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三国小霸王)(校对)第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1332

  孙策愕然。我才到大营,屁股还没坐稳,你就让我去宛城,父子俩分别一年多,好容易见面,连谈个心都没时间,你还真是雷厉风行啊。
  见孙策脸色不对,周瑜立刻接过了话题。
  “将军为国事操劳,父子相见,席不暇暖便要分别,瑜深表佩服。不过将军奉后将军之命取襄阳,如今襄阳未下,将军便派伯符去宛城献计,恐怕会惹人非议,疑心将军不能取刘表,故作大言。”
  孙坚眉头微皱。
  周瑜接着说道:“其实以将军之勇,刘表不足为虑,要担心的却是如何降服襄阳豪强。刘表以一书生入荆州,数月间便能将六郡收入囊中,并非刘表善战,而是他有蔡瑁、蒯越等人相助。家父在洛阳时与蔡瑁、蒯越皆有一面之识,瑜也许可以助将军一臂之力。”
  孙坚觉得有理。打仗他有自信,和这些名士打交道,他就没把握了。既然周瑜之父与蔡瑁等人有交情,孙策又能和陆康相谈甚欢,也许能帮上忙。
  “伯符,那你就暂留营中,参赞军事。”孙坚哈哈一笑。“我正好也常常向周君请益。”
  周瑜谦虚了几句。孙策长出一口气,连忙答应,又向孙辅行礼。
  孙辅很不好意思,连连还礼。对孙策的到来,孙辅早有心理准备。孙坚有四个儿子,他迟早会让出这亲近侍从的位置,去做统领一部的将领,就像他的兄弟孙贲一样。如今见孙策与名士来往,与世家子弟称兄道弟,指点江山,他更不敢有任何非份的想法。
  离开孙坚大帐,孙辅主动带孙策在大营里转转,熟悉情况。
  孙策两世为人,这是第一次进军营。刚才进来的时候一心想着怎么应付孙坚的盘问,没心思关心别的,现在顺利过关,他终于有时间来观察一下真正的军营是什么样子了。
  “现在总共有多少人马?”孙策一边打量着军营布局,一边顺口问道。
  “一万有余。”
  “骑兵呢?”
  “骑兵?”孙辅愣了一下。“你是说义从吗?二百余骑。”
  “二……百?”周瑜很意外。“这么少?”
  孙策一点也不觉得意外。战马一直是江东的软肋,江东几乎没有成建制的骑兵,仅有的骑兵只能充当将领的亲卫骑士,平时充当仪仗队,战时则保护主将的安全。孙策后来渡江,骑兵更少,在曹军步骑为十比一的时候,江东步骑比例高达四十甚至五十比一。赤壁之后,周瑜拿下江陵,缴获了一些战马,第一时间送三百匹给孙权。
  “除了义从之外,各部还有多少骑兵?”
  “那就更少了,多有三四十,少有一二十,总共……有一百五六十吧。”
  孙策算了一下,二百加一百五六十,不算少了,接近三十比一了。看来老爹最近这几个胜仗还是有点收获的。他四处看看。“我怎么没看到义从骑兵?”
  孙辅笑道:“这二百多骑刚刚组建不久,由韩司马领着出营训练去了。”
  孙策问道:“是韩当吗?”
  孙辅看了孙策一眼,又看看四周,压低了声音。“伯符,韩司马随叔父征战多年,还救过叔父的性命,是叔父最信得过的部下之一,营中人人敬重,你最好不要直呼其名。”
  孙策很惊讶。孙辅话里有话啊。韩当再牛逼,那也是孙坚的部下,我是孙坚的嫡长子,连私下里喊一下他的名字都不行,以至于孙辅如此郑重其事的提醒?
  见孙策不以为然,孙辅接着说道:“叔父麾下四将,程司马为人忠厚大度,比较好相处。朱校尉去徐州助阵了,不在营中。黄司马明于理事,是叔父的得力助手。唯独韩司马为人严厉,不喜与人玩笑。你若是遇到他,须得庄重些才好。”
  孙策虽然不太明白,却知道孙辅不会无端挑拨。百人百性,越是有能力的人越可能脾气大,韩当身为孙坚旧部,又是他身边的亲信将领,有点脾气也很正常。这年头君择臣,臣亦择君,不能因为他是老爹的部下就当家奴一般对待,这是很忌讳的事,轻则心生嫌隙,重则反目成仇。
  周瑜说道:“国辅兄,你如果有空,带我们去拜见一下这几位前辈吧。听说伯符的舅舅也在营里,伯符一路上常提起他,既然来了,我们应该去见见。”
  孙辅连连点头,引着孙策和周瑜向营外走去。孙策暗自惭愧。若非周瑜提醒,他险些疏忽了这些细节。别的人还好说,可见可不见,吴景却是他的亲舅舅,于情于理都应该去问个安。既然拜见了吴景,那顺便见一下其他将领也是应该的,免得给人亲疏有别的印象。程普、韩当、朱治、黄盖虽然是外姓,但他们是孙坚的老部下,其实和家人没什么区别,他初来乍到,理应将姿态放得低一点。
  接人待物,礼节周到,这是世家子弟的必修课,周瑜体现出了他的价值,随时为他查漏补阙。
  孙策随着孙辅来到吴景的大营。吴景大约三十出头,中等身材,体格偏瘦,相貌和吴夫人有几分相似,不像孙坚那么威猛。见到孙策,他非常意外,连忙放下手里的活迎了上来。
  “伯符,你什么时候来的?”
  “刚到。”孙策上前行礼,又将周瑜介绍给吴景。吴景非常惊讶,接连看了孙策几眼,似乎不敢相信他能和周瑜处得这么好。说了几句闲话,转达了吴夫人的问候,孙策注意到吴景案上摆了一堆竹简,便顺口问了一句:“阿舅,你在忙什么,这么多东西?”
  吴景摇摇头,苦笑道:“还能忙什么,写军书要粮草呗。我们之所以迟迟没有发动进攻,就是在等粮草。现在秋收都已经结束了,后将军答应我们的粮草却一直没有送来。你父亲只管催我,我又能怎么办,只好写军书催宛城了。”
  孙策眉头微皱。“袁术怎么又来这一套?”
  吴景斥道:“伯符,不得无礼。后将军纵有不是,你父亲既然依附于他,便有君臣之义,你怎么能直呼其名,对他不敬。”他顿了顿,又扼腕道:“不过粮草这事的确棘手,秋季即将结束,沔水很快就能直渡,刘表已经调集兵马,随时可以渡水支援樊城,我们却还没有准备好。万一打起来,这可不妙得很。”
第0018章
思维定势
  原本的历史轨道上,孙坚意外战死之后,部下并没有直接交给孙策,而是由吴景、孙贲代领,征战数年,基本没有提得上嘴的战绩,在当利口与刘繇部将对峙一年多,损失不小,寸功未立。直到孙策渡江,这些部队才重振雄风,横扫江东。
  由此可见,吴景并不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只是个中才。作为孙吴外戚,吴家也没什么出众的人物,似乎吴家所有的才华都集中在吴夫人一个人身上了。
  孙策没指望吴景能有什么破敌奇计,他只是详细询问了经过,这才知道的确有些先入为主。
  袁术之所以没有及时供应军粮,不是他有意拖后腿,而是要吃饭的嘴太多,他捉襟见肘。南阳虽然是个大郡,户口占整个荆州的四成,但南阳是帝乡,这里皇亲国戚太多了,个个实力雄厚,即使是路中悍鬼袁术也不敢轻易去抢他们,而正常渠道征收到的粮食又有限,远远满足不了突然增加的人马。
  袁术从洛阳逃到南阳,带来了一些随从,孙坚从长沙来到南阳,带来了更多的人马,经过几次虞斗,又收降了一些人,现在袁术手下总共有两万多人。这些人都要吃饭,粮草需求猛增,已经超过了南阳郡的能力范围。之前有多年的积累撑着,暂时还看不出来,现在一年多时间过去了,仓库空了,这两万人马的补给就成了困难。
  没有粮草,就不能作战。孙坚率部至此已经有大半个月,一直没有进攻樊城,就是在等粮草。樊城在沔水以北,与襄阳隔水相望,守将是黄祖。现在进攻的话,受阻于沔水,刘表支援能力有限,一旦到了冬天,沔水水位下降,人马可以涉水而过,刘表就能随时派人支援黄祖,孙坚就要面对更多的敌人。吴景为此忧心忡忡,几乎天天写信向袁术要粮。
  孙策倒不担心这个问题。吴景多虑了,就算刘表支援樊城,他和黄祖捆在一起也不是孙坚的对手,但趁着沔水水位尚高,刘表支援不及,拿下黄祖,却是个不错的机会。刘表手下豪强名士不少,但能打的战将有限,黄祖勉强算是其中一个。干掉他,刘表就断了一臂。
  “现有的粮草能供应几天?”
  “不作战的话,供应十天左右。如果是作战,最多五天。”
  “公瑾,五天之内能拿下樊城吗?”
  周瑜眨眨眼睛,不解地看着孙策。孙策初到军营,立足未稳,就这么急着发表意见,并且要他表态五天内拿下樊城,这可不太稳妥。如果樊城这么好攻,孙坚至于按兵不动吗?如果他说不好攻,那孙策这句话岂不是白说?
  “攻城要准备攻城器械,五天怕是不够。”
  吴景也有点不高兴,毫不客气的训斥道:“伯符,领兵作战可不是坐而论道,不能等闲视之。樊城虽然只是小城,但守备森严,黄祖手下有一千多人,兵精粮足,况且一旦打起来,刘表必然派人支援。这一战很可能陷入僵持,如果准备不充分,我们会吃亏的。”
  孙策知道吴景在想什么,但是他这么想也有他的理由。
  “阿舅,你在等粮草,刘表也在等粮草。秋收已经结束,南阳的粮草在往这边运,荆州其他各郡的粮草也在往襄阳运,时间拖得越久,刘表的优势越明显。你也说了,入冬之后沔水水位下降,刘表的人马可以涉水而过,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抢在刘表准备好之前动手?”
  吴景一时语塞。“话虽如此,可是……我们难道让士卒饿着肚子作战?”
  孙策笑笑。这吴景胆子太小,脑筋也不够灵活,跟他说话太费劲。不过他是亲娘舅,他不能不给他面子。他进一步提醒道:“阿舅,宛城没有粮食运来,沔水之南却有大批的粮食运往襄阳啊。我们完全可以把那些粮食抢来,既解决了自己的问题,又断了刘表的希望,一举两得,有何不好?”
  吴景眼睛一亮,转怒为喜。“这倒是个办法。不过,刘表肯定会派人保护,我们如果兵力不足,很难得手。兵力过多,又无法保证隐匿行踪,说不定到最后又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恶战。”
  孙策嘴角微挑,笑了。周瑜一看,却明白了孙策的意思。“伯符,可以用骑兵袭扰。”
  孙策还没说话,吴景便否决了。“那可不行,这两百义从骑是好容易攒下来的,不能冒险。”
  周瑜进一步解释道:“两百义从骑是不多,可是各部不是还有一百多吗,加起来近四百骑,不算少了。何况这是袭扰辎重,又不是正面作战,打了就跑,除非刘表有足够的骑兵追击,否则万无一失。”
  吴景恍然大悟,一拍大腿。“对啊,我怎么没想到?伯符,你来得太好了。”吴景兴奋不已,转身就想往外跑,跑了两步又折了回来,拉着孙策冲了出去,直奔孙坚的中军大帐。
  听完吴景的报告,孙坚也抚掌而笑。“竖子,想不到你这脑子倒是灵活,居然知道因食于敌。不过,若无周君襄助,你也只能空谈罢了。”
  周瑜正想谦虚两句,孙策用眼神制止了他。周瑜不解,却还是闭上了嘴巴。
  孙坚越想越开心,他立刻让人去请程普和韩当。其实他对骑兵也不是一无所知。不久前,他曾经和公孙越率领的幽州骑兵并肩作战,对骑兵迅速移动的能力和强大的冲击力羡慕不已。之所以一直没有想到这个主意,还要初来乍到的孙策和周瑜提醒,不是他不懂出奇制胜,而是他的骑兵数量太少,拥有骑兵的时间也太短,思维却还停留在步卒的战法上,没有主动往那方面想。
  周瑜说得没错。他的骑兵是不多,不到四百人,如果面对袁绍和曹操的联军,这点骑兵的确不够看的。可他现在要对付的是刘表,刘表的骑兵更少,除了部分将领有坐骑代步之外,绝大部分的士卒都只能步行,三百多骑兵欺负刘表绰绰有余,就算劫不成粮,让刘表睡不着觉绝对没问题。
第0019章
不可描述
  时间不长,程普先赶到了。他和孙坚年龄相当,圆脸庞,浓眉大眼,身材壮硕,走路时双腿略微有点外八字,这是长时间骑马留下的痕迹。看到孙策,程普未语先笑,对孙坚说道:“将军,这才几年时间,伯符就成了英气勃勃的少年郎,能够从军征战了。”
  孙坚心中得意,故意板着脸哼了一声:“竖子,愣着干什么,不认识你程叔叔了吗,还不上前见礼?想当年你还尿了他一身呢。”
  孙策很无语。这跟我真没关系。他上前见礼,程普抢先扶住。“好了,好了,又不是第一次见面,何必如此拘礼。将军,这是要为伯符接风吗?”
  孙坚哈哈一笑,摆摆手。“德谋莫急,等义公来一起再说。这位是庐江周氏子弟周瑜,字公瑾,与伯符同年。他通晓兵法,刚刚为我出了一计,我们也许有机会解决粮草问题了。”
  程普含笑点头。“后生可畏,可喜,可贺。”
  又过了一会儿,帐外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孙策尚未抬起头来,便有一人推帐而入,大声说道:“将军,我正在训练,这么急着叫我回来,有什么重要的事吗?”
  孙策定睛一看,眼前这人身高七尺五寸左右,脸略长,双目炯炯有神,鼻梁挺直,嘴唇略薄,唇上两缕又黑又亮的短髭,身材偏瘦,腰细腿长,手里握着马鞭,配着一身精致的铁甲,脖子里还围一条火红的布巾,精神抖擞。即使孙策见惯了帅哥,自己也是一个货真价值的大帅哥,也不得不赞一声这大叔帅气。
  见帐中有人,还有生面孔,帅大叔韩当收起笑容,脸色一整,犀利的眼神左右一扫,目光在周瑜脸上停了片刻,又看向孙策,顿时眼睛一亮,重新露出笑容。“伯符,你什么时候到的?”
  孙策连忙躬身行礼。“见过义公叔叔,今天刚到。”
  “好漂亮的小子。”韩当上下打量了孙策两眼,抬手轻抚唇上的短髭,朗声大笑。“看来从现在开始,我韩当要退居其次了,营中当以你为魁首。”
  孙策大汗。两个大男人比美,你得多骚气啊。虽说知道汉人重颜值,魏晋更是把这习惯推向极端,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新青年,他还是不能接受这些,宁愿素面朝天也不愿意与人比美。他连忙说道:“不管到什么时候,都是义公叔叔最美,策岂敢与义公叔叔并肩。”
  韩当再次大笑,快步走到孙坚身边,坐了下来,拱了拱孙坚的肩膀。“现在可以说了吗?”
  孙坚轻笑一声:“义公来了,自然可以说了。公瑾,你把你的建议再向程司马和韩司马说一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133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