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密探(校对)第3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7/977

尤其是一名叫作苏芒的考生,简直是光芒万丈。
他今年二十七岁,此人从县试,到府试,到院试,一直都是第一名。
而且他考中秀才的时候仅仅才十三岁,十三岁就得了沧浪行省院试的第一名了。
之后他本来要接着参加乡试的,但是他的家人不允许,觉得他太年轻了,要压一压,至少十七岁之后再参加乡试。
但没有想到十七岁的时候,他的爷爷过世了,于是他守孝三年。
二十一岁的时候,摩拳擦掌准备参加乡试,结果考试前几天直接病倒了,人事不省。
这一耽误,又是三年。
到了二十四岁的时候,也就是上一科乡试。所有人都认为,此人和敖鸣一定会有一番龙虎斗,解元一定会是两个人中的一个。
没有想到,科考之前三个月,他的父亲又过世了。
于是,又耽误了三年了。
一个十几岁就能夺解元的天才啊,硬生生被耽误到了二十七岁了。
他的眼睛都红了啊,这次科考绝对是要遇神杀神,遇佛杀佛的。
尽管每一次乡试他都没有上场,但是他也算是都参加了,因为每一次乡试的考卷,他都做了。
而且完全按照乡试的规矩来的,在家中盖了一个小考棚,呆在里面几天几夜答卷。
他不仅做完了沧浪行省的考卷,而且把整个南周帝国所有行省乡试的考卷都做完了。
事后,有人把他的考卷给了当年的考官进行批改。
于是,他得到了一个评价,这是一个天煞孤星啊。
如果这些成绩都能有效的话,他起码要夺十次解元啊。
要夺十次解元?多么吓人啊。
所以他这个天煞孤星的外号就传出来了,而且不仅仅这一个外号,还有科举杀神,江州科场大魔头等等外号。
今年他二十七岁了,正处于状态最好的时候。
所以整个沧浪行省的人都坚定觉得,他这次必夺解元了。
剩下所有人都只能夺第二名了。
任何想要夺头名的人,都会成为这位科举魔头苏芒的笔下亡魂。
所以,情况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这次参加乡试的高手如云,而且还从外省考区转来了五个科考天才。
所以,云中鹤夺取前三名的难度,完全是地狱级的。
…………………………
随着八月十三的日子越来越近。
江州城的气氛也越来凝重了,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着这一日的到来。
一开始,还有人开了赌局。
敖玉夺取乡试前三名,赔率1:5。
也就是说,你买一两银子敖玉赢,如果敖玉真的夺了前三名,那你就能得五两银子。
这样的赔率还是没有买,于是赌局将赔率不断提高,一路到了1:10。
1:20。
但还是几乎没有人买,于是只能撤盘了。
因为从怒浪侯府传来的消息太吓银了,距离考试那么近了,敖玉还在背诵《中庸》呢。
就你这样的水准,要是能中举,那完全是见鬼了。
就算世界毁灭,其他考生全部死绝了,就算只有你敖玉一个人参加科举乡试,你也中不了举啊,更别说前三名了!
所以敖玉输定了,敖鸣赢定了。
从今以后,怒浪侯爵位就属于敖鸣了,敖玉这个废物注定要失去了一切了。
………………
时间如水,岁月如梭,不能装逼的日子飞快而过。
几个月时间过去了。
决定云中鹤命运,决定敖鸣命运,决定段莺莺命运,决定月旦评组织命运的大日子到来了。
沧浪行省的秋闱乡试,正式开始了。
……………………
第157章
云中鹤破纪录!井中月分娩!
这个世界的科举考试和中国古代大致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
唐朝的科举大致分为明经科和进士科,但是还细分了很多科,比如明算,明法等等,颇有专业色彩。
尤其明经科,简直是地狱级难度,不但要死记硬背,把所有要考的书籍全部背下来,还要写时务策,还有经义解读之类。
宋朝的科举考试,差不多算是自由度最高的,死记硬背的内容几乎都不考了,甚至连诗赋也取消了,只有时政问答,再从四书五经中挑出一句话,写一篇文章即可。
而明清两代的科举考试,则是自由度最低的了。要求考生写文章的时候严格按照要求来。对文章的字数、句子长短,每一句的声调等等都有严格要求,八股文的说法也由此而来。
而云中鹤此时处于这个世界的科举考试,依旧是采取大夏帝国几百年前的制度。
算是唐朝时期明经科和进士科的结合,但又没有那么细分。
第一天靠帖文和经义,成绩占比在百分之三十左右。
什么是帖文和经义呢?
就是死记硬背,所谓的帖文就是填空题。
随便摘取四书五经的随便一段话,摘掉几个字,让你填写上去。
又或者写出一段话,问你出自那本书的那一部分。
看上去好像很简单是吗?
但是四书五经总共加上去,整整几十万字呢。
你以为光考四书五经就行了吗?不是这样的,帖文的考试内容每一次都在增加。
帝国出了某个伟大的皇帝,他总要写一本书吧,总要留下什么不朽著作吧?
比如南周帝国的太上皇,牛逼不?牛逼。
他快要退位的时候,就写了一本《南天录》,字数不多,九万多字。
如今万允皇帝上位了,也要写一本书吧,《北语》,字数不多,十一万。
太上皇天衍皇帝在位的时候,正是南周帝国中兴,并且快速崛起的时候,征战南蛮,为帝国扩张了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疆域。
而这本《南天录》写的便是这一百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的风土人情,最重要的是多少多少年之前,我们的人民就曾经在那里生活过了,所以我们南周帝国打下这片疆土是天经地义的。
所谓自古以来这便是我们祖宗的土地,我大周只是拿回来了而已。
为了彻底占领这片土地,天衍皇帝就要写成一本书告诉整个天下,这是一片什么土地,有什么故事,就是要让天下万民对这片新土地产生热爱,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并且愿意付出生命去保护这片疆土。
意义重大不重大?当然重大。
有了这本书,我们就拥有了征战并且占领南蛮这片土地的大义了啊。
所以,科举考试当然要考。
如今万允帝登基了,转变了帝国战略,从南下转为北上,要去参加天下争霸了。
那么这本《北语》,就是说北伐的意义是何等重大?对整个帝国,对整个天下,都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北伐不是为了私人野心,而是为了天下万民啊。
所以有了这本《北语》,南周帝国也就有了北伐的大义了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7/9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