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三国小霸王)(校对)第5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9/1332

  于吉环顾四周。他身材高大,坐着也和普通人站着差不多高。他冲着一个拄着拐杖的年轻男子招了招手。男子大喜,连忙挤了过来,放下拐杖,匍匐在于吉面前。
  “神仙救我。”
  于吉打量了年轻男子片刻,拿起他搁在一旁的拐杖,在手里掂了掂。“知道你这腿为什么会瘸吗?”
  “不知道。”年轻男子一脸茫然。“七岁那年,上午腿还好好的,下午不知道怎么搞的,突然就瘸了。”
  “你腿瘸之前半年左右,是不是打断过一条野狗的腿?”
  年轻男子身形微滞,抬起手,两只眼睛瞪得溜圆,眼中露出不可思议的惊恐。“神仙,你……你是说,我这是……我这是……”他咽了一口唾沫。“那……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我……我当时还小,不懂事。”一边说着一边泪流满面,连连叩头,请于吉为他禳解。
  “没错,恶有恶报,这就是你作恶的报应。”于吉沉下了脸。“那是一条母狗,刚刚生下了四个幼崽。你打断了它的腿,导致它无法觅食,饿死了,四只幼崽也饿死了,也让它对你恨之入骨。这就是它的怨念。那条野狗本来还可再活十年,再加上四只幼崽,各十五年,你应该断腿七十年。不过,看在你后来救过人命,这些年虽然过得辛苦,对父母还算是孝顺的份上,它宽恕你了。”
  “可是我……”
  “啰嗦什么,还不快走!”于吉抡起拐杖,猛地抽在年轻男子身上。年轻男子猝不及防,吃痛跃起,向后退了两步。众人吃了一惊,还没反应过来,年轻男子突然大叫起来。“我能走了,我能走了。”一边说一边迈步走了起来,开始还有些不太自然,走了几步,渐渐顺畅了,越走越快。他欣喜万分,趴在于吉面前磕了两个头,起身飞奔而去,足下生风。
  张昭惊骇不已,一旁的孙权眨了眨眼睛,走到于吉面前,躬身下拜。
  “小子孙权,敢请神仙指教。”
  于吉斜睨着孙权,看了片刻。“你想问什么?”
  “我……我想问婚姻。”孙权脸上泛起微红。“我今年十三了。”
  “十三岁就问婚姻,你小子也太急了。”于吉微微一笑,调侃了一句。孙权脸上更红,一旁的百姓也笑了起来,只有两个相貌平平的年轻人互相看了一眼,相视而笑。
  “婚姻是人生大事,不能急,急也没有用。年轻人心性不定,你自己也不知道你真正喜欢的是谁家女子,不如再等等。”于吉抚着长长的胡须,似笑非笑看着孙权。“不如说说你的前程吧。”
  孙权眼神微闪,犹豫了片刻。“请神仙指点。”
  “你文武兼备,虽常有急躁之病,但尚能顾全大局,可为一方之任。只是度量有限,不足以君临天下。若能知足,便可长乐。”
  孙权静静地看着于吉。于吉却不再往下说了,连眼皮都垂了下去,就像睡着了一般。孙权等了好一会儿,这才意识到于吉已经说完了,只得拱了拱手,讪讪而退。他品味着于吉的话,将信将疑。他的武功是不错,但是在孙家兄妹之中,他的武功并不出色,不仅比不上大兄孙策,就连三弟孙翊、小妹尚香超过他都是指日可待的事。正因为如此,他才决定放弃统兵的想法,转而从政。
  不统兵,哪里还有机会为一方之任?如果大兄孙策君临天下,他自然会被封王,有名无权,安享余生,就算大兄看重他,让他出仕为官,也是宗正之类的闲散官,怎么可能让他独领一方。
  可是神仙说的会错吗?也许将来还有机会统兵?
  孙权的心里跳起了小火苗。
  于吉一边为人治病,一边与众人谈笑风生。有时候是听不太懂的道法,有时候却是人人皆知的家常话,可是从他嘴里说出来,偏偏又多了几分道理。张昭站在一旁看着听着,忽然有种奇怪的感觉。他觉得于吉和孙策看起来一老一少,一出世一入世,一个是治病救人的神仙,一个是杀人无数的将领,完全是两种类型的人,却有一丝相似之处。
  张昭说不上来是什么,但是这种感觉很真切。
  张昭站得久了,脖子有些酸,手拱得久了,胳膊也有些重。他挺起了身子,扭扭脖子,活动一下肩臂。旁边的众人或坐或跪,但眼神虔诚地看着于吉,张昭居高临下,将他们脸上的神情看得清清楚楚,在感慨了一番神仙的惊人影响力之余,突然明白过来。
  于吉是无所不能的神仙,孙策是生而知之的圣人,他们都是站在高处俯视众生的人,根本不需要装腔作势,故弄玄虚,他们的自信就和他们的慈悲一样,与生俱来。
  想通了这一点,张昭心里顿时亮堂起来。他不再担心于吉会因为孙策的轻慢而离去了。于吉既然千里而来,就不会半途而废。放眼天下,尘世之中,能与他对话的人屈指可数,孙策就算不是唯一,也是其中之一。孙策需要于吉,于吉何尝不需要孙策?
  这时,于吉站了起来,抖抖袖子。“时间不早了,我们去平舆吧。”
第1204章
因势利导
  张昭伸手在地图上画了一条线,瞅了孙策一眼,又缩了回去,神情有些尴尬。
  于吉过葛陂而不入,去了平舆。
  这事可比陈琳等人给他写信麻烦,于吉是神仙,影响力非陈琳一介书生可比。如果孙策怀疑他,他很难辩白。就算孙策不怀疑他,别人也会疑心他别有用心,与孙策争锋。在苦劝于吉不成之后,张昭只好亲自赶到葛陂来解释。
  “三万多人?”孙策曲起小指,挠着鬓角。头发长真麻烦,两天不洗就痒。人也真是娇气,作战的时候一个月不洗也不痒,闲居的却得天天洗头,要不然就不舒服。
  孙策不耐烦的眼神落在张昭眼里,张昭更加不安。“是的,不过都是手无寸铁的平民,有活神仙约束,又有满伯宁弹压,不会闹出事来的。”
  孙策抬起眼皮,打量了张昭片刻,忍不住笑了。“张公,我担心的不是这些人闹事,我担心的是这三万人的食宿。这么多人,驿舍肯定是住不下,野宿也未必有这么多帐篷。已经是季秋了,夜里很凉,受了凉,又得麻烦神仙。还有,这么多人,男女混杂,老幼参半,每人每天两升米总要的,三万人就是六百石,你要联络好供应的世家,不能短缺。”
  张昭连连点头,正准备说话,孙策又道:“丑话说在前头,这账我是不会给报的。至于沿途驿舍消耗的粮食,有买有卖,我不能说什么,但是因此产生的粮食缺口,你太守府要想办法填上,不能影响正常公务。你也知道的,最近每天都有消息从青州来,沿途的驿舍传邮都要保证粮食供应,不能耽搁。”
  张昭脸色微变,迟疑了片刻,应了一声,转身退出。他没有任何停留,大步流星的出了府廨,钻进正在门外等候的马车,急急的催促道:“快走,快走,回平舆。”
  书佐孟建跟了上来,拉上车门,坐在张昭对面,敲敲车壁,示意车夫出发。“明府,怎么了?”
  张昭看看孟建,思索片刻。“公威,你说……活神仙能变出粮食吗?”
  孟建愣了一下,笑出声来。“明府,活神仙如果能变出粮食,青徐何至于出现那么多流民?”他忽然反应过来,忍不住笑了一声。“将军要活神仙变粮食?”
  “将军倒是没有要求活神仙变粮食,他只是说供应活神仙一行的粮食不予入账。”
  孟建骇然变色,半晌没说出话来。
  张昭双手拢在袖中,十指交叉,血管脉动,指尖微微发麻。孙策这个要求让他有点措手不及。一天两升米是不够的,那是灾民给持生存的标准,现在是跟着神仙走,吃饱是基本要求,隔三岔五的还要供应点酒肉。如此一来,一天大概需要一千石米,一个月就是三万石。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汝南世家被孙策整治过几遍之后,那种坐拥良田百顷的大户已经基本绝迹了,交完田租之后,能剩下千石余粮的都算是大户,绝大多数只有三五百石,可供一家人吃两年左右。如果除去一年的正常消耗,还有一年备荒。这三万多人过境,一天就要吃尽两三户的余粮,最多一个月,平舆县的世家基本就破产了。
  就算对神仙再礼敬,有几个愿意倾其所有,破家相随?
  张昭知道汝南的世家供应不起,所以打算从公账里走。太守是一郡之主,对郡中钱粮有较大的支配权,没人会说三道四。可是孙策下了这道命令,一下子把张昭推到了两难之地。如果是换作从前,解决这个办法也不难,向世家募捐就是了,可是现在世家也供应不起,他到哪儿去弄这么多粮?
  活神仙可以不吃饭,那三万多人要吃饭啊。这个问题不解决,这桩美事很可能会演变成一个灾难。
  ……
  满宠上了堂,向孙策拱手行礼。
  孙策直起身还礼,示意满宠入座。几个月不见,满宠又瘦了一些,不过人很精神,双目炯炯有神。他还是不苛言笑,但神情很恭敬。
  “和郭祭酒交待过了?”
  “是的。”满宠说道:“很多事之前就有过汇报,这次只是就某些不太清楚的问题交换一下意见。”
  孙策非常满意。有郭嘉居中调度,有满宠亲自执行,于吉之行才能如此平静。三万多人混在一起,只有于吉这个精神偶像,却没有人真正主导指挥,是很容易出事的。郭嘉接到徐绲的消息后,立刻通知满宠前去接应。这些人到目前为止没有闹出大事,满宠有大功。
  “你怎么安排的,说来听听。”
  “也没做什么,就是安排了一些细作混在里面,加以引导,帮他们解决一些问题,避免发生冲突。有吃的,有住的,再按顺序接近神仙,没有人会主动惹事。”
  “伯宁是大才,举重若轻。袁谭不能用你,焉能不败。”
  孙策心中欢喜。于吉入境,能给他带来什么还不清楚,验证了满宠的能力却是一个意外收获。满宠说起来轻描淡写,但他知道这件事绝不是看起来那么简单。就算每个细作能负责一千人,三万多人也要分成三十多组。这些还不是训练有素的将士,管理起来更难。满宠能管得井井有条,一路太平,这种统筹能力就非一般人可及,法家擅长实务的特点在满宠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最近还真是好消息不断啊。贺齐刚刚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占据了豫章,满宠又展现了新技能。如果他用兵的能力和统筹能力一样强悍,将来能指挥几万人,坐镇一方。从三国后期他成为曹魏扬州军区的最高军政长官来看,他的用兵天赋也不差,只是缺少一个历练的机会。
  “谢将军谬赞。”满宠面色平静,看不出太多的波澜。
  “对于吉这件事,你怎么看?”
  满宠微微欠身。“此人虽无作恶之心,却有扰民之实,宠以为当以法制之。三万余人,不事生产,日食千石,此游食之民也。如今正是秋防之时,各地警戒,粮食紧张,无端消耗若此,非长久之计。若其中混有细作刺客,后果更不堪设想,还望将军留意。”
  孙策轻轻颌首。“伯宁所言,切中要害。不过堵不如疏,于吉要来,我拦不住,百姓主动追随,我也不能强行阻止。不如借势而为,因势利导,只是辛苦伯宁及麾下诸君了,还请伯宁代我向他们致意。”
  “喏。”满宠动容,躬身施礼。“宠一定如实转达。”
第1205章
神仙和乞丐
  张昭赶回平舆,先召集许虔等人议事。
  听说孙策不同意承担于吉一行的粮食消耗,他们都很意外。与神仙相见,这是多少帝王都梦寐以求的好事,想当年秦始皇、汉武帝为了与神仙见一面,费了多大心思也没能成功。现在神仙主动来见,怎么孙策就这么不上心,连点粮食都不肯给?
  这江东卖瓜儿,心里只剩下钱。
  有人说道,既然将军不愿意接待,那我们接待就是了。不就是一点粮食吗,到时候神仙传点法术,或者赠一粒仙丹,多少粮食也换不来啊。
  此言一出,应者如潮。不少人神情轻松,慷慨大方,虽然没有明说,却含沙射影的鄙视孙策的吝啬。如果不是张昭在座,而汝南世家最近几年又实在被孙策整得怕了,许劭那样的大嘴巴都被迫背井离乡,说不定有人会对孙策出言不逊。
  见掾吏们这么有信心,张昭也没说什么,只是要求诸家捐助粮食。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当这些人知道于吉一行每天要吃掉近千石粮食时,他们也觉得这事不能拖得太久,必须尽快搞清楚,神仙究竟要在平舆住多久,又能给他们什么样的好处。有好处,出钱出粮都无所谓。没好处,这事就得另说了。
  商量一番后,众人推许虔为首,先去拜见于吉,探探口风。许虔的内弟陈逸和襄楷是好友,襄楷据说又和于吉有着师友之情,于吉来平舆很可能和陈逸有关,许虔去见最合适。于吉能给许虔什么好处,其他人大概也能知道自己会得到什么。
  许虔当仁不让,来到城外,与于吉相见。
  听完许虔闪烁其辞的表白,于吉笑着摆摆手。
  “道不远人,人自远道。修行的道术,我的确有一些,不过我觉得未必是你们想要的。至于你们想要的道术,我告诉你们也没用,你们境界不够,用不了。”
  许虔很失望。于吉这意思说得明白,道术有,仙丹没有,点石成金也没有,有也不会给你们。许虔没有再说什么,聊了几句不咸不淡的闲话,起身告辞。
  得到许虔的回复,平舆世家代表们火热的心一下子拔凉拔凉。没好处,谁还拜神仙?当然,去看看于吉的人还有,只是贡献大幅缩水,聊表敬意,没几个大方慷慨。愿意为随行百姓提供粮食的也少了,平舆城内外的食物很快就出现了短缺,粮价开始飚升,偷鸡摸狗的事也呈爆发式增长,即使有满宠从中引导,张昭有所准备,事态还是迅速发展到失控的边缘。
  张昭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他一边从郡仓里拨粮安抚民众,稳定粮价;一边会见于吉,请他移驾葛陂,与孙策见面。于吉没有立刻答复,直到两天后,被迫无奈的张昭下令平舆令张熹与满宠联手,开始大量抓捕作奸犯科的百姓,一天就抓了上百人,于吉这才起身赶往葛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9/133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