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三国小霸王)(校对)第2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6/1332

  甘宁看了杨宏一眼,眼角抽搐了两下,摇摇头。“就算要走,也不能这么走。山伟,你也给我放出消息去,就说要见我可以,让周瑜自己来,我就在这里等他。”
  杨宏苦笑道:“兴霸,周瑜怎么可能来。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他如今是统领数万人马的大将,愿意和你见面已是难得,如何肯孤身犯险。”
  甘宁撇撇嘴。“没错,我就是要看看这千金之子是什么货色。”他顿了顿,脸色有些狰狞。“不就是家世好一点么,有什么好得意的。一对一,看我不吓得他尿裤子。”
  杨宏叹了一口气,摇摇头,转身去安排。
  ……
  周瑜收到消息,欣然同意。娄圭和孙辅却吓疯了,死死的拦住周瑜,无论如何也不同意他去见甘宁。这简直是愚蠢之极,甘宁是打家劫舍、杀人不眨眼的江贼,周瑜是统领数万人马的大将,双方根本不是一个层次的人,周瑜肯见甘宁已经是大度,主动去见甘宁却是冒险。万一甘宁劫持了他或者干脆杀了他,他们如何向孙策交待?
  周瑜笑了。“用兵之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平定荆州后,我军随时会进攻益州,对益州诸将的信息已经搜集得比较完备,你们还不知道甘宁是什么样的人吗?放心吧,我自有分寸。”
  见周瑜坚决,娄圭和孙辅无奈,只得退而求其次,找来潘华、北堂羽。他们与甘宁较量过,又有较强的战力,万一出现危险,他们有能力保护周瑜脱困,至少可以多坚持一段时间,等待救援。如果周瑜不答应,他们坚决不同意周瑜成行。
  周瑜答应了。
  准备了一番后,孙辅留守夷陵,娄圭率领亲卫营陪同周瑜,潘华、北堂羽贴身保护。所有人都很紧张,唯独周瑜胸有成竹,他没有穿甲胄,只穿上了金丝锦甲,外面一身雪白的锦服,腰系革带,悬一口长剑。他是少数几个喜欢带剑而不是刀的人,而且他的剑长近五尺,如果不是他身材高大,剑鞘几乎拖在地上。
  除此之外,他还带了一张古琴。
  ……
  当周瑜走过遍布卵石的乱石滩,溯溪水而上,走过茂盛的兰花丛,站在甘宁面前的时候,甘宁又惊讶又好笑。惊讶的是周瑜居然真敢来见他,好笑的是周瑜这世家子弟太能装了,这时候居然还带一张琴。他忍不住讽刺了一句。
  “将军好气度,沙场之上依然不失风雅。”
  周瑜环顾四周,语气轻松。“果然是山中四季殊,山外已经是寒冬,这里却温暖如春,遍地生兰。要说风雅,兴霸才是真正的风雅,就连逃难都会选这么好的地方。”
  甘宁语塞,随即恼羞成怒,双目圆睁,刀环上的铜铃叮叮作响。“谁说我是逃难?”
  “有家不能归,见敌不能进,你进退两难,只能躲在这里虚耗光阴,不叫逃难叫什么?”
  “你……”甘宁大怒,伸出拔出腰间长刀,铃铛一阵乱响,长刀就指向了周瑜的脖子上。周瑜一动不动,北堂羽举步上前,拔刀出鞘,一刀劈向甘宁。甘宁冷笑一声,挥刀相迎。
  “当——”两刀相击,一声龙吟般的脆响,甘宁手中长刀断为两截,半截刀刃落地,在乱石上跳了两下,滑入溪水中。甘宁大吃一惊,撤步急退,从亲卫手中抢过一双铁戟,严阵以待。北堂羽却没有追,轻蔑地笑了一声,还刀入鞘,退回周瑜身后。
  周瑜从侍童手中接过琴,在一旁的大石上坐了下来,将琴横在腿上,伸手轻拨。琴声清越,与潺潺地溪水相和。周瑜抬头看了一眼如临大敌的甘宁,笑道:“兴霸,战斗的机会很多,不必急在一时。此地兰花满地,溪水带香,不宜舞刀弄剑,不如坐下来听一曲,叙叙平生,如何?”
  甘宁转了转眼睛,沉吟片刻,伸手示意杨宏等人退远一点。他走到周瑜身边,偏身坐下,一对铁戟就搁在手边。“可惜无酒。要不然将军抚琴,我喝酒,也不错。”
  周瑜微微一笑,冲着潘华使了个眼色。潘华从马背上摘下一只葫芦,扬手扔了过来。甘宁伸手接住,打开塞子,嗅了一口,顿时大喜。“好酒,闻着就香。”
  “有没有闻出一点家乡的味道?”周瑜轻拨琴弦。“这是南阳名酒,你也许听说过。”
  甘宁粗重的眉毛挑了挑,仰起脖子,咕咚咕咚满了一大口,一抹胡须。“将军对我的底细很清楚啊。”
  “若不知兴霸为人,我又何必多此一举。你这千余人虽然精悍,对我而言却算不上什么。”
  “将军好大的口气。”
  周瑜指指侍立一旁的潘华、北堂羽。“我有亲卫营四千人,能和他们所领比肩的大概有五曲一千人。”
  甘宁盯着潘华、北堂羽仔细看了一会,这才想起他们是谁,顿时脸色大变。
第0648章
攻心
  甘宁出道以来,吃过最大的亏就是拜潘华、北堂羽所赐。当时战场上人多眼杂,隔得又远,他只和潘华有过近距离接触,记得并不清楚。听到周瑜这句话,他知道他们是谁了,顿时倒吸一口冷气。
  如果周瑜麾下真有一千人像潘华、北堂羽所领的一曲人这么精锐,他的确没什么胜算。
  “我对兴霸知之甚深,兴霸却对我不甚了解,不如由我自报家门,以示公平,如何?”
  甘宁又喝了一大口酒。“好啊,让我也听听将军的高门世勋,开开眼界。”
  周瑜微微一笑。“我周家世居庐江舒县,算是一方高门,却无世勋可言。我是周家第一个统兵作战的人。去年与孙将军一见如故,引为知交。孙将军随父出征,我得附骥尾,统数万之兵,掌一方之任。”
  甘宁的脸颊抽了一下,觉得美酒都失去了滋味,苦涩得难以入口。周瑜与孙策一见如故,短短的时间内就能统数万人马,简直是太幸运了。他自认见识过人,智勇双全,一心想建功立业,不曾想依附刘焉数年,部下依然只有千余旧部,还要听赵韪那个书生的命令。这差距也太大了。他想讽刺周瑜两句,却又没心情,只得举起葫芦,又灌了一大口酒。
  周瑜看在眼里,也不说破,一边手指随意拨弄琴弦,一边将这一年多的情况说了一遍。他看似介绍自己的经历,实质讲的却是孙策这一年多的发展,尤其是他招揽各方英豪、付以重任的事,识黄忠,俘邓展,释娄圭,一桩桩,一件件,侃侃而谈。虽然声音并不响亮,语气也不如何激昂,却字字落在甘宁的心里,像一记记重鼓敲在甘宁的心上,让他郁闷满胸,无处发泄,越想越后悔。
  甘宁一口接一口的喝着酒,不知不觉间泪流满面。他从大石上滑了下来,蹲在地上,捂着脸,号陶大哭。周瑜不再说话,拨起琴弦,琴声从指端流淌而出,像一汪清泉,抚慰着甘宁激动的心情。
  潘华、北堂羽面面相觑。他们没有怀才不遇的概念,不知道甘宁为什么这么伤心,只是觉得周瑜太神奇了,几句话就能将甘宁说哭了。
  杨宏等人也很意外。他们和甘宁相识这么久,几乎没看到甘宁哭过,今天怎么哭得这么伤心,周瑜究竟跟他说了些什么?他是巫师么,会念咒?
  甘宁哭了一阵,取过双戟,翩翩起舞,引吭而歌。“丈夫立世兮,当立功名。不遇伯乐兮,骐骥不前。锦帆百丈兮,千里独行。宝刀深藏兮,无人知音。光阴虚度兮,白发渐生。安遇明主兮,任我纵横。封侯拜将兮,荣我家门……”
  周瑜朗声和道:“丈夫立世兮,当立功名。得遇伯乐兮,授我旌节。锦帆百丈兮,万里纵横。宝刀耀日兮,奸邪退避。英雄奋武兮,天下太平。将军百战兮,荣归故里。封妻荫子兮,长乐未央。”
  琴声与歌声相和,两人一个慷慨悲愤,一个自信雄壮。一旁的将士听得热血沸腾,也不用人指挥,纷纷起舞,大声放歌。
  “锦帆百丈兮,万里纵横。宝刀耀日兮,奸邪退避。英雄奋武兮,天下太平。”
  反复吟唱数回,甘宁情绪渐渐平复。他倒持双戟,向周瑜躬身施礼。“宁不才,愿为将军驱驰。”
  周瑜推开琴,下了巨石,双手扶起甘宁。“得兴霸,万里大江可纵横矣。不过兴霸大才,非我能用,孙将军正召集英豪齐聚宛城,欲与朝廷派来的武者一分高下。兴霸骁勇,可愿宛城一行,面见孙将军?”
  甘宁大喜。他本来只指望在周瑜帐下听令,没想到周瑜会直接将他推荐给孙策。“多谢周将军提携。宁若有寸进,必不敢忘将军大德。”
  ……
  甘宁决定归顺孙策,第一件事就是派杨宏等亲信赶回巴郡临江安排家属。刘焉手段狠厉,好以杀立威,甘宁临阵倒戈,刘焉肯定不会放过他的家人,必须抢在刘焉得到消息之前安全转移。他老家就是南阳人,现在又归顺了孙策,欲得重用,将家属迁回南阳是再合适不过的事。
  周瑜表示赞赏,并承诺请示孙策在南阳为甘宁安排新宅。
  甘宁感激不尽,随即和周瑜出谷。娄圭不知内情,见周瑜安然而返,心里那块大石头总算放下了。他们一起回到夷陵,周瑜留娄圭镇守夷陵,加紧打探消息,伺机收复巫县、秭归,甘宁则带着一些亲信赶往南阳,准备参加即将举办的比武大会。
  与他同行的除了不久前被俘的刘勋,还有一个从江南赶来的年轻人,零陵人刘巴。
  ……
  庐江城下,孙坚大营。
  孙坚坐在将台上,看着场中正在厮杀的韩当和郭武直皱眉。他向后靠了靠,弘咨立刻上前一步,附在孙坚耳边。“将军有何吩咐?”
  “这小子真是你乡党?”
  “真是,不过他祖籍颍川阳翟,可能家族内有些矛盾,他不愿意提及。”
  孙坚对这些不太关心。他好奇的是郭武怎么会有这么好的身手。孙策送来消息,朝廷可能会派马超、阎行等西凉勇士来宛城挑战,他要在豫州、荆州范围内挑选高手迎战,如果孙坚部下有人,也可以派过去。消息一出,黄盖等人纷纷请战,相持不下,孙坚只好安排他们比武,谁赢谁去。毕竟正在攻庐江,不能所有人都离开前线,赶到宛城去比武。
  他万万没想到,打到一半,弘咨的卫士郭武口出狂言,说程普、黄盖等人都不行,还是别去丢脸了。程普等人哪能咽得下这口气,就让郭武下场比试,结果大出他意外,这个少年居然连胜数人,而且胜得非常轻松,搞得程普等人很郁闷,孙坚也很惊讶,不知道从哪儿蹦出这么一个高手,不声不响地在弘咨身边做卫士。
  韩当已经和郭武交手数十合,全力以赴,但是孙坚看得清楚,郭武没有尽全力,这是给韩当留面子,也是给他留面子。孙坚对韩当的武功很清楚,整个大营中,韩当仅次于他。如果韩当不能取胜,除了他本人下场之外,就找不到能够击败郭武的人了。
  有这样的高手,如果不较量一下太可惜了。
  见孙坚眼神不定,手指不住的捏放,弘咨知道孙坚技痒了。“将军,郭武只是匹夫之勇。比武还行,用兵能力太弱,别说不及将军,就连程黄各位都远远在他之上,充其量只是个斗将罢了,不堪当一方之任。”
  孙坚瞅了弘咨一眼,讪讪地干笑了一声,慢慢松开了手指。
第0649章
知易行难
  孙坚率部攻击庐江,开始进展很顺利,陈登率领的庐江郡兵根本不是他的对手,连战连败,一退再退,一直退到舒县。接下来的战事就不顺利了,陈登退守城中,孙坚打造了攻城车、抛石机,连续攻击,但效果不佳,损失却不小。
  攻城从来就不是容易的事,即使善战如孙坚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将舒城团团围住,慢慢啃。
  战事不顺利,心情就不好,尤其是北线战事顺利,孙贲、徐琨先后击退朱灵、程昱,稳住战线的情况下,这才会聚在一起比武。若非如此,诸将各有任务,哪会有这闲情逸志。如果不是弘咨多次提醒,好言相劝,孙坚自己就去攻城了。
  听到弘咨的大将、斗将之论,孙坚不好意思下场与一个卫士比武,战事不顺的苦恼又涌上心头。“伯夏,这舒县迟迟不下,你可有什么好办法?”
  弘咨苦笑。“将军,攻城难乃是人所共知之事。陈登准备充足,仓促间怕是无法攻克。依我之见,不如暂时撤军。”
  孙坚扼腕叹惜。“这竖子跑得太快了,没能在野战中重创之,让他逃进城中,这才有今日之困。不如就派郭武去宛城吧,你写封信让他带去,将这里的情况转告伯符,让他多安排一些粮草。没有三四个月,怕是难以破城。”
  弘咨心中明镜也似,孙坚不肯撤退,又无法破城,只好用这种隐晦的办法向孙策求援。孙策知道他攻击受阻,肯定会派人来助阵,绝不是多安排一些粮食这么简单。弘咨连忙答应。孙坚无奈地叹了一口气,叫停韩当和郭武。胜负已经判然,再打下去也没意思了。
  韩当悻悻然,却也无可奈何。虽然没有当场分出胜负,可是郭武与黄盖等人交手多回,体力消耗不小,他却是以逸待劳,依然不能胜,已是输了,也没脸再提去宛城参加比武的事。
  孙坚宣布由郭武赴宛城比武。弘咨立刻写了一封信,由孙坚过目后,让郭武带往宛城。他私下里关照郭武,无论如何都要请孙策派人来协助,越快越好。孙坚攻城受阻,心里又憋了一口气,他很快就劝不住了。如果孙坚亲自登城攻击,万一出了事,后果不堪设想。
  郭武领命,立刻起程。
  ……
  城墙上,陈登扶着城墙,看着远处的大营,眉心不知不觉的蹙在了一起。
  孙坚大营里的战鼓声不知因何而起,又不知因何而息,一切归于平静,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他沿着城墙,缓缓向前走去。左慈跟在他身边,亦步亦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6/133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