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三国小霸王)(校对)第5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1/1332

  “你还知道错?”孙策一边厉声喝道,一边暗自后悔,情急之下,这两下抽得有点重,手心都有些发麻,孙翊的脸迅速肿了起来,还有鲜血从嘴角溢出。他咬咬牙,将刚准备抬起的腿收了回去。孙翊虽然身体好,毕竟还是个孩子,打个耳光最多疼两天,真要踹出什么内伤来可不行。
  “大兄,我知错了。”孙翊抬起手臂,擦去嘴角的鲜血,眼神凶狠得像头小狼。“为了掩护我脱身,我最好的两个伙伴死了,其中一人为了冒充我,划烂了自己的脸。大兄,我知道错了,可你别急着行军法,等我报了仇,行不?”
第1325章
教训
  孙尚香小心翼翼地解开孙翊身上的伤布。经过几天,大部分伤口已经收口,长出了粉嫩的新肉,只剩下腰背上两处伤比较重,解开布后,露出淡淡的腥臭味。孙尚香用将巾浸在盐水中,捏得半干。
  “阿翊,你忍着点。”
  “没事的。”孙翊咬着牙。
  孙尚香用布巾慢慢的擦,将伤口上的脓水擦去,直到鲜红的血流出来才停下,取出药盒,用手指头挖出一块,细心地抹在伤口上。原本发烫的伤口顿时多了几分清凉,孙翊吁了一口气。
  “还是咱家的药好。”
  “袁谭给你用的什么药?”
  “开始用的也是咱家的药,只是当时我的伤口太多,他的药很快用完了,只好临时用别的药。那些药都不行,还死贵,难怪没人买。”
  “吁——”孙尚香翘起还抹有药膏的手指挡在嘴前,看看靠在案上呼呼大睡的孙策,提醒孙翊小声点。
  孙翊会意,蹑手蹑脚的到榻边取来一床被子,盖在孙策身上,然后拉着孙尚香出了门,带上房门,坐在堂前的台阶上,讲起了他这几天的遭遇。他讲完了,孙尚香给他讲他离开之后的情况,尤其是晚上刚刚收到消息,说孙翊已死的消息时孙策的反应。
  “大兄是真的担心你,你别怨他。”孙尚香试探地摸摸孙翊肿起来的脸。“这么多天,他就没睡安稳过。现在你回来了,他才能睡着。”
  “咝——”孙翊倒吸一口冷气,抓住孙尚香的小手,按在手心里。“我没有怨他,如果换成阿翁,打得比这还狠呢。小妹,我现在算是知道了,一个人的武功再好也没什么用,最多只能保命逃跑,真要想破阵杀敌,还要靠整体实力,结阵而斗。我遇到的那些骑士,单打独斗没一个是我对手,可是他们人多,我才射了两箭,他们就射了十几箭,如果不是有锦甲,我可能连第一次攻击都扛不过去。”
  他顿了顿,突然说道:“小妹,我也要组建我自己的亲卫骑,以后跟着大兄上阵,杀敌立功。”
  ……
  孙策一着睡到天亮,听到院子里孙翊和孙尚香说话的声音,愣了片刻,这才意识到不是在做梦,孙翊真的回来了。他拍拍额头,叹了一口气。昨夜本来还想听孙翊说说他的遭遇的,没想到一坐下就睡着了。他掀开盖在身上的被子,站起身,伸了个懒腰,活动了一下酸胀的筋骨,顿时神清气爽。
  他轻轻的推开门,来到堂前。孙翊正陪孙尚香练武,脸还肿着,神情却非常平静,只是多了几分沉稳。感觉到孙策的到来,孙翊转头看了一眼,走了过来,拱手施礼。
  “大兄。”
  孙策点点头,本想说点什么,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吃完早饭,自己写一篇报告,不得少于一千字。”
  “喏。”
  孙策哼了一声,转身去洗漱。麋兰已经将盐和清水都准备好了,见孙策进来,探头看了一眼院中的孙翊和孙尚香,悄声说道:“夫君,你这手也太重了,阿翊的脸都肿了,没有两三天消不了。”
  “不打不长记性。”孙策也压低了声音。“以前就是对他们太纵容了,才会有这样的事情,如果不刹住这股歪风,下次还会有。”
  “那倒也是,你这几个弟弟妹妹胆子都大,这两个不用说了,尚英想自己物色丈夫,仲谋休沐就出去猎虎,就连喜欢读书的季佐都因为一点小问题和先生辩论。好在他的先生是张府君,学问渊博,换成别人,还真是不行。”
  孙策随口问了一句。“你怎么知道的?”
  麋兰沉默了片刻。“赵夫人上次来葛陂说起的。”
  “张府君的夫人?”
  麋兰点了点头,眼神有些不太自然,不敢与孙策对视。孙策歪了歪嘴角,想起了郭嘉的那句话,不禁苦笑。不过他没说什么,麋家有钱,但商贾是贱民,没地位,张昭这样的名士愿意与麋家结交,麋家没有理由拒绝。麋家之所以全力以赴的支持他,不就是为了提升门户地位么。
  现在他们如愿以偿了。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也如愿以偿了。张昭如果没有从思想上有所转变,放下名士高人一等的自恋,别说麋兰只是一个妾,就算她是正妻,张昭也未必会正眼看麋家。
  婚姻就是政治,用得好,未尝不是一个手段。
  “赵夫人还说了些什么?”孙策洗完脸,坐了下来,却没有立刻开吃。“这一点,你要和权姊姊多学,不要怕,商人出身也没什么丢人的。有些话,男人之间不好说,通过你们转一下会容易得多,只是要多一个心眼,别轻易答应他们什么。一般来说,需要你们转话的都是官面上不好办的事。”
  麋兰抚着胸口,悄悄地的吐了一口气,笑靥如花。“夫君,我明白的。”
  孙翊、孙尚香练完武,洗了脸,回来吃饭,孙策让孙尚香去看看郭嘉起没起,起了就让他一起过来吃早饭。孙尚香雀跃着去了。孙策看了孙翊一眼。“伤怎么样?”
  “不碍事的,小妹已经帮我上了药。”
  “小妹懂什么,回头找医匠看一看。”
  “大兄,真的没事,华神医帮我看过了,箭还是他帮我拔的。”
  “华佗在陈留?”
  “他在昌邑本草堂,袁使君派人去请的。一来一回六百余里,跑死了五匹马。”
  孙策皱皱眉。袁谭够意思,这个人情算是两清了。“昌邑也有本草堂?”
  “有,不过山阳药草少,又远在泰山,所以主要还是从南阳购药。华神医最拿手的还是外伤,他有一种药叫麻什么散,喝上一碗,开膛破肚都不疼。不过听说那药喝多了坏脑子,所以我没喝。”
  孙策惊讶地看了孙翊一眼,到底还是没忍住,把孙翊拉了过来,掀起他的衣服,查看他的伤口。伤口被布包住了,看不到具体位置,但从腹部对应位置没有血迹来看,这不是贯通伤,箭头留在孙翊的肚子里,要取出来绝非易事。孙翊又带着箭跑了那么远,内脏受了伤,难怪袁谭要去请华佗这样的外科圣手,等闲医生根本治不了。
  “还疼吗?”孙策心疼不已,轻轻地抚摸着孙翊的伤口,口气温和了很多。
  “不疼了。”孙翊说着,眼泪却涌了出来。
第1326章
三步走
  郭嘉匆匆赶了过来,看到孙翊,他抚额而庆。
  “将军,现在总算可以放心了。”
  孙策心里也很高兴,但脸上还是不露声色。他招呼郭嘉入座,一边吃早餐,一边让孙翊把他的经历说了一遍,尤其是昌邑有本草堂的事。郭嘉很吃惊,他安排了细作在昌邑,却对本草堂的存在一无所知,甚至不知道华佗就在昌邑。
  “看来曹昂偷师偷得不少啊。相比之下,反倒是袁绍最不成器,只学了一点皮毛,却没学到精髓,花了那么多人力物力,造出一堆废物。”
  “那当然,他是高高在上的盟主,麾下的军谋也都是成名的名士,怎么可能像曹昂一样没负担。”
  “这也未必,我听说曹操学得也挺不错的。”郭嘉哈哈一笑。“本草堂,木学堂,郡学,屯田,一个不落。刘备也学得不错,涿县一战,很有几分将军小黄战蒋奇的味道。不过,我最担心却是袁谭,他在葛陂住的时间最长,又是以战俘的身份,求学的动力更强。”
  郭嘉说着,脸上的笑容淡了,露出几分忧色。他抬起手,用尾指挠了挠眉梢。“将军,看起来,袁绍暂时还不能死啊。”
  “你昨天还说要把袁绍留在河南,让他再也喝不到邺城之水呢。”
  “我有这么说?”郭嘉一脸茫然。
  “你看,你以后还是别喝酒了,一喝就醉,连自己说什么都忘了。”
  “哈哈哈……”郭嘉大笑起来。“人太清醒了也不好,偶尔也要醉一场。对我来说,清醒容易,糊涂难得,将军亦然。”
  孙策一边吃,一边和郭嘉商量。郭嘉听了自己那个计划,也觉得太冒险,不过他对让诸葛亮去分析、筹划并不反对,就当是课后作业了。最让他觉得意外的却是徐盛。
  “真能将这虚虚实实四字用好,便是名将。”郭嘉点评道,看看孙翊和孙尚香,抬手点点自己的太阳穴。“将有五德,智信仁勇严,智为首,勇居第四,而且这个勇是大勇,不是匹夫之勇。”
  “嗯嗯嗯。”孙尚香连连点头,像小鸡啄米。孙翊红了脸,也跟着点头答应。
  ……
  孙翊回来了,但孙策却不打算将这个消息公布出去,他决定再隐瞒一段时间。除了让人通报孙坚,让他安心之外,他下令封锁孙翊已经安全归来的消息,然后回复郭图,愿意与他交换人质,但一个换一个,他只肯用何颙换回孙翊,至于张邈,要袁绍来赎。
  不是用钱,而是用粮,三千金折回三十万石粮,一粒也不能少。
  袁绍接到回复,气得破口大骂,但郭图劝住了他。郭图对袁绍说,孙策这是故意漫天要价,就是要让你拒绝他。你拒绝了,张超不会拒绝,他会与孙策交易,用三十万石粮食换回张邈。张邈回来了,与你没关系,而陈留又没有粮食了,顺理成章的拒绝出兵助阵,继续作壁上观。
  袁绍听了,更觉得孙策阴险,连带着郭嘉都骂了几句。如果郭嘉不是郭图的从子,说不定整个阳翟郭家都要跟着倒霉。郭图也不着急,等袁绍发完火,接着说,我们当然不能用三十万石去换张邈,但主公却不能错失这个机会,你可以和张超联络,就说我们想赎出张邈,但是没有这么多粮食,愿意用钱来买,从陈留买粮来赎回张邈。孙策要三十万石是讹诈,现在的粮价早就不是百钱一石了,五百都不止,但张邈不能超过袁谭,所以我们出三千金买三十万石,张超无话可说。他如果不卖,那不能赎回张邈的责任不在我们。他如果卖,我们就多出三十万石粮,足够大军吃几个月的,至于是不是赎回张邈,什么时候赎回来,已经不重要了。孙策漫天要价,我们不能就地还钱么?来来回回扯几个月,也许战事都分出胜负了。
  袁绍大喜,吩咐郭图立刻去办,派人与张超联络。
  但蒋干随即也到了陈留,向张超提出一个建议。如果张超选择通过袁绍出面赎回张邈,那三十万石一粒也不能少。如果张超抛开袁绍这个中间人,直接与孙策联络,那只要五万石,平均一石六百钱,比市价还高一些。如果你有更多的粮食卖给我们,我们还按这个价格收购,用钱买也行,用军械、药物换也行。
  当然,如果你不相信我们,我还有一个好建议,你可以对袁绍说,你只有五万石,剩下的让袁绍去筹,你看他怎么做,就知道他心里究竟打什么主意了。五万石,只能供袁绍的大军吃十天左右,陈留也拿得起,就算被袁绍私吞了也没什么关系,对整个战局影响不大。
  张超反复权衡,最后接受了蒋干的建议,派人回复袁绍。他还对袁绍说,粮食我是真的没有多少,不过我可以提供一些其他的东西作为交换,比如织锦,襄邑的织锦天下闻名,以前都是朝廷的贡品。现在朝廷西迁,也用不上这些东西了,我愿意把这些织锦献给你。
  接到张超的回复,袁绍又心动又纠结。心动的是襄邑的确是难得之物,尤其是作为贡品带来的附加值,对他有非同寻常的吸引力。纠结的是织锦再好也不能吃,当务之急,他需要的是粮食,没有粮食吃,饿着肚子,就算穿的衣服再好看也没用。
  袁绍一时难以决断。
  在袁绍纠结的时候,诸葛亮、徐盛先后拿出了自己的方案。
  诸葛亮和陆议、石韬三人反复商量后,把郭嘉的整个计划分解为三步走:首先是诱敌。要将袁绍的主力诱到浚仪以南,最好是许县附近。许县有粮有城,孙策可以据城而守;其次是截后。就是将能装载抛石机、强弩等重器的楼船运到浚仪一带,切断袁绍的后退之路;最后是歼敌。当袁绍因粮食不济而后退时,孙策发起反击,将袁绍压缩在浚仪一带,趁其渡水时发起猛攻,实现重创甚至全歼袁绍的战术目的。
  考虑到双方的兵力差距,直接将袁绍的主力诱到许县是非常危险的,很可能会弄巧成拙,引狼入室,让袁绍顺势占据颍川,威胁汝南。为了减少这个可能,有两点要特别注意:一是时机选择很重要,避开收获季节,不能让袁绍顺利得到大量的粮食;二是先重创麹义、荀衍部,减少双方的兵力差距,以免失控。尤其是后一点,不管这个计划是否实施,都必须尽快与麹义、荀衍决战,免得他们影响颍川收麦和种稻。
  孙策、郭嘉非常满意。能将郭嘉自己都觉得胡闹的计划分解成三个部分,步步为营,看起来有一定的可行性,化不可能为可能,说明这几个年轻人真用了心思。他们决定先执行第一步:与麹义、荀衍决战。
第1327章
陈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1/133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