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三国小霸王)(校对)第6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9/1332

  冀州军大呼酣战,死战不退,近处用刀盾、长矛,远处用弓弩,全力反击,上刺人,下砍马,在付出了十余人的代价后,终于有两杆长矛刺入孙策坐骑的胸口,接着一名刀盾手舍命上前,一刀砍断了一只马蹄。战马突然向前一倾,扑倒在地。冀州军见状大喜,呼喝着,向孙策扑了过来,准备趁此机会杀死孙策。
  孙策早有准备,飞身下马。双足一落立,身子一扭,让开一杆刺来的长矛,脚步向前滑了半步,倒持霸王杀,向前一送,刀杆尾部精准的击中长矛手的额头。长矛手鼻塌面破,仰面摔倒。孙策长啸一声,霸王杀划出一片银光,磕开两口战刀、一柄长矛,又荡飞一面盾牌,顺势向前一送,刺入刀盾手的胸膛。他顶着刀盾手向前走了两步,双臂用力,将刀盾手挑起,飞起一脚,踹在刀盾手的腹部,将他踹飞,趁势收回霸王杀,再次向前突刺。
  虽然两军阵前不会有人较量拳脚,但常年练拳却让孙策受益匪浅,杀人如用兵,每一招都简洁精准,直抵要害,即使面前人头攒动,刀矛如林,他依然能举重若轻,所击辄破。
  郭武、郭援的战马也被杀死,两人跳下马,与孙策一起向前突击。一会儿孙策在前,一会儿郭武、郭援在前,三人像潮水一般,一波接着一波,一浪叠着一浪,越战越勇,所向无前,不大功夫就杀到审配面前。孙策砍倒最后两名亲卫,来到土岗前,手臂轻抖,抖落霸王杀上的鲜血,缓步走上土岗。
  审配身边的亲卫迎了上来,却被郭武等人一一斩杀。
  孙策来到审配面前,看着梗着脖子,不肯后退一路的审配,嘴角微挑。“审正南,你觉得你能值多少匹马?”
  “士可杀,不可辱。”审配脸颊抽搐着,伸手去拔腰间长剑。孙策一伸手,捏住了审配的剑鞘。审配憋红了脸,也没能将长剑拔出来。审配气得瞪圆了眼睛,怒视着孙策,张开嘴,伸出舌头,打算咬舌自尽,不防孙策突然前倾,额头狠狠地撞在他面门上。审配眼前一黑,晃了两晃,扑通一声倒在地上。
  孙策轻笑一声:“想死?经过我同意了吗?”
第1442章
大局为重
  黄水两岸,激战正酣。战鼓声急如惊雷,一阵阵箭雨飞越黄水,射向西岸路招的阵地。
  在强弩手的掩护下,数百名民伕们喊着号子,抬着扎好的浮桥冲向黄水,将浮桥推入水中。与审配临搭建浮桥不同中,荀衍命人在岸上建好浮桥,再让民伕们扛在头顶,直接冲到黄水里架桥。浮桥既可以充当大盾,遮挡路招射来的箭,又能快速成型,节省时间。
  民伕们冲下河岸,前面的民伕涉水而行,直到河水没到胸口,这才放下浮桥。浮桥漂浮在水,被推向对岸。河水虽然急,但浮桥一端被铁链拉住,虽然摇晃不定,却没有被河水冲走。等浮桥快要接近对岸,一些刀盾手、长矛手冲下河岸,冲上浮桥,准备强行渡河,建立掩护阵地。
  看着浮桥即将靠近,路招下令抛石机齐射,将无数陶罐抛上天空,落在荀衍的阵地前,落在浮桥上。陶罐四分五裂,粘稠的黑色油脂从里面流了出来,刺鼻的臭味让人无法呼吸。
  荀衍不敢怠慢,连忙命人将打湿的草包送上去,盖住那些黑色的油脂。他听荀攸、辛毗说过,孙策在南阳找到一种石脂,就是这种黑色的油脂,很容易点燃,而且烧起来很难扑灭。荀谌也提到这件事,刘和攻武原时,陶应曾用这种石脂迎战,烧得刘和大败。要想扑灭这种石指的火,水是不行的,只能用泥土。他准备了不少草包,里面装上土,再用水打湿,压上这些石脂上,可以阻止燃烧。
  荀衍的反应很快,火箭随后射到,但大部分火箭都射在了草包上,没能点起来。有几枝火箭落在了黑色的油脂上,火点了起来,但随即被扑灭,没能形成蔓延之势。
  看到这一幕,路招暗自感慨。郭嘉说得没错,荀衍是个聪明人,他肯定会有办法对付的。为此,军谋处也准备了几套方案,帮他尽可能的争取时间,多坚持一会儿。
  路招命令抛石机继续抛掷陶罐,只是将目标改成浮桥上士卒。这些冀州士卒虽然有盾牌保护,可是面对从天而降的陶罐,还是被砸得东倒西歪,叫苦不迭。陶罐砸在盾牌上,砸在他们身上,砸得浮桥,黑色的油脂到处流淌。
  几枝火箭射到,油脂烧了起来,冀州军士卒被烧得惨叫不绝,纷纷跳入水中。但河面上也有燃烧的油脂,烧成一片,他们刚从水里冒出头,身上的油脂再次被点燃,烧得他们皮开肉绽,痛苦难当。
  看着熊熊烈火、滚滚黑烟,荀衍寒着脸,下令松开铁链,让燃烧的浮桥和浮桥上的士卒一起顺水漂走,又扔下一些准备好的草。这些草粘住河水上的油脂,一起向下游飘去,水面又恢复了清洁。
  又有一架浮桥被送进水中,向西岸延伸。
  路招心中有数,知道荀衍要消耗他的石脂。石脂数量有限,当然不可能无限量供应。荀衍用一架浮桥和十几个士卒的性命换取几十罐石脂,看似残忍,却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
  “慈不掌兵啊。”路招一边感慨着,一边命令抛掷陶罐。明知荀衍的用意,他也只能这么做。荀衍有近四千强弩手,有足够的远程打击优势,足以覆盖河岸,又有两万步卒,一旦让浮桥架起来,以他的兵力根本挡不住荀衍的进攻。
  不知道孙将军与审配的战斗什么时候能分出胜负。
  路招在等待孙策消息的时候,荀衍也在等待审配的消息。孙策主动出城迎战,虽然谈不上出乎他们的意料,终究不是他们愿意看到的一幕。他还是希望孙策闭城不出,审配可以返身夹击路招,逼路招撤退,这样他就可以轻松的渡过黄水,到时候兵临城下,切断孙策与鲁肃、董袭的联系,袁绍就可以从容的击败鲁肃、董袭,取得阶段性的胜利,然后大军围城,强攻新郑。
  很显然,孙策不愿意看到这一幕,所以他悍然迎战。如此一来,审配能不能击败孙策就成了双方胜负的节点。审配击败孙策,形势将对他们非常有利,尤其是对士气会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如果审配战败,他独力难支,要么等袁绍来增援,要么放弃围堵孙策的计划。
  审配能不能击败孙策?荀衍不知道。虽然审配有近三倍的兵力优势,应该不会出现麹义那样的问题,但相比于作战经验丰富的麹义,审配有一个明显的缺点:他本质是个名士,不是武人,他也没有与实力相当的对手交战的经历,除了界桥之战,他没有真正值得一提的战绩。而界桥之战的主将是袁绍,前锋是麹义,审配只是一个部将,他的对手是新降不久的青州黄巾。
  对上孙策,他还能取得胜利吗?
  远处的战鼓声一直在响,而且越来越急,但荀衍分不清形势对谁有利。刚刚有斥候来报,孙策主动发起进攻,现在双方应该正在激战,也许胜负很快就能见分晓。荀衍很紧张,他对那个战场的关心甚至超过了眼前的战场。决战来得太快,超出他的想象,他根本来不及渡河增援审配。
  只能靠审配自己了。三倍兵力,审配应该能胜吧?荀衍忐忑不安,频频西顾。
  这时,有骑士沿着黄水东岸奔驰而来。荀衍看了一眼骑士手中的白色小旗,忽然心中一紧。形势对审配不利,而且非常紧急。他强按心神,看着骑士穿过战阵,来到他的面前。
  “荀将军,孙策率部突入审将军的中军。”
  荀衍一听,心就拎了起来,随即跺足长叹。“审正南休矣。”
  韩繇不解。“休若,为何这么说?”
  “孙策兵少而近,正如青壮少年,最宜贴身近战。审正南兵多将广,又多强弩,正宜拒敌于阵地,待其自疲。如今被孙策突破外围,直取心腹,审正南纵有强弩百万,又岂能自射?”
  韩繇略一思索,便明白了荀衍的意思,不禁冷笑一声。“想不到审正南也有今日。”
  荀衍眉头紧锁,沉默片刻,用力一挥手。“现在不是落井下石的时候,如果审正南崩溃,被孙策掩杀,伤亡太大,不仅有损士气,而且会削弱我军实力。就算审正南败了,我们也应该拦住孙策,尽可能减少伤亡,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韩繇瞅了荀衍一眼,不以为然,刚要再说点什么,西北方向忽然传来一阵惊天动地的战鼓声。荀衍抬头看了一眼,顿时面色煞白,冷汗透体而出。
  数十骑从远处奔来,手中白旗狂舞。
第1443章
群龙无首
  审配中军崩溃,战斗却没有结束,反而更加激烈残酷。
  黄水沿着捕獐山南麓由西而来,在七虎涧南端拐弯,汇合了七虎涧水之后转而向南。审配的长子审英率五千人在七虎涧南端立阵,既封锁七虎涧,又守护审配的后路,但大阵的右前方就是鲁肃的阵地,审配担心鲁肃从捕獐山下来,协助孙策发起攻击,所以将次子审俊安排在此。除此之外,大阵的左后方与路招的阵地靠得非常近,审配又安排从子审华在此立阵。
  至于大阵的正前方,审配有足够的信心,除了审荣和五百敢死士之外,并没有安排最得力的将领。他相信有四千强弩手组成的远程打击力量足让以孙策放弃正面进攻的企图。尤其是看到孙策以横阵备战时,他更肯定这一点。
  审俊、审华也这么想,所以他们根本没想到孙策会从正面突破,而且迅雷不及掩耳,一击得手。当审配意识到危险,调两翼增援的时候,他们也做出了反应,却看着混乱的中军无计可施。一是他们和中军相隔两百余步,已经在强弩的射程之外,无法进行远程增援;一是江东军的弩车延伸打击,声势惊人,尤其是审俊,被弩车覆盖打击的中军右翼就在他的眼前,尸体狼藉,让人心惊肉跳。
  当然,最重要的是孙策的攻击速度太快,没等他们想出对策,孙策已经击破了审配中军的堵截。
  看着孙策的战旗出现在土岗上,而审配的大纛却消失不见,审俊、审华急疯了。他们不知道审配是生是死,自己是该反击还是该撤退,他们甚至不知道该向谁请示。审配为人强势,就连袁绍都要礼让三分,子侄在他面前更是唯唯喏喏,从来不敢违逆。审俊等人都习惯了凡事都由审配决定,当审配突然不见,他们都有点懵。
  审家子弟如此,其他的将领也好不到哪儿去。一时询问的战鼓声响成一片,却传递不了任何有意义的信息。
  孙策站在土岗之上,看着乱作一团的冀州军,暗自庆幸。这一切都在郭嘉的预料之中,郭嘉不仅看出了冀州军的弱点,更对审配把握至深,他断定审配一旦失位,冀州军就会乱作一团,就像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巨人,空有一身蛮力却无从发挥。
  孙策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再次调整阵型。
  武卫营、武猛营肩并肩,绕着土岗结成两道圆阵,千军破奋力砍杀,将审配的亲卫部曲一一斩杀在阵前。与此同时,披着铁甲的黄牛拉着弩车赶向土岗。两辆弩车并肩而行,弩车暂时无法发射,却可以为强弓手提供掩护。车夫牵着黄牛,尽可能快的奔跑,赶到土岗周围列阵,车尾向外,黄牛向内,五十辆弩车结成第二道圆阵。
  随着弩车赶到土岗、冯楷、蒋钦也跟着变阵,逐渐充实到圆阵中。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极是费事,即使江东军训练有素还是耗费了不少时间。如果不是冀州军群龙无首,他们能不能完成变阵都很难说。如果对手换作麹义,孙策是想都不敢想。
  看到三重圆阵完成,孙策心里的最后一丝担心也放下了。根据最简单的数学知识,圆形的直径增加一倍,面积增加三倍,而圆阵又是防守的最佳阵型,圆阵完成,别说审配已经被擒,就算再给审配一个机会,让他来指挥战斗,他也无法攻克这个圆阵。
  步卒持盾而守,弩车、强弓手全力射击,尽情泼洒着漫天的箭雨,弩车及远,无差别打击百步以外的敌人。强弓手及近,对百步以内的敌人进行集射。以谢家兄弟和邓信为首的射手们则手持强弓劲弩,专挑有值的目标射击。不同的人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忙而不乱。
  与此同时,孙策命人将审配绑了起来,吊在旗杆上。为了防止审配醒了,再次咬舌自尽,还特地用布把他的嘴堵上。看到审配,冀州军将领纷纷下令强弩手小心,不要射中审配。万一审配没死却被他们射死了,这个责任谁也担不起。
  强弩手投鼠忌器,孙策压力大减,终于可以从容地观战了。天气太势,即使他里面穿的是越布制成的单层战袍,这一阵厮杀还是让他浑身是汗,不仅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了,就连战靴里都积了不少汗水。
  这种天气实在不适合战斗啊。早点干掉袁绍,我要回葛陂避暑。
  孙策一边发着牢骚,一边观看着阵地,寻找审氏子弟的位置。到目前为止,他只完成了整个战术的第一步:斩首,离真正摧毁这两万冀州军还有一段距离。
  放眼看去,四周都是冀州军将士,密密麻麻,人头攒动,旌旗看得人花了眼,要想找到审俊、审华的战旗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好在孙策身边有不少一等射手,射手通常都有着过人的目力,也擅长在纷乱的环境中发现目标。在他们的帮助下,孙策确定了审俊和审华的位置。
  然后他又看到了审荣。
  孙策很意外。冲阵的时候,他看到了审荣,也看到审荣及时避到了一旁,但他没想到审荣居然还能活下来。他以为在那种情况下,就算审荣不被人杀死,也会被人或者马踩死。可是现在看来,审荣虽然满脸是血,站都站不直,需要人扶持着,却没有生命之忧,正和审华说着什么。
  真是好人不长命,祸害三千年啊。既然如此,那我就再杀他一次,看看他的运气究竟有多好。他被俘过,又刚刚死里逃生一次,胆只怕早就碎成渣了,绝不可能鼓起勇气迎战。惊弓之鸟,正可以充当打击目标。只是这货离得有点远,就算是谢宽、邓信这样的一等射手也未必有把握命中。如果由步卒突击,中间隔着百十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就在孙策考虑要不要亲自上阵时,郭武忽然伸手一指。孙策一看,只见马超带着白毦士从西侧奔驰而来,远远的绕了一个圈,正向审荣、审华兄弟奔去。
  孙策抚掌而笑。小马哥还没杀过瘾,又来抢功了。
  几乎就在同时,远处响起了悠长的号角声。孙策循声看去,只见远处的地平线上,烟尘滚滚,直冲云霄,正是骑兵快速接近的特征。
  孙策满意地点点头。阎行赶到了。
第1444章
兵败如山倒
  阎行一直在苑陵、开封、尉氏之间游弋,行踪不定。
  这么做有两个考虑:一是对袁绍麾下的胡骑施压,保证联络通道的畅通,在必要的时候护送信使;一是在诸县就食。战马消耗惊人,一匹战马的战时配额相当于十二个战士,对辎重运输是个沉重的负担,让这一千余骑自主就食于诸县之间,可以减轻近一半的运输量,又不影响协同作战。三五十里,对骑兵来说也就是一个时辰的路程。阎行安排有游骑在附近,只要发现可能有战机出现,毋须孙策召唤,自然会闻风而至。
  阎行有这个能力。龙渊之战,他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轻骑兵最大的优势就是速度。他们无法像甲骑一样正面冲击步卒大阵,但奔袭阵势不整的步卒却是拿手好戏。审配向西行军,将后背露给阎行,阎行没有道理不赶来看一看。
  可是当阎行赶到时,却发现最理想的猎物不是审配留在黄水边的人马,而是正在变阵的荀衍。
  阎行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立刻吹响号角,下令攻击。以百骑为单位,一千精骑分作十余组,一拥而上,像狼群一般发起了攻击。他们根据地形或散或聚,或进或退,或奔射,或突击,不拘常法,唯势所趋,又快又狠,一下子打了荀衍一个措手不及。
  荀衍知道有骑兵有苑陵附近,也做了相应了准备,但他还是低估了这些骑兵的战斗力。从别人口中得来的信息终究不如亲身经历来得准确,以匈奴骑兵为参照物也难免有些误差——匈奴骑兵的突击能力远远不如阎行所领的这千余骑兵。两万大军,一半是对骑兵没什么经验的颍川兵,一半是几天前刚被骑兵蹂躏过的冀州兵,此刻看到骑兵铺天盖地的从地平线上涌出,不知有多少人,都慌了神,平时还算令行禁止,此刻却没人在乎荀衍说什么,只顾着自己逃命。
  荀衍急得眼睛都红了,声嘶力竭,几乎将战鼓击破,还是无济于事,根本没人听他的命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9/133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