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夜宫声第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77

  “不过现在不要紧了。”徐莹轻轻拨动了一下耳后乱发,罕有地露出了一丝小儿女的笑容,“他果然信了我的投怀送抱,以为我真的想成为他的后宫,以为我真的想成为嫔妃。他哪里知道,太后身边的女官,远胜于徒有其表的嫔妃娘娘,何况他绝对不可能册封我为皇后。总而言之,我赢了,而他即便这一次能逃过一劫,我告诉他的东西终究也会毁了他。”
  她终于停住了话头,神情复杂地看了太后一眼,迅疾无伦地一根根起出了银针,随后头也不回地转身离去。和满脸不解的傅海擦身而过时,她冷冰冰地丢下了一句话:“太后醒了之后,用我上次留给你的那个药方熬药,每日服用两次,一天都不能断!”
  傅海完完全全陷入了迷惑,等他醒悟到徐莹话中深意之后,面前早已没了人影。他三两步冲回房间,伸手在太后腕脉上一搭,顿时惊喜交加。再看太后的眼皮已经有些活动,他更是证实了自己的猜测,手忙脚乱地就往外奔去找人。
  榻上那个久未挪动的人终于微微颤动了一下,口中发出了一身难以名状的叹息。也不知过了多久,那双已经闭合了许久的眼睛终于睁了开来,顷刻之间射出了鹰隼般犀利的光芒。她都听见了,刚刚的话她全都听见了!
  徐莹,你究竟对哀家都做了些什么,你究竟想要对哀家做些什么?
  网友上传章节
第二卷
彩云何时归
第五十九章
笑掌风云
  僵持。
  如果用最简单的两个字来解释如今慈寿宫外的状况,那就惟有这两个字而已。由于南北两大营军队的入城,反而让两边剑拔弩张的态势渐渐淡化了下来。
  而一干大臣都同时想到了一点,倘若那六万大军齐齐开进城来,城内那些兵马便在数量上占据了弱势。如此一来,与其这里杀一个玉石俱焚,反而让外人占据了便宜,还不如到时候根据实力对比再作决断的好。
  最最重要的是,无论是皇帝还是崔夙,都没有把杀了对方作为最后的手段。皇帝是因为维护声名惯了,再加上尚有不忍;而崔夙在不想背上弑君的罪名之外,也想到了皇帝昔日对自己的情份。因此,两人不约而同地约束了麾下的人手,而僵持的氛围则足足持续了一个多时辰。
  “北大营统领莫聆风求见太后,皇上!”
  “南大营副统领云富杨求见太后,皇上!”
  当这样两个声音远远传入宫廷的时候,所有人都感到浑身汗毛立了起来。外面还有侍卫亲军拱卫九门,既然没有听到厮杀,这些人却能够进来,无疑表明了局势已经渐渐明朗了。而想到北大营乃是太后的心腹牢牢掌控这一事实,所有的大臣都感到心中一惊。
  尽管南北大营实权人物的请见之中,都提到了皇上两个字,但皇帝李隆运还是惨然色变。他早就和李明嘉约定好了,倘若功成,南大营兵马入城的时候,自然应当向他一人效忠。现如今太后两个字赫然在皇上之前,显然,李明嘉是失败了范志明脸色发白地看着两个统领身后的重重甲士。死命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他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惶惑过,京城乃是天下第一坚城。倘若没有人打开城门,休说区区六万人,即使再翻上五倍,不花巨大的气力也绝对不可能攻入城来。因此,在听说南北大营入城地那一刻。他就已经存下了不好的预感。
  大军不入城,他这些人就能够占据绝对的优势,恰恰相反地是,大军入城反而会带来种种难测的后果。即使是侍卫亲军司两个都指挥使投入慈寿宫那一边,他却仍握有一定程度地优势。可现在什么都完了,全完了!
  戎装在身的莫聆风和云富杨双双上来行礼,而一丝不苟的动作下面,却流露出一丝冷森森的味道,看得众人心中一悸。而皇帝冷冷看着他们。脸色却已经恢复了刚刚的镇定。
  “两位奉命驻守南北大营,此番入城,乃是奉地何人旨意?”
  “末将乃是奉了太后口谕。有尚方宝剑为证!”莫聆风当先躬身禀奏道。
  云富杨却本能地心中一跳,目光往旁边一瞟。这才咬咬牙道:“末将奉的是太后手诏!”“笑话。太后昏迷不醒已经有数天了,朕怎么不知道还有手诏流传在外?”皇帝奋起最后一点气力。怒声叱喝道,“分明是有人矫诏让尔等率军入城,还敢狡辩?”
  听了这话,一干大臣不由面面相觑。皇帝如今不啻是破罐子破摔,凭借太后昏迷不醒者最后一点优势入人罪名。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可问题是,皇帝平日几乎没怎么处理过朝政,而太后则是从先帝末年起,临朝主政长达三十年之久。倘若皇帝此语激怒了那两位如今手握兵权的将领,是否会激起进一步的变化。两个警醒的大臣不由悄悄往慈寿宫前望去,见刚刚站在那里的崔夙和刘成都不见了踪影,不由都是一阵奇怪。
  “皇上此言差矣,要说矫诏,我这里倒着实有一个矫诏的人。”
  一个声音打破了难言的沉寂,众目睽睽之下,一个身着军袍的人推着一个黑布蒙面地人走了出来,在皇帝面前站定,随后微微笑道:“此人自称奉有皇上旨意,前往南大营调兵,声称是为了勤王,不知道皇上可认识他?”
  “你……”皇帝一眼就认出了李明泽,心头不禁怒极。此时此刻,他已经断定是对方搅和了自己的布置,可是,李明嘉分明确定此人已经在掌握之中,又怎么能够如此神通广大,恰到好处地跑去了南大营。
  正当这个时候,那边刚刚还站着的禁卫忽然呼啦啦地全都跪倒在地,口中高呼道:“太后千岁!”
  这石破天惊地呼声自然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只见慈寿宫前八个太监正步履蹒跚地走了出来,肩上赫然是一张软椅。而软椅上面隐约可见地人影,可不正是太后?一时间,莫聆风和云富杨一声令下,南北大营进宫地这些人便全数拜了下去,紧接着便是百官,再然后则是侍卫亲军,最后,场中还站着的便只有皇帝一人。
  李隆运设想过无数结果,却从来没有料到,自己还会有再次和母亲面对面地机会。远远望着那双熟悉而又陌生的眸子,他忽然感到自己一直以来的努力都是个笑话。他就仿佛是一个提线木偶一般,按照别人规划好的剧本亦步亦趋地跳着。
  “儿臣参见母后!”他轻轻一振袍摆,屈膝跪了下去,脸上的紧张之色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则是一抹轻松之色。横竖他大约是没有以后了,还有什么可以在乎的?“这么多的兵,这么多的人,哪怕是为了庆祝哀家这个老太婆病愈,也不用这么麻烦吧?”
  虽然看不清那些人的表情,但是,太后却约摸猜到了众人心中所思所想,不禁冷笑了一声:“好大的场面,好大的规矩。哀家见惯了风风雨雨,倒还是头一次见证这样的情景,真真是长见识了!好了,既然这么多人在这里,索性哀家把事情都了结了,也省得你们在那里不上不下!莫聆风,云富杨!”
  “卑职领命!”
  莫聆风和云富杨慌忙上前一步,暗地里却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心中都有些忐忑。
  “带着你们的人即刻出城,京城不是你们的营地,用不着你们的人!”
  “可是……”莫聆风心中惊疑,想要反对时却看到了太后不容置疑的眼神,只得暗叹一口气沉声应道,“末将谨遵太后懿旨!”而这个时候,云富杨也慌忙领命。
  看到南北大营那身穿玄色战袍的军士井然有序地退出宫城,百官的心不由吊了起来。这里剩下的侍卫亲军还有足足数千人,太后就有信心能够完全掌握局面?
  网友上传章节
第二卷
彩云何时归
第六十章
雷霆雨露
  当最后一个黑衣军士在视线中消失之后,大多数人的目光都落在了范志明身上。情势之所以会发展到现在的地步,和范志明关系巨大,可以这么说,倘若不是他投靠皇帝,那么,一切都不会发生。倘若仅仅是投靠也就罢了,可现如今居然已经发展到了逼宫这个份上,那么,一切的一切就没有回圜余地了。
  众目睽睽之下,范志明鼻尖冒汗,背心已经完全湿透了。太后的出现不单单对皇帝是沉重一击,对于他来说更是如此。他当然知道,自己的一切是从何而来的,更明白没有太后的话,他不过是皇城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宦官。可是,人总是有贪欲的,又何况是他?
  “范志明,念在你跟随哀家多年的份上,你现在回去吧!”慈寿宫前的那张软椅上轻飘飘地飘下来这么一句话,而范志明亦本能地打了个哆嗦,随后深深低下了头:“臣拜谢太后恩典!”
  就当所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太后暗示范志明自裁的信号时,却又听到了一句石破天惊的话:“你已经老了,原本是内宦,又从来没有抬举族人入官,哀家特许你举荐一个人承继。二十年的光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想必你知道该如何去做。”
  谁也没料到刚刚度过危机的太后会做出这样的决定,上至鲁豫非和几个尚书元老重臣,下至一些被裹挟而来的寻常官员,全都在那里面面相觑,就连皇帝也不由得生出了一丝希望。
  范志明若是能够得到宽宥,那么。是否代表太后也不会计较他的举动?他抬头望了一眼那张软椅,却无论如何也看不到太后的表情,最后只能颓然低头.拳头亦握得紧紧的。他原本已经完全死了心,但是现在。哪怕是一丁点希望也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挺过这个难关就好!
  见范志明蹒跚离开,软椅上地太后不由沉默了一阵,随即方才淡淡地吩咐道:“侍卫亲军统领暂时有刘成暂代。刘成,你将他们全都带出去,都齐集在宫中也太不像话了。另外,立刻开启外城十二门,混乱了这么些天,再关闭下去,天下就真的要议论纷纷了。诸位卿家今日受了惊吓,不过,有这样的经历也并非坏事。倘若是问心无愧地纯臣,任凭哪个作皇帝,都是不会为难你们的。”
  此时。众人方才回过神来,慌忙参差不齐地下拜答应。各自都在揣摩此话地真意。并等待着太后对于皇帝的处置。然而,这一次太后却半晌没有只言片语。
  “夙儿。”
  自打傅海悄悄派人出来告知太后已经清醒的消息。崔夙就一直有些神志恍惚,毕竟,她之前的很多举动虽然都是力挽狂澜的打算,深究起来却毕竟是僭越。此时太后一声呼唤,她竟丝毫未觉,直到旁边地刘成轻轻推了她一把,她这才反应过来。
  “请太后吩咐。”
  “宫中禁卫就暂时交给你了。”
  这是什么意思?崔夙瞠目结舌的同时,就连皇帝和百官也不禁变了颜色。侍卫亲军司和宫中禁卫历来不能由同一个人统属,这是大吴自太祖立国以来的惯例。当初刘成虽然兼任侍卫亲军统领,毕竟仍是范志明真正掌握实权。如今刘成一旦真正总揽侍卫亲军司职事,那么,再揽着宿卫大权不放就不可能了。
  可即便如此,别说本朝,就连之前历朝历代,即使发生过公主手握大权乃至于监国之事,却从未爱屋及乌轮到一个郡主,所以这绝对不合规矩。
  见崔夙依旧呆愣愣地站着,太后用微不可闻的声音轻叹了一声,随即正色道:“宁宣郡主性情纯孝,忠心体国,兼且又是晋国长公主唯一的骨血,即日起晋封为宁国平安公主,另赏食邑五千户!”
  这突如其来的加恩让崔夙一阵头晕目眩,宁国平安公主,这是太祖时那位曾经在沙场立下汗马功劳的公主最初拥有的封号,如今太后一转手,居然赐给了自己?慌乱之下,她当即跪下想要推辞,但是,在太后那犀利如刀的目光之下,她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你当得起。”
  她从太后嘴唇地微微蠕动中辨别出了这四个字,心头一阵难过。不管太后对别人如何,至少对她一直是极好的。但凡敢议论她身世的人,太后都会不动声色地暗地除去,她在皇宫中住地是最好的,吃穿用度都是最好地,而对人一向是冷漠淡然地太后,却从不吝惜在她的面前表露出柔软地一面。可是,她却在暗中隐瞒了许多事情。她当不起一个宁字,更当不起平安两个字!
  “诸位卿家都累了,回去吧,明日早朝自见分晓。”
  随着太后这最后一声长叹,百官不敢多留,纷纷告退离开,很快,刚刚还人头攒动的场中渐渐寥落了下来。侍卫亲军在刘成的叱喝指挥下有条不紊地退出禁宫,场中便只剩下了众多禁卫,李明泽兄弟,还有皇帝和一群缩着脑袋的太监。
  “皇帝也回去吧,回你的延福殿去!”
  皇帝终于看到了太后的表情,看到了那眼圈旁的一抹水光,心中顿时涌起了一种深深的悸动。他很想开口说些什么,但喉咙口却牢牢地堵住了,最后一句话也没有说出来。他深深地下拜行礼,随后头也不回地转身离去。而在他走出老远之后,一干延福殿执役的太监方才如梦初醒,急急忙忙地转身追上了皇帝。
  夜空中吹着微微的风,带来了几分深切的凉意。而对于剩下的人来说,心中的担忧无疑让他们更冷。虽然很想混在南大营军士当中离去,但李明泽最终还是留了下来。他不能走,哪怕是为了自己千山万水好容易跋涉回来的辛苦,他也不能就这么走了。而对于黑布蒙面只能听不能看也不能说的李明嘉而言,每一刻时光仿佛都能够让他发狂。
  “夙儿,把这些禁卫也都撤了,不用再让他们拱卫慈寿宫了。”太后淡淡地吩咐了一句,口气中听不出一丝一毫的感情,“有副总管罗强在,你很快就会明白怎么做的,去吧,让哀家和他们呆一会,哀家有话对他们说。”
  网友上传章节
第二卷
彩云何时归
卷尾
大厦将倾
  “太后,离天亮只有一个时辰了。”
  “是么?”
  慈寿宫中的火烛早已灭了一半,但是,太后寝宫的灯火却依旧亮着。太后斜倚在床上,摇曳的灯火在她的脸上透射出一块块阴影,衬托得那条条皱纹更加清晰。田菁斜签着身子坐在床沿上,手中切削着一个水晶梨,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深深的担忧。徐莹,你究竟对太后做了什么,你知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为什么要挑起这样一场事端,为什么要让事情一发不可收拾,难道都是为了那什么虚无缥缈的理想或是志向么?
  “阿菁,你去把张年放出来!”
  徐莹闻言一愣,随即方才想起慈寿宫总管张年还因为先前的可疑事件被押在后房。尽管不知道所为何事,但她却明白崔夙不会无的放矢,因此犹豫片刻便婉转劝道:“太后,如今风波刚刚平息,张年那里还是等事情查清楚更好些吧?也不急在这一时,倘若证实他真的没有过错,到时候放出来再另行赏过不好么?”
  “你不明白!”太后轻轻叹了一口气,随后用不容置疑的语气吩咐道,“照哀家的话去做,哀家自有哀家的道理!”
  田菁奈何不了太后的执拗,只得起身站了起来,将手中的银刀和水晶梨一起递给了旁边的素缳,吩咐其小心照看太后,这才匆匆往外走去。而素缳将水晶梨削好,然后切成整齐划一的小块,正在那里装盘的时候,冷不丁却听见耳畔传来了一个声音。
  “素缳。你是否怨恨你立下大功,哀家却不曾开口让你归入陈家的家谱?”素缳为这突如其来的问话而一呆,恍然未觉之际.手中地银刀已经落在了地上。当听到那叮当清响的时候,她方才醒悟了过来。也顾不得去收拾地上的东西,慌忙疾步走到太后榻前跪了下来。
  “奴婢生下来,魏王就从来没有认过我是他地女儿,从小到大奴婢更是没有上台面的机会。奴婢能够有今日地机会,能够立下功劳。全都是拜太后所赐,奴婢怎敢有什么怨言?太后,奴婢别无所求,甚至不求能够嫁一个什么良人,只求能够随侍太后左右,这就是奴婢最大的心愿了!”
  “傻孩子!”太后缓缓伸出手,在素缳的脸上轻轻摩挲了一下,然后便缩了回去,“这算是什么心愿?你立下这么大的功劳。倘若连这点小事哀家都不答应你,也未免太不爱惜人才了!”
  从小到大,素缳从来没有受到过别人这样的对待。哪怕是她地母亲也都是对她冷冰冰的。现如今,往日高高在上的太后却突然用这样和蔼的语气对她说话。怎能不让她万分惶恐。万分感恩?一时间,她只感到喉头哽咽。纵有千万言要讲,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哀家的寿元已经不长了,你跟着哀家无非是虚耗时光,今后你就跟着夙儿吧。你此番为她办了那么大的事,又显示了非凡的能耐,以她维护自己人的性子,绝对不会让你吃了亏,总比陈淑妃哪个糊涂人好。记住,我不让你入陈家的宗谱,反而是一件好事。”
  素缳越听越惊,见太后闭上了眼睛,遂不敢再打扰,连忙蹑手蹑脚地退到了一边收拾。不一会儿,田菁便带着一身簇新地张年走了进来。
  “奴才叩见太后。”
  “张年么?”太后疲惫地睁开了眼睛,确认地上那个连连叩头的人正是张年,便微微点了点头,“你起来吧,哀家信得过你。夙儿说过你那时失踪了三天,还说你不肯说出其中原委,一定要对哀家禀明。现在哀家人就在这里,你就直说吧?”
  尽管感激太后的深信不疑,但是,看了一眼旁边地田菁和素缳,张年还是有些犹豫。此时倒是田菁不耐烦了:“张年,太后的事情只要你知道地,我必定都知道,你如此吞吞吐吐,难道还担心我泄露消息出去不成?太后信任你不假,但如今非常时刻,我断然不可能让一个可疑地人和太后单独呆在一个房间里!”
  太后的脸色却渐渐阴沉了下来,在深深凝视了张年许久之后,她终于吩咐道:“阿菁,你和素缳先出去一会,若是有事,哀家自会吩咐你们!”
  “太后!”
  田菁难以置信太后地决定,不由得出声反对,但在看到太后那种不容辩驳的眼神时,最终还是退让了下来。朝素缳打了个眼色后,等到素缳退出之后,她心不甘情不愿地转身往外走,临走前目光还在张年身上流连了一阵。
  尽管房间中只剩下了两个人,然而气氛却愈发僵硬了起来。太后不再去看张年,而是仰头在房梁上看了许久,这才突兀地问道:“你可是见过他了。”
  “太后怎会知道?”张年一时大愕,脱口就问了出来,随即方才觉察到自己的口气不对,“太后果真料事如神,奴才这三日失踪,正是为其挟持。他把奴才关在慈康宫足足三日,自己却不知道去了那里。后来又莫名其妙地回来放了奴才,还说了一通很奇怪的话。从他的口气中,对太后和当年那件事的怨恨丝毫未解。只是,他那时似乎还不知道郡主……不,是公主已经做出了正确的应对布置。“他不知道?只怕是他故意让你认为他不知道吧!”太后冷冷一笑,脸上露出了一丝病态的艳红色,“这么多年了,他依旧耿耿于怀,依旧不忘哀家做出的决定,他怎么就不知道反省一下自己?倘若他不是那么偏激,不是那么冲动,怎么会发生那个时候的惨剧,怎么会让局势一发不可收拾?”
  张年不再说话,当年的那段旧事,一直都是耿在不少人心头的尖刺,尽管如今知情者越来越少,当事者更是差不多死光了,依旧难以磨灭那段记忆的,大约就只有太后和那个人而已。至于其他的人,大约都恨不得永远不提起才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