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三国小霸王)(校对)第4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4/1332

  冯楷决定强攻高平。满宠再有本事,高平也只是一个县,他能有多少人?刘表等人最多只是作壁上观,总不会支持满宠守城。拿下高平,就可以将孙坚挡在高平山以北,完成对他的包围。
  冯楷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新附的韦孟。
  韦孟是驺县豪强,其先祖就是西汉宣帝朝贤相韦贤,韦贤及其子韦玄成先后任丞相,可谓一门富贵,后来韦家就搬到了京师,驺县只剩下支系,家传的韦氏学也断了传承,驺县韦氏在本朝一百多年寂寂无名,远不如京兆韦氏。
  韦孟对此很不甘心,这次袁谭与孙策对阵,他第一时间率领部曲千余人支持袁谭。袁谭派冯楷抄孙坚后路,他又主动请缨同行。冯楷能这么快得到驺县,他是首功。冯楷知恩图报,将新附的周边豪强四千人交给韦孟指挥,让他攻取高平,再立新功。
  韦孟很感激,立刻率部赶到高平城,却发现高平城头戒备森严,人头攒动,粗粗一看,至少有两千人,足以守住高平城。韦孟不明白满宠怎么会有这么多人,还以为高平世家都支持孙策了,派人一打听,这才知道这些人并不是高平世家的部曲,而是满宠刚刚招募整编的高平山贼。
  所谓山贼原本大多是一些破产农民,没有生活来源,又不愿意依附世家做部曲,干脆进山做了贼,在山里开荒种地,隔三岔五的再出山抢劫以补不足,活得很辛苦,但是很自由。这种情况在泰山附近很常见,韦孟也清楚,他和山贼经常打交道。只是满宠的运作太快了。满打满算,满宠到高平也不过半个月,他是怎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做了这么多事的?
  韦孟进退两难。五千人是不可能攻克两千人守的城,哪怕这个城只是一个县城。按照常识,攻两千人守的城,至少要万人才有攻取的可能。他派人向冯楷汇报,请求冯楷派人增援。冯楷很意外,但他还是答应了,立刻安排两个校尉率领五千人增援。
  结果证明,冯楷也好,韦孟也罢,都犯了轻敌的毛病。这五千人穿越高平山时遭到了山贼的伏击,数不清的山贼从四面八方冲出来,杀得这五千袁军大败,斩首逾千,俘虏了八百多人,缴获了大量的兵器、粮草,仅是战马就有三百多匹。
  山贼们返回高平城,满宠将俘虏和物资押在城头示众。城上的士气大振,城下的韦孟却惊得目瞪口呆。
  接到溃兵的报告,冯楷也很意外,觉得有点棘手。袁谭交待的任务几乎都完成了,唯缺高平。但高平又非拿下不可。高平离任城太近了,又紧邻泗水。如果不能夺取高平,就算孙坚战败,他也可以从容退守高平,袁谭很难实现对孙坚的围攻。
  冯楷一边将战况通报给袁谭,一边再次增兵五千,务必要拿下高平。这一次,援兵顺利的通过了高平山,与韦孟会和,将高平城团团围住。
  满宠闭门不出。
  ……
  辛毗放下朱砂笔,看着刚刚完成的形势图,嘴角露出一丝浅笑。
  虽然高平出了点状况,损失了两三千人和一批物资,但无损大局。高平已经被围住,孙坚的后路已经被切断,高平山也被冯楷占据,孙策想控制鲁南的计划还没来得及实施就受挫了。
  这是与孙策交手以来,第一次抢占先机。辛毗心里说不出的快慰。虽然这还不是最后的胜利,但形势已经偏向袁谭一侧。接下来只要困住孙坚,不管孙策会不会赶来救援,形势都对袁谭非常有利。
  帐门一掀,袁谭走了进来,打量了辛毗一眼,感受到了辛毗掩饰得很好的兴奋,不禁笑了一声。
  “佐治,按你的要求准备好了,三千强弩,两千长矛手,埋伏在必经之路上。除非他不来,否则一定让他有来无回。”袁谭在辛毗对面坐下,捏起拳头,轻敲酸痛的大腿。“虚惊一场,却也不是一点收获没有,七万大军里挑出三万多精锐,剩下的只能守守庄园,不能野战。”
  辛毗笑了一声:“精兵有精兵的用法,乌合有乌合的用法。使君不必孙策一般见识。他专用精兵也是不得已。世家豪强不支持他,他钱粮吃紧,只能尽可能减少兵力。使君登高一呼,兖州世家、豪强争先恐后,如果只挑精锐,反倒会寒了某些人的心。再说了,能选作部曲的又有几个是老弱?只是缺少训练罢了。”
  “是啊,这次还发现了几个很有天赋的将领,如果不是时节不等人,我真希望能多打一段时间,借此机会练练兵。所以说,能和孙策这样的对手作战固然辛苦,却也收获良多。这次如果能战败他,以后我不管遇到谁,都有信心战而胜之。”
  辛毗轻轻吁了一口气。“使君言之有理,用兵当扬长避短,我们的优势是人多势众,钱粮充足,僵持对我们有利。只要能取得胜利,就算耽误了农时也值得。万一伏击不成,我们就收缩防线,困死孙坚,看孙策来,还是不来。”
  袁谭会心而笑。
第1013章
以身为饵
  孙坚站在模型前,双手撑着案缘,眼神冷峻。
  秦松、弘咨站在一旁。秦松捏着眉心,脸色苍白,看起来非常疲惫。弘咨托着腮,一会儿看看模型,一会儿看看孙坚,几次想说话,最后又不知道能说些什么,只好挠挠头。这些天战事紧张,他已经快有半个月没洗澡了,浑身散发着一种酸臭味,头皮也痒得难受,指甲里全是黑色的污垢。换作以前,他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这样的事,可是现在,他却能泰然面对。
  军营里的人都是如此,秦松也不例外。
  朱治快步走了进来,一见帐内的形势,眼神一黯。他走到孙坚身边,拱拱手。“君侯,我……”
  孙坚摆摆手。“你处理得很好,勉强坚守除了无谓的牺牲之外,没有任何意义。”
  “唉……”朱治叹了一口气,心里说不出的难受。倒不仅仅是因为被冯楷逼退,丧失了对任城的威胁,而是这一战如果换成鲁肃或者董袭,也许就可以打了。他的部下和普通的郡兵相比是精锐,但优势有限,不足以抵销四倍的兵力差距。鲁肃、董袭所领的江东子弟兵则不同,他们训练有素,装备精良,鲁肃、董袭又年轻有为,敢打敢拼,足以击退冯楷。
  正说着,黄盖也走了进来。朱治一见,心中不安。他和黄盖都是别部,离得比较远,他们都赶到了,其他人却还没来,是孙坚没通知他们,还是另有原因?
  “公覆,过来。”孙坚招招手。“今天请你们二位来,是因为形势有变,要和你们通个气。袁谭派人到泗水以东,看样子是想把我们困死在这里。他抓不住伯符,想把我们这些当肥肉吃。我们得让他们知道,我们不是肥肉,还有几根硬骨头,想吞掉我们没那么容易。”
  朱治和黄盖互相看了一眼,拱手道:“君侯,你说吧,打算怎么办?”
  “不要急,先稳住。”孙坚微微一笑。“粮食还够吃几天,没到非拼命不可的时候。就算要拼命也要等一个好机会,仔细找找破绽,哪怕只有出一刀的机会,也要砍在他最疼的地方。你们说,对不对?”
  朱治笑着点点头,很是欣慰。眼前的孙坚已经不是昌邑之战前的孙坚,他沉稳了很多。
  孙坚冲着秦松使了个眼色。“文表,你说一下计划。”
  “喏。”秦松点点头,走到模型前。“这几天,综合斥候打探的消息和我们对袁谭大营观察的结果,基本可以肯定袁谭对各部进行了调整,各营的位置也有变化,总体来说,应该是将精锐与普通士卒区别对待。这一点,朱校尉应该最有发言权,冯楷所部有五千多人是精打细选的精锐,装备、战斗力都超出普通将士,与我军不相上下。”
  朱治连连点头。他正是看到这一点,才决定不和冯楷硬拼的。冯楷用五千主力和他对攻,派其他人包抄他的身后,那些士卒战斗力不算很强,辅助作战却不成问题。
  “眼下泗水以东有两万多人,其中精锐五千,泗水以西的中军大营只剩下四万多,精锐的数量不明,交战之前,我们不知道袁谭会怎么做,从常理而言,他应该会先用普通士卒消耗我们的箭矢,清除障碍,等我们消耗得差不多的时候,再用精锐强攻。根据推演计算,我们的箭矢短缺会是最大的问题。一旦短兵相交,伤亡会迅速增加,到时候要么突围,要么困守,将希望寄托在讨逆将军的增援上。”
  “袁谭应该希望我们困守,只有这样,他才能诱伯符入彀。不过,我们要反其道而行之,主动出营突袭。”孙坚一边说,一边在模型上指了指,做了一个打开营门,向西冲击袁谭大营的运作。“我们要将袁谭的部署打乱,逼他使出全部的力量,与我们搏命。只有如此,伯符才有机会突袭他。”
  朱治一惊,不由自主的倒吸一口冷气。“君侯,这么做是不是……”
  “太冒险?”孙坚笑了。“我们有两万人,袁谭有四万多人,就算他有一半是精锐,想拦住我们,甚至击退我们,也要使出浑身的力量。”
  “冯楷部怎么办?”
  “所以我要等一个机会,等一场大雨。下了雨,泗水会暴涨,到时候我把浮桥一拆,让冯楷在泗水以西看着我们冲击袁谭的大营却只能跳脚。”
  黄盖说道:“下了大雨,讨逆将军的骑兵就没什么用了。只凭朱桓所领的步卒,就算能击破袁谭的中军,也是两败俱伤。”
  孙坚笑了。“你看,就连你们都以为伯符突袭的手段就是骑兵,却忘了他除了骑兵,除了朱桓,还有四百义从营。那可都是有以一当十的精锐。”孙坚说着,将模型上代表骑兵的三角旗取掉,换上两面代表步卒的小旗。小旗上分别写着两个字:武卫、武猛。
  黄盖一拍额头,自失地一笑。“君侯,你不提,我真的想不起来了。少将军的夏亭之战太精采,我们都只记得他的骑兵是精锐,只记得那十三骑士,却忘了他身边最强的力量是许褚、典韦所领的武卫、武猛两营义从。”
  “所以为将者时刻要知道自己有多少家底,不时的拿出来数一数。”孙坚哈哈大笑,非常开心。有了这个模型,有了这些代表不同兵力的小旗,他现在思路清晰多了,至少不会漏掉什么重要的环节。否则他也会和黄盖等人一样,只把注意力放在亲卫骑上,却忘了孙策还有义从营的步卒。
  重新清点了双方的兵力,尤其是孙策目前拥有的实力,朱治、黄盖都对孙坚的计划增添了不少信心。孙坚现在不仅拥有他们原有的一万多精锐,还多了一万多孙策新练成的江东子弟兵,又有鲁肃、董袭这样的年轻将领,他们与袁谭之间的实力差距远远没有兵力显示的那么大,完全有机会为孙策创造一个机会。
  朱治拱手道:“将军,我丢了阵地,这打头阵的机会给我吧,让我有个将功折罪的机会。”
  黄盖连忙说道:“君理,你这是什么话,这种机会自然要给我们。”
  “你们都不要争。”孙坚歪歪嘴,自信地一笑。“要论作诱饵,你们都不如我。只有我亲自出战,袁谭才会全力以赴。就这么定了,我立刻派人和伯符联络。”
第1014章
近在咫尺
  孙策渡过泗水,在桃聚与纪灵见面,随即赶到高平山北麓查看形势。
  冯楷的大营从任城一直延伸到高平山北麓,南北向的几个山口都有驻兵,突袭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不管哪个山口发生战斗,冯楷的援兵最迟一个时辰就能赶到。事实上,只要试图接近高平山,冯楷很快就能得到消息,提前派兵截击。
  桃聚到任城的距离不过四十里,纪灵有任何动作,冯楷都会在一个时辰内收到消息。纪灵选择在桃聚停止前进是明智的,三四十里是安全范围,再往前走,冯楷就会有所行动。纪灵只有三千人,他根本不是冯楷的对手。
  “有实力,就是可以任性啊。”孙策感慨了一番,安慰纪灵道:“这不是你的错。就这架势,就算你强行过了高平山,你也争不过冯楷,最好的情况也不过是窝在哪个小城里,起不了什么作用。”
  纪灵听了孙策这句话,平生几分亲近。和袁谭相比,孙策的家世确没什么优势可言,可是他不也一样走到今天,让袁谭束手无策。太史慈说得没错,寒门武夫能做到这一步,除了孙策,没有第二个人。如果孙策败了,这天下就是世家的天下,袁家的天下,寒门再无一丝出头的机会。
  “将军,你就先回亢父吧,这里交给我,我想办法绕过高平山。”
  “有机会吗?不要勉强。”
  “没有太大的把握,不过可以试一试。这附近也有不少山贼,如果能取得他们帮助,也许我能夺取鲁南,为征东将军分担一点压力。”
  纪灵声音不大,也没有太多的慷慨激昂,但他说得很稳,让人有一种莫名的信心。孙策很欣慰。不管最后能不能成,纪灵不等不靠,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态度值得表扬。
  孙策接受了纪灵的要求,留下太史慈配合纪灵,自己紧急返回瑕丘。刚过樊县,他就收到了臧霸的消息。臧霸接受了孙策的条件,向北到刚县一带就食,同时牵制程昱,伺机夺取东平、济北。
  目的达成,孙策给臧霸回了一封亲笔信,转身赶回亢父。
  孙策来的时候风风火火,一路急行,回的时候却非常小心。他离开亢父已经四天,又从袁谭的大营外经过,袁谭就算反应再慢也知道他的行踪了,不可能不提高警惕。他刚过樊县,还没进入任城县界,斥候就多了起来,而且有很多斥候是骑兵,速度非常快,一看到孙策就走,根本不给孙策攻击他们的机会。
  孙策原本没有太在意,后来发现骑兵越来越多,他警惕起来。袁谭之前没有成建制的骑兵,但袁家的号召力太强了,那么多豪强来投,从中挑选一些马匹,甚至组建一支骑兵并非难事。一个搞拜佛的笮融都能拥有三千匹马,袁谭为什么不能?
  就算不是所有的马都是战马,以袁谭的兵力,拥有一支一两千骑的骑兵还是完全有可能的,哪怕是以骑代步,提高行动速度,杀伤力也会比纯步卒强很多。
  孙策让马超多派斥候,严加防范,千万不能疏忽。这一次护送太史慈,为了给太史慈的部下腾出马匹代步,他没有带太多人,只带了义从营、义从骑六百余人,虽然都是精锐中的精锐,毕竟数量有限,万一落入伏击圈,被重兵围困,精锐一样会挂,穿越者也不例外。
  ……
  “使君,孙策已经进入任城境。”辛毗快步走进中军大帐。跨进帐门的那一刻,他忍不住笑出声来。袁谭看了他一眼,也笑了,起身离席。“走,去你的大帐。”
  辛毗也不推辞,转身出帐,和袁谭一起来到他自己的帐篷。虽然只有十来步远,但他们还是走得很快,甚至有些迫不及待。刚刚进帐,又有一个斥候来报。
  “长史,孙策已过千秋亭,离伏击地点还有二十里。”
  辛毗一甩袖子。“知道了,再探。”
  “喏。”斥候应了一声,匆匆转身而去。袁谭注意到一点,中军营门外停着十几匹战马,这些斥候似乎都是骑士。亲卫骑正在集结,骑士们聚在营门口,全副武装,随时准备出发。
  “佐治,是不是……太兴师动众了?”袁谭进了大帐,有些担心地对辛毗说道。
  “如果出动所有的将士就能抓住孙策,我会毫不犹豫的这么做。”
  “不,我的意思是说,会不会让孙策看出破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4/133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