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太尉新传(校对)第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1/282

  “你说什么,阿爸真的要来?”白玲不可思议地瞪着七叔,许久才质问道,“七叔,你上次惹出来的麻烦还没完,这个时候若是阿爸的行踪泄露,你知不知道会导致什么情况?”
  “上次是我失算了。”七叔的脸上掠过一丝异色,随即叹了一口气,“我怎么知道他们有这样的手段,能够用这么一点点兵力安抚了南平僚人?白玲,你老实告诉我,你找的那个男人究竟是谁,为什么他能够调动朝廷兵马,为什么他有这样精干的手下?”
  “你迟早会知道的。”白玲苦笑一声,俏脸上浮现出几许黯然,但下一刻这些软弱的神情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七叔,你一定要转告阿爸,如今情势不同,他千万不能做什么傻事!你也应该知道,勿邓部一向对大宋最为恭顺,因此虽然他们被两林部压得喘不过气来,大宋却依旧会在各方面给与他们援助,而乌蒙部的强盛连一百年都不到……”
  不待白玲说完,七叔便一口打断了白玲的话。“这些我都清楚,大王更是心里有数。我们这些部族夹在大理和大宋之间,生存空间本就有限。听说如今大理和大宋有意交好,大王自然不会做出什么错事来,你就放心吧!”
  乌蒙王罗斡的行程相当隐秘,为了掩人耳目,他只带了四名随从北上,等到抵达渝州时,正好是朝廷谕旨到达的时候。他挤在人群中仔仔细细地看着那张榜文,当看到对赵氏一族的处分时,禁不住深深吸了一口气。赵氏兄弟两人被诛,其父和妻儿族人则遭到流放,而马帮参与此事而被捕的所有人则全部处死,朝廷更将派兵追剿所有马帮中人。
  “一步错步步错……”他喃喃自语了一句,随即自失地一笑,很快挤出了人群。渝州改名为恭州这样的事对于他来说根本是无足轻重,他只是从赵氏的结局上感到了兔死狐悲而已。不过,相比内附的赵氏而言,乌蒙部至少还有相当的自主权,他并不担心兔死狗烹的结局落到自己身上。
  尽管已经快马使人飞报成都府,但燕青还是没料到罗斡会来得这么快,更没有料到罗斡会指名见他。他自忖没有官职在身,因此死活拉了姚平仲同去。说实话,他心底也有些好奇,一个能够慧眼识珠收白玲为义女的一方霸主,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出乎燕青的意料,罗斡看上去并不是一个精明强干的人,两鬓的风霜和额头刀刻一般的皱纹,让这个异族老者看上去更像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人。但是,仅仅看侍立在他旁边七叔的恭谨神情,燕青便不敢有丝毫小觑之心。
  “汉人有一句老话,英雄出少年,我一向不相信,但这一次却信了!”罗斡仔仔细细地观察着面前的两个年轻人,见一个刚毅一个随和,心中自然而然有了计较。他招手示意旁边的白玲过来,这才含笑解释道,“当初我之所以认阿玲作女儿,一来是可怜她的身世,二来则是和我随行的长老认为她是有福之人,如今看来果然没错。”
  “阿爸……”白玲不安地看了对面的燕青和姚平仲一眼,心中百感交集,后头的话竟一个字都说不下去了。
  见话语权都掌握在对方手中,燕青不由眉头微皱,随即稍稍欠了欠身道:“玲姐的乌族白凤之名远近皆知,当初大王能够慧眼识珠,实在令人感叹。今次大王远道而来,不知是否另有要事?”
  罗斡只是微微一愣便直言道:“我想见见阿玲的丈夫。”
  “什么?”率先发出一声惊呼的却是白玲,她虽然生在异族,但对朝廷政令仍旧有所了解,更明白对于高俅这样一个高官来说,娶一个异族女子是何等困难。一时间的失态过后,她勉强挤出了一丝微笑,“阿爸你怎么这么心急,他……”
  “这么说,大王是已经知道了?”燕青突然打断了白玲的话,目不转睛地盯着罗斡。
  “如果到了现在我还不知道那个所谓的大商人是谁,那这几十年不是白活了?”见一旁的七叔也露出了惊讶之色,他毫不犹豫地站了起来,来回走了几步,突然转过了身子,原本有些黯淡的眸子中闪现出一缕智者的光芒。“如果不是那位初来巴蜀便立了大功的高帅,你们又怎么能那么容易地调动人马平息了此次的事变?”
  “是他!”七叔把前前后后所有事联想了一遍,终于恍然大悟,面上情不自禁地露出了一丝愧疚。他在渝州待了那么多天,却始终不明就里,比起初来乍到便抓住了线索的罗斡来说,着实太过目光短浅了。
  罗斡见燕青和姚平仲都是泰然自若,心中愈加波澜起伏,但在面上却显得极为镇定。“高帅认识阿玲想必是偶然,两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也应该是偶然,不过,事情发展到如今这个局面,有些话我却不能不说。我知道,如今大理正在谋求归宋,但是,大理当初立国得到了三十七部的支持,最后却失尽人心,造成三十七部屡屡起兵动乱。所以,大宋纵然能够得到一个大理作为属国,关键还在于处于两国中间的我们。”
  话说到这个份上,燕青不得不仔细思索,他和姚平仲对视一眼,见对方的眼中精芒毕露,立刻明白罗斡所说都是真话。他一向只负责处理局部,对于西南总体形势的考虑往往也只局限于一点一面,但他却知道姚平仲这个将门子弟在短短时间里做足了功课,在这方面比自己要精通得多,因此只得暗地里推了姚平仲一把,示意他开口作答。
  “大王的意思是不是要高帅迎娶玲姐?”姚平仲说话一向直来直去,因此浑然未觉自己的话会给别人造成怎样的感觉。“如果高帅肯迎娶玲姐,大王是不是愿意做出其他什么承诺?”
  一句话顿时令在场众人全都变了脸色,白玲固然是面色惨白,燕青和七叔也好不到哪里去,就连始作俑者罗斡也愣在了当场。许久,这位乌蒙王方才愤怒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
  “我不是在卖女儿!”
  “连玲姐自己尚且没有提出此事,大王在这个时候提出来,不觉得给人一种交易的感觉吗?”姚平仲寸步不让地反击道,“大王如今是以乌蒙王的身份坐在这里,而我们也同样是代表朝廷而到此地来,这其中的意义大王应该很清楚!在这个时候将玲姐牵扯进来,不能不让人怀疑大王的居心!”
  “你!”罗斡根本没想到一直默不做声的姚平仲竟然词锋如此厉害,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良久,他长长叹息了一声,重新坐了下来。“我当然不是这个意思。”
第三章
千里迢迢伊人来
  “端明殿学士吗?”高俅捏着手中那份公文,嘴角稍稍上翘了一个弧度。大宋的馆阁学士之多大概是历朝历代之最,虽说都是虚衔,但大多是从馆阁待制等侍从官上来的官员必经之路,而要想扶摇直入政事堂,这也是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一步。所以,对于自己从宝文阁学士、龙图阁学士一路升任端明殿学士,他还是很有成就感的。只不过,同蔡京一步跳回京城相比,他这一次的升官便有些无足轻重了。
  “终究还是没有挡住蔡京的步伐!”他随手将公文搁置在桌子上,转身走到了窗前。人说大宋的基业完全是毁在蔡京的手里,其实这一点并不正确,如果没有历史上那个昏庸无能却又刚愎自用的道君皇帝,而是换作神宗这样励精图治的皇帝主政,那么,蔡京决不至于在政治上那么大胆。从列党籍到排异己,历史上蔡京从执政初期就展示了其锋利的獠牙,反而令人忽略了他极其激进的治国之策。“只希望曾布能够多拖他几天吧。”
  与他曾经读过的历史相比,虽然改元崇宁,但赵佶在一系列的政令上无疑还是沿袭了建中靖国的那一套,朝堂上依旧是正人林立,尤其是台谏官更是犹显诤臣本色。虽然高俅对于一小撮只会狂吠的家伙非常不满,但是,对于大多数言官他还是相当满意的,更何况他还提早安置了一个宗泽在其中。所以,在他看来,至少自己还有足够的时间带着功劳返朝。
  转头瞅了一眼书桌上蔡京的来信,他最终还是坐了下来。不管怎么样,蔡京刚刚重返政治中枢,一封贺信还是很有必要的。他一边笔走龙蛇一边想到了先前给妻子英娘和伊容捎去的家信,心中倍感庆幸。蔡京固然是抓住了宫中的元符皇后刘珂,可自己下手同样不慢,英娘和王皇后自藩邸时便有些交情,而伊容和正得宠的郑婕妤王婕妤更是手帕交,从这一点来看,自己并不落下风。
  “高帅,渝……恭州急报!”
  高俅闻声往外望去,见焦恩仲气喘吁吁地站在门外,心中不由一惊。“快进来,究竟怎么回事?”
  焦恩仲双手将信呈了上去,这才摇摇头道:“送信的人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让您亲自开拆,吴老和正夫都不敢造次,所以我就拿过来了。”他见高俅飞快地裁开信封展开了信笺,心中也有些好奇。朝廷刚刚处置了一大批人,恭州还会有什么大不了的事?
  “乌蒙王罗斡?”看到这五个字,高俅眉头一挑,心中顿时掠过一丝不安。他当然知道白玲就是乌蒙王罗斡的义女,也知道乌蒙王派了人在恭州(此后渝州一律称恭州)保护白玲,但是,他并没有想到堂堂一部之主竟会亲自到恭州来。从燕青手书的字里行间,他隐隐约约感觉到一丝不同寻常的意味。要知道,在刚刚送走高明清一行的当口,乌蒙王罗斡便突然赶到了恭州,这其中的文章便大了。见焦恩仲依旧站在那里,他信手将手中的纸递了过去。
  “这……”焦恩仲自然还不知道高俅和白玲的事,看完之后登时愣了。许久,他才大喜过望地道,“大人,这正是一个好机会。要知道,之所以西南蛮夷屡屡动乱,正是因为他们对官府的不信任。官府与蛮夷货马,常常贱买高卖,久而久之,再无蛮夷部落肯向朝廷卖马;而一旦蛮夷饥荒而想向官府贷米时,州县官府也往往贪图蝇头小利而造成大乱的隐患。乌蒙部乃是近百年来在乌蛮一族中崛起的大部落,人口有数万之众,能征战的兵卒也不少,若是能拉拢了他们,再行笼络羁縻其他部族之事,则西南之患旦夕可定!”
  哪有这么简单!高俅心中暗叹焦恩仲还留着几分书生意气,面上却丝毫不动生色。汉夷之争固然是西南的一大隐患,而诸夷之间的冲突却更加令人忧惧。大宋向来的政策就是对恭顺的厚加恩赏,对于不恭的则敷衍了事,纵使打起仗来,也往往是抱着此乃诸夷纷争的由头置若罔闻很少插手。正因为在用兵上的克制,比起唐朝深陷于和吐蕃以及南诏中无法脱身的境况来,大宋的西南已经安定多了。
  “你去替我写一封信,邀请乌蒙王到成都府来,然后盖上我的小印,我会另外派人传个口讯过去!”高俅一转念便打定了主意,随口吩咐了焦恩仲一声。他眼下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不能把时间全都耗费在处理诸夷纷争上,就连大理那边的勾当也已经交给了公孙胜和高明处理。
  公孙胜眼下却在府衙的一间客房里,他的对面,原本狡猾多变的小贾正规规矩矩地坐在那里,只有那双依旧灵动的眼睛显现出了他的不安分。
  “小贾,你这一次功劳不小啊!”公孙胜嘿嘿一笑,右手轻轻摩挲了一下下巴,“能抓住秦老大就足够你将功补过了,想不到你还能拿出大理段氏的信物来。”
  “那是我有幸见到了大理王世子。”小贾小心翼翼地陪笑道,他先前刚刚知道自己这位师傅已然是新任蜀帅的心腹,自然而然地打了顺竿爬的主意。要知道,他在大理虽然混得不错,终究还只是一个不入流的打手,哪里及得上公孙胜这样攀上真正的朝廷权贵?“师傅,不瞒你说,大理王如今除了有钱之外,权力已经很小了,所以我也只是混口饭吃。师傅,你如今跟了一个大人物,能不能提携我一把?我可以……”
  “你小子住嘴!”公孙胜一口打断了小贾的话,似笑非笑地打量了对方两眼,“以你小子的心计,会不知道上头为什么留了你一条命?秦老大那批人不久就会以江洋大盗的罪名被处死,胡宪水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就你们几个人被单独押了起来,你会不知道其中利害?”他一边说一边轻轻拍了拍小贾的肩膀,“我这个当便宜师傅的最后提醒你一句,别不知足,否则再有什么差错可别怪我没提醒你!”
  他说完便头也不回地往外走去,此时,门外的四个军士顿时分作了两拨,两个依旧守在外头,两个却径直进了房间监视。虽然小贾这段时日一直表现得异常老实,但谁也不敢放松了戒备。
  “公孙老弟,怎么样?”
  公孙胜眼前一花便发觉高明窜了出来,顿时没好气地答道:“这小子比狐狸还狡猾,我还没说他倒试探了起来。你放心,这件事让他去办保准成功,这小子连大理世子都能打上交道,钻营的本事大着呢!”
  “那就好!”高明耸了耸肩,突然将公孙胜拉到了一边。“我还有一件事要问你,听说高帅前些时日在那边和一个乌族女子……”
  公孙胜登时脸色大变,狠狠瞪了高明一眼。“这些话你有胆子直接去问高帅,问我干什么!”他一把挣脱了高明的手,急急忙忙地溜之大吉。
  “真是,我还准备抓着由头向家里那位报信呢,说不定还能讨两个赏钱!”高明低声嘀咕了两句,无奈地转身离去。
  数日后,高俅没有等到乌蒙王罗斡,却接到了千里迢迢从京城送来的家书。然而,当他见到了那个送信的信使时,立时呆若木鸡。他根本没有想到,从汴京到成都府数千里的路程,伊容居然敢只带着一个随从星夜兼程地赶到了这里。
  “你……”
  “怎么,吃惊了么?”伊容一把拉下了用来遮掩的头巾,满头青丝顿时飘落了下来。“姐姐一开始死活不答应,后来我偷偷拿了她写好的家书溜了出来。”她得意地扬了扬手中书信,这才在椅子上坐了下来。“幸好我学了好一阵子骑马,否则这一路下来非把我颠散了不可!”她一边说一边轻轻揉着肩膀和腰腿,眼中却流露出一股无法掩饰的关心。
  顾不得房间里还有一个自己府中的家人,高俅几步冲上前去,一把将伊人抱在了怀里。他很难想象,这一路伊容是怎么一个人熬过来的,要知道,他当初入蜀的时候也弄得疲惫不堪,更何况伊容一个女儿家?
  直到此时,伊容方才感到一颗心落了地,她顺从地倚在高俅怀中,缓缓闭上了眼睛。二十一天,足足二十一天,她实在是太累了!如果不是心底的那股子信念支撑着她,她这一路怕是不知要从马背上摔落多少次,好在一切终于结束了。
  发觉伊容没了动静,高俅不由低头往那张熟悉的俏脸上望去,这才发现人已经睡着了。看着那修长的睫毛和沾上了尘土脸蛋,他情不自禁地低头吻了一下,然后才把人抱了起来。
  “大人!”陪同伊容前来的家人此时方才找到空隙插话,“夫人让小人转告您一句话,伊容姑娘就交给您了,京城里的事她会格外注意,大人不必操心。”
  高俅闻言一震,脚下步子也不由慢了下来。这时,他终于认出来了,那个被伊容说成是硬拽出来的下人,不正是妻子英娘最信任的一个管事么?
第四章
俏佳人纵论宫闱
  望着床上睡得香甜的玉人,高俅发觉自己的心中满是柔情。就是这个坚强而聪慧的女人,替自己在向太后面前百般周旋,替自己在宫闱中打探消息,最后竟为了自己而失去了世家女子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自己确实亏欠她良多。他轻轻地伸手在那一头秀发上拂过,目光又落在了伊容嘴角那一缕微笑上,整个人不由一怔。正在此时,床上突然传来了一阵微不可闻的呢喃。
  “喂……谁让你东张西望的,这是慈德宫……”
  “……太后,是我对不起您,可是,我控制不住自己……”
  “……我知道他有妻子,可是,只要他心里有我,那就够了……”
  品味着这一句句话,高俅似乎又回到了那一次在慈德宫求恳的场面。要不是赵佶突然出现,他知道自己也许很难坚持到最后,不管怎么说,最后自己还是成功了。他小心翼翼地替伊容掖了掖被角,转身朝门外走去。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何必急在这一时!
  回转偏厅,高俅却意外地又看到了那个管事。大约是洗了澡换了干净衣服,他发现对方看上去精神了许多,只是眉宇间的倦色却无法隐藏。他思量片刻便缓步走了进去,那管事一见他便脸色一变,连忙拜倒在地。
  高俅颔首示意其起身,这才开口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入了官场之后,他几乎把家里的事情一股脑儿全都扔给了妻子英娘,因此尽管觉得此人面熟,一时间却怎么都想不起其人名姓。
  “小人张可。”那管事深深低下了头,毕恭毕敬地说道,“一直在夫人手下专管协调各处事务,已经干了三年了。”
  “唔。你路上辛苦了,为什么不先去休息?”
  “小人不敢。”张可抬起了头,小心翼翼地从怀中掏出了一封信,双手呈了上去,“小人奉夫人之命另外给大人带了一封家书,所以……”
  “哦?”高俅眼前一亮,立马起身接过了书信,心中却有些感触。伊容说是偷偷溜出来的,眼下看来,还不如说是英娘故意装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的人,否则,这所谓的家书又从何而来?匆匆看完书信,他对京中景况更清楚了一些,情不自禁地露出了一丝柔和的微笑。
  打发了张可前去休息,他本想立刻召见三个幕僚,但才要下令却又止住了。如今蔡京正是声势日涨的时候,这三人都是蔡京所荐,突然和他们商量此中情弊着实有些不妥。思量片刻,他便单独往自己日常理事的小书房走去,心中不无盘算。
  次日一大清早,足足睡了七八个时辰的伊容终于精神奕奕地出现在了人前,直嚷嚷肚子饿。所幸高俅早有准备,命厨房熬了一大锅补益元气的人参鸡粥,他眼巴巴地看着对面的伊人一口气塞下去三碗,心中不无惊叹。
  “你慢点,小心烫着!”忖度周围没有旁人,高俅只得苦笑着用手帕帮她擦拭了两下,“你这副样子要是给别人看见,非笑掉大牙不可!”
  “怕什么,反正我也成不了大家闺秀!”伊容没好气地翻了一个白眼,再次把慢慢的一碗粥消灭得一干二净,末了才心满意足地长长吐了一口气。“路上要赶路不能多吃,我还是第一次知道,原来骑马那么辛苦!”她说着便露出了心有余悸的神情。
  “你呀,上千里的路程何必这么匆忙,万一累坏了身子,岂不是自己吃苦头?”
  “哼,还不是为了你?”伊容面露嗔色,看了看周围这才低声道,“圣上已经将郑婕妤进封为婉仪,看来离四妃的位子指日可待了。”
  “这么快?”高俅顿感心中一跳,他先前出入慈德宫时曾经多次遇见郑王两女,论姿色,两女和伊容不分伯仲,但与伊容流露出来的刚毅相比,两女确实都属于媚态入骨的那种类型,也难怪赵佶会如此迷恋。不过,比起王氏来,郑氏更聪明一些,她知道自己出身低微,因此始终在大臣当中寻找后援,对于伊容这个昔日同伴更是拉拢有加。
  “我上次进宫去看她的时候,她曾经透露,说是圣上曾经隐约提过对蔡元长颇有好感。”说到这里,伊容颇有些忧心忡忡,她毕竟在高府已有时日,对这些事情还是懂的,“圣上还说蔡元长的儿子蔡攸为人乖巧有才,准备他日赐其进士出身。”
  这种枕头上听到的话有多大分量,没有人比高俅更加清楚,因此他丝毫不敢小觑。他当初若是巧舌如簧劝说曾布抑蔡当然是完全可行的,之所以没有走到这一步,就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在大方针上远远及不上蔡京的才能。如今他要做的,首先就是竭力压制蔡京作为权臣的那一面,然后才是设法利用其作为能臣的那一面,至于能做到哪一步,却得看京中那批人的表现。平心而论,这些年来他也在京中积累了深厚的人脉,虽然及不上为官数十载的蔡京,却也是相当可观了。
  高俅陡地想起一事,连忙问道:“郑婉仪的崛起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那她有没有向你……”
  伊容当然知道高俅想要问什么,略一思忖便答道:“她是个绝顶聪明的人,听说在宫里表现得谨守本分,对王皇后也是恭敬有加,这一点比之当年的元符皇后要收敛得多。她和王婕妤毕竟是当年慈德宫的老人,对于礼数方面,钦圣太后从来没有放松过,所以一向看起来恭顺,更不会贸贸然对外人提这种事。”说到这里,她又突然词锋一转,“倒是姐姐晋见王皇后的时候,王皇后曾经不经意地流露出一丝怨望,听说圣上已经好几个月没有去她那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1/2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