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侠(校对)第1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8/217

  她决定,在合适的时候,选择离开。
第151章
托孤
  李梦蝶深谙男人心理,但她算错了一点。刘昆仑正年轻,等他收心的时候怕是三十年之后了。这三十年间有着无数的诱惑,无数的机遇,当然也有无数的转折和突发事件,谁也无法预测将来。
  比如王化云的寿数就很难预测。李明至今还在雪域高原寻找神医没有下文,而王化云已经大幅度减少社交活动,一多半的时间都在京郊的私人医疗机构里疗养。
  刘昆仑惩治完了渣男陈剑飞之后,突然接到父亲的通知,让他带着孩子去医院,爷爷要看看孙女。
  “这都哪跟哪啊!”刘昆仑哭笑不得,他知道家里的工作人员都是父亲安插的眼线,可是眼线也不是万能的啊,妮妮并不是自己留在外面的私生女。不过他也不在乎这个误会,老人嘛,总是乐于看到孙辈的。
  来接他们的是晁晓川。自从王海聪死后,此人就回到了王化云身边工作,再没有针对过刘昆仑,相反他还有些向这边靠拢的意思。毕竟王化云已是垂暮之年,刘昆仑却是早上七八点钟的太阳。
  一辆丰田埃尔法将刘昆仑和苏晴母女送到了王府。今天王化云精神很好,看到三岁的小孙女他非常高兴,拿出一块羊脂白玉的玉佩说当见面礼。
  当年苏容茂也是喜欢收藏玉器的,他曾经说过在中国根本见不到真正的羊脂白玉,因为全都在顶级收藏家手里,市场上的统统都是假的,即便有交易也是不公开的。苏晴略懂一点点,这块羊脂玉佩有价无市,真拿去卖,上千万是能卖到的。
  其实苏晴的估价还是保守了,因为这块玉佩出自宋代,据考证是李清照佩戴过的,加上历史文物的附加值,根本就是无价之宝。
  刘昆仑不想造成这种误解,他上前轻声解释:“妮妮并不是我的孩子。”
  王化云看了他一眼,说:“生恩不如养恩,你和这孩子有缘,留着吧。”
  刘昆仑这才明白,一切都瞒不过老人家,八十多年的人生智慧,够自己学的。
  中午王化云安排家宴款待他们,他精神矍铄,风趣健谈。苏晴放松下来,妮妮更是满屋疯跑,一声声爷爷喊得王化云笑逐颜开,一家人其乐融融,就像是寻常百姓家那种天伦之乐。
  午饭后,王化云照例要午休,他叮嘱儿子:“你先把她们娘俩送回去再过来,下午我带你去一个地方。”
  ……
  刘昆仑下午三点再次来到王府,王化云已经休息完毕,带着儿子上了一辆低调的黑色奥迪A6,车上除了司机之外,没有其他随员。出门上长安街,向西行驶,经过天安门之后,路的右侧是一座七开间的两层门楼,黄瓦红墙,雕梁画栋。门外站着两个便装警卫,门内是三名手持五六式半自动礼宾枪的礼兵,马靴绶带,庄严肃穆。头上是蓝底金字的牌匾:新华门。
  新华门是不能进车的,车辆继续前行拐入府右街,行驶一段距离进西门。王化云的车牌号码是进入系统的,可以免检进门。海里烟波浩渺,岸上绿草茵茵,地上一尘不染。饶是刘昆仑这种天不怕地不怕的角色,来到此处也不敢喧哗。
  王化云带儿子来觐见一位大人物,正是刘昆仑判断为对立面的那个人。在一处小楼里,三人见了面,大人物西装革履,平易近人,那张脸亲切得就像邻家大叔,谈话都是没什么营养的客套话,但刘昆仑明白,这是父亲在和对方讲和。
  红色的老式沙发上披着白色的纱网,脚下是厚实的地毯和精美的痰盂,窗外景色如画,鸟鸣悦耳。很难想象这里是北京的核心地带,也是中国的权力中枢,刘昆仑如坐针毡,他很不习惯这种对话。
  好在会见只有半个钟头,结束之后,王化云又带儿子去了玉渊潭附近一个警卫森严的小区,在这儿又见了一位九十多岁的伯父。他老人家离休之前是正部级领导,现在虽然退了,但当年的门生旧部都在位子上,能量不可小觑。在这儿王化云说话就直接多了,他说老哥哥啊我是来托孤的,我时间不多了,以后您可要照顾犬子啊。
  老领导豪迈洒脱,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对死亡看得很开,没说那些安慰人的套话,而是说老王你放心,当年我代表中央去香港,你父亲托孤给我,现在你又把儿子托付给我,我一定不辜负你,你就放心地去马克思他老人家那里报到去吧。
  一番畅谈后,老领导留他们吃饭,非要喝两盅,秘书和保健医生极力劝阻也没用。老领导发飙了,说搞不好我们是最后一次见面了,难道连一杯酒都不能喝么!
  当晚王化云舍命陪君子,喝了七两茅台。
  ……
  回去之后,王化云继续带儿子见各路老朋友,不过已经不需要出门应酬了,都是别人登门拜访。王化云总是含蓄地说以后我就退居二线了,生意上的事情儿子全盘做主,全赖各位帮衬,诸如此类的话。大家都明白,老王怕是没多少时间了。
  连续的社交活动后,王化云操劳过度,健康状况明显恶化,住进了自家的医疗机构。说是医疗机构而不是医院,是因为这一片地方,所有的医护人员和专家教授,全球最先进的设备,只为王化云一个人服务。他每年都拨出巨额资金来维持医疗机构的运转,但是这些投入似乎作用不大,无法对抗人类的生老病死自然规律。
  医疗机构位于远离地铁线路的郊区,周围环境安静优美,建筑群是白色的,大门口挂着一块并不起眼的白色牌子,上面刻着一行字:中科院遗传与生命科学研究所。
  刘昆仑作为儿子,当然要亲自前来侍奉。他穿着无菌罩衣在床前陪着老爷子聊天,王化云宽慰他说:“别担心,我不会这么快就走。等我好起来,还得带你去欧洲几个国家走走,那边咱们家的生意也不少。”
  “你多休息,这事儿不急。”刘昆仑说。见老爷子有些倦了,便服侍他躺下,自己出来了。研究所内的装潢设备如同宇宙飞船,每一扇门都是自动开关的,整个建筑装有新风系统,空气与外界隔离,整体科幻感极强,想必在这里上班是很开心的事情。
  刘昆仑与父亲的主治医生进行了一番交流。医生是解放军总医院出身,在大名鼎鼎的301南楼工作过,那里是专门负责国家领导人医疗保健的地方,医生的经验可谓丰富。他告诉刘昆仑,按理说在极其优越的医疗保健条件下他活上一百岁没有问题,但是由于王化云的生命中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在劳改农场度过,极大的损害了他的健康,这是无法弥补的。
  “还有多久?”刘昆仑问。
  “最乐观的估计,还有两年。”
  “不乐观呢?”
  “随时。”
  ……
  刘昆仑很悲伤,他的爸爸死了,现在他的父亲也要走了,好在他还有母亲。想到母亲,刘昆仑已经很久没回家探望了,他立刻乘坐私人飞机飞回了近江,同时给远在英国留学的林海樱发了邮件,让她时常回来看看。
  家里一切照旧,两个外甥茁壮成长,母亲的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姐姐刘沂蒙在金天鹅大酒店当副总,日子过得也挺好,唯一的遗憾是至今未婚。
  “你也想着点你姐姐的事儿,给她介绍个好的对象。”母亲虽然唠叨个不停,但却是幸福的唠叨,但刘沂蒙眼神却有些闪烁。刘昆仑知道肯定有事,他找个机会私下里和姐姐谈话,问她是不是被坏人骗了。
  “小弟,你想多了,姐姐经历虽然没你多,但也不是温室里的花朵。”刘沂蒙一咬牙,干脆说了实话,“没错,我是谈了个男朋友,是网上认识的,但是后来发现这个人竟然也是现实中的朋友。”
  刘昆仑警觉起来,现实中的朋友,那就是自己认识的咯,这小子九成是想当自己的姐夫捞好处。这事儿不能忍,别管是谁,都得大卸八块。
  “他叫杨正强。”刘沂蒙抿了抿嘴,等待着弟弟的反应。
  刘昆仑眨眨眼:“这名字有点熟,不记得了,哪路人马?”
  “他是医科大附院肿瘤科的医生,主任医师,网名叫萧邦。”刘沂蒙说。
  “哦,想起来了,给咱妈治病的那个,带个金丝眼镜斯斯文文的,一看就是个斯文败类。我找他去,问问他想干什么。”刘昆仑拔脚就走。
  刘沂蒙一跺脚:“站住,你找不到他,他被抓了。”
  “被抓了,是不是犯了流氓罪?”刘昆仑幸灾乐祸地笑了,“我就知道这小子不是好人。”
  “不,他是因为别的事情被抓的,假药。”刘沂蒙解释道,“其实也不是真的假药,是印度出产的治疗白血病的替代药,但是在国内出售属于违法行为。萧邦,不,杨医生他是肿瘤科的医生,见了太多吃不起药活活病死的惨剧,他良心上受不了,就自己从印度走私药物,原价出售,甚至自己还贴了运费。他有一个庞大的销售网络,我也加入了这个队伍。后来医药公司发现并报警,把杨医生抓了。本来也想抓我的,不知道为什么没抓,所以,小弟,我希望你能救救他。”
  刘昆仑歪着头想了想,乐了:“这么说,这小子倒是有点意思。这种行为怎么说呢,能称得上侠义之举了,没问题,这个忙我帮了,谁让他是我未来姐夫呢。”
第152章
子不语
  格列卫的生产厂家是诺华药业,全球三大制药公司之一,是眼高于顶气势凌人的跨国大集团,但是既然在中国就得遵守本地的游戏规则,以王氏财团的能量想保一个人还是很容易的。
  杨正强在看守所已经住了一个月,从最初的情绪崩溃到现在的逐渐适应,但是依然度日如年。他是医学硕士,大医院的主任医师,救死扶伤的职业,受人敬仰的工作,在病人家属眼里简直就是上帝一样的存在。平日里接触的也都是高素质人士,虽然单身,但不缺女朋友,个人生活更是精彩纷呈。而现在,他是人人唾弃的阶下囚,和诈骗犯、杀人犯、流氓混混住在一个大通间里。早上六点钟起床,一天浑浑噩噩,如同机械,在这里是没有任何尊严的。每一个夜晚杨医生都会梦到自己重获自由,醒来后现实又将他打垮。
  狱友说,忍忍吧,等判了就好了,转到监狱里日子比现在好。
  未来的日子杨正强不敢想,他懂法律,根据刑法规定,销售假药的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也就是说,还有三年的牢狱之灾等着自己,他不敢想象三年后自己会变成什么样子。
  又过了七天,杨正强刑事拘留满三十七天,检察院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起诉,警方按照法规只能放人。是刘沂蒙带着律师将他接出看守所的,在车上杨正强问有吃的么,刘沂蒙拿出一包奶油面包来,他狼吞虎咽的吃起来,吃得太快噎得打嗝。刘沂蒙拧开一瓶水递过去,扭转脸不让他看到自己落泪。
  一个风流倜傥的医生,在看守所里蹲了一个多月就变成了这副模样,畏畏缩缩,呆滞迟钝,和记忆中的萧邦简直判若两人。
  杨正强重获自由,但是他的工作却丢了。他知道自己是被同事举报的,有几个医生和医药代表关系匪浅。那天警察是到医院当着大庭广众实施抓捕的,杨正强正在办公室里和病人家属交待病情,就被戴上了手铐,众目睽睽之下抓走。他至死都记得那些医生护士还有病人们的眼神,他没办法再回到医院工作。
  医院也不希望杨正强这样一个不合群的家伙再回来耽误大家的财路,相关部门吊销了他的医师执照,医院也将他除名。回到家里,他闭门谢客,甚至也不愿意接受刘沂蒙的帮助。
  第一个夜晚,他失眠了,自由的感觉太虚幻,他生怕一闭眼再睁开又回到看守所,周围都是恶臭的体味和狰狞的面孔,晚上睡觉人挨着人连转身的空间都没有。
  次日,刘沂蒙去杨正强家敲门,许久没有人应。她担心杨医生想不开,找来开锁匠打开房门,发现人已经走了。回去打开电脑,果然发现萧邦发来的邮件,意思是永别了,我无法在这个城市继续生活下去,发件时间是午夜。
  刘沂蒙长叹一口气,她做了该做的事情,却失去了爱情。
  ……
  林海樱回到了近江,她在英国留学,却不像其他同学那样寒暑假才回家,她是想起来就回来看妈妈,反正家里不缺头等舱机票的钱。
  刘昆仑和林海樱进行了一番对话,姐弟俩打算做些事情,就算是对父亲的临终关怀。
  “父亲几乎是终生未娶,想必他心里惦记着谁。”刘昆仑挑起话头,意有所指。
  林海樱把头摇得像个拨浪鼓:“不会的,如果他心里还有我妈妈,早就娶她了。”
  “父亲没有太长时间了,我想他们应该见一次面,化解误会。”刘昆仑还是不死心。
  “那也要有误会才行。”林海樱说,“其实我也搞不懂,父亲未再娶,我妈也没再嫁人,很奇怪,要不你跟我回家探听一下虚实。”
  ……
  刘昆仑果然登门拜访。林海樱的母亲叫林蕊,曾经是一名医生,现在是江东医学院的教授。她还没退休,保养得也极好,事实上还不到五十岁,看起来和林海樱就像是姐妹一样。
  晚辈登门,林蕊很客气,但是并不愿意提及往事。刘昆仑说父亲恐怕时日无多了,林蕊也不为所动,说人都逃脱不了自然规律,我和他是老死不相往来的。
  林医生喜欢养花,阳台上建了一个小型的温室,养了许多花朵。刘昆仑看到一盆君子兰有些眼熟,花盆和邵教授阳台上的如出一辙。这种蓝瓷花盘恐怕是八十年代的产物,搞不好还是同一批次的,但是盆里的花却是牡丹。
  “这花盆适合种君子兰。”刘昆仑说。
  林蕊说:“这孩子挺有眼力的,这个花盆以前栽的就是君子兰,有二十……二十一二年吧,挺久的,有一天突然就枯萎死掉了。”
  刘昆仑奇道:“您这么会养花,怎么还会出这样的事儿,是不是有一种花的流行性病毒啊。江大邵教授那里有两盆君子兰,也是养了二十多年的,也是突然就枯萎了。”
  林蕊说:“巧了,我这一盆就是邵教授送的,你说他的花死了?怎么回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8/21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