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唐攻略(校对)第3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4/357

  “这么急找我有什么事?”
  “怎么,没事就不能找你这位皇太弟殿下?”阿芊没好气地白了一眼,旋即发现自己口气有些酸溜溜的,这才赶紧咳嗽了一声,摆出了一张平日的端庄面孔,“我只是今天早上听见太上皇后和太上皇嘀咕,说是要迁都洛阳。”
  这事……这事他明明记得是武后称帝之后才干的事,怎么如今这么早就提上台面了?李贤瞠目结舌了一阵,旋即拍了拍自己的脑袋。这历史早就因为自己这只蝴蝶变得不成样子,再变一变又有什么奇怪的?只不过,他如今还有些吃不准,自个老妈是否有过称帝的梦想?
  即使他是武后的儿子,更是最最心腹的儿子,这种话也是没法掏出来的。至于和自己有过超乎寻常亲密举动的阿芊,也不用奢望她会知道。
  但是,当了老妈那么多年贴心儿子,有一点他却很清楚,那就是武后绝对是一个越挫越勇的人。因此这么多年来,他所做的很多事情,无非就是让老妈少遭受大风雨,顺带加深母子感情,如今看来这一招果然有效。在对待儿子的问题上,至今不见武后露出冷酷的一面。
  沉吟良久,他便对阿芊问道:“父皇对迁都的事情怎么看?”
  阿芊显然属于那种消息灵通人士,不假思索地说:“太上皇很有些踌躇,毕竟迁都关系重大,历来中原大朝很少有迁都之举。所谓迁都若不是胡人所为,就是因为大敌逼迫,如今天下太平,贸然迁都,只怕会引起天下震动,反而不美。”
  这就是变相的否定了。李贤微微点了点头,心想老爹虽说喜欢洛阳,可还没有因为偏爱就闹腾到迁都的地步。别看洛阳原本就是东都,但把那一个东字去掉,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就得磨死人,而花费则是绝对不见底。
  等等,只为了这么一件还没影的事,阿芊不至于这么跑来和他幽会吧?
  见李贤用疑惑的目光望着自己,又想到昨天刚刚得到的消息,阿芊只觉得心中钻出了一股说不出的酸涩。她是可以想办法名正言顺地嫁给李贤,至不济也能当个东宫女官,可是那样,她也就泯然众人矣。深深吸了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她换了一种尽可能平静的语调。
  “昨天从安东都护府传来消息,说是那位高句丽女王在宫中收养了一个孩子。”
  这关他什么事?李贤颇有些莫名其妙,可想想阿芊断然不会平白无故说这种闲话,他皱了皱眉便苦思了起来。不多时,他陡地想到了一种可能,脸色一时间变得极其难看。
  “我的殿下,您现在想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吧?”阿芊的语调自然而然变得酸溜溜的,“谁能想到,你给高句丽立了一个女王也就罢了,居然还不知道自己在那里留了一个种!这要不是薛大将军向来谨慎仔细,觉得那孩子年纪不对,兴许就真的给人蒙混过去了!”
  尽管阿萝奚落得毫不留情,但李贤除了苦笑,竟是无言以对。当初他孤身在外,也不知道哪里来的那种邪火,居然会做出让自己也想不明白的勾当,结果倒好,货真价实出大事了。虽说明白这事情阿芊知道武后就绝对没有理由不知道,他还是心存侥幸地问道:“此事如今还有谁知道?”
  “当然只有太上皇后!”阿芊恶狠狠瞪了李贤一眼,继而又想到昔日高德笙也曾经算是明媒正娶嫁给李贤的,这吃醋的表情便淡了些,“好教殿下得知,那位女王养的是儿子,如今都已经两岁多了,已经向安东都护府报备,有意册立他为高句丽王太子。”
  “……”
  这下子李贤货真价实变成了哑巴。是男是女他倒不怎么在乎,问题在于那个从未见过面的儿子竟然要成为高句丽太子,这怎能不让他惊愕交加?想当初他提出给高句丽立一个女王,除了政治和其他考虑之外,还有些寒碜一把新罗的意思,谁知道会闹成现在这样。还有,这样一件事,怎么可能不通过政事堂和东宫,直接就送到了他老妈案头?
  “兹事体大,薛大将军是通过临洮县主送来的亲笔信,正式的文书大约也已经到了政事堂,只不过上头会抹过那一笔。但只要是有心人,大约还是能看出名堂的。不过殿下放心,太上皇后知道之后只是嗤笑了一番,毕竟这对于我大唐没什么丢脸的,反而是天大的好事。”
  想当初高德笙私逃之后,曾经的安东郡夫人头衔,可是早就被褫夺了,之后才有的高句丽女王册封。他娘的这究竟算是私生子还是婚生子?而且倘若是序齿,这个孩子才是他真真正正的长子。
  照这样看来,似乎他很有必要先回去安抚好了那几位婆娘,否则自己后院起火几乎就是不可避免的。此时此刻,他心头萦绕的只有八个字——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第六百七十一章
家有贤妻万事兴
  虽说尚在坐月子,但是,屈突申若绝对不是那种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的类型。事先早就准备好的乳娘被她二话不说给辞了,生产后第二天便自己喂养孩子。这种吓煞人的举动在李贤的支持,贺兰烟等人的赞许下毫无异议地被通过了。
  说来也怪,不足月而生的李胜呱呱坠地的时候不哭也不闹,不多时就睁开眼睛四处乱瞅,直到稳婆在他的屁股上拍了一记,他这才哭了出来。结果大姊头母性光辉大发,恨不得把孩子捧在手心里,俨然一个贤妻良母。
  李贤这天心怀鬼胎地回到家,听说自己的娇妻们全都集中在屈突申若那里,不由认命地叹了一口气。坐月子还能像大姊头那么逍遥的,大概绝无仅有。话说回来,他到时候究竟该怎么张口?
  唉声叹气地踏入了那个小院,一听到耳畔传来了阵阵欢声笑语,李贤就赶紧振作精神堆出了满脸笑容。推门进去的时候,就只见屈突申若贺兰烟几个笑得正开心,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旁边的一圈仆妇,个个都是哭丧着脸。
  这大姊头此次分娩,也不知道破坏了多少规矩,这要是被宫中的两位太上知道,她们非得倒大霉不可!
  “贤儿,你快来,嘉儿会叫娘了!”贺兰烟一看到李贤就喜滋滋地出声招呼,脸上荡漾着一种掩饰不住的得意。她一面说一面瞥了在地上跌跌撞撞乱走的李晨和李夕一眼,忽然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只不过我们家的晨儿和夕儿太厉害,甭管是哥哥弟弟,全都被她们俩吃得死死的,等长大之后,绝对比申若姐姐更有威势。”
  这话说得满屋子人都是莞尔,就连提心吊胆的李贤亦是如此。上前摩挲了一下李嘉的小脑袋,发现小家伙根本不理自己,只顾腻在贺兰烟的身上,他不禁为之气结,干脆伸手把人从贺兰烟怀中夺了过来,对着那张小脸凶狠地瞪了瞪眼睛。
  “既然会叫娘了,那就叫一声爹爹来听听!”
  见小家伙扭过头根本不理睬他,他顿时更郁闷了,冷哼一声把人归还给一旁偷笑不止的贺兰烟,弯腰下去把宝贝女儿给抱了起来。到底是女儿贴心,李晨嘴里叽哩咕噜了一会,竟是又迸出了一句爹爹,这顿时让他喜不自胜。接下来,他也不忘自己刚刚得的宝贝儿子,少不得也抱着襁褓好好端详了一会。
  屈突申若刚刚给孩子喂完了奶,没料到儿子就被李贤抢了过去,不禁又好气又好笑地摇摇头道:“这要是让人家看见六郎你这副样子,不知道要埋汰成什么样子!礼曰,君子抱孙不抱子,你如今这么倒无所谓,只将来可得有点父亲做派,别让儿女们笑话你!”
  “笑话,难道我这个爹爹亲近儿女也得有人说三道四?”李贤对于某些根深蒂固的礼法从来嗤之以鼻,此时自不例外,“至于这如何教导儿子,我心里有数,将来他们一个个长成了,绝对会感谢我这个父亲的教导!”
  听他这么大言不惭,贺兰烟首先没好气地啐了一口,其他女人也自是莞尔。说说笑笑了一阵,李贤便使了个眼色打发了那些仆妇下去。这大门一关,他却有些犯了踌躇,不知道该如何启齿,摩挲着下巴坐在那里发愣。
  见到他这副光景,众女哪里还不知道他心里有事。彼此对视了一眼之后,贺兰烟便板着脸站了起来,径直来到李贤面前,脸上满是娇嗔:“喂,你可是做了对不起我们姐妹的事?”
  这原本只是一句笑语,但李贤却愣了片刻没有马上撇清,这下子顿时引起一片哗然。一双双喷火的眼睛死死盯着他,离他最近的贺兰烟则表现更甚,那气呼呼的样子仿佛恨不得在他身上咬下一块肉来。就连阿萝亦在心里反复思量,实在想不明白李贤会有什么越轨行动。
  本着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的原则,李贤深深吸了一口气,原原本本把今天阿芊的话转述了一遍。一通话说完,他已经做好了大义凛然的准备,甚至还防备着这些捉摸不透的女人们来一个一哭二闹三上吊,谁知道众女面面相觑了一眼,贺兰烟首先笑了起来。
  这一笑仿佛会传染似的,阿萝是那种憋不住的嗤笑,许嫣则是用掩口窃笑,屈突申若一面笑一面锤着身下的床板,至于贺兰烟则最是夸张,捂着肚子笑得前仰后合,最后竟是蹲在了地上。
  看到这一幕,李贤顿时觉得摸不着头脑,正要开口问的时候,却不防矮了半截的贺兰烟忽然窜了起来,伸手在他耳朵上轻轻一拧,随即笑嘻嘻放开了手:“死家伙,算你老实!今儿个下午母后就差人来说了此事,无非是为你开脱!哼,这一档子事就算了,好歹高德笙曾经也算是你明媒正娶的女人!只不过,那孩子流落高句丽总不是一回事!”
  就算事前考虑了诸多可能,李贤也没料到自己的老妈居然抢在前头通知了她们,这一惊非同小可。这么说,难道阿芊今儿个不是私相授受,而是奉了武后的令才来通知的他?想到这里,他不禁恨得牙痒痒的,连贺兰烟的话都忘了回答。
  “贺兰说得对,今儿个母后派人来也是这般说法。如今新罗百济都已经将王子送来大唐,这孩子迟早也是要过来的,到时候少不得要认祖归宗。”屈突申若笑吟吟地看着目瞪口呆的李贤,又轻轻白了他一眼,“如此一来,这孩子的血统在高句丽无人可比,别人要动脑筋也就难了。若是再辅之以安东都护府,辽东全境化入我大唐,无疑是指日可待!”
  “哎呀,申若姐姐动不动就说这些大道理,我可不知道那么多!”贺兰烟抓着李贤的肩膀把他推到前头,旋即换上了一幅咬牙切齿的面孔,冲着其他人丢了个眼色,“申若姐姐,阿嫣,还有阿萝,现在正是时候,把我们的约法三章对贤儿说说!”
  李贤起初还觉得莫名其妙,待听到约法三章这四个字,他险些一跟斗栽倒在地。他在外头威风八面,在家里虽说不至于沦落到二等公民,但偶尔遭到河东狮吼却不可避免。夫妻之间打是亲骂是爱也就算了,可真要套上什么清规戒律,那岂不是得倒霉死?
  “第一条,除了远去西域的哈蜜儿,还有我们留在这里的四个之外,甭管以后你要娶谁,首先得大伙儿一起认可!”
  贺兰烟看见李贤先是一惊,随即连连点头的庆幸模样,心中不禁有气。可问题是,即便她再想拿出正妃的架势逼迫李贤以后不准再娶,似乎也颇有些难度,毕竟上头还有两位太上在。不光这一条,这一年多想通过她把女儿送进东宫的官员,难道还少吗?于是,几个女人碰头一合计,只能拿出这么一条权宜之计。
  屈突申若也在旁边慢悠悠帮腔了一句:“不过,要是以后你真敢左一个右一个往家里娶,那我们就走着瞧!”
  这两个脾气大的发话,许嫣和阿萝则坐在旁边看热闹。这难得看见李贤吃鳖的模样,错过了岂不可惜?紧跟着,贺兰烟便又伸出了第二根手指头:“第二条也是第三条,这宗谱或是外头我们不管,在这家里,无论是儿子还是女儿都不分什么嫡庶,都是我们大家的儿女,我们全都是他们的娘!”
  此话一出,不但屈突申若愣了一愣,刚刚还在窃笑的阿萝和许嫣也愣住了。显然,所谓的约法三章不过是几人私底下的玩笑话,而这一条却根本不曾商量过。见无人说话,阿萝便讷讷说道:“这嫡庶乃是千古之法……”
  “所以我不是说过了么,这话只能在家里说!”贺兰烟气闷地坐了下来,伸手揽过了正好走到她脚边的李晨和李夕,“我现在没有孩子,将来就算有,若是不能一视同仁,不是在孩子们中间挑起不合么?以后哪怕是请了先生,也要让他们一起读书玩耍,一定要像贤儿和皇帝五哥他们兄弟一样和睦!”
  如果说最初李贤还以为贺兰烟只是因为没有孩子,方才会说出这些,那么听到最后,他心中登时充满了一种难以名状的欣喜。有道是家和万事兴,他之所以苦苦维持着父子母子关系,并不是为了那表面上的父慈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而是为了真真正正的一条心。
  他站起身来,轻轻握住了贺兰烟的手,旋即对其他人笑道:“烟儿说的正是我想说的,现在孩子们还小,将来他们都会长大。我希望他们能像我和五哥他们一样,决不希望他们走当初太宗和父皇的老路。我这个当父亲的会尽心竭力,不过也得靠你们。人说大宅门中是非多,但只要有心,未必就是不可能的事!”
  剩余三个女人彼此对视了一眼,同时露出了欣悦的笑容,纷纷站起身来,一只只手紧紧合在了一起。紧跟着,李贤又把几个孩子抱在一块,耐心地把一只只小手也放在了一块。这一刻,他心中充满着异常的坚定和兴奋。
  他的孩子,一定会比他做得更好!
第六百七十二章
昔日纨绔今归来
  转眼之间就到了十二月,继屈突申若之后,许嫣也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取名为李铮。这下子,李贤固然是成天脸上带笑,就连已经退居深宫成天琢磨什么养身之道的李治亦是欢喜万分。比起祖父高祖和父亲太宗,由于李治后宫被武后一人独占,所以在子嗣上头没法和当初那两位的庞大数量相比。
  李治统共只有三个女儿,八个儿子,其中武后生育的几乎占了一半。而八个儿子当中,如今还活蹦乱跳的就只有李贤这四兄弟。就在十一月,李贤唯一硕果仅存的异母兄长素节也过世了,传说原因是忧惧重重郁结过多,但在此前朝廷曾经发过去一封文书,此中原因也就了然了。当然,人都死了葬礼上自然不会含糊,一应规格并未杀减半分,而且还添了一些。
  正因为如此,李上皇在孙辈上头,总共有李弘的一个儿子,李贤的二女二男,还有李显的一个儿子。从数量上来说,李贤一个人就占了三分之二,这怎能让李上皇不欢喜?想当初他和武后还担心李贤子嗣艰难,照这个态势,他绝对不用再担心了。
  于是乎,曾经想要憋足了劲送女儿入东宫的某些官员,如今便都垂头丧气。尤其是某位姓张的县令,更是不得不替女儿安排了门当户对的婚事。李贤当然不知道,他这只闯进了大唐的蝴蝶,已经把本该陪着他至死不渝的那位张良娣给扇没了。
  武后对于孙辈并没有李治那么热衷,然而,实在禁不住媳妇们一回两回三四回地把孙儿孙女带进宫,她少不得要花点心思。大概因为李唐的基因都比较好,即便是早产的李胜亦生得健壮,更不用说其他几个了。能说话的大多能叫上几声爷爷奶奶,久而久之,哪怕是对最初不待见的李嘉,武后也多了几分笑容和慈爱。
  正月大朝过后,李贤膝下的儿女们纷纷得到了册封。李晨被封为上洛郡主,李夕被封为咸宁郡主,李嘉被册封为扶风郡王,李胜被册封为临淄郡王,李铮被册封为颖川郡王。其他的倒也就罢了,偏偏一个临淄郡王勾起了李贤无穷无尽的联想,回到家忍不住在八弟李旦脸上瞅了许久。
  这下子貌似抢了李隆基这小子的封号。当然,就目下这个形势,似乎不再用那小子给李唐王朝拨乱反正了。
  当然,养在皇帝膝下的李德也册封了汝南郡王。之所以没有封亲王,自然是因为那至今还是养子的缘故。对于李贤提议以后兄弟姐妹的孩子放在一起集体教育,李弘这个皇帝可谓是举双手赞成,甚至连教育场地都先选定了东宫崇文馆。虽说他这两年又添了三位妃子,可子嗣上头一直没动静,因此对于侄儿侄女的到来可谓是欢迎之至。
  太平公主李令月对侄儿侄女夺去了自己的宠爱,最初还有几分不忿,但很快就发现自己除了上官婉儿和阿韦之外,又多了几个可以玩耍逗弄的玩具,这兴致一起登时非同小可,成天就和嫂子们争抢起了孩子。就连李旦这个叔父也一反书呆子的格调,没事就跑去逗侄儿侄女玩,修文坊中自然是成天到晚笑语不断。
  转眼又到了三月三的好时节,洛水周边踏青游玩的人络绎不绝,城门口进进出出的人络绎不绝,衣着光鲜的男男女女也同样络绎不绝。放行了一群豪门公子出城,城门口的几个守军好容易找到了空档,免不了三三两两议论起这两年洛阳城的风向,品评了一下如今有哪家千金貌美,哪家纨绔大胆,最后却有人露出了满脸的不屑。
  “这要说如今的千金,哪里比得上代国夫人那么一批?想当初她们所向披靡,说一个不字有谁敢反对?就是纨绔,现在这些倒是货真价实,以前无论是李大少程大少,还是屈突家那位公子,如今可不都是在朝中站稳了脚跟,哪像现在那些到老了也就是纨绔两个字!”
  “说得也是。不过,屈突家那位公子似乎去西北也已经有好几个年头了,怎么到现在还没回来?”
  “那是人家能耐,等闲贵公子谁乐意去那种苦地方和人打仗?”
  这最后一句话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纷纷点头称是。正在七嘴八舌的当口,忽然有人看见不远处烟尘滚滚,似乎来的是大队人马,连忙出声提醒同伴。待到近前时,他们方才看清,来的除了上百个骑手之外,尚有五辆大车,那车上都蒙着一层油布,显然内中装着的东西非同小可。
  觉察到来人极可能非富即贵,但负责看守这洛阳定鼎门的队正还是不敢掉以轻心,整整服色便带着两个军士快步上前。及至到了那为首的一骑人面前,他先是怔了一怔,旋即惊呼了一声:“您是……您是屈突公子!”
  “想不到我一走三五年,居然还有人认得我!”
  屈突仲翔爽朗地一笑,飘然下马。多年奔波在外,他的形貌早已不是早年光景,不但下颌多了密密的黑须,原本壮实的身躯也似乎更充满了力量,握着马鞭的右手隐隐还能伤痕和老茧。望着那城门上头的定鼎门三个字,他忽然仰天大叫了一声,久久方才平静下来。
  这队正只是当初对屈突仲翔“印象深刻”,刚刚心中一动故而询问了一句,谁知道竟然真的遇上了正主。好容易等到对方平静下来,他连忙小心翼翼地解释说:“大公子阔别洛阳多年,今日归来实在是可喜可贺,只不过除了验看路引之外,这么多车东西……”
  队正说得含糊,屈突仲翔这个听得人可不糊涂,当下便笑呵呵地说:“这马车上贴的是皇封,乃是皇太弟殿下要敬献给太上皇和皇帝陛下的东西,你自己去验看封条吧。”
  尽管如此,队正还是带着军士上前一辆一辆地验看,确认确实是皇封无误之后方才开关放行。等到人都过去了,他这才朝一群下属嘿嘿笑了一声:“这说曹操曹操就到,今儿个还真是巧极了!”人人都点头附和,而那队正又开始冥思苦想另一个问题。
  那几辆大车中装的究竟是什么东西?
  对于屈突仲翔的回来,李贤事先已经得到过西北黑齿常之的报信,只是没有料到行程会这么快。因此,当身在东宫的他听到家里人传来的信息时,他先是呆了一呆,随后怪叫一声便冲了出去,顺带还冲霍怀恩大声嚷嚷,让他把李敬业那几个统统找来。
  一时间,原本等着李贤批复公文的官员,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储君殿下,很没有风度地在东宫广场上撒丫子狂奔,甚至还有人能听到他那难以抑制的笑声。而刚刚踏进东宫大门的上官仪正好碰到李贤一阵风似的从身旁飞奔而过,原本勃然大怒想要教训两句,结果从旁边人口中得知原委,他慨然长叹一声也就不言语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4/3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