无所谓,也无法改变其他人的想法。人的思想会变,但年轻时的经历会影响一生却是事实,有些事急不来,只能慢慢等,甚至需要等一代人。
  张纮如此,张昭如此,即使是孙坚也不例外。他们对现实不满,但是让他们无视朝廷的存在,直接建立新朝,这也是不现实的事。曹操征战一生,最后都没能跨出那一步,还有待曹丕去完成,和他年轻时曾是朝廷任命的官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至于曹丕,他懂事的时候大汉已经名存实亡,他对大汉也没什么感情可言。
  即使是穿越者,也不能改变这一点,孙策只能面对事实。好在他知道汉朝大势已去,就算荀彧再聪明,最多也只能为大汉续几十年命,不可能彻底改命。
  在钟繇传来的消息中,荀彧的方略的确很周密,但是唯独没有如何解决土地兼并这个痼疾的方略。就目前而言,孙策也想不出荀彧会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荀彧最多只能像光武帝刘秀一样重新洗牌,而重新洗牌的结果必然会让他树敌无数。
  朝廷里为官的有几个不是大地主?
  想通了这个问题,孙策心情越发平静,而且有一种说不出的兴奋。学我?荀文若,你如果真能学我,甚至超过我,我就服你。我倒要看看是你这个当世的绝顶智者胜,还是我这个开挂的普通人胜。
  “通知周瑜,加快行动。通知黄忠、李通,做好出击的准备,一旦刘勋出城,就不要犹豫,以最快的速度干掉他。通知蒋干,把这个消息透露给袁谭,让袁谭不要轻举妄动,要不然我先干掉他。”
  孙策一口气下达了数道命令,郭嘉一一记下,派人送出去。
  “奉孝,荀攸会变卦吗?”
  郭嘉摇摇头。“暂时不会,除非将军与朝廷决裂,逼他做出选择。”他顿了顿,又道:“将军,周瑜的从伯周忠在长安为光禄大夫,他的父亲又任河南尹,与朝廷渊源甚深,不得不小心。现在荆州可全在他的控制之下,如果……”
  孙策的目光转向张纮。张纮也点头道:“奉孝所言其是,虽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周将军与将军情同兄弟,可是别人未必这么想,阎象、张勋可都是关中人。他们又都是袁将军旧部,如果朝廷以袁将军的名义离间分化,南阳恐怕会易手。为将军计,当急赴南阳,稳定人心。”
  孙策摆摆手,有点挠头。他们父子占着豫州,但豫州是袁绍的老家,又是党人根据地,短时间内很难被他们完全控制。真正控制得好的就是南阳郡,如果朝廷把南阳郡从他手里抢走了,他就没了立足点,据荆襄而夺豫州的计划就会落空。
  无论如何,南阳不能丢。
  “我亲自去南阳。”孙策说道。
  孙策做出了重大决定,又与张纮、郭嘉、庞统等人商量了细节。移镇南阳不是小事,涉及到整个布局重心的重大调整,尤其是孙坚正在征讨庐江、九江的情况下,如果不做妥善安排,也许他还没到南阳,汝南就乱了。
  事情刚刚商量完,外面突然响起一阵激烈的战鼓声。孙策很意外,鼓声从校场方向传来,应该是有人比武,而且旗逢对手,战得激烈,才会有这种助威的战鼓声。他看看郭嘉,郭嘉笑了。
  “看样子,我那族弟没说大话。”
  孙策也来了兴趣。“走,看看去。”
  一行人出了大帐,来到校场,见将士们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正看得热闹,七嘴八舌的议论着。看到孙策等人,将士们连忙让开一条通道,随即又围了过来。
  有人轻声说道:“这少年好武艺,我看陈都尉未必是他对手,说不得还要将军亲自出手。”
  旁边人有接话道:“王季,你又吹牛,我看他不是陈都尉对手,年轻气盛,气力却不够长久,他们已经战了数十合,依然不分胜负,再打下去,陈都尉优势更大,根本不用将军出手。”
  “要不赌一局?”
  “赌就赌,谁怕谁?”
  孙策听得好笑,抬头看场中正在缠斗的二人。与陈到对阵的是一个年轻人,大约十七八岁,剑眉朗目,英气勃勃,唇边只有淡淡的茸毛,身材修长,手中使一柄一丈五尺左中的长戟,从长戟的戟柲晃动情况来看,应该是常见的积竹柲。孙策目光一扫,又看到场边站着的一个年轻人,二十出头,唇上一抹黑色的胡须,中等身材,膀阔腰圆,威武雄壮,正叉着腰,目不转睛地看着正在比武的二人。
  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孙策只看了两合,回头对那个邀赌的士卒说道:“你现在撤赌还来得及,三十合之内,陈都尉必胜。”
  那叫王季的士卒却不服气。“将军敢赌吗?”
  孙策笑了。“好啊,如果三十合之内陈都尉不胜,我输你五百钱。”
  “一言为定。”王季伸出手掌,孙策也举起手掌,与他击掌三次。“啪啪啪”的声音响起,旁边的士卒都笑了,有人笑话王季道:“将军是一等一的高手,眼力不知道高你多少倍,你和将军赌,哪有不输的道理。”
  王季不以为然,笑嘻嘻地说道:“这可不一定,赌博这种事要看运气的,没有必赢,也没有必输。我就算输了,不过是五百钱的事。如果我赢了,那可是赢了将军的钱,以后也能吹嘘一阵子的。”
  众人大笑。张纮也笑着摇摇头。对孙策与普通士卒打成一片,他很欣赏,但他自己做不到。相比之下,郭嘉在这一点上有优势,他可以和任何人交往,不管对方是校尉、都尉,还是普通一卒。
  笑声引起了更多的人注意,正与陈到比武的少年转头一看,看到了人群中的孙策,立刻一带马缰,脱离战圈,轻踢战马,来到孙策面前,横戟立马,大声说道:“敢问足下可是讨逆将军?在下曲阿郭武,斗胆向将军邀战。”
第0611章
孙策送礼
  郭嘉喝道:“放肆!既知是将军,还不下马行礼,岂可如此倨傲。”
  郭武却梗着脖子。“奉孝兄,这是武人之间的事,你不懂。”
  郭嘉还要再说,孙策拉住了他,笑道:“你要与我比武也不难,三十合之内击败陈到,我就与你交手。如果做不到,那你还是再练练再说。”
  郭武皱了皱眉,应了一声:“好。”拨马而回,再次与陈到战在一起,只是更加凶猛,招招进逼。孙策摇了摇头,竖起两根手指,对和他打赌的王季说道:“最多二十合。”
  那王季扬起眉,还没说话,只听得陈到忽然一场大喝,长矛拨开郭武的长戟,矛头抖动,敲在郭武的前手上。郭武来不及撤手,生挨了一记,顿时痛得大叫,下意识地松了手,只剩右手提着戟尾,戟头无力落地,空门大开。如果是生死搏杀,这就是死路一条,对方趁虚而入,可以洞穿胸腹,重伤甚至取了性命都易如反掌。现在是比武,郭武只能认输,否则就是胡搅蛮缠了。
  形势发展太快,很多人都没反应过来。郭武刚刚还和陈到杀得难分难解,怎么突然之间就败了。很多人都觉得是他运气不好,但孙策却知道这是必然。陈到性格内敛,武功也是攻守兼备,韧性极佳。加之年岁稍长,气力较之郭武更为悠长,与他对阵如果在几个回合之内无法速胜,再想战胜他的可能性就极低。郭武年轻气盛,凭的是血性之勇,如果能耐心周旋,守紧门户,一时还难分胜负,但郭武急于求胜,心浮气躁,露出破绽,被陈到击败就是意料之中的事。
  半年前,陈到就已经能和关羽战上百余回,获益良多,这几个月又经常和关羽、张飞切磋,武艺大进,关羽、张飞都无法轻易胜他,这个小将又怎么可能战胜他。
  孙策回头对王季大笑道:“麻烦你待会儿将五百钱送到我帐里去。”
  “一定,一定。”王季惋惜地咂着嘴,满口答应。
  陈到举手,示意观战的将士们散去,翻身下马,来到孙策面前。郭援、郭武也跟了过来。郭武一脸懊恼,和郭援抱怨着什么,郭援揽着他的肩膀,凑在他耳边低声说了几句什么,郭武这才气平了些。两人走到孙策面前,躬身施礼,报上姓名。
  陈到汇报了情况,郭援、郭武与许褚交了手,郭援支撑了十余合,郭武支撑了三十余合。与他交手,郭援支撑了三十余合,郭武则与他交手近百合未落下风。陈到赞不绝口,强烈建议将他们招入白毦士。
  正在孙策犹豫的时候,郭武拱手说道:“将军,我与曲阿槐里弘君是邻里之友。”
  孙策很惊讶。郭武说的弘君应该是他的妹夫弘咨,弘咨家就住在曲阿县槐里。他这才想起来,郭武刚才自称曲阿人。“你不是阳翟人?”
  “他是阳翟郭氏远支,从他祖父起就迁到曲阿去了。”郭嘉解释道,说得很简略,似有未尽之意。孙策也没有再问,大家族总有一些难言之隐,郭武的祖父离开阳翟也许有不得已的原因,否则郭武不会自称曲阿人,特意与阳翟郭氏撇清关系。
  这小子有点傲啊。
  ……
  陶谦面带微笑,上下打量着麋芳。与儒雅的麋竺不同,麋芳多了几分英武之气,腰杆挺直,走路的步子迈得很大,几次超过麋竺又及时停住,但用不了两步又会有超过的可能,只得再次停下。走走停停,让他的气势受到了一定的压制。
  可惜,这样的人没有为我所用,却被孙策挖走了。
  “子方,数月不见,进步不小啊。”陶谦热情地打着招呼,带着长辈对晚辈的欣赏。
  麋芳不敢怠慢,上前行礼,含笑道:“使君谬赞,不敢当,不敢当。”
  “你别客气,讨逆将军在浚仪征战的经过我们都知道了,他以骑兵取胜,你想必也立了不少功。现在官居何职,都尉还是校尉?”
  “承蒙孙将军不弃,表为骑都尉。”
  陶谦目光一闪,抚着胡须,将后面的话咽了回去。他本想挑拨一下麋芳,看看能不能将他重新挖回来。孙策用兵有方,又擅长调教手下,陶应与他相处数月,进步明显。如果能将麋芳挖回来,徐州就有了可用的骑兵将领。可是一听麋芳已经是骑都尉,他识相的闭上了嘴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0/133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