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侠(校对)第1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9/217

  乘务长上前摸机长的脉搏,脉搏心跳都在,只是比较微弱。刘昆仑也上前帮忙,翻开副机长的眼皮,瞳孔发散,再嗅一下他的嘴,有一股酸苦味道。
  “极有可能是中毒,先把人放下来。”刘昆仑说,帮着解开安全带,将两个飞行员抬下座位。许英当仁不让地坐上机长位置,下令道:“我是江航许英,现在正式接管本次航班,现在的时间是……飞行高度是……”
  刘昆仑不理解她为什么字正腔圆地念叨这些,后来才明白这是念给飞机的黑匣子听的,机场内的录音被保存在黑匣子内,即使坠机黑匣子也会保存完好,有助于调查空难原因。
  “你,帮着把他俩抬到头等舱积极救治,我联系最近的机场,我们需要紧急降落。”许英对刘昆仑发号施令,“干完了回来,当我的副机长。”
  “好的。”刘昆仑立刻答应,和安全员一道将两个昏迷的飞行员抬到头等舱,顿时引起一片惊惶。好在头等舱和其他舱室是隔离的,没有引起整架飞机的恐慌,否则就不好安抚了。
  “大家不要惊慌,我们已经换上新机长,将会保障大家的安全。”刘昆仑个子高,形象好,《全民偶像》的影响力不可小觑,他迅速将恐慌情绪压制下去,组织了几个人帮忙救护昏迷的机长。可是飞机上没有医生,虽然空姐接受过简单的急救训练,但也只限于人工呼吸之类,对付这种情况完全没招。
  “灌水,洗胃。”刘昆仑说。
  洗胃需要肥皂水和橡胶管,这两样东西飞机上都没有,但是替代品可以找到。头等舱的客人们翻箱倒柜,把随身行李都打开,果然找到一条不知道做什么用途的软管(后来才知道是灌肠用的)和一些酒店赠品小香皂,化水灌进飞行员的胃里催吐。
  看着他们操作起来,刘昆仑回到驾驶舱,许英依然在用娴熟的英语联系航空管理部门。刘昆仑坐下,系上安全带,面对空客A380的八个液晶显示屏不免懵圈。
  “没飞过空客吧?”许英目不斜视地说道,“别怕,你有飞小型机的基础,学起来不难。”
  她镇定自若的态度让刘昆仑的心也安定下来。飞机油量充足,又有经验丰富的资深机长,就算继续航程飞回北京都是可以的。但是紧急事态可不能这样处理,他们必须在最近的机场备降。
  飞机窗外漆黑一片,只有繁星点点。
  “这是北极的极夜,很美吧。”许英突然说道,这种时候她还有心思谈论美景,这份心大的也是可以。
  “我们在北极上空?那备降机场是不是在阿拉斯加。”刘昆仑问道。
  “答对了,我们将会降落在北美防空司令部下属的一个备用机场,可以起降C5运输机的那种。”说话间,窗外有一架F35战机掠过,这是前来领航的美国空军。
  大势已定,许英这才通过机内广播告知全体乘客,飞机发生了紧急事件,不过最危险的时刻已经过去,一小时后飞机将会降落在阿拉斯加。
  飞机起降的时候是最容易出事的,许英驾驶着陌生的飞机在陌生的机场降落,本身危险程度就很高,但她举重若轻,稳稳地落地,滑行,停稳。整个过程其实刘昆仑没做什么,只是陪着捏了一把汗。但许英关闭引擎后还是向他伸出手:“合作愉快。”
  “很荣幸。”刘昆仑说,和许英握了个手,瞥见她腕子上赫然是那块蓝色表盘的纵横四海,这还是二十年前刘昆仑送给她的那块。
  而许英也看到刘昆仑腕子上的万国飞行员,这似乎触动了她一些往事。
  ……
  军用机场没有廊桥,舷梯车的高度也不够,许英依然代理机长职务,她下令放充气舷梯,虽然这东西放一次的成本要几十万,但紧急时刻不就是指的现在么。
  机场周边黑洞洞,探照灯雪亮,能看见铁丝网、警戒哨塔,机场警卫部队的悍马车上架着机枪,救护车的蓝色警示灯闪烁不停,旅客们在阿拉斯加的寒风中瑟瑟发抖,不明就里。
  “中美关系本来就紧张,这下……唉!”许英嘀咕了一句。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刘昆仑跟了一句。
  十辆大巴车轮流运送,将客机上的旅客送往附近一处军营附属的室内棒球场安置,军方提供了毛毯和热咖啡,两名昏迷的飞行员送往医院接受专业治疗。
  棒球场内乱哄哄一片,这里没有网络,也没有手机信号,很多人还没来得及向家人报平安,不安的气氛在蔓延。既然已经落地,许英就不再多管闲事,她裹着毛毯,端着咖啡,和刘昆仑唠家常。
  “你爸爸还好么。”许英说。
  “他不是我爸爸。”刘昆仑硬邦邦回答,怎么是个人都以为自己是王海昆的私生子,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戈培尔诚不我欺。
  许英淡淡一笑,摇摇头道:“等你失去的时候再想珍惜可就来不及了。”
  刘昆仑无言以对,这位阿姨对当年的自己余情未了啊,或者说用情太深。他搜肠刮肚地想说点什么的时候,简艾过来了,一脸兴奋:“老板,你又火了,这回火大了。”
  飞机上爆发危机的时刻,简艾立刻拿出设备来拍摄,这是职业性的条件反射,后来想到如果坠机视频也能当做线索,就拍摄得更起劲了。飞机上覆盖无线信号,航班出事的视频她在我秀上进行了现场直播。下机后没了网络,看不到效果,刚才她用卫星电话打回去,得知刘昆仑成为我秀第二大热门。
  第一大热门当然是这场差点发生的空难,全民关注,最热焦点。
  ……
  此次事件非但没有在中美恶劣的双边关系中雪上加霜,反而起到了一定的化解和回暖功效。双方外交部门借此契机开展了一系列以人道主义救援为主题的行动,在民间层面上加强了友谊。
  美国空军派了一架运输机将乘客送往西雅图转机,出问题的A380交由国航派来的飞行员在全面检测后飞回国内,两名出问题的飞行员也随同回国接受进一步检查。
  经初步检查,飞行员确系被人下毒。这是一种慢性扩散的迷药,不会致人死亡,但会出现幻觉以及昏睡现象。据分析下毒者的目的是想制造一起国际空难事件来破坏中美关系。
  由于飞行员是在美国地面上中毒,联邦调查局宣布立案调查。
  在回国的航班上,作为挽救了国家财产和五百名同胞生命的大功臣,刘昆仑和许英被免费安排在头等舱落座。经过这场风波,大侄子和许阿姨的感情突飞猛进。
  “其实我也是你的粉丝。”许英饶有兴致地说道,“你的节目我都看了,我还给你刷票打赏呢,算得上是妥妥的亲妈粉了。”
  刘昆仑注意到许总裁的女助理看着自己的目光都是带着酸味的,想必这位男女通吃的当年江航第一裤装美人这些年来一直是处于Tomboy的状态,直到看见自己,这是想老牛吃嫩草么。
  “其实,他可能真是我爸爸。”刘昆仑言不由衷道,希望一次吓退许阿姨,这棵嫩草不好吃,吃了就涉嫌乱伦。
  “我就知道,我和你爸挺熟的,干脆我认你当干儿子吧。”许英说,“以后干妈赞助你,请你当代言人,你乘坐江航的任何航班都可以免费升舱。想开打飞机么,干妈教你。”
  刘昆仑心说干妈你是想让我开你这架老飞机吧。
  其实许英一点都不老,她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充足的运动,美容养颜上花钱更是不惜血本,皮肤紧致,眼角没有鱼尾纹,看起来不过三十出头的少妇而已。
第237章
人池
  飞机在北京大型国际机场落地时,刘昆仑已经正式和许英结了干亲,不过不是干妈,而是干姐姐,这样心理上稍微平衡一些。
  谁也没料到接机的人这么多,除了其他乘客的亲属之外,光是昆仑的粉丝就来了数百人,把机场出站口堵得满满当当。机场分局不得不出动防暴队来维持秩序,但这些狂热的粉丝们却根本见不到爱豆,因为昆仑被有关部门截胡了。
  客机并未停靠廊桥,而是在跑道尽头停下,从舷窗望出去能看见鼓号队和鲜花的海洋。刘昆仑和许英受到了隆重的欢迎,规格堪比国家英雄,拯救了数以亿计的国家财产和五百多个生命,怎么高规格都不过分。
  简单的欢迎仪式后,刘昆仑和许英被带上一辆汽车,机组人员被带上另一辆车,而普通乘客则搭乘摆渡车离开。
  抢先一步接走刘昆仑的是由民航局、安全部成立的联合调查组,他们要调查这一起未遂空难到底是怎么回事。两位英雄并未受到盘查讯问,而是非常礼貌地问询。
  调查组初步判断,这是一起刻意破坏中美关系的阴谋,幕后黑手很可能是美国军方鹰派人物,所以想彻查清楚是不太可能了。他们手上有飞机上的乘客名单,中国同胞占了大多数,还有一百多名外籍乘客,美籍占到九十多人。同胞中有华为的工程师,有清华的教授,有商务部的官员,总之一旦出事,损失惨重,中美开战不至于,但关系会降到冰点。
  这个调查结果提交高层,中央做出决定,重奖有功之臣,国航奖励许英五百万现金,奖励昆仑二百万现金,另外三百万现金奖励机组。除此之外,国家出面授予许英一等功荣誉,这是政府授予公职人员的荣誉,江航算是国企,许英拿这个勋章是实至名归。
  许英红了,刘昆仑更红了,他本来就是偶像级人物,现在有了官方背书,在新闻联播里露了面。在央视会客厅里和著名主持人谈笑风生,许英也在现场,两人妙语连珠,互相捧哏,言谈间许英提到“我和昆仑的父亲是老交情”,而刘昆仑并未否认,算是更加坐实他是王海昆私生子的身份。
  节目播出之后,王海昆方面一如既往地保持沉默,沉默就等于默认。
  一场险些发生的空难,虽然最终有惊无险地顺利解决,两国关系因此缓和,民众也皆大欢喜,但是真正的当事人想起来还是后怕不已。
  如果许英不在这架飞机上,可以断定所有人必死无疑。网上有一种论调,说这是一次谋杀,目的是杀害我国掌握尖端科技的科学家,一时间跟帖无数。昆仑的粉丝们也跟着凑热闹,发帖说也许是为了暗害我们家爱豆呢,当然这只是博大家一笑而已。
  本来刘昆仑也持这种观点,就算有人想要自己的命,也不会整这么大动静,让整架飞机的人陪葬。直到一件事发生,让他改变了看法。
  ……
  王海昆的首席管家马君健打电话给李明,隐晦地提出,建议加强安保措施,行程也要高度保密。
  无疑这是王海昆的授意,空穴不会来风,老狐狸不会无事献殷勤,这样做一定有他的道理。
  最好的防御是进攻,只有千日做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可是从哪儿入手调查是个问题,刘昆仑思来想去自己也想不出有谁会下这么大本钱对付自己。要知道自己可是新鲜出炉的偶像,没有任何负面新闻,甚至都没时间招惹仇敌。
  他决定从两个人查起,一个是梁维翰,另一个是季宇梵。
  这两个人都是孤儿出身,又都是《全民偶像》的竞争对手,查一查底细没什么不好的。刘昆仑花巨资请了一个绰号叫做“包子”的黑客,很快查到了二人当初所在的孤儿院,结果令人毛骨悚然。
  梁维翰和姬宇乾竟然出自同一家孤儿院,这是一家位于江东省平川市的民营孤儿院,曾经上过央视新闻报道的明星企业。一个企业家前后四十年收养了上千名孤儿,自己企业经营所得全部拿来做慈善,孤儿院包括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孤儿们从进院那天起,就成了有妈妈的孩子,管吃管住,一直管到中学毕业,或者被领养。
  刘昆仑当即决定前往平川调查。他是知名人士,隐藏不住踪迹,干脆借着捐款的名义来调查,国家奖励他的二百万现金就是最好的献佛的花,反正这种钱留着不捐会被人骂。
  在正式接洽之前,刘昆仑带着团队秘密前往平川,他从善如流,严格保密行踪,自己也化了妆,至少看起来不像个偶像了。
  重生之初,他是皮肤白皙看得见血管的美型男,肌肤吹弹可破的那种,比徐徐还徐徐。但是林教授说得没错,这具躯体的寿命有限,他能感觉到自己迅速老化,皮肤不再透明,脸庞也不再白嫩,取而代之的是正常人的肤色和散发着成熟味道的英俊面孔,稍微装扮一下,起码不会那么惹眼。
  ……
  平川街头,一辆挂着江A牌照的比亚迪电动汽车匀速行驶着,车辆围着一个建筑群打转。这片地方就是平川著名企业家、慈善家、省级三八红旗手郝艳红创办的孤儿院所在。
  郝艳红是平川名人,人称好大姐,她今年六十岁,年轻时拾破烂发家,后来开了个废品收购站。有一次收废品的过程中捡到一个残疾孩子,当时平川还没升级成市,县里没有福利院,她和丈夫一合计,索性收养了这个孩子。后来她陆续收养了几个孤儿,当成亲生的一样养活,连邻近县市的人听说后都连夜送孩子过来,往她家废品收购站门口一扔就走。
  再往后,记者报道了此事,郝艳红的事迹被外界知晓,很多人给她捐款捐物,政府也给她荣誉,给她提供各种便利,郝家的生意越做越大,资金愈加雄厚,孤儿院的规模也越来越大,远近闻名。
  车窗外,是连绵不断的围墙和金碧辉煌的建筑,一家孤儿院能做得跟巨型企业一样,就差IPO上市融资了。
  冯媛当年干过记者,对“好大姐”的故事有所耳闻。她说这个好大姐并不单纯,十年前就有记者暗访过孤儿院,但是写出来的调查报告因为过于惊悚被报社毙了,她还记得那个记者的名字。
  “好像叫陆振宇。”冯媛从记忆库中找出了这个名字。
  “咱们先看看吧,然后再找记者了解。”刘昆仑说。
  他们花了十分钟,才绕着孤儿院开了一圈,完了找地方吃饭。没找那种中高档的饭馆,而是找了一家半露天的羊肉馆,点了上千块钱的菜。老板很高兴,还特地过来敬烟。
  刘昆仑并不出面,他的面相还是不够平易近人。李明和老板攀谈起来,迅速拉近关系,一支烟抽完,就套到了不少正规媒体上看不到的资料。
  “你们要想收养孩子,最好别通过民政局,找内部人,想要啥样的都有。”老板眉飞色舞,唾沫星子横飞,“我四舅的儿媳妇在里面食堂当会计,找她就行,你们想要多大年龄的,男的女的,会武术的,会钢琴的,会奥数的,还是那句话,只要钱到位,啥样的都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9/21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