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三国小霸王)(校对)第4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2/1332

  卫士这才知道自己口误了,连忙说道:“我说的就是辛长史,辛长史有心跳,虽然弱,还是有。”
  “那就好,别耽误,立刻送长史去城里。”
  卫士愣了一下。“去……城里?”
  陈宫大怒,抬手就是一个大耳光。“袁使君战败,生死未卜,长史垂危,不进城怎么救治?你这蠢物,长史伤成这样都不知道,你是怎么侍候人的?长史若有闪失,你也活不成。”
  卫士这才明白过来。他是辛毗的族子,任务就是侍候辛毗,保证辛毗的安全,现在发生了这么大的事,他是严重失职。如果辛毗死了,家主肯定不会饶了他。此时此刻,他也顾不上合不合规矩了,救活辛毗是唯一重要的事。
  卫士转身出帐,让人将辛毗的车驾来。趁着这个机会,陈宫找到了辛毗的印绶,一把扯了下来,又命人将辛毗帐中的文书一网打尽,全部带上车。他又转身奔向隔壁袁谭的大帐,推开上前阻拦的卫士,冲进大帐,左右一扫,喝道:“所有的文书令符全部带走。”转身出帐,又道:“传令辎重营,准备油和引火物,一旦形势不对,就把辎重全烧了,不能留给孙策。”
  袁谭的卫士们目瞪口呆。
  ……
  朱灵正在指挥战斗,听说曹昂赶来拜见,不免有些意外。不过他没有犹豫多久,立刻让人请曹昂入营,直接到阵前来,同时命令亲卫们做好应变的准备。
  短短的半天时间发生了太多的变化,他也有点搞不清情况,不管是什么消息,总比没有消息好。
  曹昂带着一个亲卫,飞奔而来,他没有戴头盔,头上只有头巾,腰间没有带刀,手里也没有武器,只有一卷纸。身后的亲卫也差不多,没有带武器,应该是放在营门口了。
  朱灵暗自惭愧,他对曹昂有防备之心,但曹昂自己先解除了武装,果然是君子坦荡。
  曹昂赶到朱灵面前,急急地一躬身,没等朱灵还礼,先将手里的纸卷递了过来。“朱将军,袁使君被孙策击败,正在撤退,刚刚从任城西门经过,身边只剩下数骑,情况非常危急。我一时反应不及,没来得及救他,已经派家叔曹子孝去追了。这是辛长史给我的求援书,你赶紧看一下。”
  朱灵惊骇不已。“袁使君败了?”
  曹昂点点头。“千真万确。”顿了顿,又举起手。“我以家父的名誉起誓,若有半句不实,让我父子死于乱箭之下。”
  听了曹昂的誓言,朱灵不敢怠慢。他知道曹昂是孝子,不是情况紧急,绝不会拿他父亲的性命起誓。曹操现在在益州作战,形势也很危险,这时候是不能有任何闪失的。
  朱灵迅速将辛毗的求援书看了一遍,目光闪烁,沉吟不语。他认识辛毗的笔迹,确认这是辛毗的亲笔无疑,只是对内容意外。辛毗有多骄傲,他和陈宫之间的明争暗斗,朱灵非常清楚。辛毗向陈宫求援,说明事情真是非常紧急,辛毗是真的慌了。虽然不知道辛毗何以如此惶急,但朱灵相信辛毗的智谋。如果有一丝可能,他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何况曹昂也说了,袁谭已经败了,辛毗的担心已经成真,现在是最关键的时候,稍有闪失,很可能就是全军覆没。
  “曹将军,你想让我怎么做?”
  “召回增援袁使君的人马,守住大营,万一守不住就向任城靠拢,我会尽一切可能接应你。”曹昂一字一句地说道:“朱将军,孙氏父子擅长乱中取胜,这时候不能慌,一定要稳住。你我同心同德,一定有机会挽回局面。如果互相猜忌,必无幸免之理。”
  朱灵盯着曹昂看了片刻,咬咬牙。“就依将军所言。”
第1031章
我有一计
  听到泗水对岸战鼓喧天,孙坚大营里旌旗招展,大半将士出营,冯楷进退两难。
  按照辛毗的计划,他此刻应该向孙坚的大营发起猛攻,与朱灵夹击孙坚。朱灵两万人,他两万人,有一定的兵力优势来弥补战力的不足,至少可以拼个两败俱伤,重创孙坚。但现在情况有些变化,因为高平迟迟未下,他不得不两次调兵增援,现在他只有一万三千人。原本以为韦孟能迅速攻击高平,赶回来会合,但韦孟一直没回来,兵力缺口无法填上。
  兵力优势几乎没有了,战力又不足,还要不要进攻?
  冯楷犹豫了半天,决定还是发起进攻。这件事牵涉到袁谭能否成功击杀孙策,明知是送死也只能咬着牙坚持。进攻会损失很大,但他有功,不进攻,影响了袁谭与孙策的决战,他保全再多的将士也未必能保全自己的性命。
  冯楷下令击鼓,指挥各营将士按照预先制定的计划出营。战鼓声炸响,除了辎重营的留守将士外,一万将士冲出大营,向朱治的大营发起了攻击。
  朱治早有准备,依靠营栅据守。他早就等着这一刻,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不仅立起了坚固的营栅,还在营前挖了又宽又深的营壕,引入泗水,就像一座小城。冯楷的将士不得不像攻城一样,冒着箭雨上前填平营壕,强行攻击。
  双方隔着营栅互射,箭如雨下,不时有将士中箭。作为进攻一方,冯楷的损失更大,短短一个冲锋就损失了近百人。在朱治的顽强阻击下,袁军的进攻异常艰难。
  冯楷等得心焦。这时,他又收到了辛毗送来的命令:袁谭围攻孙策受挫,要求冯楷调一万人增援袁谭。
  冯楷气得破口大骂。他也不知道该骂谁,更不知道自己能骂谁,也许是满宠,也许是韦孟,也许是辛毗,甚至可能是袁谭。反正他心里憋得慌,不骂人不舒服。战事怎么会变成这样?满宠为什么要为孙策效力,死守高平?韦孟有优势兵力,为什么一直攻不下高平?
  最离谱的是袁谭有超过十倍的兵力优势,怎么会受挫?还有,昨天就围住了孙策,为什么不连夜发起攻击,非要等到今天早上?
  冯楷大骂一通。骂完了,还得接受命令,调一万人增援袁谭。为了凑足一万人,他只得将看守辎重营的三千将士也全部派出去,留三千人与朱治对峙。进攻已经成为奢望,能拦住朱治已经不易。
  一万人刚刚调拨完毕,冯楷又收到了曹昂的消息:袁谭正在撤退,形势危险,请冯楷放弃对孙坚的围攻,立刻撤到任城附近。
  冯楷将信将疑。他对曹昂印象不错,但曹昂这个消息太过离奇,让人无法相信。袁谭攻击孙策受挫还勉强可以理解,被孙策击败就太离谱了。双方兵力差距太大了,袁谭虽然算不上名将,却也不是庸手,不至于败,更不至于败得如此之快。况且曹昂最近与袁谭貌合心离,说的话不能全信。曹昂的人品没问题,但他手下的那个陈宫太坏了,不能不防。
  冯楷对曹昂的消息置之不理,率领一万人赶往战场,增援袁谭。
  ……
  泗水对岸,鲁肃站在高高的望楼上,将冯楷大营的变动看在眼里,然后派人给中军的秦松送了一个消息:冯楷的主力已经离开,朱治足以守住阵地,我营随时可以出击,等候中军的命令。
  秦松很快就有了回复:孙坚已经出营攻击朱灵,但朱灵派出去的人马似乎又回来了,孙坚可能兵力不足,请鲁肃从北侧出击,拦住撤回的人马,为孙坚争取时间。
  鲁肃接到命令,立刻率部出营。他的部下就在营中列阵,随时准备出击,现在只是换一个方向而已。他的营垒原本就在大营的北侧,出了营,向西直插朱灵的左翼。
  刚出大营不久,鲁肃又遇到了黄盖。黄盖也接到了秦松的命令,他将防守任城曹昂部的任务交给了全柔,自己率部协助孙坚攻击朱灵,他的任务与鲁肃几乎一样,攻击朱灵撤回的人马。
  鲁肃手挽缰绳,一边策马前行,一边对黄盖说道:“某有一计,若校尉愿听,可立一大功。”
  黄盖瞅了鲁肃一眼,对鲁肃的态度很不满意。不过他既不是朱治、程普,也不是吴景,他在孙坚麾下的资历有限,而且与孙策关系很好。鲁肃是孙策请来的大将,他不能不给三分薄面。
  “还请子敬指教。”
  鲁肃用马鞭一指远处。“袁谭为了围攻讨逆将军,精锐尽出,连最不能动的前军都动了,中军肯定单薄。校尉如果能直插中军,取其辎重,举火焚之,则袁军必然大溃。”
  黄盖心中一动,看鲁肃的眼神多了几分异色。“那你能独自拦住朱灵撤回的人马?”
  鲁肃笑了,挤挤眼睛。“时间不能太长,最多两个时辰。”
  黄盖忍俊不禁,一边笑一边摇着。果然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孙策自信,他请来的鲁肃也不例外,居然要以两千人阻击一万人。不过鲁肃这个建议的确不错,直指要害啊。烧了辎重,袁军就算有再多的兵力也没用。一旦士气崩溃,那追杀起来就轻松多了。
  “既然如此,那就有劳子敬了。”黄盖拱拱手。虽然这听起很滑稽,有违背军令之嫌,但他还是决定去看一看。如果袁谭的中军真有很薄弱,他就放火。如果难以速克,他再退回来与鲁肃协同作战也不迟。战场之上难免要灵机应变,孙坚也好,孙策也罢,从来不要求部下言听计从,只要能完成任务,必要时完全可以自行决定。
  黄盖叫来一个传令兵,让他赶回中军,向秦松报告他的新动向。他没有提鲁肃,鲁肃只是建议,做决定的是他,如果出了事,他承担全部责任。如果立了功,到时候再分一部分给鲁肃不迟。
  黄盖与鲁肃拱手作别,下令部下全速前进,穿过袁军两个几成空营的大营之间,直扑袁谭的中军。
  等黄盖部抢到前面,渐行渐远,鲁肃看着黄盖兴冲冲的背影,笑了起来。他轻踢马腹,从正在前进的将士们身前掠过,大声喝道:“全速前进,让朱灵看看我江东子弟兵的威风。”
  “喏!”两千将士齐声大呼,开始奔跑。
第1032章
你怎么可能赢
  朱治看到鲁肃出营的时候,也接到了秦松的命令。
  他缓缓将命令叠起,让军谋收起存档。孙坚从孙策那儿要来了一些人,然后给每个校尉安排了一个军谋,帮他们出主意,做做文书工作。
  军谋看了一下命令,有些疑惑。“校尉,我们就这么等着?”
  “是啊,命令不是写得很清楚吗?”
  “可是……”军谋有些迟疑。秦松的命令上写得清楚,鲁肃和黄盖去截击朱灵的左翼了,整个大营现在就剩下辎重营和朱治所部按兵未动,其他人都上战场立功去了。鲁肃已经证实了对面的冯楷只剩下三千左右,兵力和朱治相当。如果朱治主动出击,完全有机会击溃冯楷的部下。不能和那些攻击朱灵的将领相比,也是一份功劳,总比坐在这儿强。
  “不要多想。”朱治从容的笑笑。“不败,就是胜。”
  军谋悄悄的撇了撇嘴,有些后悔。跟着朱治这样的上官,他很难有立功的机会。
  朱治没有回头看,只是叫来传令兵,发布了几道命令:危险基本解决,暂时不考虑拆除浮桥的计划,以固守为主;分出一部五百人,填补鲁肃出营后留下的空白,护住中军右翼;其他人守住阵地,不得擅自行动。
  ……
  董袭遇到了麻烦。他负责进攻朱灵的右翼,对手是李进,听说是钜野县的一个豪强,原本没太放在心上。从士卒的服饰和行伍来看,这些李家部曲的确算不上什么精锐,和刘和率领的下邳部曲差不多,根本不可能是他领的江东子弟兵对手。
  一开始的情况正和董袭猜想的差不多,虽然有营栅保护,可是在江东子弟兵的攻击下,营门还是很快被攻破,董袭率领三百亲卫率先杀入营中,向前冲了一大半,眼看着就要洞穿整个大营,面前的阻力渐渐增大,营门迟迟不能攻克,他这才意识到形势不太对,眼前的士卒虽然服饰没什么变化,阵型却严整了很多,有点精兵特有的味道。
  董袭立刻下令停止前进,就地立阵,同时命人抢占营门,别被人切断了后路。
  他的反应非常及时,一曲士卒刚刚在营门外立阵,两侧的大营里就冲出一大群人,夹击过来。如果稍慢一步,他们就会被全部封在刚刚攻取的大营里。
  听到身后的战鼓声,董袭的嘴角抽了抽,暗自庆幸。亏得留了点心眼,要不然今天可就丢脸了。他一手提盾,一手持刀,缓缓走到阵前。
  “李校尉何在?在下会稽董袭,讨逆将军麾下校尉,能与足下交手,倍感荣幸,可否阵前一见?”
  李进被亲卫簇拥中,眉心微蹙。他听到了董袭的号角声,也听到了对面营门的战鼓声,知道双方正在交战,胜负未知,但他诱敌深入的计划终于没能顺利完成,在最后一刻被对方识破了。现在董袭在阵前叫阵,是应还是不应?
  李进想了一会,分开亲卫,来到董袭面前。
  董袭打量了李进两眼,战刀耍了个刀花,笑道:“听说你们父子追讨逆将军追了几百里,可有此事?”
  李进一声不吭,只是点点头。
  “那看来你们挺幸运的,没和将军交手,否则你肯定没机会站在这里和我说话。”
  李进蹙着眉,眼神忧郁。他知道孙策战功赫赫,非等闲之辈。辛毗安排了一万人伏击孙策,又安排了吕虔一万人阻击亢父方向来的援兵,却还是没能如愿取胜,现在又调李乾和李整去增援,近三万人对付孙策五六千人,远远超出了常识。
  父亲和弟弟会不会有危险?听起来太过谨慎,但和孙策交战,怎么谨慎似乎都不为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2/133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