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三国小霸王)(校对)第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7/1332

  “你去辎重营看看,要是有人愿意去,你就带走吧,我不拦着。”
  阎象眉梢微颤,眼中露出几分感激。“多谢孙郎。”
第0187章
童言无忌
  庞统将门摔得呯呯响,大声骂道:“忘恩负义的小人,现在出来效忠了,救袁将军的时候也没看他们谁站出来。什么忠孝传家,什么名门之后,读了那么多圣人经籍有什么用,还不是有眼无珠,是非不分。”
  孙策想笑,这小凤雏被我带得跑偏了啊。虽然心里爽,他还是喝止了庞统。“士元,不得无礼。”
  “将军……”庞统涨红了脸,咽不下这口气。
  孙策摆摆手,示意庞统坐到身边来。“士元,大局为重,不可义气用事。西凉兵凶残无道,如果被他们闯入南阳,最倒霉的不是有坞堡藏身的世家,而是散布四野的百姓。杨长史虽然迂腐,也是一片仁心。”
  “哼,我看他的心长歪了,歪在世家那一边。谁知道宛城失陷是怎么回事,说不定是他和……”
  “士元!”孙策厉声喝止,同时挑起了大拇指。以他的身份,不宜和杨弘撕破脸皮,可是庞统没关系,小孩子嘛,心直口快,童言无忌,杨弘总不能不顾身份和他计较。再说了,庞家虽然没有弘家杨家那么牛逼,也不是一点反抗能力也没有,真要逼急了,庞德公也不是好惹的。不就是骂架吗,谁怕谁啊。
  庞统明白了孙策的意思,也捂着嘴笑了起来。他蹑手蹑脚地走到门口,贴在门缝里看了看,又悄悄走了回来。“将军,他们走了。”
  孙策笑笑,沉吟不语。
  “将军,就这样将辎重营交出去吗?就算是为了南阳的百姓,我们也不能交给陈瑀啊,他只会送了这些工匠的性命。那可是黄世叔费了好多心血才培养出来的。”
  孙策想了想。“士元,你觉得你黄世叔会去吗?”
  “那肯定不会。不过辎重营那么多工匠,不是每个人都和世叔一样明理,许以重赏,肯定会有人动心。”
  “士元,就算是训练战马,也需要骑士和战马建立感情,不能纯以鞭子和匕首,更何况是人?人心可以争取,却不能强迫。你可以强迫他们的身体,却无法强迫他们的意志。他们想走,你不让他们走,他们就算留在辎重营也不会好好干活,消极怠工算是轻的,说不定还会搞些破坏。既然如此,不如让他们走。”
  庞统连连点头。“将军,我明白这个道理,只是气不过。将军立了这么大的功,他们不赏已经很过分了,居然还想着来抢将军培养出来的工匠,简直是寡廉鲜耻。”
  “士元,战场上寸步不让,全凭一口气,朝堂上却不能意气用事,要讲点策略。人与人相交,最好是志趣相投,其次是有共同利益,再不济也要和而不同,给别人选择的余地,哪怕是分道扬镳也要留点体面。是非对错,战场上一较高下就是了,不必在言语上纠缠不清。”
  庞统盯着孙策,眼睛亮亮的。他重重地点点头。“将军,我明白了,有些人,讲道理是讲不通的,不如让自己去撞南墙。”他看看四周,又压低了声音。“就像我从兄一样,对吧?”
  孙策哈哈一笑,又道:“可不能被你从兄听见。”
  “没事,他自己也这么想呢。”庞统耸耸肩,站起身来。“我去一趟大营,把将军的意见传达给他们。”
  看着自信满满的庞统,孙策忽然有一种感觉,这孩子这几个月好像长高了不少,也更结实了。
  ……
  阎象走出院门。杨弘站在门外,脸色尴尬。
  庞统摔门的声音,愤怒的斥骂,他听得一清二楚,就像耳光一样打在他的脸上,打得他的脸火辣辣的,连看阎象的勇气都没有。庞统的话明显是针对他,特别是那句指责他和南阳豪强勾结的话更是严重,他想辩解都无从辩解起。
  相比之下,孙策还算是给他留了面子。如果不是他之前提及孙坚,也许他们现在还能好好说话。之所以走到这一步,全是他自己意气用事,怨不得孙策。孙策为南阳普通百姓的安全考虑,愿意做出让步,更是让他无地自容。
  孙策是武人,又这么年轻,都能这么有大局观,他身为弘家杨家后人,又是袁术倚重的谋士,心里却只有世家豪强,根本没看到孙策所作所为给普通百姓带来的福祉。他可没有将那些土地中饱私囊,而是分给了各家的部曲,让无数人重新拥有了立身之本。
  相比之下,他的格局太小了,愧对弘农杨家的家风。
  阎象脸色平静,装作没看出杨弘的窘迫,淡淡地说道:“文明,孙策答应了。”
  “嗯。”杨弘闷闷地应了一声,不知道怎么接下去。
  “孙策年轻气盛,又是个忠孝之人,你不应该当着他的面提孙文台。亏得他有伤在身,否则说不定会拿刀砍你。”
  杨弘咧了咧嘴。“是我失礼在先,就算被他砍两刀也无话可说。”
  “你能这么想,那就最好不过了。多事之秋,我们可不能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事。如果武关失守,徐荣杀进南阳,南阳恐怕会重蹈颍川覆辙,不知道有多少无辜百姓会死在西凉兵的马蹄之下。文明,你觉得陈公玮、桥元茂能守住武关吗?”
  “为什么不能?”杨弘转过头,不解地看着阎象。“武关坚固,易守难攻,陈公玮名门之后,忠义可征,又有用兵经验,守武关有什么问题?元图,我明白你的意思,论用兵,孙伯符、周公瑾这两个年轻人都比陈公玮强,可是施政首重制衡,年轻人也不宜过于顺利,他们独大不仅对袁将军不利,对他们自己也不是好事,宜稍加压抑,养其心性。”
  阎象没有再说什么。“你是去城外找黄承彦,还是去找黄忠、邓展?”
  杨弘想了想。“我去找黄承彦吧,黄忠、邓展皆是武夫,与我素无交往,恐怕不会听我的。你和他们熟悉,更好说一些。周公瑾那边就由我去吧,我和他父亲周伯奇还算有几分交情。”
  阎象笑笑,透着说不出的神秘。“我尽力而为。”
  杨弘心里堵闷,一甩袖子,扬长而去。阎象拱着手,看着杨弘消失在中廷门外,轻叹一声:“知其不可而为之,杨文明,不知道你死的时候,会不会有大鸟飞来。”
第0188章
攻心
  曹操勒住马缰,回头看了一眼,泪水夺眶而出。
  “志才,若是早听你的,不至于如此。”
  戏志才脸色平静。“将军不必如此,局势还没有到不可收拾之地。不过,将军可不能再错了。”
  曹操用力的点点头,泪珠飞洒。他没法不伤心,实在是太惨了。伏击袁术、孙策失败,被孙策杀死杀伤两千多人,已经是元气大伤,但厄运却还没有结束,周瑜率领近万人追了上来,一口气追了一百多里,他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人困马乏,身边只剩下不到二十骑。夏侯惇的眼伤发作,时而昏迷时而清醒,曹仁也受了重伤,急需治疗,其他人也好不到哪儿去,一个比一个狼狈。
  再往前走几十里就到鲁阳关了,但是戏志才反对去鲁阳。他建议曹操北上,从小道穿越伏牛山,去洛阳。鲁阳关还控制在袁术的人手中,说不定正等着他们自投罗网,以他们这点兵力根本闯不过去,不如从小道去洛阳,听说朱儁正驻军洛阳,曹操可以去投靠他。
  曹操犹豫了很久,最后还是接受了戏志才的建议。损失折将,大败而归,一万东郡兵全军覆没,他就算逃回东郡,这东郡太守也做不成了,袁绍肯定会安排其他人接管东郡,他要么归隐田园,从此不问兵事,要么彻底向袁绍臣服,甘心做袁绍手下的一个普通将领,总之不可能再让他独领一部了。
  与其如此,不如另寻出路,依附朱儁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朱儁曾经平定南阳黄巾,与皇甫嵩、卢植并称大将,就连孙坚都曾经是他的故吏,威重天下,眼下能和袁氏兄弟抗衡的人屈指可数,他勉强可以算一个。
  “走吧。”曹操翻身下马,将缰绳扔给亲卫,走到夏侯惇的担架前,俯身对夏侯惇说道:“元让,坚持住,我们去洛阳。”俯身抬起担架,大步向前走去。
  曹仁、曹洪等人纷纷下马,归随其后。
  ……
  周瑜接到消息,下令停止前进,返回宛城。
  曹操已成惊弓之鸟,就算不死也没什么威胁了。袁术生死未卜,宛城局势随时可能生变,孙策重伤,武关急需支援,有太多的事需要他去做。
  一路追来,虽然小规模的战斗时常发生,但曹军已经斗志全无,基本是一触即溃,小部分人逃到山野之中,大部分人做了俘虏。周瑜一边走一边收拾,回到宛城时又多了一千多人,几十匹战马。
  刚刚入驻大营,还没来得及洗漱,杨弘来了。
  杨弘主动请缨,去辎重营面见黄承彦,希望他能顾全大局,率领辎重营的工匠赶去武关,却被黄承彦婉拒了。黄承彦说,小女受了伤,不宜远行,我夫人又不在这里,我得陪着她。至于辎重营的工匠,他们来去自由,只要他们愿意,你看中了谁都行,我不干涉。
  杨弘碰了一鼻子灰,明明知道黄承彦是借口,却无可奈何。他硬着头皮去辎重营,召见工匠,许以重赏,本以为至少会有一半人动心,结果根本没几个人理他。一问才知道孙策辎重营的工匠与众不同,普通工匠能领百石俸禄,组长则有二百石,虽然不可能暴富,但胜在长久,可以拿一辈子,两相一比较,杨弘所谓的重赏根本没什么吸引力。
  更何况,有能力的工匠自认是木学堂的学生,黄承彦的门生,既然先生不去,我们也不去。
  更重要的是工匠们认为,除了孙将军,没人会尊重他们,用得着的时候还有几句好话,用不着的时候根本不把他们当人看。之前奉命配合诸将攻打庄园,就有人对他们呼来喝去,如果不是孙将军给他们撑腰,说不定有人会被杀。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比了一圈下来,只有孙将军最在乎他们。没有孙将军的命令,我们哪儿也不去。
  杨弘费了半天口舌,威逼利诱,最后还是没什么用,倒是有几个工匠愿意去,但杯水车薪,根本不够。再后来,那几个人被其他工匠威胁,又打了退堂鼓,索性一个也不肯去了。
  杨弘无奈,只得来找周瑜。
  周瑜很客气,耐心地听完杨弘对当前局势的分析,点头表示赞同。“先生说得对,当以大局为重。伯符不是不明事理之人,他会支持先生的建议的。”
  杨弘苦笑道:“正如你如言,孙伯符胸有大仁,担心西凉兵侵入南阳,南阳会像颍川一样生灵涂炭,答应了我的要求,可是辎重营的工匠没有孙伯符那样的见识,他们拒不服从命令,不肯去武关……”
  周瑜嘴角一挑,瞥了杨弘一眼,露出略带调侃的笑容。杨弘心虚,顿时语塞。
  “公瑾,你……有办法?”
  周瑜笑了。“文明先生,你屈尊枉驾,来营中见我,我感激不尽。不过有些话,我觉得还是说明白的好,免得误会。你说辎重营的工匠不服从命令,敢问是谁的命令?是袁将军的命令,还是孙将军的命令?”
  杨弘讷讷地干笑了两声。
  “如果都不是,那我想问先生,还有谁有资格给那些工匠下令?先生,你想夺孙伯符的兵权吗?”
  杨弘大赧。他的确有这样的心思,可是面对温润如玉的周瑜,他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孙策立了功,反而要夺孙策的兵权。现在周瑜也立了功,是不是也要夺周瑜的兵权?
  周瑜语调从容,落落大方,没有一丝不敬,甚至连一点生气的感觉都没有,却堵得杨弘哑口无言。杨弘尴尬无比,想拂袖而去,却又不甘心。除了向周瑜求助,他真的无计可施了,总不能看着武关陷落。
  “先生,若不是朝廷猜忌皇甫义真、卢子干诸君,夺他们的兵权,又怎么会让董卓坐大?大汉今日之劫难,虽说是先帝行事荒悖,张让、赵忠弄权所致,却也有朝中诸公权谋之术的一份功劳。殷鉴不远,先生还是莫要轻信流言,自毁干城的好。”
  杨弘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尴尬之极。
  周瑜喝了一口水,幽幽地说道:“孙伯符若是欲对袁将军不利,只要像诸将一样袖手旁观,袁将军就命丧曹操之手了,何须多此一举。不知到了那时候,先生该如何面对袁将军在天之灵,蔡伯喈将来又该如何记载先生的深谋远虑、千秋大计。”
  杨弘骇然变色,汗如雨下。
第0189章
底线
  汉人重气节,虽然有时候矫枉过正,容易变成炒作,沽名钓誉,但是愿意为道义献身的人也不在少数。杨弘出身弘农杨家,弘农杨家的实力不如同为四世三公的袁家,但是论德行,说实话,现在的袁家连给杨家提鞋的资格都没有。
  杨弘不喜欢袁术,但他却是从袁术的角度出发,一心为袁术出谋划策。之所以这么做,完全是出于做人的原则,既然跟了袁术,哪怕袁术不成器,他也不能背叛袁术。相反,他甚至希望能帮助袁术改变既有恶习,做一个贤臣,在青史上留下一个高尚的名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7/133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