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太尉新传(校对)第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282

  “容姐绣得很好么?”白玲闻言好奇地凑了上来,“赶明儿容姐教教我,我也绣一个什么……荷包送给你!咦,这是鸭子还是鸡?”
  “……”
第十二章
查弊政惊闻异讯
  “自赵德明据有西北后,我大宋从契丹和西夏收购的战马日益减少,所以往往只能买马于吐蕃大理以及西南各部,这其中主要的就是以茶易马。川陕四路年产茶约三千万斤,一向禁榷用于买马,尤其是名山茶最为羌人喜爱。须知在陕西诸州岁买马两万匹,便要从名山岁运茶两万驮。”
  说话的是吴广元,他拿着手中那一张小小的纸片,面上的神情异常郑重。“这都是国之大计,历任知府自然是照章遵行,这运往陕西的茶叶自不必说,都是好的。不过,在西南诸州,朝廷向来以贵价买马以收羁縻之效,但是,各州府的官吏往往贪图蝇头小利,在上面大动手脚,使得茶马之政日渐败坏,而各羁縻州也为之怨声载道。据我所知,这些年在西南发生的小动乱,十有八九都利益之争而起。唉,只不过是一些害群之马,便坏了朝廷大事!”
  听了这番话,高俅心中暗叹,但他做官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到西南也有大半年,对于情况已经有了深刻了解。比起东南各州县来,对于绝大多数等待候选的官员来说,西南无疑是一个最难管治的地方,因此时常发生朝廷任命了官员,官员却不肯前来上任的景况。更有甚者,来上任却消极怠工,抑或是盘剥地皮压榨子民,矛盾就这么一天天积压了下来。
  就像前一次唐门众人分说的那样,除了每年运到陕西的茶叶之外,西南一带的官办茶马之政已经败坏,倒是私人贩马日渐兴盛,像当初的马帮,就几乎独占了西南马匹生意的一半以上,而现如今马帮坏事,紧盯着这条门路的人不知凡几。须知大宋马价极其昂贵,蕃部自费运至京师的券马,价格从二十七贯到七十五贯不等;而献给贵人的坐骑则价格更高,从六十贯到一百一十贯不等;沿边州郡买马场购买的省马,其价更是昂贵。虽然这些马及不上北方马匹的雄壮,但在大宋没有取得河西之地的情况下,这已经是很重要的一条得马渠道了。
  “仅仅是去岁一年,汉夷之间官府记载的冲突便有几十起,其中还有夷民为了官府克扣卖给他们的粮食,因而聚众袭击官府的。”金坚这些天也一直埋头在一堆故纸里,两个眼睛已经有些凹陷了下去,脸色中尽显疲惫。“官府在西南一带的信誉越来越差,很大程度上都是官员的关系,好官往往当不了多久就会外调,而那些夷民深恨的官员也是干不了多久就一拍屁股走人,长此以往,西南说不定又会有一场大乱。”
  范明哲毕竟是头一次坐在这里,因此一直都保持沉默,但没有放过众人所说的任何一句话。待到书房中再无人发言,他终于忍不住开口道:“大理向产良马,虽然不适合用做骑乘,但却是优良的驮畜,每年南下大理买马的商人不计其数。我曾经听说,这些商人也从西南夷用茶叶购进大量马匹,其价总会高出朝廷的收购价格。甚至有商人用重金贿赂茶马司官员,使其虚价失去夷民信任,然后自己却趁机而入。”
  高俅情不自禁地轻叹了一声,缓缓闭上了眼睛,手指不停地叩击桌面。从来没有哪个朝代像大宋这样缺马,之前的历朝历代不是自己有优良的养马场,就是分崩离析用不着大规模骑兵作战,而大宋却不同。本身没有优良的马产地也就算了,偏偏面对的是两个出自游牧民族的国家。契丹和党项游骑入侵时,往往是奔袭于千里之外,消匿于倏忽之间,等官府调集了步兵之后,却连对方的影子都抓不到。这还不算,就算好不容易买来了优良的战马,养马的饲料也是不得了的开销,这对于本就不宽裕的大宋财政更是莫大的负担。
  “取西夏迫在眉睫!”不知怎的,他的脑中顿时闪现出这样一个念头,但下一刻又深深藏了起来。眼下之计是先把好茶马交易这一关,为此他已经专门向朝廷递去了长达数万字的折子,相信批复在不久之后就应该下来了。
  “马帮溃灭之后,他们原先的生意大多落到了谁的手里?”他倏地睁开了眼睛,目光一一扫过众人。“这件事还没过多久,想必要乘虚而入还不是那么容易吧?”
  听到这个问题,吴广元和金坚都露出了一缕奇特的表情。两人面面相觑了好一阵子,金坚方才低声提醒道:“大人还不知道么,自打恭州一事结束后,七公子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接管了马帮的所有马匹生意。虽然各家对此颇有微词,但看在大人的面子上,没人敢作立仗之鸣。这其中姚公子也有参与,听说宁远军的几个军官……”
  “什么?”高俅终于勃然色变,几乎失手打翻了手中茶盏。他这些天先是忙着应付乌蒙王罗斡,然后又和段正严来回扯皮,万万没有想到燕青那小子竟会有如此大的手笔。一想到马帮当初的声势,他就禁不住头皮发麻。好家伙,这要是被人参上一本,他的麻烦就大了!
  “你们怎么不早告诉我!”他一时恼火,狠狠地瞪了两个知情者一眼。
  “我们还以为大人早知道了。”吴广元见高俅反应如此激烈,这才明白高俅自己并不知情,不由惊讶于燕青的胆大包天。但话说回来,对于这个举动,他个人却是相当支持的。“大人,七公子这件事虽然做得鲁莽了一些,但如果不是他下手得快,这条路又会被本地豪商所把持。马帮当初有数千人,朝廷尽管以谋逆之罪治其魁首,但不可能加罪所有人。除了七公子之外,其他商人谁敢收容他们,若是让这些人流落在民间,又会造成多大的乱子?再者,七公子少年老成,至少不会做什么出格的事情,此事反而于朝廷有利。”
  高俅不禁露出了一丝苦笑,他怎么会不知道自己这个义弟的想法,年纪轻轻却手段老辣,直到现在他都觉得庆幸,要是当初没有一时起意,恐怕也不会得到这么一个贴心的人。可是,这件事实在太大了,眼下自己圣眷正好,收拢马帮众人自然不会有人诟病,可是应景儿就是最大的把柄。
  “算了,他做都做了,我还有什么法子,想不到连希晏都跟着他一起胡闹!对了,你刚才说还有宁远军的几个军官在里头一起掺合?”
  金坚这时才笑道:“驻扎在西南的朝廷军队向来在饷银衣料上都比京城禁军来得差,所以不得不用诸多方法来捞钱,尤其是那些体恤军士的长官就更难了。说来宁远军还是好的,上下军官至少还记得手底下那些军士,又都觉得姚公子这个将门子弟值得交,所以二话没说便悄悄在后头支持了一把。不过大人放心,知道这件事的除了七公子他们两个之外也就我们这些人,外人只会以为宁远军看在大人的面子上帮帮忙而已。”
  “这帮自作主张的混蛋!”虽然狠狠骂了一句,但高俅的心中隐约却还有几分喜悦。他是一方帅臣,当然希望能够指挥得动那些军士。姚剑的晋升已经让忠勇军上下军官红了眼,上次出动时的丰厚赏格更是让其他军士动了心。大宋军队调防频繁,他并不指望能够真的插手军务,但至少在西南的这些时间里,他希望能够做到如臂使指。如今泸州宁远军摆明了态度,他怎能不喜?
  “大人,那茶马榷场那边……”
  “暂时不去动他们,朝廷很快就有旨意下来,他们要再像往日那样作威作福恐怕不容易,要蹦跶,至少他们也得在我的手心里蹦跶!”高俅的脸上掠过一丝森然杀气,入川这么多天,他也只在当初收拾渝州逆党的时候展现过一次强硬手腕,这一次少不得又要下杀手了。
  这次是真的有人要倒霉了!在座的三人同时转过一个念头,但事不关己,他们自然不好再说什么。一阵静默过后,吴广元和金坚便起身告退,范明哲正想跟着离开,却被高俅叫住了。
  “长明,你初来乍到,也许对我这个人并不熟悉。”见范明哲似乎有些紧张,他便摆手示意对方坐下,这才说道,“论年纪,你们这些人都比我年长,像吴老更是阅历丰富,所以我不希望你有什么顾虑。总而言之,该熟悉的东西你尽快熟悉,在事务方面不妨选取自己最拿手的先操练,至于你的身份证明我也会尽快让人办妥。记住,从今往后,你就再也不是一个大理人,而是我大宋子民!”
  一席话说得范明哲激动万分,嗫嚅了好一阵,他方才深深地弯下了腰:“大人知遇之恩,我会永远铭记于心!”
  望着范明哲远去的背影,高俅不由露出了一丝笑容。要不是从段正严那里得知范明哲并不满足于一个小小的大理,他也不会硬把人要过来,如今看来,这一步却是没走错。多一个和其他势力没有关系的人在身边,自己总是更方便一些。
第十三章
鸿门宴上下归心
  和吴广元金坚想象的不同,燕青收服马帮劫后余生那些帮众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为了能够将这样一股巨大的力量收归己用,他几乎是离间分化游说无所不用其极。当然,最最管用的还是他头上那块金字招牌。恭州之乱是如何得以消弭的,如今川中百姓几乎无人不知,在议论赵家自取其害的同时,人们也咂舌于燕青和姚平仲两个少年郎的狠辣。
  这一次,被客客气气“请”到已故马帮帮主盛三府邸的那些中层头目,面对的便是一场鸿门宴。尽管桌上美酒飘香菜肴丰盛,但这些人还是阴沉着脸。他们虽然不如当初那些高层一般一呼百诺,但少说也是一方霸主,哪里想得到会在一夕之间沦落到如今的境地。
  这其中,尤以楚老七最为忐忑,他早先巴结陈克韫巴结得最起劲,原本以为也难逃一死,最后竟奇迹一般地逃出一命。可是,当他看清楚主位上的人时,一颗心顿时凉了半截。他并没有想到,当初耀武扬威的对象竟是这样了不得的人物,一想到那迅若惊鸿的一箭,在回忆起街头巷尾的传闻,他顿时感到后背心完全湿透了。
  “我知道各位怎么想的,不外乎是我燕小七趁人之危,想要吞并你们这些年来辛苦创立的基业。”燕青好整以暇地瞟了座上众人一眼,脸上带着招牌式的温暖笑容。在他旁边,姚平仲正冷脸坐在那里,正合了一冷一热黑白双煞。
  “其实,我也确实是这个意思!”燕青倏地两眼光芒大盛,狠狠一巴掌拍在桌子上,震起了一个满盛着美酒的杯子。只是一瞬间,酒液就全都不偏不倚地泼在了楚老七脸上,而那只杯子则余势未消地跌落在地,咣当一声摔得粉碎。
  明知是被人拿着做法,袖子里也带着手绢,可楚老七偏偏就不敢抬手擦拭。他强忍着眼睛里火烧火燎的感觉,硬是端坐在那里,脸色丝毫不变。他知道,在座其他人固然没有得罪那两位的地方,可自己的身家性命就在对方一念之间,别说一杯酒泼在脸上,就是一杯滚烫的开水,他也躲不起。
  燕青满意地看着全场诸人都把注意力集中到了自己身上,寸步不让地对视着那些或存恶意或是嫉恨的目光。“各位还在回想着旧日那美好的日子么,我不妨告诉你们,只要一道公文,你们就是逆党,就是该充军发配永不超生的逆党!”他骤然提高了声音,用犹如疾风骤雨般的语速冷冷发话道,“陈克韫是谋逆,那么马帮所有人至少也是从逆,只是念在你们大多不知情的份上,你们才能苟延残喘到现在!别以为自己真的有多金贵,你们能够做的事,那些底层帮众哪个不能做?”
  在一片静寂的气氛中,终于有一个往日就桀骜不驯的头目同样一拍桌子站了起来:“砍头不过碗大的疤!老子豁出去这条命,有什么大不了的……”
  不待他说完,姚平仲就接口道:“张虎,已故马帮帮主盛三直属,家中有一个老婆和两男两女四个孩子,除此之外,还在外头养着四个姘头,生有三个孩子。家产总计一万三千八百贯,另有一处小马场,其中良马六匹。还要我再说下去么?”
  随着他面无表情地把对方家中情况一一转述了一遍,座上众人无不色变,而刚刚还满脸怒容的张虎更是大惊失色,情不自禁地瘫倒在了座位上。没有什么比被人摸清所有底细更可怕的了,这些人无不有家眷儿女,早已不是当初能够舍命在外拼搏的人了。一想到自己一念之差就可能累及家人,更可能一无所有,所有人都生出了一股惊惧的情绪。
  “我一不要各位谋逆。”燕青见姚平仲的震慑生效,一边说一边屈下了一根手指,“二不要你们像以前那样定期孝敬才能保住位子。”他又屈下了一根手指,“三不要你们提着脑袋冒险。”他最后又屈下了一根手指,然后才一字一句掷地有声地说道,“若有不愿意的,现在就可以离开这里,当然,你们和留在这里的人就再也没有任何关系,生死也和我无关!若是愿意的,也请吱一声,别耷拉着脑袋像个死人!”
  在那股足以让人窒息的死寂中,楚老七终于第一个开了口,声音中带着几许颤抖。“我,我愿意跟着七公子干!”他见燕青目光逼人,连忙使劲吞咽了一口唾沫,“小人将来什么都听七公子的,绝不敢有半点异心!”
  楚老七这番表白顿时让其他人都愣了,人人都知道楚老七油滑,不到最后关头向来难见其人真心,这次为什么突然跑在最前头?几个胆小的略一思量,连忙出声附和,一时间,表忠心的声音此起彼伏,只剩下几个当初死忠于帮主盛三的中年汉子没有吱声。
  终于,几个中年人当中资历最老的一个终于发话了:“七公子,我只想问你一句,你是看中了我们马帮的生意,还是看中了马帮的弟兄?要是你只是看中马帮的生意,那就尽管拿去,用不着逼迫我们这些旧人。我们都老了,也帮不了你什么忙……”
  “放屁!”一直保持着风度的燕青刹那间暴怒了,“你们跟着盛三鞍前马后,积攒下了大笔家底,当然可以拍拍屁股走人,可是你们知不知道,你们下头那些弟兄如今都过着什么日子吗?他们卖的是苦力,拿的是最少的一份,现如今连那点活命钱都没有了,他们还能做什么?”他用一种极度轻蔑的目光注视着那几个中年人,冷冷哼了一声,“仅仅是这几天,官府就抓到了数十个光天化日之下拦路抢劫的家伙,按照律法都是死罪!你们倒知道舒舒服服地在家当个寓翁,他们呢?要不是我一个人难以找齐所有马帮旧部,谁管你们去死!”
  姚平仲也被燕青突然爆发出来的怒气吓了一跳,回过神之后立时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他当然能看出来,除了那几个脸上青一阵白一阵的中年人之外,其他人的血性似乎已经被撩拨了起来,只是一会儿工夫,想要退出的人便被孤立了。
  “据我所知,你们全都不是出自富贵之家,有现在的场面也全都是靠一拳一脚奋斗出来,那就应该知道那些苦兄弟的难处。马帮之所以会落到今天的地步,不正是因为有人煽动了帮中最底层的那帮人,然后卑鄙利用了他们么?如果你们还不识相,再来一次波及更大的,恐怕在座诸位不会再像现在这么安然坐着。”燕青的面色逐渐缓和了下来,混了这么多年,软硬兼施打一棍子给一个甜枣的手段他已经用得得心应手。
  “我不妨老实告诉你们,我燕小七不缺钱,西南的马匹生意虽好,我还不放在眼里。今后利润的三分之二我都会分下去,至于多少你们自己有数。我言尽于此,刚才出声的就留下,还有其他想法的都给我滚蛋,我可不想和当初盛三一样被自己人捅刀子!”
  这最后的承诺终于让所有人安了心,于是尽管又羞又恼,但那几个盛三的心腹还是低头伏低。依旧是马帮以前的那一套歃血为盟,但是,人却换了另一批,后来人坐上了原先老人的位子,而马帮这个名字也暂时被搁置。
  “在马帮所谓谋逆的事没有过去之前,我们就叫和记马行!”
  燕青用毛笔蘸着自己的鲜血面不改色地在宣纸上写下了四个大字,他虽然读不进书,但是一笔字却写得风骨不凡。
  “一个和字,这就是今后马行的宗旨!”他随手扔下笔,意味深长地扫视着所有人,“当初马帮的往事大家全都应该引以为戒,否则前头一批人的下场就是我们后面人的榜样!”
  此时,也不知哪里传出了一个低低的声音:“可是若有人挑衅怎么办?”
  “如果有谁不长眼睛,那当然不用客气!我们敬他们三分给他们面子,要是他们还不识相,那就往死里整,出了事情有我兜着!可若是马行里的人故意在外惹是生非,就别怪我不给脸面!”
  这一顿饭吃完,那些大小头目固然是如蒙大赦地纷纷告退,燕青自己也同样累得够呛。他一边揉捏着肩膀,一边轻轻在脸上拍了几下,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肌肉,这才向姚平仲问道:“希晏,你这次在我后头挺着,就不怕回去你家老爷子他们教训你?你可不像我,我怎么说也只是大哥的义弟,出了什么事也不能完全牵扯到他,你可不一样,姚家家大业大,万一被牵连可不得了。”
  “要真的不怕,我就不会把老冯老马常青他们拖下水了。”姚平仲咧嘴一笑,那笑容却怎么看怎么古怪,他一直僵脸坐在那里,此时只觉得脸上的肌肉都发麻了。“爷爷他们出生入死了一辈子,也谨小慎微了一辈子,虽然山西姚家的名声是创了出来,可还是不能压过种家。两家屡屡互相攀比,几乎变成了意气之争,我不想再走那条老路了。”
  十六岁,特赐忠训郎加合门通事舍人,对于和平年代的将门子弟而言,这已经是莫大的恩赏。姚平仲当然知道自己的这一次晋升从何而来,虽然从未在外表露,但心底已经有了计较。
第十四章
敲山震虎暗立威
  李清臣病故!
  韩忠彦落职!
  一天之内先后传来的两个消息让高俅久久不能平静,虽然早已经算到了不久之后的未来,但是,这还是来得太快了。说起来李清臣和韩忠彦当初都给他下过不少绊子,尤其是李清臣,躲在韩忠彦背后尽出黑招,结果最后非但没有成为名正言顺的宰辅,反而遭到了贬斥,如今更是病死异地。而韩忠彦虽然在那件事后仍旧勉强保住权位不失,可最终还是难逃落职的这一天。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他低声叹道,面上露出了一丝无奈。官场如战场,而大宋的官员又往往最是执拗,除了自己坚持的理念,往往将别人的不同意见视作眼中钉肉中刺,不把人整死誓不罢休。史书上都说王安石用人失误,新党在熙丰年间兴风作浪为祸朝野,可纵使是正史中大受褒扬的司马光,还不是一样在元祐执政时大肆打压新党,手段哪里又光明正大到哪里去了?
  “武官倒是有不怕死的,只可惜文官中不爱钱的凤毛麟角。”想到在西北战事中表现得异常悍勇的大宋将士,再想想朝中忙着捞钱的大员,高俅愈加觉得前路艰辛。现如今,一个更会捞钱敛财的蔡京已经上位,他只希望初显明君气象的赵佶不要被蛊惑了去。终于,他沉声吩咐道:“来人,去请范长明!”
  范明哲也是刚刚听说了这两个消息,他对于大宋朝堂终究没有那么熟悉,尽管恶补了一阵子,但比起浸淫于其中数十载的吴广元和金坚来,差的便不是一星半点。所以,被突然召唤时,他的心中颇有几分忐忑。
  高俅摆手示意范明哲坐下,这才解释了自己的用意。“你不用紧张,我只是让你代我写几封信。我口授一下大意,字句你自己斟酌,言辞不妨隐晦一些,但要把意思点透。”
  范明哲连忙点头,可是当他拼命把那些东西记在脑子里之后,方才觉得出了一身冷汗。他大略算了算,自己足足要写十几封信,几乎全都是当今朝堂上炙手可热的人物。曾布、蔡京、阮大猷、赵挺之、严均,除此之外还有好几个言官。平生第一次,他从心底生出了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对方什么都没有瞒他,包括与收信人的关系,每封信应该用什么样的措辞,应该点透到什么程度,事无巨细无所不包。
  “好了,这十几封信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写成的,这间书房就暂时交给你使用。写完了之后,你就让门外的书童通知我。”高俅略一点头便径直出门去了,这些事往日在京城中都是宗汉在做,如今让范明哲接手再合适不过了。
  提举茶马司向来是一个油水最丰厚的差事,大宋最先是分设买马司和买茶司,最后为了统筹方便将两者并在一起,统称茶马司。设在黎州的茶马司便差不多涉及整个成都府路的茶马互市,官虽不大职权却重,每年买到的马匹固然数以万计,过手的银钱更是不计其数。虽说茶马司仍旧分属成都府路转运司统辖,但要是碰到一个容易糊弄的上官,茶马司的主官要蒙混过去还是相当容易。久而久之,茶马司便日益有自成体系的势头。
  正因为如此,端坐在府衙正厅之内的茶马司提举商云浩虽有些紧张,却并不认为今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他的袖子里早就放好了该打点的东西,一处庄园以及周边的三百顷良田,他相信即使胃口再大的人也应该能够喂饱。等了不到一刻钟之后,他终于看到了门外的人影,连忙站起身来,毕恭毕敬地弯腰行礼。
  宾主分头落座之后,高俅随口寒暄了几句,这才正视着这个精瘦的中年人。他可以看得出来,商云浩身上那股精明强干的特质尤其明显,要不是他曾经命人暗中查访过茶马司的猫腻,恐怕会被这种表象蒙混过去。
  “商大人,如今西南每年通过茶马互市从吐蕃和西南夷买到的马似乎已经渐渐接近了西北的买马量,不知我说的对不对?”
  “回禀高帅,确实如此。”商云浩略一欠身,脸上掠过一丝得色,“自赵德明叛了之后,朝廷自西夏买到的战马便越来越少,难备军需之用,所以在西南的茶马司担子便重了。每年的兴盛时节,茶马司上下的官员几乎根本忙不过来。不过,身为朝廷命官,即使苦些累些,只要能够有所成,总还是一件乐事。”
  冠冕堂皇!高俅心中暗自冷笑,表面上却微微颔首,仿佛在表露赞许。“不过我听说羌马虽好,但由于水土不服,运往中原常常会倒毙于半路。从这一点看来,似乎从吐蕃买马颇有些不太合算呢。”
  “高帅此言差矣!”商云浩脱口而出方才察觉到自己的语病,顿时后悔不迭,连忙设法补救道,“羌马虽然体形不适合骑乘,但无论耐力还是驯服程度都远远高于西北战马,至于水土不服只是个例而已。再说,茶马司如今购得的马匹不仅来自于吐蕃,还有从西南各部族收来的,就连大理马也有不少,水土不服根本不是问题。”他一边说一边偷眼觑看高俅脸色,见其并没有露出恼意方才松了一口气。
  个例?高俅微微一笑,却想到了从枢密院旧档中看到的往事。想当初一直有官员上书,直言从吐蕃等地买来的战马,往往未曾送到京城便有十之八九倒毙于路途,最后直送陕西四路方才解决了这件事。虽然最终没有减少在西南的购马量,但无疑是在西南的任茶马司提举得官员最害怕的事。要知道,这条财路一旦被断送,那可是十任其他地方官都难以弥补回来的。
  “唔,原来如此。”他点点头站起身来,悠闲自得地在房间里踱了几步,冷不防转身问道,“商大人,有人向我提过,说是如今西南茶马之政败坏,西南诸夷即使有马也不愿意卖给茶马司,不知此事是否属实?”
  商云浩的一颗心终于提了起来,高俅适才的东拉西扯已经让他倍感压力,此时的突然发难更带着一种咄咄逼人的味道。忖度两人之间的官阶差距,他不敢再出言驳斥,只得飞快转动着脑筋,末了方才露出了一丝苦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2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