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三国小霸王)(校对)第3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4/1332

第0760章
形势严峻
  太史慈藏在漆黑的洞中,听着外面郭武等人隐隐约约的叫骂声,臊得满脸通红。他自诩英雄,一向不屑做这种见不得人的事,没想到今天不仅做了,还接连做了两次,先是暗箭伤人,现在又借洞逃生,活脱脱就是郭武所说的鼠辈。
  等了一会,外面的脚步声渐渐远去,太史慈正想钻出去,却被张仲拉住了。
  “英雄,随我来。”黑暗中“嗞啦”一声轻响,亮起一点火光。张仲点亮了火摺子,照亮了一团黑亮,也照亮了太史慈的脸。火光中,张仲一脸崇拜,挑起大拇指,冲着太史慈晃了晃。“你是我见过的人中,身手最好的一个。”
  太史慈很尴尬。“惭愧,惭愧,若非足下相救,我几乎不免。”
  “嘿嘿,你以前肯定没见过这么厉害的卫士,对不对?”张仲转身向前走去,太史慈紧紧跟上。洞很狭窄,只能容一人通过,有的地方甚至要侧身挤过去。张仲身高不足七尺,又很瘦,还算顺利,太史慈身高七尺七寸,身材健壮,又有弓袋箭囊,走得非常辛苦。张仲见了,帮他解下弓箭,提在手中,又帮他脱下战甲战袍,太史慈这才轻松了些。
  “孙策身边怎么有这么多高手?”太史慈问道。
  “是啊,这位孙将军身边的高手太多了,每一次打探消息都是在鬼门关打转,这才几天功夫,我们就损失了三十多人,三百步以内,没有一个活着回来的。现在不管大帅出多少赏钱,都没有愿意靠得太近。你能摸到百步以内,还能活着回来,绝对是高手。”
  太史慈想起刚才那短暂的交手,没说话。许褚、郭武就不用说了,就连那个义从都不简单,居然避开了他的一击,亏得张仲熟悉地形,及时带他逃脱,如果再慢一步,被他们围住,今天必然凶多吉少。
  “孙策身边那个汉子是谁?”
  “你是说挡住你的箭,还用刀砍断你的箭的那个?”
  “嗯。”
  “孙策身边有两个高手,一个叫许褚,一个叫典韦,都特别厉害。典韦和你一样,喜欢用双戟,这个人应该是许褚。我是猜的啊,是不是真的,我也不知道。典韦虽然喜欢用双戟,刀法也很好的。不过真要论武功,孙将军才是第一高手,许褚、典韦两个人加起来都不是他的对手。”
  “孙策的武功这么好?”太史慈将信将疑。他虽然只看到许褚出了一招,却已经将许褚列入一流高手之列。典韦和许褚相当,却加起来也不是孙策的对手,那孙策的武功高到了什么地步?可是从刚才的情况来看,他觉得孙策的武功还不如许褚呢。
  张仲回头看看太史慈,嘿嘿一笑。“最近这个孙将军很受欢迎,阳羡城里男女老少都在谈他,说什么的都有,真的假的满天飞。有的说他能力敌千人,有万夫不当之勇。有的说他聪明绝顶,有鬼神不测之能。有的说他好色贪淫,每天都要夜御百女,看到谁家有漂亮女人就抢走,阳羡城的女人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乱转,盼着被他抢走。”
  “盼着被他抢走?”太史慈以为自己听错了。
  “嘿嘿,英雄你是世家出身吧?听口音是中原人,不知道我们这里的风俗。我们吴楚人没那么多臭规矩,男人看中了女人,女人看中了男人,都很正常,只要两情相悦,就可以找人提亲,或者一夕欢好也没什么。连高皇帝都是他老母和龙野合所生,没什么丢人的,他就是楚人啊。这孙将军虽然不是龙,可他是凤凰转世,前世还是霸王项羽,那可是我们江东人的英雄。”
  听着张仲有一搭没一搭的信口开河,太史慈哭笑不得。早就听说吴楚民风淫逸,今天虽然没有亲眼见识,却亲耳听到了。不过孙策在江东这么受欢迎可不是件好事,刘繇就是来与孙策争江东的,如果江东人都把孙策当项羽转世,是凤凰之身,那刘繇还怎么跟他斗。
  “孙策不是劫了阳羡第一世家许家吗,怎么阳羡人还这么喜欢他?”
  张仲张了张嘴,没说话,过了一会儿,他忍不住了。“英雄,我就跟你说啊,你千万不能告诉别人。要是让大帅知道了,我会掉脑袋的。”
  “你放心,我一定不说。”
  “嗯,我相信你,虽然今天是第一次见,但我觉得你是好人,不是那些说一套做一套的伪君子。”张仲唠唠叨叨的说了一通,太史慈几次提醒,他才回到正题,把阳羡城里的情况说了一遍。
  孙策搞倒了许家,但他没有将许家的产业占为己有,他把许家的三百多顷良田都拿出来分了,不管是愿意出去自首的山贼,还是愿意应募征讨的百姓,都可以拿到数量不等的赏钱或者土地,如果能杀死像陈败、万秉这样的大帅,能赏三百亩地。三百亩什么概念?能做一个小地主了,吃喝不愁,所以现在阳羡城里很多人都想割陈败、万秉的脑袋,消息暂时还没有传到山里,但这是迟早的事。如果说有山贼想回家,或者想戴罪立功,挣那三百亩,张仲是一点也不意外。
  张仲说得眉飞色舞,太史慈却听得一身冷汗,心情沉重。情况比他想象的更严重,孙策也比他预计的更难对付。三百多顷良田就这么分了?怪不得山贼们士气低落,他们都想回家种地吧,或者等着杀了陈败、万秉去领赏。就算他能用官职利禄鼓起陈败、万秉的信心,那些普通山贼怎么办?刘繇可没有土地分给他们。
  太史慈越想越不安,一时竟不知如何是好。他跟着张仲在山洞里转了半天,也不知走了多远,眼前豁然开朗,多了好多火把和人,陈败、万秉笑嘻嘻地看着他,大步迎了上来,拱手行礼,一左一右的挟着他,亲热无比。
  “子义真是神勇,信手一击而孙策溃逃。子义辛苦了,来来,我们略备薄酒,为子义接风庆功。”
  太史慈连忙推辞。“二位大帅,慈愧不敢当,虽然抵近侦察,但寸功未立,不敢受赐。”
  陈败、万秉相视而笑。陈败说道:“子义,你还不知道,孙策撤走了。”
  “撤走了?撤哪儿去了?”
  “不知道,反正他出山了,现在该到山口了吧,应该是回阳羡城。”
  太史慈愣了片刻,将信将疑,但心里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只有懊悔。孙策跑了,这可不是他的目标啊。“大帅,这会不会是疑兵之计,欲进先退,诱我们追击?”
  陈败、万秉如梦初醒,连连点头表示同意。“还是子义谨慎,我们可不能大意,中了孙策小儿的诡计。”
第0761章
变计
  孙策捏着手指,沉默不语。
  蹄声特特,脚步声杂乱,将士们在山道上急行,两侧的山坡上有斥候营的士卒在警戒,不时发出安全的号角声。山贼们没有追来,他们也许在庆贺,庆贺孙策撤出了铜官山,庆贺从天而降的盖世英雄。
  能从郭武、谢广隆和几十名义从的包抄下逃脱,还射伤了谢广隆等七八人,这位猿臂善射的英雄还真是厉害啊。如果再联系到那一部漂亮的胡须,听出了郭武的曲阿口音,孙策已经猜到了可能是谁,只是没有确凿的证据,不能仓促下结论。
  有本事却没能成名的人太多了,郭武便是一例。不过说起来也是造化弄人,如果不是因为他,郭武也许就是太史慈部下那个曲阿小将,不会成为敌人。
  刘繇不是在准备对丹阳的战事吗,太史慈不在曲阿帮刘繇,跑到阳羡来干什么。专门跟我捣乱?
  “将军,想什么呢?”郭嘉赶了过来,和孙策并肩而行。“还在想那个刺客?”
  孙策点点头。“你有什么发现?”
  郭嘉瞅瞅孙策。“将军是不是猜到了是谁?”
  面对郭嘉,孙策也不隐瞒。“从外貌特征和武功来看,他应该是刘繇身边的那个武者太史慈。”
  郭嘉笑着摇摇羽扇。“他叫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想干什么,他又能干什么。从他的武艺来看,刘繇派人来阳羡应该是要整合山越,在我们背后生事,好让刘繇能够安心攻击丹阳北部,甚至于收复庐江、九江。将军,既然刘繇主动挑衅,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控制吴郡,还以颜色。至于山越,反正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的,急也没用,不能因小失大。”
  孙策笑了。“我不急。时间拖得越久,对我们越有利。山越虽然麻烦,但毕竟在山里。大山可以保护他们,也限制了他们,成不了气候。”
  郭嘉哑然失笑。“将军能这么想,我就放心了。你把这太史慈的情况和我说说,我来想办法对付他。”
  孙策把自己对太史慈的了解说了一下。太史慈有传,但记载比较简略,他只记得大概,有些细节不太清晰了。尽管如此,郭嘉听完之后还是觉得很有用。“这么说来,这人倒是个劲敌。看他行事风格,与将军倒是有几分相似,随机应变,敢于冒险。”
  孙策表示同意。太史慈和孙策的情况的确很相似,只不过太史慈的起点太低,没法像孙策一样纵横江东。孙策毕竟有父亲孙坚打下的基础,而江东又是偏居东南,不受中原人的重视,袁绍、曹操都把目光放在中原,没人关注江东,他才有机会趁势而起。青徐却是中原,各方势力反复争夺,根本不会给太史慈一个毫无根基的寒门子弟机会。
  寒门也分三六九等的,孙策、公孙瓒和袁绍这样的顶级世家不能比,比太史慈却是强太多了。
  郭嘉忽然笑了一声:“照这么说,刘繇让太史慈来阳羡也是迫于无奈。他带太史慈来江东,自然是想用太史慈,可是太史慈出身这么差,做事又不择手段,恐怕难入名士之眼,说不定是许靖说了些什么,刘繇不想被太史慈连累,干脆让他独领一部,与山越打交道。想用又不敢用,为人言语左右,被虚名所累,刘繇难成大事。将军牵制住许贡,让陈叔至对付他吧,这可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
  “我正有此意,想让士元去帮帮他。”
  “士元智谋出众,自然是极好的人选。不过刘繇太蠢,不用他出手。还是让子明、公奕去吧,他们不仅能帮叔至出谋划策,还能帮他打探消息,一举两得。”
  孙策权衡了片刻,接受了郭嘉的建议,庞统是聪明,做军师绰绰有余,但他武力一般,没有自保能力。吕蒙、蒋钦身手好,也有丰富的生存经验,培养了这么久,可以放飞了。
  郭嘉随即叫来吕蒙、蒋钦,吩咐了一番,吕蒙、蒋钦大喜,立刻带上十来名斥候营的伙伴,赶往丹阳。
  ……
  回到阳羡,孙策召集众将议事,调整部署。甘宁带水师同行,赶往吴县,宋盖领一千刚刚招募的新兵亲卫营守城,与还在山里的祖郎保持联系,其他人一起赶往吴县。
  在离开阳羡之前,孙策又宴请了阳羡诸家家主,说明情况。他不是不想打山贼,是吴郡太守许贡太不像话,不仅要为许淳开脱,还勾结山贼,派人刺杀他。相比于铜官山里的山贼,许贡为害更烈,不除掉他,其他的事都不好做。
  孙策说的是真是假,其实并不重要。对于这些豪强来说,只要孙策不动他们的利益,一切都可以接受。到目前为止,孙策做事还是有分寸的,不像传说中的那样乱来,有了意外还主动向他们说明情况,很有诚意。许家是倒了,但他们没受损,多多少少还分了点油水,当然不希望许淳起死回生。许贡就是许淳的靠山,孙策要对付许贡,他们乐见其成,纷纷表示支持孙策。
  安抚了阳羡豪强,孙策派人把许淳父子提了出来,带到船上。时隔数日,许淳又一次见到了王珍。不过他并没有看到一点希望,反而更加绝望。王珍和他一样成了阶下囚,孙策要带他去吴县兴师问罪,要将吴郡太守许贡连根拔起,最后的一线希望彻底破灭了。
  求生无望,许淳反而镇定下来,咬牙切齿。“孙将军,你根本没打算放过我们,从一开始就想赶尽杀绝。不管我有没有犯错,你都会想办法对付我,就因为我许家是阳羡第一大族,对不对?”
  许淳咬牙切齿,双目血红。仅仅几天牢狱生活,他就变了模样,原来的傲慢不见了,原来的富态也不见了,现在的他瘦了一圈,头发蓬乱,衣衫不整,脸上还有瘀青。狱卒都不是什么好人,敲诈勒索是例行惯例,许家现在什么油水也没有了,免不了挨一顿揍。
  王珍低着头,面如死灰。魏腾阴着脸,有一种兔死狐悲的感觉。
  孙策笑了,笑得很开心。“你太自恋了。”
  “请将军指教。”
  “我的确需要你的土地,但你如果不是这么蠢,我不会用这种方法。你有田三百余顷,在阳羡首屈一指,放在汝南、南阳,你算个屁啊?你不惹我,我们自然有商有量,绝不会让你吃亏。可是你想要我的命,我当然不会放过你。这和你有没有土地,是不是阳羡第一世家有什么关系?”
第0762章
太湖
  许淳瘫作一团。他已经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本,只能任人宰割。
  魏腾没兴趣为许淳说情,倒是对孙策刚才一番话有些感触。他原本也以为孙策整许淳是要夺许家的产业、土地,现在却觉得未必如此。孙策在南阳、汝南收了不少土地,也没听说引发多少反弹。不管他是不是有意设计陷害,终究师出有名,不落人话柄。
  他有一种感觉,孙策这些话是说给他听的。许淳已经是俎上鱼肉,根本不值得他如此解释。杀鸡儆猴,许淳充其量是那只鸡,他和会稽世家才是那只猴。换句话说,如果他们不像许淳一样犯蠢,孙策愿意和他们合作,不希望两败俱伤。
  孙策曾说过,愿意让他试守一县。他这些天配合葛生招募新兵,孙策基本上还是满意的。这次去吴县带上他,也许就是要给他机会做个县令长什么。
  他不会是想让我做吴令吧?魏腾忽然一惊。按照惯例,孙策是吴郡人,不能做吴郡太守,就算拿下吴郡也要安排其他人做吴郡太守,或者以郡丞的身份行太守事。孙策麾下勇士很多,能理政的却不多,拿下丹阳,他只能让刚刚二十出头的陈到做太守。如果拿下吴郡,他就需要一个吴郡太守或者郡丞。孙策和陆康等人关系不错,但陆康他们是吴人,既不能做吴郡太守,也不能做郡丞或者吴令,只有他魏腾合适。
  魏腾瞅了孙策一眼,正好迎上孙策的目光。看到孙策微微挑起的嘴角,魏腾知道自己猜中了。他一阵兴奋,随即又觉得很丢脸。一个吴令而已,大不了一个吴郡太守,至于如此激动吗?
  魏腾调整了一下心情,尽量以平和的口气说道:“将军,虽说你与许府君有些分歧,可那个刺客是不是许府君派来的还不能定论,也许只是一个误会,你因此发兵攻击吴县,怕是不太好吧。”
  孙策翻了个白眼,不置可否,过了一会儿,他又说道:“就算刺客的事暂时没有定论,那他庇护许家总是事实吧?许家勾结山贼,欲对我不利,我把许淳拿下,他居然派人来讨要。他想干什么?”
  “将军生气情有可原,但也不至于发兵攻击,这要是传出去,对将军名声不利。”
  孙策心中暗笑。魏腾能为他着想,说明态度有所松动了,这是个好的开始,应该鼓励。他是想拿下吴郡,却不能急于一时,尤其是太史慈可能就在铜官山的情况下。撤出铜官山只是虚晃一枪,祖郎还在山里等机会呢,如果太史慈、陈败等人想出山夺回阳羡,祖郎会趁机端了他们的老窝。
  这时候,他需要一个人去吴县见许贡,魏腾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4/133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