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之神都龙王(校对)第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22

“你细细说来,郭行真做了什么?”
王伏胜不敢怠慢,绘声绘色地描述郭行真如何诅咒,仿佛亲眼目睹。他深知一个好故事的重要性,接下来只需郭行真的寝室里,有那块桃符就够了。
来自东宫的调查结果,比上官仪更早到了紫宸殿。皇帝嫌恶地望着王伏胜挑开血污的桃符,露出里面上官仪的名讳和生辰八字,武后的那枚宝玺似乎沾染了血腥,被弃在冰冷的殿砖上。
听到这是唯一寻获的厌胜物,皇帝舒出一口气。她毕竟不想害他,想到两人间仍有夫妻情分,他稍许有些安慰。
“郭行真交代了吗?”
“回陛下,他说悉数是他一人所为,与皇后无涉。”金吾将军答道。
皇帝凝视地上的宝玺,她用名字镇住上官仪,其实,真正想镇的,是这李唐江山!
这时上官仪见驾,金吾将军退去。
上官仪面上有种妖异的嫣红,他看也不看地上的厌胜物,行礼后昂首而立,气色好了不少。皇帝镇定下来,给他赐了座,默然不语。
上官仪也不多话,与皇帝相对静坐,王伏胜依旧跪倒在地,心如鹿撞。
“朕欠你一个交代。”皇帝沉痛说道。
上官仪连忙跪下,皇帝扶他起来,淡淡地道:“妇人弄权于后宫,终是不妥!”他的感慨来得那般无力,像是在诉说一个烦恼,多年夫妻,他给她的已经太多。
上官仪手心发汗,成与不成在此一举。武后连厌胜术都用上了,可见对他嫉恨已极,到她盘踞高位掌管社稷的一天,哪有他的命在?
一咬牙,上官仪对皇帝道:“皇后专权自恣,有违国体,理当废黜!”
皇帝一惊,灯花爆裂开来。
要废黜她吗?他心底浮起武后的纤纤身影,不知何时,成了滚烫的铁,他已把握不住这把刀。
“陛下若不做决断,只怕来日,政事皆毁于妇人之手。”上官仪咄咄紧逼。
王伏胜跪拜的身躯禁不住颤抖起来,上官仪冷冷瞥他一眼,挥手让他退下。皇帝完全没留意王伏胜的离去,他脑中诸念纷呈,心心念念想着武后。
她的媚,她的好,她的狠戾,她的骄傲。他发觉,她越是靠近宝座,他越是嫉妒。她行事杀伐果断,比他更像男人,更像帝王。她眼里,隐藏着睥睨天下的气概,飞扬跋扈,不可一世。
这种气度,他见过,那是千古一帝,他的父亲,太宗皇帝。
皇帝知道自己在惧怕,怕武后终有一日,如凤凰涅槃,无可匹敌。
“请陛下立刻下诏,废黜皇后!”上官仪看出他的犹疑,狠心说道。走上这条路,就没得回头,不成功即成仁。
皇帝喃喃地道:“好,拟草诏。”他恍惚地说出这句话,浑然忘了废一个皇后会经历多少波折、多少阻碍,各方势力又会如何博弈,武后会如何反扑。他只想挣扎一下,如初学游水的人对水的抗拒,他本能地害怕武后对朝政的掌控。
上官仪大喜,连忙备好笔墨,滔滔不绝地写起来。他一向代皇帝拟诏,熟门熟路,今次写废后的诏书,更如黄河之水倒悬,一发而不可收。不一会儿,他洋洋洒洒写了上千言,自觉作了一篇锦绣文章,不由摇头晃脑读了起来。
皇帝听了几句,上官仪词藻华丽,言语极为刻薄,叹气道:“罢了,你重新写过,不要……写那么多。”
上官仪一怔,皇帝向来妇人之仁,武后牝鸡司晨,其罪难书,若不在诏书里写分明,只怕有失国体。他犹豫了一下,斟酌地说道:“皇后厌胜之事,当不当写?”
昔日王皇后被废,用的就是这个罪名,皇帝似乎忘了往事,他头疼地想了想,道:“写!”
上官仪松了口气,厌胜是无法摆脱的大罪,至于她咒的是自己还是皇帝,含糊其辞就好,武后再难以翻身。他唇齿留笑,惬意地提笔修改。
笔可以杀人。
武后一向轻视他。他知道那妇人对自己的评价,说他是只会写诗媚主的文人。如今,他要让武后知道,他的笔,可以废黜皇后。
第十一章
从此天下不太平
蓬莱宫掀起一阵旋风,武后来不及带任何仪仗,长长的霞帔曳过殿阁,径直闯入紫宸殿。她大腹便便的身躯丝毫没有不便,傲慢地、气势汹汹地踩出每一步,大殿在她脚下颤抖。
咚,咚,咚。
皇帝如被雷击。正在书写诏书的上官仪惊愕抬头,一团墨滴下,沾污了整个字。偏巧落在“废”字上,遮去部首,像写了一个“发”。
皇帝跳了起来,急急迎上去,武后秀靥清寒,一把推开他,直直冲向上官仪。上官仪慌忙站起,笨拙地用双臂挡住诏书。
武后眼明手快,从案上扯下诏书,随意瞥了两眼,转头对皇帝怒目而视:“我为李家兢兢业业,陛下竟要废我?”那个字模糊不清,可是她心如明镜。
皇帝嚅嚅不言。
武后一阵悲愤,她想,四个儿子,竟不能维持帝心。她冷笑蔑视上官仪,是这个人在弄鬼!她拾起砚台砸了过去,上官仪昂首不避,磕在额头上,顿时肿起,一脸的黑墨更似恶鬼。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武后只觉晕眩,好,这是你们逼我。
“上官仪,”她冷冷地说道,眼神利如刀刃,“你在为废太子谋划吧?你难道以为,只要除去我和弘儿,就能迎回李忠?他是个无能的庶人!”
上官仪浑身一凉,他曾是废太子李忠的属官,若说他有谋逆复辟之心,如何能说清?
“皇后殿下,臣只知对陛下一人尽忠。”他立直腰背,特地把“一人”说得极重。上官仪瞥了一眼皇帝,威风全无,对武后敢怒不敢言,听到废太子的名字也没有反应,不禁有些心寒。
武后冷笑呵斥:“上官仪,你大病未愈,回家养病去吧!”
上官仪不动,他在等皇帝的指示。皇帝垂着头,脸色昏暗,像是随时可能逃走,又像是被藤蔓缠死的主干,开始腐朽坏死。上官仪感到惶恐,他期待地望着皇帝,只要皇帝拿出君王的气势,武后也无可奈何。可是,皇帝心虚地站着,如同做了亏心事,等待宽宥的丈夫。
徒使妇人成名!
上官仪长叹一声,丢下笔,向皇帝行礼。皇帝满腹言语无从说起,神情复杂地点了点头,目送他离去。
武后走到皇帝身前,抬手轻抚他的脸。为什么,在这深宫,最后要剑拔弩张相见?他们是一家人,高高在上,无所不能的一家,一不小心就会你死我活,六亲不认的一家。
这就是天家。
皇后可以废黜,太子可以废黜,那么,皇帝能不能废?武后心中冷笑,却生生逼出两颗大泪,哀婉地凝视皇帝。
“雉奴,你我恩爱多年,如今我身怀六甲,你想要的公主即将诞生,你就忍心……忍心她一出世,娘亲在冷宫里受苦?”
皇帝浑身一震,顾左右而言他:“郭行真为何要害上官仪?皇后心里清楚。”
武后泫然落泪:“郭行真是太子属官,为太子效命。上官仪心怀不轨,郭行真想杀他,也是为了太子,与我何干?”她转而抚摸小腹,柔声说道,“雉奴,我就快生了,你不是一直想要个女孩儿?太医说,今次很可能就是女儿。”
“真是女孩儿?”
皇帝似乎忘了其他,把手伸过去,武后却握紧诏书,在意地摇了摇。
“陛下真对我有疑,废了我也好。”
“朕这就撕了诏书。”皇帝拿起诏书用力撕扯,一时扯不烂,被武后抢过。
“烧了就好。”她靠近烛火点燃诏书,倏地一片明亮,火光映红两人的脸。武后雍容的笑颜,在烛火下显得阴晴不定。
皇帝虚脱地坐回宝座。在脑海里,他幻想了一遍废后的经过,纵横捭阖,挥斥八极,武后只能跪在他膝下乞怜。他的目力突然好了,倨傲地目睹她的无措,丢下诏书任她苦求他收回旨意。
武后像是被烫了手,丢下一团灰烬。
皇帝回到了现实,烈焰温暖却伤人,权位是一把双刃剑,他们,回不去了。他不再痴迷于她的怀抱,她不再甘心做一个皇后。
武后轻松地一笑,继而拧紧了眉。皇帝疑惑地看着她,还有什么不满?武后一张脸皱起来,痛苦瞬间撕裂了她。
“要生了--”她无力地张开手,皇帝一把接住。沉沉的身子倚上去,武后得到支撑,眼珠里放出光来,“快传太医!”
整个蓬莱宫急速运转,太医王溥提了医箱匆匆入内,他身后跟了八名医师,如临大敌地在寝宫外候着,太医署和尚药局的女医与稳婆麻利地伺候武后。皇帝在外面焦急地等候,皇后阵阵惊叫落在他耳中,期待、愧疚、后悔、烦恼、压抑,种种心绪交替往返。
他已经是多个孩子的父亲,但他突然深切地渴望这个孩子的到来,仿佛这会弥合他与武后之间深深的隔阂。他会给这孩子最好的一切,这样武后就知道,他心中还是有她的,是了,他不能没有她。
这是武后所生的第六个孩儿。皇帝安慰自己,一定母子平安。
暮色笼罩蓬莱宫,武后的寝宫灯火通明,废后事件尚未起波澜,就已烟消云散。一切的苦难就如阵痛,不断刺激她的身心,使她坚韧使她成长,而后,她最伟大最骄傲的作品即将诞生。
“是位公主!”
皇帝喜不自胜,连日来的郁结一扫而空,欢喜得重复了一遍:“是位公主……我的儿!快把孩子抱出来!”
寝宫内,武后温柔地看着襁褓里粉嫩的女婴,既想把所经历的种种都教给她,又想挡风遮雨让她无忧无虑地长大。
在这险恶宫廷,刚从生死决斗中脱身而出的武后筋疲力尽,公主的到来成了她最大的安慰。她惊慌失措的内心终于平静,望着金线编织的帐子出神。
女医把孩子抱出去,武后听到皇帝喜悦的笑声。那孩子很是乖巧,在寝殿里哇哇大哭,出去却咯咯笑了起来,把皇帝老爹逗得欢喜不已。武后舒心地一笑,这个孩子,像她。
太平。武后心头涌出这个词,孩子的到来让她生出安定,一种为人母的力量,使她有了勇气。这孩子天生福佑,她要好好栽培。
现在,是清算的时候。她立即抛下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心头萦绕日间惊心动魄的一幕。若非许敬宗遣人禀告东宫的异动,差点让上官仪钻了空子。
郭行真可以死,上官仪必须死。
三日后,武后不顾身体虚弱,执意在寝殿宣召许敬宗。
“敬宗,你说,这朝堂,能托付给谁?”她开场就抛出大难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