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三国小霸王)(校对)第5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4/1332

  “嘿嘿嘿,口水下来了。”韩少英取笑道:“这一路你一个人吃了半头牛了,还没够?”
  韩银嘿嘿笑道:“没够。等天下太平,我要移居南阳,天天吃。”
  “瞧你那点出息。”
  “南阳牛肉的确天下闻名,倒也怨不得子义。”阎行笑着打圆场,拉开车门。“英妹子,既然不想坐车,那就出来骑马吧,汝南风景虽然不比南阳,却也不错,乘马看更美。”
  “好啊,好啊。”韩少英忙不迭的往外冲。韩银连忙拦住,一脸严肃。“那可不行,彦明,不是我不通情理,这可是关系到我韩家名声的大事。我妹妹是新嫁,这里又是在汝南,不是在金城,世家集聚之地,女人骑着马抛头露面算怎么回事?你不在乎,我们韩家还在乎呢。”
  韩少英脸一寒,狠狠瞪了韩银一眼,却还是退了回去,撅着嘴,一脸郁闷。阎行眉毛轻挑。“子义啊,你到汝南来除了送嫁,还有什么事?”
  “见孙将军,多要点好东西。”
  “那你知道孙将军是什么样的人吗?汝南世家都被他整得鼻青眼肿,你还想在他面前摆世家的谱?我担心你到时候什么也要不到,只能要到一顿骂。”
  韩银愣住了,眨着眼睛,将信将疑。阎行也不理他,命人牵过一匹马,伸手去引韩少英。韩少英大喜,搭着阎行的手,直接从车里跳上了马背,看着湛蓝的天空、辽阔的大地,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真美。”
  韩银这才反应过来,拉着阎行问道:“彦明,你可别坑我。”
  “我坑你,对我有什么好处?”阎行反问道:“你知道我们军中将士怎么称呼孙将军的妹妹孙尚香?”
  韩银用力摇头,腮帮子上的肉猛颤。经过南阳的这大半个月,他胖了一圈,原本的衣甲都穿不下去了,只能半路上重买了几套。
  “我们称她三将军。她骑马射箭,不比男儿差,是孙将军寄予厚望的将才。”
  “将才?”韩银还没说话,韩少英先瞪大了眼睛。“女子也能统兵作战?”
  “别人不可以,孙将军敢为天下先,没什么他不敢做的。若非如此,他岂能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打下如此基业?”阎行翻身上马,冲着韩少英点点头。“英妹子,比一比?”
  韩少英一声欢呼,扬起马鞭,迎风炸响,战马猛的向前一窜,奔了出去。阎行也策马跟了上去。韩银看着他们的背影,挠挠头,莫名地叹了一口气。他有种感觉,阎行不会再回西凉了。
第1124章
打工的
  金城在陇西,汉羌杂居,汉人习染羌风,原本就比中原人更质朴开放。最近几十年羌乱频繁,韩遂先是反击羌人的进攻,后是联合羌人进攻朝廷,大部分时间在军营中度过,韩少英可以算是在军营里长大的。来到关东,因为韩银要面子,她只能闷在车里,不能骑马,早就憋坏了,此刻如脱笼之鸟,兴奋自不待言。
  阎行带着亲卫骑追随其后,陪着她跑了一阵。
  韩少英一口气跑出五里多地,稍稍尽兴,这才揽住马缰,看着追上来的阎行,笑道:“你到关东几年,我还以为你会和老夫子一样,没想到更洒脱了。那个什么孙将军真有这么大的气度?”
  阎行笑笑。“言语难尽,等你看到他,自然就明白了。”他顿了顿,又道:“在我看来,孙将军无论是武功还是气度,当今无对。”
  “哦。”韩少英眨眨眼睛。她与阎行一起长大,知道阎行有多骄傲,如此赞许一个人,在她记忆中是第一次。她越发好奇,恨不得立刻看到这位能让阎行如此佩服的少年英雄。
  “你会喜欢这里的。”阎行很有信心。
  韩少英笑笑,脸上泛起微红。
  韩银带来了一千骑,包括备马在内,总共有两千多匹战马,对沿途的驿舍来说,后勤供应是一个巨大的负担。为此,孙策通知冯方,让他从颍川运来了粮食,专门供应韩银一行。汝南境内水道纵横,船运很方便,倒是节省了一些运力。
  尽管如此,孙策还是对韩遂父子的小家子气很不满,这不是摆明了要占我便宜么。他决定把韩银留下来,给他打次工。考虑到双方是盟友,阎行又是可用之才,不能来硬的,所以孙策和郭嘉商量之后,决定给韩银下个套。
  阎行只是开胃菜,先吹吹风。进入平舆境后,顾徽奉命迎接,马超随行保护。马超与韩银、韩少英都认识,明面上是盟友,背地里暗斗也不少,阎行和马超还为了争名次交过手,韩银、韩少英当然站在阎行一边,有事没事就要比一下。看到马超之前,他们心情非常好,这一路走来,尚途官员对阎行的礼敬让他们非常受用。看到马超之后,他们的心情便有些失落。
  不论是从气势还是从装备,马超都稳稳的压阎行一头。别的不说,两百白毦士人手一杆用白色马尾装饰的长矛看起来就非常有气势,与一身白色锦袍的马超非常配,衬托着他英武不凡。即使韩少英不喜欢马超,也不得不承认马超这身打扮真是很帅气,宛如玉人。
  大家都是西凉人,马超也不见外,一见面就大声地打招呼,然后向韩银炫耀道:“我这样两百骑怎么样?放眼整个凉州,能挑出同样的两百人吗?”
  韩银酸溜溜地说道:“再威风,不就是两百人吗?难不成你还能以一当十?”
  韩银越酸,马超越得意。“那可不一定。我们在夏亭,可是吊打了文丑的两千骑。”
  “真能揽功。”韩银撇撇嘴,一脸不屑。“我可听说了,夏亭之战的功劳主要是孙将军和他身边的十三骑士,你就是跟在后面捡便宜的。”
  “那方与之战呢?可是我们冲营烧了袁谭的粮草。”
  “放火谁不会。”
  马超笑得更加开心。“看来你了解的不少啊。那你再说说,任城之战呢?彦明率千骑旁观,破阵的可是我们,一口气追了近百里,生擒袁谭。这总不是说着玩的吧?”
  韩银翻着白眼,懒得和马超再说。这人真是没劲啊,故意找麻烦?不过这两百人的装备真是让人眼馋,如果我的亲卫营能有同样的装备,我也可以在凉州横着走了。同等兵力,见谁灭谁啊。
  顾徽适时说道:“马将军武艺高强,作战勇猛,是孙将军麾下的重器。装备了具装之后,威力大增,将来还会立更大的功。”
  韩银一听,耳朵就竖了起来。“具装?”
  马超等的就是这一刻,叉着腰,咧着嘴,笑得肩膀耸动,浑身颤抖。韩银此刻却顾不上和马超呕气,他来自西凉,太清楚具装的威力了,尤其是面对步卒,那简直是杀器啊。对于常常步骑联合作战的西凉来说,具装的价值不言而喻。
  如果说阎行之前没能立功只是运气,那马超有了具装之后,阎行再想压过他就难了。韩银关心的倒不是阎行,而是他自己。如果阎行在孙策身边的地位不够,他又怎么能从孙策这儿得到足够的好处呢?妹妹嫁给了阎行,他可就和阎行捆在了一起,阎行的地位直接关系到他的利益啊。
  韩银有点担心自己此行的目的。一千人的装备大概是靠不住了,三百人的装备能不能到手也是个问题。要想满载而归,必须让阎行压过马超一头才行。
  韩银动起了心思。他私下里探了探阎行的口风。阎行却没什么感觉,上次未能立大功,的确有些遗憾,但孙策并没有因此忽略他,他和马超的作用本来就不是一回事。在某种程度上,他甚至觉得孙策对他更器重,并不是仅仅将他当作斗将看待。若非如此,孙策怎么可能如此隆重的迎接韩银一行。
  这本身就是给他面子。
  对阎行的态度,韩银非常不满。他又不想和马超说话,很自然地和顾徽套起了近乎。顾徽是孙策的幕僚,对孙策的计划一清二楚,见韩银主动找上门来,他正中下怀。他一本正经地安慰韩银。你不用担心,孙将军对阎行非常器重,只是眼下还没有找到让他发挥的机会。秋后袁绍可能大举进攻,仅凭马超率领的白毦士是无法对付袁绍麾下胡骑的,到时候就要看阎将军立功了。
  顾徽安慰完韩银,接着又有意无意的说了一句,当然了,双方骑兵数量悬殊,就算有装备优势,面对袁绍的优势兵力,阎行也没有必胜的把握。如果他麾下的骑兵数量再增加一倍,那机会就大多了。只是关东缺马,再增加一千骑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韩银大喜,连忙问道:“那……有了骑兵,能有装备吗?”
  顾徽瞅了他一眼,笑了一声,似乎觉得韩银的问题很白痴。“我们什么都缺,就是不缺装备。”
  “妥了。”韩银用力一拍大腿。“我留下来,帮我妹夫打这一战。”一看顾徽神情不对,连忙又说:“不,不是,是为孙将军效劳,为孙将军效劳。”
第1125章
荀谌借势
  接到顾徽回报,得知韩银如此轻易就上了钩,孙策多少有些意外,为韩遂有这么一个没出息的儿子感到悲哀。怪不得他要倚重阎行、成公英,亲儿子韩银不堪大用啊。
  不过对他来说,这不是什么坏事,多了韩银率领的一千西凉骑兵,如果秋后袁绍来攻,在骑兵上他也有一战之力了。现在的袁绍还没有搞定幽州,即使刘虞愿意赞助,他能集结的骑兵也只有五千左右,再加上留守冀州,防备公孙瓒的,真正能动用的也就是两三千人,相去不远。
  为了避免阎行有芥蒂,孙策亲自找阎行谈了一下。他留下韩银助阵,根本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消耗韩遂的力量,而是争取时间。如果袁绍因没有明显的优势而选择不战,对他来说就是最好的结果。不管战还是不战,这一千人的装备都会给韩银,打了胜仗,战利品也会按战功分配,绝不亏待韩遂。
  阎行理解孙策的难处,接受了孙策的安排,随即将韩银的人马编入亲卫营,开始大张旗鼓地整合训练。在大婚前的各种仪式中,韩银率领的一千骑更是以仪仗队的形势多次出现,亮出了韩家的旗号,大造声势。
  一时间,韩遂派千骑增援孙策的消息不径而走。一千骑也许起不到决定作用,但其中象征的意义却非同小可,尤其是韩银,作为韩遂的独子,他出现在孙策麾下也就意味着韩遂对孙策无保留的支持,这对各方势来说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信号。
  ……
  盱眙,磨盘山。
  刘和坐在山坡上,敞着怀,喝着桑椹酒,看着天边如血残阳,幽幽地叹了一口气。他抬起手,揉着酸胀的眉心,闭上眼睛,却依然觉得眼前血红一片。
  不祥之兆啊。刘和心里暗自叹息。他这两天眼皮跳得厉害,总觉得有什么大事要发生。想来想去,他越想越后悔,当初不该答应袁绍的要求,率骑兵突袭豫州。现在孙策没有崩溃,他却陷入了困境,面对孙策和陶谦的夹击,他没有一天能睡得安稳,总觉得下一刻就会兵临城下。
  下邳、广陵无险可守,唯一可用的就是几座城,但无援不守,没有援兵,几座城是无法坚守的。他盼着秋后袁绍的反攻,又担心袁绍不能反攻。袁绍如果反攻,他可以起到策应的作用。袁绍不反攻,他就会面临陶谦的反击。就算孙策可以暂时放过他,陶谦也不会容忍他留在身后。
  怎么办?刘和愁肠百结,伸手去取酒杯,打算再喝一杯消消愁。他摸了个空,再摸,还是什么也没摸着。他诧异地睁开眼睛,却看到荀谌站在一旁,手里拿的正是他的酒杯。
  荀谌低着头,看着杯中的残酒。“听说孙策的亲卫骑督阎行正在大婚,大宴宾客,一定有不少好酒,将军有没有兴趣去凑个热闹?”
  刘和苦笑一声:“这不合适吧,人家办喜事,我们去杀人?”
  “我没有说去杀人。”荀谌在刘和对面坐了下来。“我是说去祝贺。将军,坐在这儿独饮解不了愁,平舆反倒有可能。”
  刘和坐了起来,身体向前微躬。“友若,你有什么计划,说来听听。”
  “阎行不过是一个骑督,孙策为他的婚事大张旗鼓,为何?”
  刘和思索片刻,若有所思。“虚张声势?”
  “没错。任城之战后,孙策虽胜,却也是惨胜,尤其是骑兵损失甚大。他向韩遂、马腾买马,盟主不会坐视其成,一定会让人到关中活动,抬高马价,甚至阻断孙策购马的途径。孙策要付出比往常更大的代价才能得到足够的马匹。对他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决定,购马会占用更多的财赋,让他捉襟见肘。”
  “满宠奉命搜刮世家,还不够用?”刘和苦笑道。想起这件事,他就后悔。他们侵袭豫州,让支持袁绍的豫州世家被孙策抓住了把柄,现在孙策派满宠这个酷吏巡视豫州,那些世家只能仓惶出逃,有不少人就逃到了下邳。虽说带来了不少细软和粮食,但土地、宅院却成了孙策的战利品。
  “十万之师,一日千金,又岂是那点收获能弥补的。孙策要抑制土地兼并,耕地良田不能转让,能卖的只有宅院,急切之间,哪有那么多买主。”
  刘和点点头,觉得荀谌分析得有理,孙策手头紧应该是实情。尤其是粮食,关中大旱,粮食歉收,天子求援的诏书甚至送到了徐州,孙策肯定也在求援之列,韩遂、马腾很可能会要求孙策以粮食交换战马。对孙策来说,现在再多的工坊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秋后与袁绍决战对他的压力非常大。如果能不打,再拖一年半载,他就能缓过这口气来,胜算会更大。
  “我们去祝贺,合适吗?”
  “有什么合适不合适的?”荀谌漫不经心。“盟主需要令尊的战马支援,只要不过份,他不会计较将军。袁谭被俘,我们也可以借着探视袁谭的名义去,私下里和孙策接触。”他看看刘和。“如果我猜得不错,陶谦一定会派人祝贺,如果使者是王景兴,那就再好不过了。”
  刘和心中一动,嘴角挑起一丝笑意。荀谌果然聪明,知道见缝插针。如果此行成功,他不仅能和孙策暂时达成和解,也许能和陶谦有所默契。只要孙策不支持陶谦,仅凭陶谦自己的力量也不能把他怎么样。陶谦真要不识相,他完全可以反取徐州。
  “友若,你看谁去比较合适?”
  “这件事不宜张扬,要派一个名声不著,却办事沉稳的人才行。上次赵昱推荐来的吕岱吕定公就不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4/133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