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三国小霸王)(校对)第4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4/1332

  许昭抬起头,看着郑宝堆满假笑的脸,一声长叹。“久闻大帅胸有大志,豪气过人,我才在刘使君面前夸下海口,大力举荐,没想到大帅如此待我。也罢,我去芍陂寻张多,不劳烦大帅了。”他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襟,向外走去。走了一半,又停住脚步,转身看着郑宝。
  “大帅,我想问你一件事:你觉得孙策能击败那三千突骑吗?”
  郑宝皱皱眉,迟疑了半晌。“恕我见识有限,还真没见过突骑是什么样子。”
  “那我再多一句嘴,你觉得孙策是袁本初的对手吗?”
  郑宝的脸色变了几变,眼神变得复杂起来。他听得懂许昭这句话的意思。许昭的背后是刘繇,刘繇的背后是袁绍。与孙策争汝南的人不是刘繇,而是袁绍。他可以不在乎刘繇,却不能不考虑袁绍。
  孙策是袁绍的对手吗?这根本不是一个问题。一个是四世三公的顶级世家,一个是刚刚凭军功起家的武夫,双方不在一个等级上。袁绍可以不战而取冀州,孙策能吗?他在豫州经营了这么久,袁绍的人马一到,豫州世家就反了。
  如果袁绍亲至,那又是一个什么情景?
  面对三千骑兵,孙策已经不敢正面迎战,在庐江待了十几天。如果袁绍来了,他恐怕只能逃回江南。
  郑宝在一瞬间做出了决定,重新堆上满脸的笑容。“许兄,这还用说吗,肯定是袁本初胜啊。我不是不想帮你,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张多能够出手,我们联起手来,就算不能战胜孙策,至少也能切断他的粮道,助淳于将军一臂之力。你说对吧?”
  许昭轻笑一声,眼神中充满鄙视。对付这种山贼,道义根本不值钱,只能威逼利诱。早知如此,就不跟他废那么多话了,浪费了这么多时间。
  “我自去和张多联络,至于大帅来不来,那就随大帅的心意了,我不敢强人所能。这些天叨扰大帅了,多谢大帅款待。这次离山,我可能暂时不会回来了,有情后补。”
  许昭甩甩袖子,招呼部曲随从,扬长而去。
  郑宝陪着笑,将许昭送到堂前,看着许昭出了山寨,消失在崎岖的山路上,脸上的笑容才渐渐散去。他挠着油腻腻的头皮,觉得脑袋有点疼。连日来,他一直觉得许昭很可怜,可是现在,他却发现许昭也很可怕。别看他现在家破人亡,落魄无依,可是他姓许。
  阳羡许家、平舆许家原本是同宗,现在阳羡许家被孙策灭了门,平舆许家却还在。许家是平舆大族,许劭、许靖都是名士,就连袁绍也要顾忌许劭的评价,岂是他郑宝一个山贼惹得起的。
  郑宝拍拍脑门,犹豫不决。遇到这种事,他需要一个能出谋划策的人,最理想的人选是成德人刘晔,刘晔名门之后,又足智多谋,一定能解决这样的事。可惜他去了长安,听说在宫里做了官,很受皇帝信任,帮不上他。怎么办?郑宝沉思良久,咬咬牙,一跺脚。
  “集结人马,准备出山。不管打不打,总要装装样子,充充门面。”他仰天长叹。“唉,也不知道这次出山,来不来得及赶回来过年。”
第0901章
心病
  孙策当晚在巢湖西岸扎营。
  行军之所以慢,除了步行速度有限之外,主要原因就是扎营费时间。上午日出吃早饭,然后开始拔营,就要花一个多时辰才能收拾好,最多走两个时辰,下午太阳刚刚偏西,又要停下来扎营,这样才能赶到天黑前把营垒安置好,及时做晚饭,避免将士露宿,受冻饿之苦。
  冬天更是如此,没有热食吃,没有热水喝,一般人都受不了。所以正常行军速度就是一天三四十里,如果遇到下雨下雪,除非特殊情况,将领都会选择驻营,免得士卒太累。
  以孙策目前的位置,按照这样的行军速度,要赶到汝南至少还要三到四天。可是骑兵却有可能在半天时间内赶到,随时出现在他面前,所以孙策不敢有丝毫大意。
  巢湖向北再行一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合肥。合肥之所以成为江淮防线,除了他特殊的地形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位置适中。南到长江,北到淮水,大约都是五百里左右,向南有施水经巢湖入长江,向北有肥水经芍陂入淮水,辎重运输很方便。谁占领了合肥,谁就控制了江淮防线的主动权。南方政权失去合肥,就只能据江而守。北方政权失去合肥,就只能退守寿春,基本也到了淮水边。
  孙策以前只知道合肥很重要,但亲自走一趟,还是收获良多。为将者当知天文地理,这可不是说说而已,任何行动都离不开客观环境,就像他现在虽然想一战全歼那三千乌桓骑兵,却不得不先考虑会不会被对方奔袭一样。孙权十万大军被张辽八百骑兵杀得落花流水,他现在面对的可是三千骑兵。稍有大意,他就可能一败涂地,甚至全军覆灭。
  刀枪无眼,对方可不认你是不是穿越者。
  孙策背着手,看着被夕阳照成金色的湖水,盘算着两种方案的优劣。他否定了较为稳妥的方法,决定主动出击,这只是从政治正确和长远利益来考虑。正如郭嘉所说,强者示之以弱,弱者示之以强,他之所以要表现得这么强势是因为他弱,又怕袁绍看出他的弱,才故意示强。
  示强不是真强,如何打败这三千骑兵,就成了他必须解决的问题。
  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列阵以待,用步卒大阵来迎战骑兵。以他麾下这一万多精锐步卒的实力,足以重创那三千骑兵,然后再用亲卫骑出击,他有把握取胜并将损失减少到最小。但对方不是傻子,没有十足的把握,他们不太可能用骑兵来冲突步兵大阵。在对方不上当的情况下,他只能步步为营,先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再考虑如何将对方赶出豫州。
  要想和对方拼速度,那就只能用骑兵对骑兵。可他只有一千骑,正面交锋,输的必然是他。就算他有三千骑,他也不能这么做。袁绍损失了这三千骑不会伤筋动骨,他损失了三千骑就很难再补充完整。
  何况他根本没有三千骑。
  陈武走了过来,向孙策躬身行礼。“将军,你离湖边太近了。”
  孙策抬头看了看,这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地走到了水边。阎行倒不是担心他滑下去,而是担心水里有刺客。郭嘉有规定,除了在自己的大帐里,孙策任何时候都不能落单,不能过于接近陌生的水域,百步之内不能有可供弓弩手埋伏的制高点。陈武刚刚入职不久,特别尽心尽职,时时不忘提醒。
  孙策向后退了几步。“子烈,还适应军中生活吗?”
  陈武羞赧的笑笑。“还好,比想象的要辛苦一些。”顿了顿,又道:“不过热闹。”
  孙策笑着瞥了他一眼。“他们没欺负你?”
  陈武摇摇头,却没说话。
  “谁待你最好?”
  “子威。”陈武想了想,又道:“许都尉对我也很关照。”
  “谁欺负你最狠?”
  陈武不说话。孙策心知肚明,他麾下这些武夫,最喜欢欺负新人的就是谢广隆,别看他的武功不是最好的,但他在黄巾军里混了几年,各种下作的手段比谁都精,整起人来花样百出,等你上了当已经迟了。
  但孙策一般不管这些。军中莽汉多,温文尔雅那一套吃不开,靠人保护更是很丢脸的事。吃了亏,得自己把场子找回来,找人帮忙是没出息,找上官打小报告更为人不耻。以陈武的天赋,有郭武这样的好兄弟,他迟早会成为真正的高手,到时候就没人敢欺负他了。
  马蹄声响起,远处几个士卒喧闹起来,打探消息的斥候回来了。孙策拍拍陈武的肩膀,在胡床上坐下。斥候将战马扔给义从,快步走到郭嘉面前,说了几句什么,又匆匆去了。
  郭嘉走了过来。“将军,陈子正送消息来,说灊山贼有动静,可能会袭营。”
  “什么时候的消息?”
  “傍晚。”
  孙策想了想。陈端傍晚才收到消息,对方出动刚不久,除非急行军,否则今天夜里都赶不到这儿。赶到也不怕,大营已经快立好了,他守好营盘就是了。
  “知道是谁领头吗?”
  “现在还不清楚,可能要到明天才能知道。”郭嘉抬起头,看着孙策。“将军,还在想甲乙计?”
  孙策眼皮一翻,瞅瞅郭嘉,一时不知道说什么才好。郭嘉笑笑。“将军,既然已经做了决定,就不要想太多了,还是想想如何能胜。兵形无常,从来没有万无一失,我们只能做最坏的打算,做最好的准备。”
  孙策微微颌首。面对这些具体的决策,面对郭嘉、荀攸这样的智者,他有时候心里一点底也没有,只能以加倍的努力来补偿。
  郭嘉抱着腿,前后晃动着身体,笑盈盈地打量着孙策。“将军,有没有人说过你古怪?”
  “怎么古怪?”
  “嗯,谋大事时洞烛如圣人,谋小事时恂恂如鄙人。”
  孙策想了想,忍不住笑了一声:“这么说,我的确是有些古怪。谁这么说过?”
  郭嘉避而不谈。“将军有没有想过为什么?”
  “为什么?”
  “因为你有心病。”
  “心病?”孙策忍不住笑了起来。“我能有什么心病?”
  郭嘉盯着孙策的眼睛,脸上看不到一点笑容。“你总觉得自己能有今天是因为梦中所得,自己真正的能力不过中人,生怕说错了话,做错了事,会被别人看破你的秘密。”
第0902章
天生骑将
  孙策的笑容僵住了。他沉默良久,点了点头。“的确如此。”
  “那个梦是假的吗?”
  孙策摇摇头。虽然那与普通意义上的梦不一样,但也可以归于梦境,而且随着时间流逝,那个时空的人和事渐渐模糊,越来越像一个梦境了。
  庄周梦蝶,蝶梦庄周,谁知道哪个才是梦?
  “既然不是假的,将军又何必担心别人看破?”郭嘉放缓了语气,重新露出笑容。“就算有些离奇,总比含糊不清的谶纬更真实吧?如果你都患得患失,那袁绍岂不是寝食不安?怪不得他要搞把宝刀。”
  孙策忍俊不禁,“噗哧”一声笑了起来。
  前不久,细作送来消息,说袁绍遇到了一件奇事。他做了一个梦,梦见有神人送给他一把宝刀。醒来之后,发现枕边真有一口刀,和梦中神人所授的宝刀一模一样。这口刀上还有两个古字:思召,联起来正好是他名字中的绍字。
  不用说,这自然是他为自己编造神话,暗示自己天命所归。
  比起云山雾绕、难以确指的谶纬,这把宝刀的确看起来更靠谱。上面都刻了字,自然非袁绍莫属。但细究起来,这其实比谶纬更不靠谱。谶纬毕竟是现成的,编也是古人编的,只是看你怎么解释而已。这个梦却是袁绍自己说的,可信度近乎于零。
  为什么要编造一个谎言?当然是心虚。对袁绍来说,当他需要一个神话来证明自己天命所归的时候,正说明他的自信已经遭到了重创。否则以他的实力还需要编什么神话,郭泰死前引的那句诗就足够了,不必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孙策的梦是真的——就算他的梦是假的,他带来的思想也是真的,南阳、吴郡的新政就是最好的证明。袁绍的梦是假的,他那口思召宝刀百分之百是赝品。既然如此,孙策有什么好不自信的?就算他不至于狂妄到认为穿越就代表天命所归,可以不劳而获,坐拥天下,他也不用对任何人自卑。
  他有宏观上的优势,他有一身出类拔萃的武艺,他身边聚集了这么多的文臣武将,就算在细节上有所不足,不是那么优秀,也不能说明他虚有其表。
  没有人十项全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是很自然的事。
  “知我者,奉孝也。”孙策感慨地轻叹了一声,莫名地轻松了很多。他依然会尽可能考虑周全,但他不用担心会被人笑话,尤其不用担心在郭嘉等人面前露怯。而这正是让他觉得最累的一点。
  “与骑兵交锋,步卒可能力不从心,最后还要靠骑兵决定胜负。将军,把彦明(阎行)等人叫来商量商量吧。他最近对骑战比较用心,颇有心得。能和幽并骑兵一较高下的,只有凉州骑兵。”
  孙策点点头。靠他一个人是不行的,关键时刻,还是需要群策群力。论骑战,他身边的人中以阎行、马超实战经验最丰富,其他人都略逊一筹。
  马超和关羽一起侦察去了,孙策让人把阎行、麋芳叫了过来,说明自己的用意,征求阎行、麋芳的意见。麋芳也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个人骑射还行,指挥骑战的能力不能和阎行这样的西凉将领相提并论,还是多听听比较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4/133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