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三国小霸王)(校对)第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1332

  阎象极力反对这个交换人质的方案,但是他又提不出更好的方案。包括他本人在内,袁术部下的家眷都在宛城,每个人都盼着能早日解救出家人,他要是拦着,就是所有人的敌人。左右为难之下,他很是发了几句牢骚,话里话外的责备孙策和周瑜少不经事,给袁术出了这么一个馊主意。
  袁术很郁闷,又不好说阎象说得不对,干脆让周瑜去迎接蔡邕,却把最适合的人选阎象排除在外。阎象很不高兴,虽然没有拂袖而去,却也撂下了脸,再也不说一句话。袁术越看越不爽,宣布散会,只留下了孙策陪他喝酒解闷。
  看着袁术一杯接一杯的猛灌,一心想一醉解千愁,孙策真有点同情他。同是袁氏血脉,他还是嫡子,却生生被袁绍那个庶子压得死死的,这窝囊气真不是一般人受得了的。阎象的态度不是他一个人的态度,而是很多人的想法,用脚指头想都知道,袁术部下肯定有人在和袁绍甚至城里的曹操眉来眼去,暗送秋波。
  “小子,乃公跟你说,亏得这几年,乃公年岁渐长,脾气变好了,换作十年前,乃公今天非一刀砍下那鲰生的首级不可。”袁术眯着醉眼,解下腰间的七曜刀拍在案上。“捞好处的时候,怎么看不到他们顾全大局?哦,东西他们收了,恶名归乃公,跟他们没关系?屁!别被乃公抓住,否则一个个全砍了他们。”
  孙策哭笑不得。发狠有屁用,别说全砍了,就算砍一个,剩下的人就全跑了。袁术自己也清楚这一点,否则不会把他和周瑜统领的六个营并入中军,说白了,这是他心虚了,怕有人半夜袭营,摘他的脑袋。
  人心隔肚皮,哪来那么多不问理由就忠心耿耿的部下。没人有读心术,谁也不知道谁是忠臣谁是奸臣。就算你想掏心掏肺,待之以诚,还得看人家愿不愿意呢。你以为跟了你,就一定忠于你?
  “你说,是换还是……不换?”
  孙策一下子没听明白。“将军,换什么?”
  “换什么?当然是换人质。”袁术站起身来,拔出半截长刀,大着舌头说道:“你就说……换还是不换?你若是说不换,我现在就去把那些人全砍了,然后和那矮子拼命,大不了再取妻生子。”
  孙策翻了个白眼。你拉倒吧,你愿意,别人也不愿意啊。他起身按住袁术。袁术醉醺醺的,拔刀就要砍他。孙策也没多想,顺手使出一招邓展的空手入白刃,夺下了刀,扔给一旁的亲卫。袁术瞪圆了眼睛,看看孙策,又看看自己空空如也的双手。
  “咦,我……我刀呢?”
  “将军醉了,扶将军去休息。”孙策也不理他,命人将袁术扶进去休息。两个侍妾走了出来,接过袁术。袁术趴在她们肩上,两条腿互相打绊,一边走一边嘟哝道:“伯符,你别走,乃公去放个水,回来接着喝。这满……满营的人,乃公就看你和公瑾顺眼。唉,可惜你们不是我儿子,要不然,乃公又胜那庶子一筹。”
第0148章
意外情况
  孙策站在大帐门口,心中涌起莫名的伤感。
  古人重血脉,别说是不是自己的种很重要,就算是嫡子、庶子都分得清清楚楚,要不然袁术也不会看不起袁绍,他们可是同一个生父。袁术本人有二女一子,儿子叫袁耀,刚刚成年,袁术非常疼他。普通人都要有人继承家业,更何况袁术这种心怀野望的。自认继承人不如别人家的孩子这可不是汉人的习惯,哪怕孙策、周瑜的确算得上年轻人中的翘楚。袁术一而再,再而三的有这种遗憾,说明他真的欣赏他们。
  虽然认定袁术不成器,孙策还是感激这份欣赏。如果是太平盛世,他不反对和袁术这样的纨绔做朋友。
  “将军,回营吧?”典韦凑了过来,轻声说道。
  袁术醉了,孙策本来也想回自己的大营去,可是不知道怎么的,他又坐了下来,就着残酒,割下两片烤好的羊肉,慢慢地咀嚼着。眼前篝火明亮,耳边朔风缓吹,不时传来刁斗声。南阳四周皆山,挡住了北方的冷空气,冬天也不寒冷,又喝着热酒,吃着烤肉,耳边没了袁术的叫骂和唠叨,孙策倒是享受得很。
  曹操派人谈判,蔡邕又从关中赶来,老爹孙坚顺利控制了豫州,看起来形势大好,但孙策心里却隐隐不安,总觉得有什么事要发生,却又想不出会是什么事。他心中有事,一时多喝了两杯,酒意上涌,便有些恍惚起来,眼前的篝火、帐篷便有些模糊起来,耳畔响起嘈杂的声音,夹杂着一声声奇怪的嘶吼,他仔细分辨,却怎么也分辨不清。忽然一阵风吹过,面前一空,几匹战马从远处狂奔而来,马背上一人剑眉星目,英气勃勃,手提一杆长戟,策马冲到面前,拧戟就刺。
  “还我命来!”
  孙策下意识地闪身让过,伸手就去夺戟,手掌一阵灼痛,不由得大叫一声,突然惊醒。
  眼前一片安静,只有静静的营帐,温暖的篝火,烤得焦黄的羊肉。典韦站在一旁,惊讶地看着他。孙策定了定神,这才觉得手掌有些疼。更让他惊讶的是原本醉得不省人事的袁术敞着怀,披着一件大氅,正坐在他对面,将一大杯酒倒入口中。
  “做噩梦了?”袁术抹抹胡须上的酒渍,笑嘻嘻地说道:“怎么不回去休息,为乃公守夜?放心吧,那矮子虽然是刺客,却不敢来撩乃公的虎须。”
  孙策没吭声。他刚刚梦到的那个人看起来非常眼熟,但是肯定不是曹操。
  “将军酒醒了?”
  袁术嘿嘿一笑。“这点酒能算得了什么,倒了,再喝点还魂酒,什么事都没了。倒是你,看起来没事,却在帐外坐了一夜,是不是这些天初尝滋味,玩得太狠,淘空了身体?年轻人戒之在色,收着点,日子还长着呢。何咸的女人虽然长得不错,却不是最好的。”
  孙策脑子晕乎乎的,没听懂袁术说什么,只是注意到天色已经微亮,身上也有些凉。他站起身来,打了个寒战。“既然将军没事了,我就回营了。”
  “去吧,去吧,回去抱着女人热乎乎的身子睡一觉,酒就醒了。”
  孙策哭笑不得,拱拱手,转身就要走,走了两步,忽然灵光一现,又折了回来。“将军,以你对曹操的了解,他这时会怎么做?”
  袁术茫然地看着孙策,不解其意。
  孙策挠挠头,想了片刻,又说道:“如果将军和曹操易地而处,你被困在城里,他在城外,你会怎么做?”
  袁术这才听明白了,歪着头,仔细想了一会,也觉得不对劲。“伯符,你说得没错,这段时间似乎太安静了。以那矮子的德行,就算被困在城里也不可能坐以待毙,一定要找点麻烦。可是最近什么事也没有,连斥候的损失都小得不像话,这可不像他的做派。”
  孙策越想越觉得不安。两军交战,耳目便是斥候,须臾不可或缺,在尽可能打探对方消息的同时还要尽可能蒙住对住的眼睛和耳朵,所以侦察与反侦察无所不在,双方斥候的互相搏杀几乎天天发生,每天都会有斥候回不来。就目前的形势而言,曹操有成建制的骑兵,速度快,攻击力强,就算打不赢也能迅速撤离,占据明显优势,袁术麾下的斥候根本不是对手,损失会非常大。以前的事他不清楚,现在他已经被编入中军,与雷薄、陈兰等人经常见面,了解的情况多一些,知道斥候的损失并没有意料中的那么大。
  那么问题来了,是曹操缩小了侦察范围,还是另有原因?
  孙策越想越不安,立刻提醒袁术注意。袁术也不安起来,派人把雷薄叫来询问。雷薄再次清点了斥候营的伤亡名单,这才发现一个问题:大约七八天前,斥候的伤亡有个明显的变化,突然降低了七成以上。
  孙策和袁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感觉到了强烈的不安。战场上最怕遇到这种突然变化,这往往意味着一种情况:对手做出了举动,而他们却一无所知。
  “快,把这些天出过任务的斥候叫来。”袁术话音未落,又站了起来,大步流星地向斥候营走去。“别磨蹭了,去斥候营。”
  雷薄不敢怠慢,带着袁术、孙策来到斥候营,正好有一批斥候刚刚完成任务,正准备休息。袁术把他们叫过来,仔细询问。很快,斥候们就提到了一个问题:这些天遇到的曹军斥候几乎都是步卒,没有骑兵。
  “坏了。”袁术懊丧不已,连拍大腿。
  孙策也心惊肉跳。曹操麾下有六七百骑兵,几次交战,损失了一些,应该还有五百左右。这几百骑兵去了哪里?如果在宛城附近游荡,那攻击各个庄园的人马随时可能遇袭,如果不在宛城附近,那麻烦更大。
  袁术气急败坏。五百骑兵在暗中窥伺的感觉太不好了。特别是蔡邕即将到来,如果他被曹操劫走了,曹操知道他想和董卓结盟,他的名声可就臭了。他转身对孙策说道:“伯符,你立刻派人去接应公瑾,千万保证蔡伯喈的安全。”
  孙策也担心周瑜的安全。周瑜只带了两百步卒去迎蔡邕,如果遇袭,他没什么胜算,甚至连消息都来不及送出。他很想立刻出发,但理智却告诉他,这种看似最可能的结论往往不是真相,如果曹操真想这么做,七八天功夫,早该有人遇袭了。蔡邕刚到武关,曹操不可能提前七八天做出准备。
  孙策沉吟良久,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将军,曹操奸诈,虚虚实实,一切都有可能。现在最重要的是派人进城打探,确认那些骑兵在不在城里。说不定骑兵哪儿也没去,只是养精蓄锐,等待一个机会,一个突袭的机会。”
  袁术倒吸一口凉气。“可是怎么才能派人进城?那矮子狡诈,既然有心瞒我们,一定会有防备。”
  “当然是使者。既然不能偷偷摸摸地潜进城,干脆就光明正大的进去。几百匹战马又没那么容易藏得住。曹操想交换人质,将军就派一个人进城,以探望人质安全为名,看看那些骑兵在不在。”
第0149章
全都是套路
  蔡瑁在娄圭的引领下进了城,看到一片狼藉。靠近小城的民宅已经被拆得差不多,一箭之内连个藏身的地方都没有,只有随处可见的碎木瓦砾,别说排兵布阵,就连走路都得小心。
  “曹府君已经做好了坚守小城的准备。”娄圭瞥了蔡瑁一眼,神色冷漠,一副决战到底的坚毅。
  蔡瑁虽然觉得头疼,脸上却不露一点破绽。他笑而不语,一边走一边打量着四周。他奉袁术之命进城,谈判是假的,打探情况,特别是确定骑兵的去向才是他真正的目的,对娄圭的表态,他无动于衷。攻打宛城不是他的任务,他现在只想赚钱。金丝锦甲和新刀带来的利润比什么战利品都丰厚,宛城未下,有一半战利品已经归入他的名下,他又何必冒着阵亡的危险去拼命。
  “可惜了。”蔡瑁惋惜不已。宛城是天下名城,现在却破败如此,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他实在不敢相信。
  娄圭阴阳怪气地说道:“是啊,可惜了。这些房子新的才几十年,老的有上百年,当年建的时候不知道花了多少钱。如果不是后将军对南阳名族下手那么狠,我们想拆这些房子也没这么容易。”
  蔡瑁笑而不语,心里却打起了小算盘。宛城接连遭受了两次战祸,损失惨重。相比之下,襄阳受的影响就比较小。如果按照孙策的分析,南阳将成为争霸中原的前沿阵地,可想而知,在未来的十几年内,整个南阳都不是适合居住之地,大批人将南逃,襄阳的产业会暴涨,也许该提前入手了。
  不过,眼前的废墟也不是一无是处,至少可以说明最近的确没有骑兵出入。而就他眼睛看到的士卒而言,也没几个骑兵,至少大城里看不到。
  跟着娄圭进了小城,蔡瑁一路留心观察骑兵可能留下的蛛丝马迹。小城里能见到的战马数量多了起来,但依然不像有大批骑士驻扎的模样。蔡瑁的心提了起来。他可不希望袁术吃曹操的苦头,如果袁术败了,他的投资就收不回来了。
  “蔡德珪,你是来刺探军情的吗?”头顶传来一声朗笑。“再东张西望,小心我砍下你的首级。”
  蔡瑁抬起头,见曹操趴在城垛上笑嘻嘻地看着他。头顶战旗被风吹得啪啪作响,悠闲中带着几分说不出的自信。蔡瑁哈哈一笑。“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几年不见,你怎么变了一个人似的。”
  “嘿嘿,你蔡德珪如今是袁公路的座上客,与我为敌,我还能给你什么好脸色。”曹操说着,快步下了马道,挽着蔡瑁的手,上下打量了蔡瑁一番。“德珪手心有汗,眼神游移,笑容不太自然,分明心里有事,还敢说不是刺探军情?”
  蔡瑁盯着曹操看了片刻,摇摇头,抽回手。“那府君还等什么?”
  曹操哈哈大笑,拉着蔡瑁向太守府走去。进了中庭,两人分宾主落座,曹操让人上了酒水果饯,举杯向蔡瑁示意。蔡瑁举杯,两人喝了一杯,曹操叹息道:“这酒虽然不错,却不及你蔡家所酿九酝春,你蔡德珪实在不够朋友,既然来看我,为何连好酒都不带一瓮,让我解解馋。”
  “府君,九酝春虽好,却不是你眼下最需要的东西吧?”
  曹操笑笑。“我还需要两百万枝箭。只要有两百万枝箭,我就能守住宛城。你能提供吗?”
  “宛城是南阳郡治,自有武库,藏的箭不止两百万枝。”
  曹操沉吟了片刻。“那我可就有点糊涂了,你还有什么是我更需要的东西?”
  蔡瑁笑了,摆摆手,随从拿出一只锦匣。蔡瑁打开,一阵浓郁的药香涌了出来。曹操眉头轻挑,赞了一声:“好药,只是不知道能治什么病。”
  “当然是治外伤。”蔡瑁起身,亲手将锦匣送到曹操面前。“我听说令郎子修受了伤,特地寻了好药来,可以去腐生肌,难道不比酒好吗?”
  曹操接过锦匣,把玩着里面的药丸,嘴角微挑。看到蔡瑁一路东张西望地走进来,他就知道蔡瑁别有用心,现在又听蔡瑁提到儿子曹昂,他已经一清二楚。他想了片刻,抬起头,对蔡瑁笑了一声。
  “多谢德珪的好意。本当让子修当面致谢,只是他已经不在城中了,就由我代劳吧。”
  “子修不在城中,那就给曹子和用吧,我听说他也受了重伤。”
  “子和也不在。不瞒你说,城里只有五十骑,其余的骑兵被子和和子修领出城去了。至于在哪儿,我就不清楚了。”曹操笑得更加神秘。“也许在你的蔡洲喝九酝春也说不定。”
  蔡瑁也笑了,盯着曹操的眼睛看了片刻。“这么说,你是决定与宛城共存亡了?”
  “为什么这么说?”曹操的眼神瞬间有些慌乱,却被蔡瑁看得清清楚楚。他避开了蔡瑁的逼视,端起了酒杯,强笑道:“德珪这话是从何说起?”
  蔡瑁坐了回去,哈哈大笑。“府君眼神游移,笑得勉强,应该是被我说中了吧?不过,你也不必如此绝望。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吧,蔡伯喈马上就要到了。你和他是忘年交,别说后将军本来就有意招揽你,就算后将军要杀你,以他的名望,为你求情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曹操没说话。他虽然擅长掩饰,但蔡瑁接连出招,特别是蔡邕将至的信息量太大,他不得不慎重对待,根本顾不上伪装。蔡瑁有备而来,自然是袁术注意到了骑兵消失的迹象,这件事想瞒已经瞒不住了,索性不瞒。可蔡邕将至又是什么意思?是朝中那些大臣的意思,还是董卓的意思?
  不管是谁的意思都不是好消息。朝中大臣原本都是支持袁绍的,如果他们支持袁术,袁氏兄弟的实力对比就会发生变化。董卓是袁氏死敌,按理说袁术不太可能和他结盟,可是利益面前,谁能说得准,想当初董卓还是奉袁绍之命进京的呢。如果说朝中大臣只是名义上的支持,董卓不仅挟有天子,还有战斗力强大的并凉精锐,一旦他和袁术结盟,天下形势对袁绍非常不利。
  面对如此巨变,即使曹操擅长作伪,此刻也心惊肉跳,脸色接连变了几变。
  见火候差不多了,蔡瑁突然说道:“子修现在该到陈留了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133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