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三国小霸王)(校对)第5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5/1332

  接下来的战局正如麹义和张郃所料。耿湛之死震慑了诸将,没人再敢大意,纷纷按照麹义的要求调整战术。陈定率部强攻关羽阵地,在伤亡过半,自己又被关羽击成重伤的情况下,他得以撤到后阵休息。
  麹义连续不断地派人猛攻。一波攻势还没结束,另一波攻势又在准备之中,根本不给关羽调整喘息的机会。在连胜三阵后,关羽的箭矢告急,箭阵优势大大减弱,冀州军逐渐扳回上风,开始压着关羽打。关羽凭借个人勇武,接连率部强突,又连胜三阵。
  下达完第七波攻势的命令,麹义转身看着张郃,笑道:“儁乂,技痒否?和关羽交交手?”
  张郃的注意力一直在右翼,一半在双方交战上,一半在关羽身上。关羽连突六阵,换了两匹马,而且冲击的时间越来越长,士气、体力都明显衰退,麹义这时候请他出战,等于给他送功劳。
  “关羽武艺不凡,能和这样的高手较技是我的荣幸。”张郃翻身上马,提起大戟,向麹义拱拱手,率领大骑士向右翼赶去。
第1239章
棋差一着
  刘备在选择这片地形作为阵地的时候,就为自己和麹义各挑了一个土坡作为中军。一高一低,相距六七百步,高的在北,留给自己用,低的在南,留给麹义。
  站在坡顶,他能将整个战场尽收眼底,包括麹义的中军。从张郃追赵云到达战场开始,刘备有一大半的注意力就落在这里,哪怕是麹义派人攻击他的中军也不例外。两个土坡离得太远,他看不清麹义,甚至认不清将旗,只能隐约看到有将旗移动。当张郃的将旗向东侧移动的时候,他并不知道麹义派出的是哪个将领,但他能从将旗的形制大致猜得到这个将领的级别,大概有多少人。更重要的是,他猜麹义这是要对付左翼的关羽。
  关羽所在的左翼承受了巨大的压力。麹义接连七次进攻,一次比一次猛烈,一次比一次压得紧,关羽能坚持到现在已经大大超出刘备的预料。这一方面要归功于这大半年的严格训练,另一方面也要归功于关羽个人,不仅是他的勇武,还有他对士卒的体恤。
  也许是出身不同,诸将之中,关羽对士卒最关心。与他对士大夫的横眉竖眼截然不同,他待士卒如子弟。在这一点上,他和孙策非常相似,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孙策也体恤士卒,但他只将吴会籍士卒称为子弟兵,关羽却是待这些幽州籍士卒如子弟,不仅关心,而且护短,为此和他、张飞都发生过冲突。
  所以他麾下将士训练时不惜力,作战时不惜命,每次校阅都和拼命差不多,不拿冠军就跟死了人一样,看到谁都没好脸色,直到下一次将冠军夺到手。
  一旬一小校,一月一大阅,关羽来之前,张飞、田豫基本六四开。关羽来了之后,他一人独占七成。
  这也是刘备对关羽寄予厚望的原因所在。麹义麾下最精锐的力量是他那八百凉州劲卒,个个是对付骑兵的高手,让公孙瓒在界桥吃苦头的就是他们。麹义在黑山作战,每到僵持不下的时候就会派这些人上阵,往往能一战定胜负。
  可是刘备没想到麹义会一上来就揪着关羽不放,连续七次攻击,一副不打倒关羽誓不罢休的架势。眼看关羽久战力疲,麹义还不放过,又派人增援强攻。如果关羽被击溃,刘备就等于折了一臂。当麹义再派出西凉劲卒决胜负的时候,他没有同样的力量反击。
  刘备咬咬牙,派人传令赵云,让赵云移动到左翼和中军之间。如果关羽主动求援,那就让赵云策应关羽。如果关羽不同意增援,那就在由赵云建立起一道防线,作为新的左翼。以他对关羽的了解,可能性最大的还是后者,不拼到最后一人,让关羽开口求援是不可能的事。
  赵云在后阵休整,接到命令,立刻赶到刘备和关羽之间。他冲在最前面,来到阵前,一眼就看到了张郃的战旗。再看看张郃的位置,他不禁暗自叫苦。不用说,张郃这是冲着关羽来的。如果是平时,张郃真未必是关羽的对手,可是现在关羽连战数阵,早已力疲,张郃又是精细之人,善用绵密功夫,克制住关羽的可能性非常大。
  赵云不敢大意,一边派人通知刘备,一边做好接战的准备。
  张郃也看到了赵云。不过他并不紧张,麹义会有安排。不出所料,赵云刚刚出现在阵前,麹义就从后面调了一营过来,正好挡住赵云的去路。五百刀盾手,五百长矛手,一千强弩手,严阵以待,只要赵云有意出击,这一千张强弩就会成为他的噩梦。
  对付骑兵,强弩向来是第一选择。
  刘备还没接到赵云的提醒时,麹义已经调动人马。等刘备知道对面那人是张郃,很可能专为关羽而来,他明白了麹义这一营调动的用意,急得直跳脚。麹义有兵力优势,有近万弓弩手可用,他却没这么多人。如果强令赵云出击,无异于将宝贵的骑兵往强弩箭阵里送。如果让赵云按兵不动,久战力疲的关羽面对张郃又凶多吉少。
  现在可行的办法只有一个:让右翼的张飞出击,吸引麹义的注意力,让他无法调集重兵攻击关羽。
  可是这样做很不合算。即使是野战,攻守双方的伤亡也不同。守方不用移动,可以更好的保持阵型,可以节省体力,从容不迫的展开战术动作,尤其适合这种新练成不久的士卒。这些人训练得很好,但战斗经验不足,阵而后战可以让他们一心反击,不用担心移动时的配合问题。一旦主动进攻,他们就要面临阵型变换,一旦配合不到位,被对方抓住破绽,趁隙杀入,很可能就是一场惨败。
  对面可是麹义,作战经验丰富的河北第一名将,他捕捉战机的能力无疑是第一流的。也许他调集重兵不断的猛攻关羽的阵地,却迟迟没有展开对中军或者右翼的强攻就是在等这个机会。
  刘备的额头全是汗,手心也湿漉漉的。他在战袍上擦了又擦,连战袍都被擦破了,还是觉得手潮。
  他有点后悔。不应该急于求成,找麹义作为第一战的对手。一战成名不太可能了,全军覆没倒是越来越可能。麹义来得比预期的慢,他很可能会派人包抄身后了。虽然现在还没有消息传来,可是一旦有消息传来,就迟了。
  要不……趁现在损失还不大,先撤?
  这个念头一起,随即又被刘备自己否决了。撤退比进攻更难,进攻还有士气可用,撤退却非常容易形成溃败。军心易乱难整,一旦将士们以为打败了,随时可能失控,他再想控制住阵型难于登天。
  怎么办?刘备汗如浆出,脸色苍白。他不由时地摸着耳垂,心里暗自祈祷。刘氏祖先啊,你们要保佑我。孙策啊,你的话一定要应验。我已经听你的建议,将那棵如华盖一般的大桑树砍了,如果这还不能改变我的命运,我跟你没完。
  就在刘备纠结的时候,关羽再一次冲出战阵。
  张郃一直在盯着他,关羽一动,他立刻催马加速,穿过冀州军特地留给他的通道,迅速将马速提到极限。马蹄声越来越急,骏马放足狂奔,四蹄几乎腾空,溅起一路的碎泥和草屑。张郃身体前倾,双手握戟,盯着越来越近的关羽,暴喝一声:“关云长,河间张郃在此,速来受死。”
第1240章
关羽战张郃
  关羽武功好,马快,刀更快。
  接连六阵,他都是单骑出阵,用个人的强悍武力摧毁对方的防线,大杀四方。虽然冀州军的攻势一阵猛似一阵,关羽部下的优势随着体能的消耗逐渐丧失,直到被冀州军重新压制,但关羽就是那根定海神针。不管形势有多么不妙,只要看到关羽出阵,总能激起他部下的斗志,而他也总能击垮对手,取得胜利。
  但他已经受了伤,身中十余箭。箭被他拔掉了,甲胄上除了被箭矢射出来的洞眼,看不出什么,可战袍已经被鲜血浸透,粘在身上,非常不舒服。
  比起人,他的战马更惨,接连两匹乌桓好马因中箭太多而倒在血泊之中,他只剩下最后一匹合适的坐骑。如果这匹马也被弓弩集射放倒,他下一次就只能步行出阵了。
  虽然呼吸粗重,虽然手里的刀也不那么灵活,但关羽还是感觉到了张郃的逼近。急促的马蹄声响起的那一刻,他就知道有危险在靠近。这是一个暗中窥伺的小人,一直在等他露出破绽。关羽对此并不奇怪,他奇怪的是这人居然没有暗中放箭,却自不量力的要来挑战。
  关羽不知道来人是谁,即使听到张郃的名字,他也没想起这人是谁。他还不知道田豫、赵云与张郃阵前比武的事,就算知道了也不会关注。在他看来,这种人人品不行,永远无法一窥武学的真谛。
  关羽微微拨转马头,正对张郃。
  时值傍晚,夕阳从西照来,照在关羽的脸上,让他的重枣脸更红,红得像火,但他的眼神却冰冷得没有一丝温度。张郃远远的瞥了一下,心中突然一凛,不自觉气沉丹田,再次暴喝,将全身的力气灌入四肢,握紧大戟,夹紧马腹,再次加速。
  “杀!”
  这一声有如惊雷,在关羽面前炸响,伴随着大戟刺耳的破风声。战马长嘶一声,纵身跃起在半空中,昂首展蹄,向关羽压了过去。
  关羽人高马大,不管对手是步是骑,他都有足够的高度优势,心理上也有足够的优势。此刻见张郃连人带马跃起在半空中,比他还要高出半个身位,带着惊人的气势从天而降,也吃了一惊。如果不避,他就算能一刀将张郃斩杀,也难免被战马撞中。
  人的身体再强壮也不可能和战马相提并论。即使是最普通的战马也是他体重的三倍以上,张郃的坐骑是一匹健马,借助冲锋的速度,足以将他撞飞,哪怕是被马蹄踢一下也能让他重伤不起。
  可是避也不行,既没时间,也不是他关羽的性格。
  电光火石之间,关羽看到了张郃的武器。这不是矛,也不是普通的卜形戟,而是侧枝阔大有刃的古戟。他当机立断,双手举起青龙偃月刀,横架在面前,双臂伸直,向外猛推,同时放松了夹紧马腹的双腿。
  “当!”一声脆响,大戟与青龙偃月刀相交,戟刃挂住了刀柄,戟柲因侧向受力而弯曲。张郃双臂猛振,几乎失去了知觉。
  关羽从马背上飞起,双臂展开,像大鸟一样倒飞十余步,轰然落地。在落地的那一瞬间,他双腿微曲,化去冲击之力,随即双脚猛蹬地面,战靴在地面上蹬出一个浅浅的坑,靴底承受不住这狂暴的力量,发出撕裂地脆响。借着这力量,关羽向前窜出,如猛虎下山,如苍鹰扑击,青龙偃月刀划出一道寒光,劈向张郃面门。
  “鼠子,受死吧!”
  见关羽用刀柄硬接,张郃就知道不妙,此刻见关羽去而复返,其势更烈,不由得心头大骇。此人不仅身躯雄壮,内心的战斗更是澎湃至斯,非常人可比。他不敢怠慢,使出浑身力气,抡起大戟猛砸。
  刀戟再一次相交,青龙偃月刀被大戟撞偏,贴着张郃的左肩劈下。借着反撞力,张郃从马背上跃起,手腕一翻一带,大戟收回,锋利的戟援割向关羽的脖子。
  勾杀!这是大戟最初的技法,现在已经没什么人用了,通用的卜形铁戟根本没有这样的作用,却是张郃手中大戟的必杀技。
  关羽一刀劈空,正自懊悔。如果不是久战力疲,仅凭张郃这下意识的反击根本无法磕开他的青龙偃月刀。力量不足,让张郃逃过一劫。他本想挥刀横斩,再补一刀,将张郃斩成两截,突然见眼前寒闪乍现,顿时寒毛倒竖,来不及多想,身体后仰,几乎倒折,背贴到了自己的脚后跟。
  大戟贴着贴着关羽的鼻子掠过,刹那间,关羽从雪亮的戟刃上看到了自己血红的脸。
  几缕胡须被割断,在风中乱舞,又缓缓坠落。
  关羽伸出手,接住两根断须,血往上涌,眼珠也红了。胡须是他的骄傲,他一向爱惜有加,为此还特意制了一个锦囊,没想到今天被张郃一戟割断了一大把。
  “鼠子敢尔!”关羽暴喝一声,拔步飞奔,挥起青龙偃月刀就臂。
  张郃从马背上飞起,刚刚落地,还没来得及站起,听得身后暴喝,下意识地转身抬戟,与关羽战在一起。刀戟相交,发出刺耳的脆响,短短两息之间,关羽像狂风暴雨般的连劈七刀。张郃咬紧牙关,拼命招架,每接一招就退一步,以此消解关羽的力量。即使如此,七招过后,他还是双臂酸麻,连戟都握不住了,软软的垂了下来。
  “好大的力气,好狂的刀法。”张郃喘着粗气,唾了一口带血的唾沫,惨笑道:“能与足下一战,是我的荣幸。”
  “好武功,杀了你,不算辱没我的宝刀!”关羽也有些后力不继,抓紧时间调息,恶狠狠的盯着张郃。张郃居然能接下他七招,武功不俗,这让他很意外。“没想到袁绍麾下还有你这样的高手,只可惜,你今天死定了。”
  张郃笑了,笑得很惨淡,却很自信。“是吗?关将军,留心你的身后。”
  关羽一愣,随即听到了身后隆隆的马蹄声。他转头一看,数百名大戟士手持寒光闪闪的大戟,策马狂奔,卷起一道洪流,向他杀了过来。周仓等人上前拦截,但他们就像朽木一样,被战马轻而易举的撞倒,几个亲卫曲刀盾手被撞得飞起,周仓身手敏捷,连爬带滚,险而又险的避开。
  关羽暗自叫苦。他这些新练成的亲卫曲虽然不错,和张郃的大戟士比起来还是太嫩,战斗经验太少,不堪一击。
第1241章
刘备反击
  “散开!”关羽一声暴喝,顾不上追杀张郃,横行两步,单手挥刀将一名大戟士斩杀。“蹲下,砍马腿,劈马腹!”
  “喏!”
  关羽的声音洪亮,字字入耳,亲卫曲的将士听到他的声音,顿时有了主心骨,齐声大喝,按照平时的训练,不顾眼前纷至踏来的马蹄,单腿跪地,将盾牌支在地上,架在肩头,以地面和身体为支撑,形成一个三角形,同时放平战刀,平割马腿,或是竖起战马,割劈马腹。
  战马正在冲锋,速度极快,只要被刀刃碰上,不管是马蹄还是马腹,割伤在所难免。马蹄肯定能被断,马腹可能被割裂,马腹带可能被割断,马背上的骑士会因为马鞍松动而坠马。在这种情况下,坠马和死亡没什么区别。
  张郃只看了一眼,就暗自赞叹不已。这很像麹义麾下西凉劲卒破骑兵的战法,却又更加主动。更难得的是这些刀盾手明明是新兵,脸上的紧张还清晰可见,却能做出如此整齐划一的反应,若非平时训练刻苦,战术动作成了本能,不会这么稳定。如果不是对主将有绝对的信任和服从,也无法做出这样的反应。
  关羽是个劲敌,怪不得麹义会如此重视他,不惜代价,一定要先击溃他。
  大戟士从关羽身边掠地,无数杆大戟与青龙偃月刀相撞,有骑士承受不住关羽的力量而落马,有大戟被刀刃劈断,但关羽在连续不断的冲击面前也露出了疲态。他无法再挥刀进攻,只能咬着牙,横握长刀,被动的迎接大戟的撞击。
  几名大戟士冲到张郃面前,伸出手,将张郃拽上了马背,拥着他飞驰而去。在上马的一瞬间,张郃回头看了一眼,暗自叹息。关羽虽勇,毕竟只是一个人,不是神,被几百名大戟士连续冲击,他能活下来就算大幸,却无论如何也挡不住麹义的攻击了。
  “将军,你受伤了?”一名大戟士惊呼道。
  张郃转头一看,这才发现自己的肩甲已破,左肩被削去了一块皮肉,已经能看到白森森的骨头,幸好骨头没有受伤。鲜血模糊,已经染红了左臂。
  “不碍事,皮肉伤。”张郃从怀里掏出手巾,按在伤口上。这是他特地准备的,不仅事先叠好,里面还夹了可以生肌止血的药,用来战场急救最合适不过。大戟士每人都会备上几个,他也不例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5/133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