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唐攻略(校对)第3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4/357

  如果说刚刚只是猜测,那么现在李弘就真的领会到了这个狡猾弟弟的某种心意。虽说出于私心他至少也该出手帮助一把,但他在张了张嘴之后,终究还是没有说出任何一个字。
  李治却忍不住好奇,清了清嗓子问道:“六郎,那你究竟是什么意思?”
  “咳,我大唐皇子皇孙不是原本就有早年出阁的往事么?我寻思着让一个皇孙出阁坐镇东宫,反正只是个象征性作用,这事情多半就成了……”
  “胡说八道!”
  武后终于体会到了李贤的“狼子野心”,顿时怒不可遏地指着他的鼻子训斥道:“你家那几个小子最大的才十三岁,还有两个也就十二岁,最小的一个还小着呢,谁能有坐镇东宫的本事?此事休提,你五哥既然需要去骊山温泉宫好好休养,你这个既是弟弟又是储君的就留下总揽国政。若是再有大臣说你偷懒,回头我回来一定好好收拾你!”
  对于武后忽然这大光其火的举动,李治虽说觉得李贤的提议很有些让人心动,但还是投去了爱莫能助的苦笑。对于两个执掌国政的儿子之间存在深刻默契,他心中是很欣赏很高兴的,可是,他认为如今时候不到,更不愿意在这种节骨眼上触怒了妻子。
  他倒是不怕武后冲他发火,但如今都老夫老妻了,为了孙子的事情生出芥蒂,这有必要吗?
  虽说结果不那么美妙,但在走出大仪殿的时候,李贤却仿佛根本没有那种烦恼,照旧的满面春风。到最后,心中颇有愧疚的李弘终于忍不住了,悄悄把李贤拉到了一边,半埋怨半劝解地说:“六弟,这种事情你怎么也得慢慢来,怎么能这么不管不顾地在这种时候提起?”
  “放心,我原本就没打算有机会和你一起去骊山度假。”
  李贤无可奈何地耸了耸肩,心想将来有机会,一定只带上自己的娇妻们去骊山好好泡泡温泉——若是白发人对白发人,那种情调想必也不错。其实,他早知道自己会是被留下来的那个,只因为一直以来他在老妈心目中的形象实在是太完美了。武后纵使不相信别人,总归也相信他这个儿子。
  “我只是先和母后报个备说一声,看看她的态度如何。五哥,你十三岁的时候,可是已经前后监国好几次了,嘉儿现如今也不小了,你们去骊山期间,我决定把他拉出来实习一下,也好看看他是不是真有某方面的天赋。”
  “……”
  李弘这一回是真真切切地无语了,李贤固然有某些方面的好心,但这家伙深层次的想法又怎么能够瞒得过他?极其恼怒地叹了一口气,他干脆扭头就走。要不是他这块头体格绝对比不上李贤,他还真想好好和这家伙打一架。
  哪有这样的父亲,居然这么早就想着压榨儿子!
  李弘这拂袖而去,李显和李旦兄弟俩不由觉得莫名其妙,遂双双围上前来想要问个究竟。应付这两个小的对于李贤来说自是驾轻就熟,他三两下岔开话题,旋即给两个弟弟布置了一番任务,等到他们乐呵呵地离去,他方才得意洋洋地揪了揪胡子。
  什么叫做把人卖了还替他数钱,就是这么一个光景。
  虽然东宫还堆积着一大堆的事情需要处理,但对于人形盖章机李贤来说,他处理那些事情顶多只要一个时辰,因此他并不着急。对于如今政事堂的高效以及东宫班子的年轻化和效率化,他非常满意,所以这时候便想着在宫里溜达一圈,把设想和计划再考虑得完美一些。
  虽说李弘并不是妃嫔成群的人,但后宫的地界总有数不尽的宫人,所以李贤刻意朝人少的地方走,免得造成偶遇之类的艳遇勾当。然而,这一次让他失算的是,尽管他绕过了不少希望飞上枝头做凤凰的女子,但却在陶光园前迎面撞上了一个人。
  “婉儿?”
  “咦,是师傅!”
  两个人大眼瞪小眼了一阵,却还是李贤率先打破了这有一点微妙的气氛,干咳了一声问道:“你在这陶光园鬼鬼祟祟的干吗?”
  “谁鬼鬼祟祟的!”上官婉儿从刚刚偶遇的兴奋中回过了神,立刻恢复了那个举止优雅的女官形象,神气活现地一昂头道,“太上皇后最近晚上常常睡不好,我在陶光园替她采一些花蕊泡茶喝,这是娘告诉我的秘方,一向很有效。倒是皇太弟殿下,您不在东宫处理政事,跑到这陶光园干什么,难道是要偷懒?哎呀,爷爷若是知道……”
  “好了好了,你不鬼鬼祟祟,我鬼鬼祟祟,这总行了吧?”
  李贤听上官婉儿把老上官都搬了出来,顿时满头大汗,赶紧岔开了去。见小妮子手中拿着一个小小的锦囊,他知道这其中必定是什么花蕊,心中顿时一动。他那位母后除了阿芊之外,还用过其他的女官,但时间都不长,上官婉儿偏偏能够一当就是三年,而且更有步步上升的态势,这实在是和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这略一沉吟,他便将李治武后李弘等人要去骊山幸温泉的事提了提,结果还不等他说什么,上官婉儿便倏忽间眼睛大亮,随即向他丢了一个狡黠的眼神就一阵风似的去了。
  “师傅,你放心,你要我做的事情我一定全都办好!”
第七百三十六章
可能存在的危机
  皇宫一下子空了。
  上至朝堂百官,下至黎民百姓,都对这一次皇帝一家子的雷厉风行感到瞠目结舌,甚至有不少在长安洛阳已经过上了多年舒心日子的人们有些蠢蠢欲动的心思。然而,当知道留守洛阳的乃是李贤时,更多地想头就犹如阳光下的冰雪一般,消融得一干二净。至于冰山下头的泥沙,那就不得而知了。
  荣华富贵很重要,但生命更重要,谁希望像虢王那些家伙一样下半辈子都在软禁中度过?就是要谋划,也得用稳妥的方子不是?
  虽说诏书上说有军国大事需得快马上骊山通报,但谁都知道,这年头天下承平无事,只要李贤认为那不是军国大事,就算在洛阳大开杀戒,这骊山上也不会有半点动静。而且,倘若李贤真的有心,这要是直接大刀阔斧地搞一次政变,这天下就名正言顺是他的了。
  这天忙碌完政务,李敬业几个人闲来无事便聚在东宫的明性斋,东拉西扯地说着闲话。从民间对这次皇家浩浩荡荡去骊山泡温泉的议论,到朝堂百官的反应,说着说着,李敬业变忽然嘿嘿笑了起来。
  “六郎,民间都在唱什么天无二日,朝有三主了,这大好的机会,你是不是准备干一把?嘿,现如今我们是要羽林军有羽林军,要金吾卫有金吾卫,这十六卫统统加在一起,你能指挥的差不多超过一多半,啧啧,就是当初你那位被废的伯父也不曾这么风光!”
  “放屁!”李贤懒洋洋地看完最后一份奏疏,拿起东宫大印往上头一盖,这才抬起头来,“你小子若是做好了当宰相的准备,我不介意干一把。还有伯虎仲翔小薛,就现在这么一档子事你们就叫苦连天了,若是担子再压重一点,你们真的乐意?”
  “少拿我们当借口!”
  屈突仲翔没好气地挥了挥手,皮笑肉不笑地嘲讽道:“分明是你这个家伙嫌那九五之尊的宝座烫屁股,拿我们当由头干吗?不过,若不是你家那几个小子姑娘当初气势汹汹地教训过一通东宫的官员,紧跟着你又大手笔黜落了几个,只怕现在就有人来给你上劝进书了!”
  说到劝进这两个字,一旁的周晓忽然露出了有些犹豫的表情。此时恰好别人都在和李贤说笑,他旁边的薛丁山又是个木讷的,因此倒没有什么人注意他。然而,正当他犹豫着是不是要说些什么的时候,身后忽然响起了一个咋呼呼的嚷嚷。
  “什么劝进不劝进的,六郎这储君当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天下有谁比他更舒心更惬意,干嘛非得求什么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要是有罗嗦的人,直接抓了往岭南一扔就好,看还有谁敢罗嗦这些有的没的!那天我还好生赞赏了我那两个小子一通,那些家伙居然连六郎家里的小子都敢挑拨,真是翻了天了!”
  对于程伯虎这个大嗓门直性情,李贤一向最觉得投契,当下便哈哈大笑了起来。忽然,他发现周晓的表情有些不对,遂奇怪地问道:“阿晓,你这愁眉苦脸的干嘛呢?对了,我居然忘了姑姑病了,待会回去的时候我和你一起去看看她。”
  临川大长公主在大唐那些公主中算得上活得最滋润最精神抖擞的,所以乍听说她病了,一群人都没怎么往心里去,想着怎么也是风寒之类的小病。但即便如此,李敬业等人还是立刻调转了话题,围着周晓七嘴八舌问了起来。
  这不问还好,一问之下,周晓的脸色就渐渐沉了下来,最后实在没法,便忽然重重一拳捶在桌子上:“太医说,娘要是能熬过冬天就还有机会,否则,否则……”
  这个说法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一下子惊倒了,尤其是李贤。他霍地站了起来,三两步冲上前去一把拽住了周晓的胳膊:“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我怎么不知道?太医署的人什么时候去看病的,这么大的事情居然没和我通报一声!还有你,怎么不早说!”
  “娘不让我说,太医署的那些太医都被她一个个警告过。”周晓闷闷地回答了一句话,忽然叹了一口气,“可我实在是忍不住,要是现在不说将来出了什么事,你们肯定说我这个当儿子的没心没肺。其实,娘从一年前身体就不太好了,太医说是因为爹一直在外,她在家中日夜牵挂耗费心力太多的缘故。就是最近,爹也一直忙得脚不沾地……”
  对于这种说法,李贤也不由得附和着叹气。虽说临川大长公主和他老爹李治并非是一母同胞的亲姐弟,但彼此感情一向极好,就连武后这么一个对李治那些姐妹没有好感的,也对临川大长公主很是关切。屡次褒奖之后,他那位姑姑就成了贤孝仁德的典范人物。而驸马都尉周道务也是驸马之中的佼佼者,打仗民政都很在行,只没想到……
  “既然事情都做完了,那大家不妨一起去阿晓家里一趟!”
  李贤一声令下,其他人自然没有异议,当下收拾好了便一起出了东宫直奔周家。这么浩浩荡荡一大帮人自然是让措手不及的周家上下乱成一团,偏生男主人还没回来,女主人还在病榻上躺着,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周晓带着这么一群尊贵的客人登堂入室,直接进入了临川大长公主的寝室。
  “六郎,还有敬业伯虎小薛仲翔,你们怎么都来了?”虽说病着,但临川大长公主的精神却还算不错。一看到这么多人拥了进来,她一惊之后立刻恼火地瞪着自己的儿子,沉声训斥道,“阿晓,你把我的吩咐当作耳边风了是不是?”
  见周晓在临川大长公主的犀利目光下习惯性地有些瑟缩,李贤便把他拉到了后头,自己笑吟吟地上去坐在了床榻边上:“姑姑,这人吃五谷杂粮,难免有些病痛,既然是病了又有什么不可告人的?我可是你的嫡亲侄儿,这点小事不至于要瞒着我吧?”
  “你小子不明白!”临川大长公主一下子恼火了,猛地大力揪住了李贤的领子,厉声斥道,“你知不知道如今有多少双眼睛在看着你,有多少人在等你的一声令下,有多少人在准备抓你的错处?”一连串的问句之后,她忽然疲惫了下来,又懒懒地向后靠去。
  “别人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阿晓的爹爹这些天不知道接待了几拨人,他虽然不在我面前说,但那种唉声叹气的架势我却能看出来。他虽然是驸马,但毕竟是外臣,要在朝中为官,有些事纵使知道不妥也不敢往外头说。六郎,你得明白,有些事情不是你不想就可以的,若是有人假借你的身份下达号令,到最后把你推上九五之尊的宝座,那又如何?”
  这一句话顿时犹如炸雷一般,把李贤震醒了,他冷不丁甚至想到了赫赫有名的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虽说那家伙决不是完全不知情地被人拥上黄袍,但若是这种事情发生在他身上……他猛地又打了个寒颤,暗自在心里算计这种可能性有多大。
  临川大长公主见李贤坐在那里愣愣的,便转头看了看其他人。看见李敬业程伯虎几个齐刷刷地傻站在那里,她忍不住拍了拍床板。
  “你们和阿晓一样都是六郎的死党,这种事情都帮他看着一点,别火上浇油添乱!太上皇后的性子……我知道,她即便是最信任一个人的时候,也不会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总之,说一句大逆不道的话,就算要动,也不能被人推着动,你们明白吗?”
  这前头的话兴许有人不以为然,甚至隐隐约约还有一种幸灾乐祸乐见其成的味道,但这后一句话无疑正中李敬业等人心口,于是包括周晓在内,人人都是狠狠点头。
  这要是拥立那也得他们拥立,什么时候轮到了别人?
  “这东宫卫率和其他那些东宫所属的兵马,我和小薛会看着,羽林军那边仲翔你和老契苾打个招呼,多多注意一些。至于金吾卫那边,交给老盛怎么都能放心。至于文官,我们这些人当中也就是敬业和阿晓是文官,反正文官干不出兵变的事,有你们两个盯着就行了。”
  程伯虎这么大大咧咧一分派,李贤立刻回过了神,当下便若有所思地站起身来,哪里还有刚刚的凝重。这就算某些人会生事,他有手有脚有嘴巴有兵权有政权,难道不能把人压下去?在他面前耍大刀的人倒是有几拨,可都有什么好下场?
  “姑姑你放心,这些事情你不用操心,我这个侄儿还不至于那么窝囊!你好好养病,来年这时候,我可是要请你一起打马球的!”
  撂下这句话之后,李贤转头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脸,随即便拉着李敬业他们就走。而周晓没弄清怎么回事,还是傻呆呆地站在原地,直到母亲出声呼唤,他这才慌忙上前。
  “你小子虽说有些小聪明,但还比不上仲翔。你又不会武艺,也帮不上其他的忙,所以只要多多串门就好!记住,多听多看少说,如果有不妥当的,先和你爹爹商量,明白么?”
第七百三十七章
郎才女貌惹人羡
  亲王满地走,郡王如牛毛,嗣王遍眼皆是,国公上窜下跳。
  现如今的洛阳就是这么一个格局。在见惯了那么多尊贵人之后,洛阳的百姓已经习惯了,即便看到锦衣华服前呼后拥的人在路上走过,也不过是稍稍看上一眼,顶多悄悄议论一番哪家亲王有体面,哪家国公不如前,诸如此类。
  但凡王爵公爵,在洛阳总少不得有一座高门大宅居住,纵使已经破落下来的家族也是这般。然而,现如今这么一档子事却有了例外。只要是想去拜访那位新鲜出炉的大唐鲁国公的人都会愕然发现,年纪轻轻功劳赫赫的某人,居然在洛阳还没有一座宅第。
  对于这一点,慕容复自己也是万般无奈。他并不是没钱,即使当初从吐谷浑来到大唐的他身无分文,但这些年的官当下来,各色俸禄加上赏赐,他少说也积攒了几万贯下来。而且,他这次主持选出了吐谷浑新王,已经心灰意冷的弘化大长公主把积攒下来的大半私房都转赠给了他,所以他怎么也算是个小富翁了,至少买一座宅第还是买得起的。
  可是,李贤却一句话就把他百般思量方才想出的委婉说辞给打了回去:“师徒一家亲,你小子没事情花那个钱干什么,反正我这宅子大,别说你就是暂时先住个大半年,就是住上十年八载也不要紧,别给我没事情就大手大脚的!”
  慕容复如今倒不用担心他那些师娘们会为他张罗婚事纠缠不休,但是,他要担心的却是那位神出鬼没的太平公主!他就不明白了,这大唐的公主人人都有宅第,为什么太平公主非要住在李贤家里,而且上上下下所有人都是一副理所当然的态度!他那位便宜师傅难道就那么热情好客,把这储君的宅第当成了客栈?
  还有,他难道就要在这洛阳当一个安逸的国公?
  “慕容,慕容!”
  正在书房中翻阅北地资料的慕容复乍听得这嚷嚷,知道今天这一天又废了,忍不住哀叹了一声。这皇帝一家子都跑到骊山去泡温泉了,李贤留在洛阳还可以说是储君要坐镇国都管理政务,为什么这位最受父母和兄长宠爱的小公主没有一起跟过去?
  他迅速整理好表情站起身抬起头,却见大门被人砰地一声推开,紧跟着一个人影便一阵风似的冲了进来,那模样像煞了男孩子。
  “嘿,今天有人给你送帖子了!”
  帖子?慕容复原本以为李令月又准备约他去什么乱七八糟的地方,一听到帖子,顿时万分讶异。他虽说如今稍微有了一点名头,但那不是在辽东就是在西域,和普通官员并没有多大联系。他莫名其妙地接过李令月递过来的帖子,翻开一看便愣住了。
  这不是他想象中的同僚抑或其它,上头赫然署名上官。放眼满朝文武,姓氏为上官而又官高爵显的,就只有致仕后进位开府仪同三司的上官仪。可是,他和上官仪顶多就是见过两面,虽听说人家和李贤交情不错,可这和他有什么相干?
  见慕容复瞥了一眼便露出了呆若木鸡的表情,李令月不禁好奇了,遂追问道:“喂,究竟是谁送来的帖子?”
  慕容复眉头一挑,心中异常奇怪。这帖子又不是信函,外头没有封套,只要一展开便能看见,这位金枝玉叶的公主素来是最好奇不过的人,居然会不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4/3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