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密探(校对)第4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5/977

罪己诏中又说自己教化不严,指使帝国腐败成风,人浮于事。
说自己威严不足,指使朝内党争愈演愈烈。
洋洋洒洒几千字,把整个大周帝国的弊病说得清清楚楚,然后把这一切都归结为他这个皇帝的罪过。
从这篇罪己诏能够看得出来,万允皇帝目光还是非常锐利的,他什么都看得清清楚楚。
大周帝国毕竟是老牌帝国,虽然经历过天衍中兴,但很多弊病积重难返。
勋贵把持军中高层,平民精英无法出头。
类似月旦评组织这样的人集团把持舆论,党同伐异,和官集团勾结,垄断话语权。
都说流水不腐,但是整个帝国官场已经如同腐旧陈汤。不像是大赢帝国刚刚崛起不久,如同朝阳蓬勃。
之前大周中兴,说白了就是因为吞并了南蛮境,得到了这一百三十五万平方公里土地带来的巨大红利。
而大周朝廷的根本弊端却没有改变,整个南周帝国就如同一个奔跑的巨人,一定要始终奔跑,不能停下来。
一旦停下来,这个巨人的身体就要开始生病,朝内就要开始党争,就要开始内讧了。
而且大周帝国已经诞生了一个巨大的利益集团,他们的需求越来越大,越来越大。
只有不断吞噬,不断满足这个利益集团的胃口,他们才会继续奔跑。如果喂不饱他们,他们就会开始内在倾轧,就会想办法吞吃掉帝国内部其他派系。
敖心好不容易把南蛮境治理出了成果,朝廷把他调回京城,这样大周帝国朝廷、勋贵,大家族才能分食南境的红利。
但是现在南蛮境的蛋糕已经分完了,怎么办?
南周帝国的脚步不能停下来啊,需要有新的红利啊,需要一个更大的目标啊。
皇帝要给大周朝廷找事做啊,所以自然就把目光钉在了无主之地,然后便是北伐大赢帝国。
皇帝要给帝国找食物,否则帝国的利益集团就要吃自己了。
所以,我这个皇帝发动无主之地大战急切了吗?
如果是一个新生的帝国,那可以徐徐图之,因为整个帝国统治阶层还很新,还充满了活力。
但一个老旧的帝国,如果你再等下去的话,就怕积攒国力的速度还比不上统治阶层腐化堕落的速度。
万允皇帝这罪己诏一下,真正是振聋发聩。甚至包括首相,次相都纷纷汗流浃背。
之前胡庸的死谏撕破了皇帝的脸面,而这份罪己诏,皇帝撕破了群臣的脸面。
万允皇帝看着跪满了一地的武大臣,缓缓道:“听到朕发出的第二份,第三份圣旨,你们有些人心中或许觉得,朕已经疯了。”
顿时武百官又拼命叩首下去。
“你们放心,朕没有疯!”
“不就是南境叛乱,不就是北边大赢帝国要趁火打劫吗?甚至西边的大凉王国也会来凑个热闹,我大周帝国看上去仿佛是四面埋伏了,看上去仿佛有灭国之危了?”
“我看挺好,很好!”
“我大周帝国不是武将懒惰,官贪腐吗?在这个灭国之危下,我倒要看看你们能不能振作起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危机越大,动力越大。”
“朕已经决定了,南境有人叛乱,那就镇压到底。北边大赢帝国要来侵犯,朕这个皇帝就亲自去守国门。西边大凉王国要来偷袭,我们也对抗到底,不让胡马过西境长城一步。”
“不是有人口口声声说还政于太上皇吗?那正好就让太上皇他老人家镇守京城!”
“我不管你们这些臣工如何,反正朕是宁可粉身碎骨,也绝对不投降,不妥协。朕宁愿做亡国之君,也不愿意做妥协之君。”
“我大周帝国要么浴火重生,要么粉身碎骨!”
万允皇帝的声音响彻整个大殿,在每一个人耳朵之内震撼。
所有人这才明白,原来皇帝陛下的武功如此之高。
“诸位爱卿,你们还有谁想要劝诫我吗?”万允皇帝寒声道。
他说这话的时候,目光望向了内阁和枢密院的六巨头。
六巨头立刻跪下去,额头贴地。
“臣等遵旨!”
“臣等遵旨!”
皇帝道:“既然没有人劝诫,那就这么定了!傅炎图,十五万禁军已经集结完毕了,还有还有各个行省的军队,也已经集结南下,等着你去接收。三日之后,誓师南下。”
“臣遵旨!”永城侯傅炎图叩首道:“陛下,那杀敖心一家祭旗吗?”
皇帝淡淡道:“祭旗?当然要!”
傅炎图大喜,尽管事情出现了波折,但他还是成为了征南大都督,还是掌握了几十万大军的兵权,而且依旧能够斩杀敖心全家,报十几年前的鞭笞之仇。
皇帝又道:“周连。”
枢密院副使周连跪下道:“陛下。”
皇帝道:“我大周耗费了三十五年时间,修建了西境长城,抵御大凉王国,而且镇西都督府还有十几万大军,你去西境做镇西都督,能够守得住西境长城,抵御大凉可能的偷袭吗?”
周连叩首道:“臣愿立军令状,如果西境丢了一州一郡,臣引颈受戮。”
皇帝道:“好,拟旨:册封枢密院副使周连为镇西大都督,兼西境都护。”
周连公爵叩首道:“臣遵旨,谢主隆恩!”
“帝国北部大军提前集结于金州防线,等待朕亲自北狩。只要大赢帝国军队胆敢南侵,朕就和他决一死战。”
皇帝的声音响彻大殿,回音缭绕,铿锵有力。
单纯从万允皇帝的这几道旨意中,就能看出大周这个老牌帝国的家底是何等之丰厚!
去年一战折损了三四十万大军,依旧没有伤筋动骨。
只要皇帝一道旨意,便能从大几千万的帝国人口中召集到更多的军队。
粮食储存,国库存银,这些都是家底。只能说几十年前吞并南蛮,开发南蛮境带来的红利太巨大了。
让皇帝有发出怒吼的底气。
皇帝罪己诏会在最短时间传遍天下。
至少在一天之内,就传遍了整个京城,与此同时还有皇帝的另外两道旨意,也传遍京城。
大军南下平叛,对南境叛贼绝不妥协,镇压到底。
面对大赢帝国的战争讹诈,也绝对不妥协,斗争到底,皇帝亲自北上,镇守金州防线。
朕宁愿粉身碎骨,也不愿意做妥协之君,不愿意做投降之君。
皇帝守国门。
这些豪言壮语也在很短时间内,传遍了每一个人的耳朵。
顿时间,无数被被皇帝感动得热血沸腾。
许多年轻壮丁,纷纷前去投军。
许多年轻的武官员,也激动万分,慷慨激昂。
不管如何,万允皇帝的这些表态,这些豪言壮语,确实能够给天下万民强烈的激励。
凡是民众肯定都是喜欢铁血强硬的皇帝,最讨厌怂的皇帝。
刹那间,整个京城,乃至整个帝国都会士气高涨。
接着京城某个懂事的勋贵立刻上奏,为了帝国大业,为了平息南境叛乱,臣愿意捐献一万两银子。
京城其他勋贵稍稍错愕了一下,然后在心中大骂。
我艹尔大爷啊,王友亮!
你做什么秀啊?你表什么忠心啊?你区区一个伯爵,带头捐献一万两银子,那侯爵呢?公爵呢?你捐了一万两,不是把我们其他勋贵都架在火上烧吗?你只是一个二三流的勋贵而已啊,积极什么啊?
如果这是帝国末世,这些勋贵是不会捐钱的,就如同明朝末年,崇祯皇帝亲自化缘,接过那些大明勋贵一个个如同铁公鸡一般,只捐了几百两银子。之后李自成打进京城的时候,这些勋贵又掏出了几万两银子买命。
但如今的南周帝国还远远谈不上末世,虽然危机四伏,但国力依旧强盛。
短暂的惊愕之后,京城的勋贵们纷纷捐款。
伯爵一万两,侯爵两万两,公爵三万两。
不仅仅勋贵,还有富商,甚至普通民众都纷纷慷慨解囊,短短时间,捐献的军费高达几百万两银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5/9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