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三国小霸王)(校对)第5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1/1332

  “知道,可是当年父亲为了护送故主,连日南都不怕。”
  公孙瓒目光一闪,神情温和了很多。他抚着颌下修剪得很整齐的短须,思索片刻,轻笑一声。“也好,好男儿志在四方,不能总在我的羽翼之下。孙策以霸王自诩,想必武艺不差,身边既有马超、阎行等凉州少年,总不能缺了我幽州英雄的身影。你挑两百白马义从,去平舆转转,不要落我们幽州人的威风。”
  “喏。”公孙续喜出望外,连忙躬身领命。
  关靖又惊又喜。他没想到公孙续能主动请缨,而且得到了公孙瓒的同意。如此一来,结盟的事又有了希望。他连忙上前,赞道:“少君侯骑射皆通,尤其是矛法深得君侯亲传,能与同辈英雄比武较技,互相切磋,将来说不定能青出于蓝胜于蓝呢。”
  公孙瓒大笑。公孙续喜滋滋的连连摇手。“长史过奖了,我怎么敢望父亲项背。”
  公孙瓒摇摇头,拍拍公孙续的肩膀。“不然,孙文台能有一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儿子,我公孙瓒为什么不能?小子,努力!别给乃公丢脸。要不然,你就别回来了。”
  公孙续挠挠头,有些窘迫。公孙瓒揽着他的肩膀,大笑着往外走去。“子平,联络麋竺,告诉他我儿子要去平舆,让他安排船只,小心侍候着。”
  关靖大喜,连忙躬身领命。
  ……
  麋竺快步下船,站在舷梯口,向关靖躬身施礼。
  “关长史大驾光临,未曾远迎,死罪,死罪。”
  关靖笑盈盈的还礼。他仰起头,看着巨大的船体,心中震撼不已。他听单经说过楼船的巨大,刚才一路走过来,也被这如城垒一般的楼船惊得不轻,可是现在身处两船之间,仰望遮天蔽日的飞庐和巨帆,他心里的惊骇才真正到达顶点。
  这哪里是一艘船,这根本就是一座移动的城啊。单经说得没错,孙策的实力远远不是有粮食、军械这么简单。如果说天下还有人能和四世三公的袁绍为敌,非孙策莫属。公孙瓒虽然骁勇,可是这几年与袁绍大小数战,每战必败,不仅没能如愿夺取兖州,反倒连幽州都丢了大半。反观孙策,却连战连胜,不仅在豫州站稳脚跟,还反攻入兖州。
  见关靖兴趣盎然的东张西望,神情轻松,麋竺也松了一口气。单经派人来通知他,只说关靖要亲自来拜访,并没有说什么事,他原本还有些疑惑,现在看关靖如此模样,估计应该不是坏事。他也不催,陪着关靖上上下下看了一圈,全面展示了一下新船。
  对这两艘楼船,麋竺有足够的自信。别说是关靖,即使是他以前也没见过这样的船,来看过的人数以百计,无不惊叹。这两艘楼船往渤海一停,那就是实力的象征,任何人只要见过一次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关靖上上下下转了一圈,赞不绝口。“有这样的巨船,天下也去得。”
  麋竺很谦虚。“船虽大,也只能海上称雄,陆上还是要靠马。”
  关靖笑笑,给单经使了个眼色。单经会意,连忙将公孙续想去平舆的打算说了一下。他们知道公孙瓒自负,所以刻意避免了质任这个字眼,只说是公孙续少年心性,想去开开眼界,绝口不提结盟的事。麋竺是生意人,又和单经相处多日,不需要单经说得那么明白,只要一个眼神就明白他的意思。
  不过他并不因此而兴奋,反倒有些迟疑,半晌没有回应。关靖一看,心中不安,脸上的笑容也渐渐勉强起来,接连给单经使了几个眼色。单经也很意外,只得把麋竺拉到一旁。
  “子仲,是不是要请示孙将军?”
  麋竺瞅瞅单经,又看看远处强作镇静地欣赏海景的关靖,轻笑一声:“单兄,你们这算什么,托孤?”
  单经脸色一变。“子仲,你这是什么话?”
  “什么话?实话啊。”麋竺伏在栏杆上,看着碧波万顷的大海。“袁绍来势汹汹,幽州士民群起反抗,都到了这时候了,公孙伯珪还一意孤行,不愿稍假辞色。他送儿子去平舆,却只字不提结盟,不是托孤是什么?你以为公孙续到了平舆,孙将军就会无条件的支援你们?别说我们钱粮也很紧张,就算多得吃不完,用不完,也不会往水里扔吧?扔水里还能喂鱼,给你们,能干什么?”
  单经脸上火辣辣的,红一阵,白一阵。
  麋竺侧过身,面色平静地看着单经。“要让我们帮忙,至少也要让我们看到你们有取胜的可能吧?”
第1186章
亏本生意不做
  关靖转了过来,阴着脸。“别驾觉得我们必败无疑?”
  麋竺站直了身子,神情多了几分恭敬,也多了几分疏远。关靖看在眼里,暗自后悔。单经和麋竺相处日久,说话比较随便,还是应该由他先和麋竺交涉,至少把麋竺的底线摸清楚再说。自己贸然插话,有些着急了。让麋竺看出他急于求成,对接下来的谈判非常不利。
  关靖呵呵笑了几声,掩饰自己的心情。“别驾不必如此,我们只是闲谈而已。”
  麋竺点点头,对关靖的心思一清二楚,却装作不懂。“在下就是一个商人,对行军作战的事一知半解,若有不当之处,还请长史海涵。”
  “别驾言重了。其实我也只是一介刀笔吏,若非将军提携,哪有机会与别驾一起指点江山。别驾也不必谦虚,孙将军能委托你来幽州,自然是信得过别驾的。青徐这些年战事不断,别驾身处其间,所见所闻想必不少,不妨说来听听,让我们也开开眼界,长长见识。”
  麋竺笑着摇摇手。“长史谦虚了。徐州虽然战事不断,我却很少亲至战场,只是筹集粮草,足食足兵而已。长史随公孙将军南北征战,破黄巾,讨乌桓,那才是允文允武,又何必让我献丑。”
  关靖听得心中舒坦,又有些不好意思。公孙瓒之前的战绩可圈可点,尤其是东光之战,大破黄巾三十万,一时威镇北疆,连当时的冀州牧韩馥都被他吓破了胆。可是最近这两年面对袁绍却一直在走霉运,先是界桥大战,在形势大好的情况下被击破,后来又在龙凑被击败,搞到现在一听到袁绍的名字,公孙瓒就有些心虚。
  “足兵足食,谈何容易啊。”关靖借势发挥,感慨起来。“幽州苦寒,胡汉杂居,东起辽水,西至弹汉山,连绵两千余里,一到秋天,胡骑入塞,处处烽烟,郡郡有警,不知道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原本有青冀两州财赋补给,还能勉强支撑,现在冀州落入袁绍之手,青州隔海相望,有兵无食,徒呼奈何。刘使君以仁义自许,一味施恩,把胡人养肥了,心思也养大了,却扔下这么一个烂摊子。”
  关靖原本只是想为公孙瓒婉转地解释一下,说了几句,想到幽州当前的形势,不由得心情低落,越发愁苦,之前因公孙瓒愿意送公孙续去平舆的喜悦也不翼而飞。麋竺说得对啊,谁愿意支持一个败亡在即的人呢。公孙瓒犯下了这么多大错,内忧外患,接踵而来,就算孙策愿意支持他,他也支撑不了太久。
  关靖轻拍栏杆,惆怅不已。原本以为跟着公孙瓒有机会建功立业,提升门户,没想到却是一个在泥潭,现在想抽身也迟了。关家本是寒门,不受世家待见,现在又有依附公孙瓒的经历,就算他愿意苟且偷生,也没人肯给他这个机会啊。
  关靖心情不好,单经心情也不怎么好,只是他早就认命了,此刻还算从容。
  麋竺看得真切,也不急着说话,静静地等了一会儿,等关靖从自怨自艾中回过神来,才轻声说道:“幽州乃是大汉北边门户,公孙将军威镇北疆,为国守门,孙将军一向景仰有加,这才派我来向公孙将军致意。”
  关靖静静地听着。
  “孙将军一直说,世家势大,权倾朝野,只知道坐而论道,空言仁义,却不顾民生艰难,奢侈浮华,又竞相吹捧,结党营私,子弟列于朝,有才能的寒门士子却报国无门,辗转于泥途。欲救天下,别无他途,唯有将天下的寒门子弟团结起来,才能将这些伪君子掀翻在地,揭破他们的虚伪面目。”
  关靖默默地点着头。公孙瓒也是这么做的,他麾下几乎没什么世家子弟,可是效果显然并不好,至少比孙策差远了。这是为什么?关靖也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听了麋竺的话,他似乎有些明白了。公孙瓒没有做错,只是做得不够。寒门之所以被称为寒门,就是因为实力有限,仅靠公孙瓒自己是不够的,世家都知道要联合起来,公孙瓒又岂能期望单打独斗?
  他不仅需要和孙策结盟,还需要和更多的人结盟,比如刘备,比如公越度,如果近在咫尺的人都不能结盟,又怎么能指望千里之外的孙策呢?
  只是公孙瓒对刘备极度鄙视,怎样才能说服他向刘备求援呢?关靖暗自皱眉。
  麋竺看在眼中,也不着急。他不会把话说得非常明白,也不会为公孙瓒解决所有的问题。说到底,公孙瓒只是孙策的一个选择,却不是唯一的选择。如果公孙瓒没有足够的实力,没有权衡轻重的见识,孙策宁可不与他结盟。
  两地相隔太远,麋竺不可能事事请示,必须要自己做出决定。孙策派他来,就是看中他经商多年练就的眼力。找盟友就和做生意找伙伴一样,没人会和铁定亏本的人一起做生意。
  孙策有一句话常挂在嘴边上。什么生意都可以做,亏本的生意不能做。
  话说到这一步,剩下的就看关靖的悟性,就看公孙瓒能不能舍己从人。他如果一味刚强,一条路走到黑,那麋竺就只能另外物色合适的合作伙伴。
  刘备就一直在寻求与孙策合作的机会,简雍就在头顶的飞庐上。
  麋竺和关靖沟通了意见,却没有达成什么结果。关靖做不了主,他要回去请示公孙瓒。送走关靖,麋竺回到飞庐,简雍正在等他。麋竺也不瞒他,把关靖的来意简单的说了一下。简雍听完,一声轻笑。
  “公孙瓒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他不是不懂这个道理,只是不肯放下身段。他的仕途太顺利了,顺利得让他以为凭一己之力就能打破世家的阻挠,出人头地,建功立业。当然,他实际上也做到了,到界桥之战前,他已经凭军功拜将封侯,足以让他傲视群雄,就算是征东将军也未必在他眼中。这时候让他向孙将军俯首,怎么可能?”
  麋竺不急着说话,静静地看着简雍。
  简雍思索了片刻。“别驾,你如果信得过我的话,把这个任务交给我,我保证能让刘府君和公孙瓒重归于好,联起手来,与袁绍大战一场。”
  麋竺打量着简雍了片刻,轻笑道:“你这么有把握?要不要先和刘府君先商量一下?”
  简雍摇摇头。“不必,我了解刘府君。”
第1187章
赵云献计
  刘备搓着手,不时地看一眼简雍。
  “宪和,现在……恐怕不合适吧?伯珪杀了刘使君,幽州士人激愤,欲为刘使君报仇者不乏其人。我刚刚收到消息,朝廷已经委任张则为幽州刺史,不让伯珪占据幽州之意甚明,我们若与伯珪结盟,岂不是与朝廷作对?”
  简雍歪了歪嘴,看向一旁的关羽等人。“诸位,你们也这么觉得?”
  关羽哼了一声,把头扭到一旁。张飞揪着颌下的短须,咂着嘴,叭唧叭唧的响个不停。赵云沉思着,剑眉微蹙,若有所思。田豫犹豫了一下,欠了欠身。
  “府君,我也觉得不妥。刘使君在幽州数年,广施恩义,甚得胡汉之心。公孙伯珪虽勇,但杀戮无度,此次又杀害刘使君,已成幽州公敌。当此时也,府君宜捐同窗之私义,同幽州之公义,举兵共讨公孙瓒,岂能与其结盟?我虽愚昧,也觉得不妥。”
  刘备也不说话,只是瞅着简雍。之前他是希望与公孙瓒重修于好,但公孙瓒杀死刘虞的影响太坏,他最近已经不再试图与公孙瓒联络。如果不是实力不够,自忖不是公孙瓒对手,他也许早已起兵了。因为他的延误,鲜于辅等人意见很大,最近都不和他联系了。
  简雍不着急,转头看着田豫。“国让,既然说到了私义和公义,我想问你一句:袁绍当不当讨?”
  田豫苦笑。他本不想回答,可是在简雍的逼视下,只能点点头。袁绍叛逆之心昭然,他以诏书行各郡国的事也不是什么秘密。如果不是反对袁绍,他之前也不会支持公孙瓒。
  “自然当讨,只是……”
  “既然袁绍当讨,那刘使君与袁绍连横又算什么?公孙伯珪与刘使君不合,那是幽州内部事务,刘使君理当向朝廷申诉才对,他为什么向袁绍求援?”
  田豫扬起了眉,很不满意,沉声喝道:“简宪和,你这是要污刘使君身后名吗?这可不是君子所为。”
  关羽哼了一声,充满不屑。简雍也沉下了脸,逼视着田豫。“田国让,你不要顾左右而言他,我就问你这是不是事实?”
  田豫大怒,拱拱手。“府君,恕我愚昧,不能赞同简君高论,告辞!”不等刘备点头,起身离去。
  简雍和田豫争论的时候,刘备一直没吭声,眼珠却转来转去。见田豫离席,他目光一闪,挽留的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关羽见状,也站了起来,一甩袖子,转身离开。张飞看看刘备,也起身走了出去。刘备还是不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简雍。
  张飞赶到门口,追上关羽。“云长,你有什么看法?”
  关羽抚着胡须,在门外的拴马胡人石桩前站定。周仓解开马缰,递给关羽。关羽接过马缰,手按在马鞍上,翻身上马,在马背上坐定。他到北疆后,特地挑了两匹高头大马,都是和他脸色相近的重枣色,人马相配,看起来更加高大威武。
  “益德,刘虞是伪君子,公孙伯珪也不是什么良善之辈。他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又贪残嗜杀,若不是玄德拦着,我早就杀了他了。简雍晕了头,这时候居然还想着和他结盟,可谓是愚蠢之极,难怪当初孙将军无挽留之意。”
  说完,关羽一推胡须,撇了撇嘴,抖缰踢马,扬长而去。
  张飞看着关羽的背影,摇了摇头,苦笑不已。他回头看了看府中,想了想,又折了回去,却没有回中庭,只在前院等着。对这种事,他向来不擅长,干脆不参与。
  堂上,刘备再次搓了搓手。“子龙,你的意见呢?”
  赵云双手抚膝,微微欠身。“府君,我觉得宪和所言有理。公孙伯珪私德有亏,杀刘使君诚为不义之举,可刘使君也非无可指摘,将来难免有非议。袁绍反心已炽,又大举来袭,取幽州之意甚明,这时候与公孙伯珪交战只会便宜了袁绍,于大局无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1/133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