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之神都龙王(校对)第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22

船上的人看得分明,忙高声叫道:“怪物咬不动铁甲!”
被救援上船的几个士兵,正想脱去甲衣,闻言默默穿了回去。
各处船舰一圈圈围成铁桶,鼓声咚咚擂响,水中但有黑影,就有上百只箭射入。可惜怪物气力太大,每每轻松地撞开围堵的船舰,逍遥在洛水里游来荡去。
刘仁愿急了,顾不得洗刷身体,穿了厚重的甲衣在护航舰上指挥围剿。一串串灯笼亮起来,士兵们甚至把着了火的纱灯丢下河,却始终没看清怪物的模样。
那怪物如鬼神的影子,倏忽东西,隳突南北,坚固的船阵到它面前不经一撞,很快就像被拆散的玩具。刘仁愿不得不命人做了火油箭,猎猎燃烧的箭矢,激起了怪物的凶悍,发了疯地冲撞过来。于是一半火油箭射空在水中,另一半又把几艘船舰给点着了。
刘仁愿无计可施,他最大的劣势就是作战时机,夜行军本就有弱点,而茫茫洛水更是怪物擅长的战场,他的将士尚未直接对敌,就已船毁人伤,困住了手脚。
好在击鼓声似乎对怪物有骚扰,哪艘船舰鼓声洪亮,损失就略少些。到最后数十只船舰一齐击鼓,惊天动地,直把洛阳的城墙也敲破似的,许多人从梦中惊醒,以为天亮了晓鼓响起,可以开启坊门。
最后,刘仁愿调集了十只铜皮铁骨的厚甲船在前开路,随后的船舰上,震天价的锣鼓声响彻洛水,像是要炸出一条出路。这样一寸寸驱赶,终于让怪物朝了远离城市的水域游去。
如此闹腾到后半夜,怪物悄无声息地退去,不知是累了还是饿了。刘仁愿清点水军损失,有三十六艘船舰损毁,不能再随大军出征。他羞怒交加,不得不封锁河道,连夜在家上表谢罪。
次日朝堂上,武后听说水军受损严重留在洛阳,雷霆震怒。她夜间听到鼓声,就知道出了事,可是刘仁愿如此无能,不觉颜面大损。
“可笑!连对方是谁也没见到!竟有脸回来?这样的水军,别说打扶余,能不能出海都未可知!”武后从悬垂的帘幕后走了出来,瞥了皇帝一眼。他一夜没有睡好,此时正精神不济,连连打着哈欠。
刘仁愿一脸晦气地跪在地上,昨夜受此惊吓摧折,染了风寒,一边流着鼻涕,一边听武后训斥。他不想承认有鬼神,可的确没抓到半个敌人,一肚子冤屈无处可诉。
群臣冷眼目睹武后从幕后走到台前,彼此相对而视。帝国最尊贵的女人,已经多次站到殿堂上,与他们分庭抗礼。
此时,太子司议郎郝处俊出列,启奏道:“《易传》有言,‘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洛水生变,龙王示警,臣恳请暂缓出兵,顺应天意。”
武后蹙眉,郝处俊最喜欢引经据典,用经义逢迎皇帝,看似翩翩有儒臣风范,却最为她所不喜。这人不能再留在太子身边,武后瞬间想好了调令。
她凤眸一瞥,示意大理寺卿尉迟真金,后者急忙走出来,进言道:“此案古怪异常,臣恳请陛下容大理寺彻查,以定民心!龙王也好,敌兵也罢,总要水落石出才可安心。”
皇帝微一沉吟,武后淡淡接过话头:“皇城紧临洛水,若是惊扰了圣上,岂不是罪过?”
皇帝一听,便道:“好,准你所言,大理寺全权查案。”
武后又道:“水军自大唐各地先后出兵,若是洛阳水军龟缩在码头,误了军机,又该如何?我大唐不能为此小事,乱了大谋。”
“不错。刘仁愿,朕命你戴罪立功,速速整理军务,再度出征。这一次,只许进,不许退!”皇帝疲惫的眼中,突然绽出了光芒。
皇帝对出征始终有执念,在这件事上全力支持武后,落在群臣眼里,颇有妇唱夫随的意味。
朝会上斗了一场,散朝时,武后又命尉迟真金留下。年老的大臣们看着这位新贵斗志高昂,不由叹息摇头,在这种人的眼中,无论什么事件,都是案件,只求不要招惹他就好。
朝堂上的动荡,很快传到民间。昨夜那一场闹腾,顷刻间流传出很多故事,最常见的解释,就是龙王显灵。
神都龙王的出现,令洛阳全城谣言纷纷,人心浮动。水军主舰遭水中巨物袭击,护航舰遇难,主帅落水--如此鬼神莫测的奇事,稍加渲染,就煞有介事,人人信以为真。满城百姓深怀忧思,唯恐龙王降祸,危害民生。
酒馆食肆中,客人们口沫横飞地比划龙王的威严体态,有说是扶余国搬来的救兵,有说征战不祥故而上天警示,也有说水军们花了眼,分明是疏于行军彼此相撞。大姑娘小媳妇再不敢去水边,做生意的渡船锐减一大半,各处码头上的货物瞬间被人搬运一空。
于是百姓们不顾夏日炎炎,用香枝编扎了一条长长的火龙,沿了洛水舞动,祈求龙王的原谅。成千上万的民众跟在后面,观看舞龙者吟唱舞蹈,一个个点燃手中祭奠龙王的祭品,虔诚地拜伏祭祀。
传言拜祭龙王,需要三天三夜,方能熄灭龙王的雷霆之怒。百姓半是惶恐,半是新奇,彼此分享关于龙王的种种异闻,追随火龙巡视洛水,感受全城拜祭的轰动。这时官府已无法阻止民众的信仰,只能派出街使维持各坊市间的秩序。
谁也没想到,一个美丽纤弱的女子,将会成为这场闹剧的关键。
第十八章
花魁献祭
就在满城风雨的时节,洛阳东城的太常寺中迎来一位不速之客。李欣突然登门造访,太常寺少卿因有选花魁的前事,特地相迎。
“银睿姬不识抬举,我要她祭奠龙王!”李欣一见面就抛出这句话。
太常寺少卿吃了一惊:“此事未有先例,与礼不合。”
“怎么?难道做不到?”李欣不满地盯着他。
“殿下何必为一个伎人烦忧,吩咐下来就是了。”太常寺少卿堆起笑容,又为难地皱眉,“让她做祭品,不是不可以,有花魁名头足矣。只怕她早已失身,说出去名头不好听……”
李欣听到“失身”两字,眼中嫉恨欲狂,却仍故作轻松:“你对外就说,花魁守身如玉--她不是宣称卖艺不卖身吗?”
太常寺少卿一愣,旋即点头:“好,待我禀明寺卿大人,再给殿下一个答复。”他朝李欣行了一礼,去见太常寺卿。没多久,得授机宜后满意而归。
太常寺卿得知此事,隐约透露出的意思令少卿心惊。值此非常之际,武后一飞冲天,乃至插手出兵之事,朝中元老正想贬抑女子弄权。李欣推出银睿姬来,很合众人之意,让一个朝秦暮楚的官伎去献祭龙王,正好压一压武后的气焰。
太常寺少卿洞悉背后的纠葛,乐得顺水推舟。即使传扬出去,仅是李欣与银睿姬的私怨。就算与礼不合,找出理由煽动百姓的意愿,就能办成此事。何况如有丑闻爆出,更可推到武后身上,一举两得。
“我便按龟卜之仪,点中银睿姬,让她去龙王庙持戒三年。”
“好。我领情了,他日必然有报。”
李欣浮起阴鸷的笑,她不愿往高处走,就等着零落成泥,辗转在红尘中吧!三年的女冠生涯,足以消磨她的傲气,到时,谁想踩捏都是易事。既然他得不到,她就别想有好日子!
元镇?谁也别想护着她!
两人在一言一语中定下睿姬的命运。
次日,太常寺一纸令下,选中燕子楼银睿姬入龙王庙持戒祈福,以消龙王之怒。消息顿时在洛阳城中激荡,昔日艳羡睿姬夺了花魁的官伎,无不庆幸没那个名头,欲染指睿姬不得的权贵们,则啧啧可惜红颜薄命。但想到睿姬身着道袍的俏模样,很多人心思活络,一心等着明日跟随火龙前去观礼。
燕子楼里,睿姬如遭雷击,许久,勉强一笑。她得罪的男人太多,既入红尘,又想不沾俗世污秽,哪里有那么多的好事呢?
元镇,我的郎君,你几时能归来?
“彩云,等我想想法子,寻个好人家把你嫁了,我就再无后顾之忧。”她低低叹气。
“什么时候了,姐姐你还想着我……”彩云哽咽,恨恨地道,“元公子偏又不在,你连个商量的人也没有!”
“这世上,从来没有什么英雄。”睿姬漠然说道,心哀若死。她不愿相信元镇是负心郎,可是在最后关头,他不在她身边。
“姐姐,去求陇西王吧!”彩云心急地说,这时抓住什么都是救命稻草。
“满城注目,命不可改。”睿姬叹息,她太清楚这里面的勾结。龙王阻碍大军东行,陇西王绝不会冲上去做靶子。说到底,她不是长袖善舞懂得周旋的女子,不想以色事人,就无人肯帮她出力。
“你就真的入道观做女冠?”彩云心疼地问。
“总比留在燕子楼,任人采摘强。”睿姬想起元镇,一阵黯然。他不在,她没了与权贵们虚与委蛇的动力,不如隐匿在道观中修行。
“姐姐,三年啊……到时韶华已逝,元公子只怕另娶他人。”彩云从不看好欢场男人的痴情,“要我看,他会不会收了哪家的钱,要把你让出去?”
“不要这样诋毁元公子。彩云,我要吃三年的素斋呢,会变瘦的吧。”睿姬眨眨眼,打趣地说,尽可能平复心情。彩云毫无取笑的心思,越发痛恨起元镇。
洛水惊变,远征扶余,这种国家大事,与一个小女子有什么相干?把银睿姬推出去祭神,明眼人一看就知其中猫腻。可是,她们无处申诉,没人会替睿姬说话。原本元镇若在,凭他的人脉和财力,多少能找到门路求情,如今撇下睿姬这个弱女子,上天无门,唯有等死的份。
如果睿姬持戒后,龙王依然不肯消停呢?
会不会把她投入洛水中,直接祭奠龙王?
彩云悚然而立,不敢再多想,颤颤地望着睿姬,后者洞悉的目光,似乎早已看透这场纠葛背后的阴谋,坦然中渗出悲哀之色。
失去了情郎,没有了爱情的浇灌,睿姬就像一朵移植异地的花朵,生机逐渐抽离。
没有奇迹发生的话,她即将凋谢成泥。
一日后。
洛阳全城空巷,追逐花魁献祭的仪仗。在喧哗鼓噪的笙歌中,银睿姬背弹琵琶,神情凄艳。无数百姓穿梭过往,仰头瞻望国色天香的花魁,如数不清的海草,缠住一尾美丽的鱼。
睿姬心下难过,却要强颜欢笑,默默用琵琶曲音,挥洒不尽的愁意。
她已经等不来她的良人,她的英雄。命运开了个玩笑,让她恍惚地以为,她是幸运的,以为在漆黑的长夜,顺了那熠熠灯光找寻过去,会有她想要的幸福。可是她错了,美梦越是完满,越是跌得粉身碎骨。
她是被摘起的鲜花,表面上花色鲜妍,美色犹存,骨子里,热血已经干涸。
睿姬冷冷地瞥向远方,洛水之上,一艘艘停泊的战船旗帜飞扬。大唐已经没有男人了吗?一个所谓的龙王,就让这些将士瑟缩在船坞内!十万雄兵斗不过龙王,徒让她一个女儿家挺身献祭!
她悲哀地想,男人,真是靠不住啊!事到临头,把她推向深渊,自欺欺人地以为这就是结束。
不,如果真有龙王,她期冀它能够收拾这些懦弱的人。
皇城外,战船坞口。
尉迟真金跟随武后视察军情,水军已恢复士气,物资正源源不断运送到新船上。河面上数十只船舶小心翼翼地巡逻,出事水域的沉船尚未打捞,只待大理寺过去勘查。
武后心不在此,她遥遥凝视对岸追逐睿姬的人群,全城沸腾,成千上万的百姓仿佛在狂欢庆祝,有着新年时的热闹。众星捧月的焦点睿姬,这般年轻,这般容色,洛阳倾城而动,只为她一人。
武后不禁涌上一丝淡淡的妒意。论身份,皇后与官伎天差地别,根本无需与睿姬比较。可是同为女人,武后忍不住要嫉恨,她无法胜过岁月的摧折,睿姬拥有的青春年华,是她深为渴望的。
她在睿姬这个年纪,承欢于太宗身前,如花美艳。武后神思恍惚,那时的自己,若是坐了肩舆巡游,也会如睿姬这般,被世人争睹美色吧。她嘴角扯出一声轻笑,很快从回忆中挣脱开来。
一个妓女,弄得满城风雨,实在太过!
“如此荒唐,大理寺不管管吗?”
随侍在旁的尉迟真金不卑不亢地道:“回皇后,大理寺主掌缉凶查案,整饬风俗不在微臣管辖之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