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密探(校对)第4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6/977

次日!
上清宫那边,大门再一次开启了,大太监侯尘出来了。
天那?
竟然是侯尘,太监中的老祖宗,他是侯正,侯庆等大太监的干爹。
竟然是侯尘老祖宗出马了,这……这是要出大事啊。
天大的事情!
整个朝廷无数人心脏狂跳,几乎都无法呼吸,因为完全不知道接下来会发展到什么地步?
老祖宗太监侯尘手中拿着一道旨意,登上了轿子。
所有人都盯着这个轿子,究竟是会去哪里?
敖心家中?黑冰台?
该不会是皇宫吧?!
如果是皇宫的话,那岂不是真的天塌了?
因为在很多人看来,太上皇的旨意到皇宫,只能是给两个人的,要么是皇后,要么是皇帝。
紧接着,让所有人惊悚的事情发生了,老祖宗太监侯尘的轿子真的是朝着皇宫而去的。
…………………………………………
宫门开启!
老太监侯尘进入了皇宫之内,尽管此时天空晴朗,万里无云,但还是很多人觉得他的头顶乌云密布,而且随着他进入皇宫越深,头顶的乌云越来越凝聚,酝酿着惊天的雷霆。
这个旨意究竟是给皇后的?还是皇帝陛下的啊?
如果是后者的话,那……那真是太可怕了。
老太监侯尘进入的是皇帝的书房。
刹那间,所有人的宦官,宫女,都跪在地上不敢出声。
而在皇帝书房内议事几个大臣,也纷纷退了出来,然后跪伏在地上一动不动。
“老奴侯尘,参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老太监侯尘来到万允皇帝面前,跪下叩首。
万允皇帝上前,将老太监侯尘搀扶起来。
“你看着清减了不少,父皇如何?进膳如何?睡觉如何?”万允皇帝慈和问道。
老太监侯尘道:“好,太上皇身体康健,每日修道,道法愈发精进了。”
万允皇帝叹息道:“我实在是想煞了父皇,但他老人家有旨意,除了香香之外,任何人都不能打扰他的修行。”
这句话就是关键所在了,任何人都不能进入上清宫见太上皇。表示他彻底把朝政大权交给万允皇帝的意志。
那么现在呢?太上皇派来侯尘来到皇宫,想要做什么?是不是太上皇的意志有变了?
稍稍寒暄之后,老太监侯尘道:“陛下,太上皇有旨。”
“皇帝,为父想要召你前来一叙,如何?”
太上皇这份旨意简短之极,而且自称为父,但是却如同一道雷霆一般,猛地撕开了在场所有人的心。
太上皇要召见皇帝陛下?
而且是在这等关头?
之前和大赢帝国大战失败的时候,太上皇没有召见皇帝。南境造反,大赢帝国军队南下,大周帝国危机四伏的时候,太上皇依旧没有召见皇帝。
当时胡庸大人在朝堂之上,公开指责皇帝,请还政于太上皇。
那个时候,太上皇依旧没有任何反应。
差不多八年了,万允皇帝登基八年时间了,太上皇都始终呆在上清宫内,从未召见过皇帝。
现在竟然召见了!
莫非真的是天塌了?
莫非真的要天地变色?
可这是为什么啊?完全没有任何预兆啊,大周帝国最危险的时刻已经过去了啊。
所有人脑子里面本能地浮现了一些最可怕的词汇。
不由得又想起了几个月之前,御史台的那位胡庸大人,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死谏,请皇帝还政于太上皇。
万允皇帝太阳穴部位猛地一鼓,然后道:“儿臣遵旨!”
……………………………………
一个时辰之后!
万允皇帝轻装简行,仅仅带着几百人,乘坐黄冕,朝着上清宫而去。
整个京城都屏住呼吸,接下来发生的局面会不会天崩地裂?届时朝臣又该何去何从?
其实没有人下令净街,但诺大的京城街道,完全空无一人,而且此时是下午,却所有的房门和窗户都紧闭着。
京城的人都是很敏锐的,感觉到有大事发生的时候,立刻就躲进自己的屋内。
下午时分!
万允皇帝进入到上清宫之内,在老太监侯尘的带领下,前往无为殿!
此时无为殿之内,依旧是一片诵经之声。
而且是殿门紧闭!
其实这些年,无为殿门几乎就没有开过,任何人都不能进入殿内。
太上皇的修道,是真正修得彻底。
万允皇帝门外跪下,叩首道:“儿臣参见父皇!”
里面依旧是诵经之声,太上皇并没有立刻回应。
万允皇帝又叩首道:“父皇,儿臣登基八年,毫无功业,愧对列祖列宗,请父皇责罚!”
皇帝虽然口口声声请父皇责罚,但是语气颇有铁骨铮铮之意。
当然铁骨铮铮这个词用在皇帝身上并不贴切,准确说是语气恭敬,但是内心强硬。
因为他也知道,太上皇把他召进上清宫引起的政治后果,实在是太严重了。
会让朝局波动,会让天下人纷纷猜测的。关键是太上皇你究竟想要做什么?
里面的诵经之声结束了,然后传来了太上皇的声音。
“皇帝,你心不静啊!”
万允皇帝再一次叩首,道:“儿臣无能,让父皇失望了。这几年儿臣治理国家无方,导致北方有敌,南方有叛乱,这一切都是儿臣之过。”
万允皇帝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一字一句道:“所以,儿臣愿还政于父皇!!”
第202章
云中鹤和皇帝命运天局!
听到万允皇帝的话后,里面的太上皇久久没有出声。
足足好一会儿,他才轻轻叹息一声道:“老三,你从小的时候就心气高,鼻梁高,很多人一看你就说这是人君之相。”
万允皇帝确实是难得的好长相,英俊大气,福气又不缺威严。
“当时朕继位的时候,我们大周的情形不好,甚至是很差。”天衍皇帝道:“还记得当时我刚登基后不久,大凉王国的骑兵直接冲破了西境,几乎冲到了我们京城之下。当时很多人口中不说,但暗中却称我为亡国之君。”
万允皇帝竖耳倾听。
天衍皇帝继续道:“还记得你姑姑,但是多么受宠爱,完全不亚于今日的香香吧。但是大凉王国的骑兵冲到城下了啊,要让人家退兵怎么办?和亲吧,又献上了大批的金银,于是你的姑姑,也就是我最疼爱的妹妹兰溪公主就嫁给了当时的西凉国王,而且还只是一个妃子。”
那一段记忆,万允皇帝也有记忆了,当时他虽然还小,但那段日子太深刻了,完全是惶惶不可终日。
“论名声,你能比我当年更差?”天衍皇帝淡淡道:“我对大凉王国又是送上妹妹,又是送上岁贡,当时大家都笑我是儿皇帝,这么昏庸无能,大周亡在我手中也是正常的。”
这点确实不假,刚刚登基那几年,天衍皇帝的名声确实很糟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6/9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