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宫缭乱/锦瑟华年(校对)第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85

  这一年的天气格外炎热,即便是已经到了七月,天上的日头仍然是火辣辣的。长安城冰铺中的冰早就被达官贵人一抢而空,而小民百姓们则是没有那么好运了。在外头做活的固然是热得火烧火燎,管家事的主妇们也同样是热得吃不消,小孩子恨不得扒了皮泡在井水里图个凉快。大太阳底下少有行人,纵使有也是拍马飞驰而过,于是大街小巷便显现出一种诡异的寥落来。
  太极宫地势低,比大明宫更潮湿,这夏日酷暑炎炎自然也同样难耐。往年的这种时候李旦往往会移驾九成宫避暑,然而这一年他却绝口不提此事,大臣们也仿佛全都忘了太上皇怕热这档子事,从上到下都保持着某种奇怪的默契。明眼人都发现往日常常进宫见李旦的太平公主如今常常憋在家里,连上朝的时候都少之又少,私底下都在窃窃私语。
  暴风雨似乎就要来了。
  恰是月初,天上并没有月亮,乌云遮住了繁星,愈发让这个晚上显得昏沉暗淡。尽管原该是宫城各门下钥的时候,但此时的武德殿却是人头济济。尽管并没有太多的高官,但环坐四周的人却是个个大有名堂。坐在最上首的是当今天子李隆基的嫡亲弟弟岐王和薛王,可是相比其他人的淡然若定,两人全都紧紧攥着拳头,心中颇有些不安。
  他们当初解下左右羽林将军,担任了太子左右卫率,在别人看来就是李隆基的左膀右臂,可天知道他们根本没干什么,而且也不能干什么。此时此刻在这里参加密议,他们实在感觉不出什么兴奋来。然而,当魏知古从容离席,道是太平公主本月四日,也就是后天准备发动羽林军逼宫行废立之事的时候,两人却没有感到吃惊,相反却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谢天谢地,总算是捅破了这层窗户纸,把这件事解决,他们日后也就能过安生日子了吧?
  煌煌灯火下,一个个身影有条不紊地躬身领命,到最后任务全部分派下去的时候,众人齐齐下拜叩首,随后在高力士的安排下一个个出了后门。此时,没有月亮的昏沉天色便给他们打了最好的掩护,而熟知宫中戍卫状况的高力士则是小心翼翼地领着他们避开了那些巡行的羽林军卫士。也只有在这种晚上,天子的这次召见才不会被起居舍人一一记下,也无有泄密之虞。
  送走了这些人,高力士回到武德殿的时候却又领来了一个全身笼罩在黑色斗篷中的人。这一次,他把人领进来就蹑手蹑脚退了出去带上大门,然后自己亲自守在了外头。尽管身后屋中的谈话一字字一句句全都落到了他的耳中,但他权当作没听见,两只眼睛警惕地注意着各处动静,同时也看到了这些天来那个极其得宠的宫女。
  看见那个娇俏的身影躲在廊柱的阴影中,自以为聪明地朝这边打量,他顿时晒然一笑。
  足足等了半个时辰,他方才听到身后的大门传来了些微动静,连忙侧身让开。见那个身穿黑色斗篷的人跨过门槛出来,他便朝里头张望了一眼。得到天子的一个眼色,他立刻一言不发地在前头引路。然而,此番他走的却不是刚刚带其他人走的路,而是正大光明走的正门,直到把人送到了千步廊,四周没了其他人影,他方才转过身来端详着那个神秘人。
  “你真的能保证左羽林大将军常元楷指挥不动下头那批人?”
  “他不过是靠的家族余荫,平素也就知道作威作福,下头人并不服他。再说我这些天只管整兵,其他的什么都不管,他代太平公主招揽过我好几次,我都含含糊糊表示愿意在关键时刻锦上添花,他也就信以为真地到公主面前去表功了。”
  “刚刚出来的时候应该有人看到了你。”
  “这既然是陛下的安排,自然是有意让这些人看到的。再说,若是真的有危险,云姑姑应该会处理那些人。多谢高大人关心了。”
  听到这一句,高力士顿时没好气地嘟囔了起来:“不是看在小凌的面子上,谁管你那么多。不过也好,你聪明些,小凌也能节省一些气力。”
  然而,将人送到地头的时候,他仍是不忘郑重其事警告了一句:“这一回虽然万事俱备,应该不会有什么凶险,但你还是小心点。小凌如今有了身子,你要是出了什么事她非得拼命不可!若是真到了什么不可收拾的时候,你也千万记着保下自己的性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千万别和上次在西域的时候贸贸然上战场折腾!”
  斗篷罩头的裴愿面对高力士这样毫不客气的话,却是面色如常地领受了下来:“你放心,我明白。”
  第二天又是一个艳阳高照的大晴天。由于孕期不可随意用冰,更不能贪凉,因此一大早凌波就被热醒了。身怀六甲原本就怕热,她的颈上背上早就生出了不少痱子,又不能伸手去抓,因此这大热天异常难熬。而身子笨重洗浴不便,她只得让两个宫人替她擦了身子,换上一套清爽的衣裳,又硬逼着自己喝下了一碗粥,这才取了一个浸在井水中的玉鱼儿含在口中,稍稍解了些酷热。
  正当她懒洋洋翻开一卷书的时候,忽然察觉背后仿佛有人,不禁立刻扭头看去。果然,站在她身后的正是神出鬼没的云娘。这一次,她还没来得及开口询问,云娘便忽然跪坐了下来,低声在她耳边嘀咕了一番话。
  “昨晚上李三郎很是召见了一批人,之后又见了你那裴郎,把诱常元楷和李慈上钩的差事交给了他。他故意让那小子从正门走,结果我发现武德殿那边还真是牛鬼蛇神一大批。好在不用我动手,大多数人事后就被一一拿了,唯一一个倒是个体态妖娆的宫女,被李三郎召进了正殿。料想总归是些阴谋诡计的勾当,我也就懒得听,直接出来了。你可预备好,大事应该就在今日。”
  今天么?凌波只是稍稍皱了皱眉就露出了讥诮的笑容。长痛不如短痛,她还真是希望这种没完没了的日子能够尽快结束,而今天和以后的任何一天都不会有任何分别。
  于是,她只是略一沉吟便用巴掌拍了拍自己的脸蛋,旋即立刻发出了一连串呻吟。几乎是同一时间,云娘便心领神会地嚷嚷了起来:“来人,快来人,县主这边不好了!”
  尽管王贤妃才是淑景殿的主人,但自打凌波住在了这里,她便成了最重要的人物。所以,听到这嚷嚷声,王贤妃竟是只比两个太医寻常宫人稍稍晚了一步,可一进来看到的却是已经昏厥过去的凌波。被云娘三言两语一说,她也顾不得其他,慌忙命人去请豆卢贵妃,略一迟疑又亲自前去禀报太上皇李旦。半个时辰之内,当今天子最尊贵的三位长辈竟是齐集淑景殿。
  两个太医原本就是李隆基命人精心挑选的,因此即便觉得此时的凌波脉象平和并没有什么不对,但仍是知机地说了一大堆违心话,无非是天气炎热动了胎气等等。总而言之,两人是忙前忙后指挥着宫人干这个干那个,硬生生唬住了李旦和豆卢贵妃王贤妃。趁着这机会,云娘便悄悄溜了出去,来到淑景殿前头张望。
  果然,在里头正乱成一团的时候,她就看到有一个年轻的小宦官慌慌张张地跑了来。她三两步上前拦在前头沉声喝道:“太上皇和豆卢贵妃如今都在淑景殿,你是何人胆敢乱闯?”
  “出事了……王毛仲带人……”
  他这话还没说完就感到眼前一黑,竟是无声无息地晕了过去。云娘这才不动声色地将白皙如玉的手掌收回了袖中,转身招来两个中年宦官,镇定自若地吩咐道:“这天气酷热,他大约是急匆匆跑来中了暑,还真是够可怜的。陛下如今哪里有工夫理会别的事情,你们先找个地方安置了他吧。”
  这淑景殿内外的宦官宫人都知道云娘脾气古怪,却是凌波身边的心腹,此时哪有不依的,慌忙把人架了下去。然而,这一起头,接下来跑来奏事却因中暑或是脱力而昏倒的内侍足足有六七个,久而久之,纵使再蠢笨的人也渐渐感到事情有些不对头。可就在一个高品内侍想要质疑云娘的时候,结果就看到宰相郭元振带着数百羽林军匆匆忙忙赶了来。这下子,所有人都忘了刚刚那点小事。
  这当口一个宰相忽然跑了来,莫非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郭元振沉声命诸羽林将淑景殿牢牢护住,自己方才正了正衣冠上了台阶,道是有要事求见。此时,刚刚一直在暗中捣鬼的云娘早就蹑手蹑脚地溜了——休说她昔日侍奉女皇的时候早就见过这个郭元振,就说昨天晚上,她还不是在武德殿瞧见过这位宰相大人?料想他此来必定是李隆基的差遣,她便悄悄到了里头,趁人不备在“昏迷不醒”的凌波耳边叨咕了几句。下一刻,大汗淋漓的凌波便悠悠苏醒了过来。
  正在外边急得团团转的李旦一听说凌波已经脱离险境,顿时连宰相郭元振求见也顾不得了,三两步便冲到了里间,冲着两个太医很是询问了一番,得知一切平安方才松了一口气。这时候,他方才想到外间还有一位宰相等着,略一思忖便吩咐传郭元振进来,又命几个宫人站着挡在了凌波榻前。
  “郭卿匆匆调动羽林,究竟是有何要事?”
  “回禀太上皇,窦怀贞等人行谋逆事,欲图突入武德殿废黜陛下,陛下已命羽林金吾和万骑一同搜捕。唯恐惊扰了太上皇,因此特命微臣带二百羽林前来护持。”
第二百三十二章
帝王家的悲哀
  那一瞬间,凌波清清楚楚地看到,李旦的脸上露出了一种极其微妙的表情。既不是愤怒,也不是悲伤,更不是失望……那仿佛是一千种一万种表情交织在一起,密密麻麻地将真正的情绪牢牢掩藏了起来。尽管她这一次不是主导,仅仅是区区一个帮凶,但仍然感到了一丝深深的内疚。
  也许,打从一开始,李旦便不应该接手那个烫手的皇位。
  “朕……朕想去承天门楼上看一看。”
  对于这个意料之外的要求,郭元振微微一愣。承天门乃是皇城正门,站在承天门楼上几乎可以俯瞰整个长安大貌。如今既然已经发动,各处必定是杀戮重重,若李旦看到什么太过血腥的场景而受了刺激,那岂不是大大的不妙?再说,宫城尽管已经由左右羽林军和左右万骑守卫得犹如铁桶一般,可谁知道会不会有漏网之鱼?天子令他保护太上皇,若李旦略有差池,他如何交待?
  “郭相公,太上皇心系长安子民,欲往承天门楼一行,你还是尽快带人去安排一下。”
  凌波此时已经在云娘的搀扶下站了起来,由于刚刚假戏真做,此时她早已汗湿重衣,额上犹带着细密的汗珠。见郭元振还在犹豫,她只得稍稍加重了一下语气:“这些年长安城屡次变乱,若是太上皇登上承天门楼,百姓们也可以安心一些。再者,陛下下诏讨逆原本就是名正言顺,难道这也要避着太上皇么?”
  郭元振敏锐地听出这质问中带有一丝提醒的味道,略一思忖便恍然大悟,慌忙弯腰请罪,随即匆匆出去进行一应安排。他这一出大殿,李旦便深深叹了一口气。看了一眼旁边面色惊惶的豆卢贵妃和王贤妃,他便径直走到满头大汗的凌波跟前,轻轻点了点头。
  “十七娘,你可愿意和朕同去?”
  一听此言,王贤妃顿时吓了一跳,连忙阻止道:“陛下,十七娘才刚刚胎动,这淑景殿到承天门楼尚有老长一段距离,若是半道上出了什么事那怎么了得?”
  然而,面对李旦那并不犀利的目光,凌波最后却低下了头:“我自当陪舅舅去承天门楼。”
  王贤妃还要再劝,旁边的豆卢贵妃却隐约瞧出了一点端倪,遂悄悄拉了王贤妃一把。须臾,便有宦官来报,道是步辇已经预备妥当,于是李旦便淡淡地吩咐说:“再准备一驾六人步辇,十七娘和朕同去。”
  情知这个时候的李旦违逆不得,因此无论是云娘还是凌波,对于乘步辇去承天门楼这种十万分招摇的勾当都没法拒绝。很快,一行人便出了淑景殿,在外等候的郭元振亲自搀扶了李旦登上那架八人步辇,见凌波也已经在六人辇上坐定,遂喝令起驾。
  尽管这时候烈日炎炎,但众人无不是心中有事,这一路自然是走得飞快。还没到承天门楼,阵阵喊杀声和刀剑交击声就已经扑面而来,间中还夹杂着人的惨叫和哀嚎,令人闻之色变。尽管是亲身经历了三回,但此时此刻,凌波仍是不免色变,见前头的李旦依旧坐得纹丝不动,她方才稍稍安心了些。
  及至一行人登上承天门楼时,那些乱七八糟的声音却是已经细微了很多,但登高远眺,仍能看见无数全副武装的人正在长安城的各处街道上奔驰。瞧见李旦双手扶着城墙,肩头不停地微微颤抖着,凌波便朝郭元振打了个眼色,见众人都悄无声息地退出老远,她便缓缓走到了李旦身后。
  “舅舅。”
  “今天的事情,你事先应该知道,对不对?”
  对于李旦这直截了当的质问,凌波只是微微一滞便坦然答道:“不错。”
  “朕早该料到的。”李旦没有回头,但扶着城墙的手却渐渐放了下来,“三郎并不是一味隐忍的人,先头他在潞州憋了那几年,一回长安城就是雷霆万钧之势,如今在太平的压制下忍了这么久,一朝反弹亦是异常凌厉。他让你留着朕在淑景殿,大约是为了在关键时刻不让人来通风报信,也是为了朕不会在关键时刻拖他的后腿,不是么?”
  “舅舅只说对了一多半。”尽管李旦的语调很平静,但凌波知道他的心情绝对不可能平静。稍稍顿了一顿,她便低声说,“就算我不留着舅舅在淑景殿,一切也不会有什么变化。陛下已经忍得太久了,为了这一次机会,哪怕是稍有波折,他也必定会坚持到底。我不想事情最终落到那个地步,也不想看着舅舅和当初的高祖皇帝一般。”
  “高祖皇帝……”李旦喃喃自语了一句,面上露出了一丝苦笑。他当初毫不犹豫地传位,就是想避免父子相残的惨剧,也想让太平公主打消某些念头,然而,他仍然是失败了。他的两个至亲都是视权力为生命的人,他无法让儿子放弃权力,当然也无法让妹妹放弃权力。如今,这最后对决的时刻——或许该说是一方将另一方逼到绝路的时刻终于来临。
  尽管凌波没有把最深的一层意思说出来,但李旦只是性子恬淡,并不是真的愚蠢,自然知道那言下之意是什么。李隆基是他的儿子,他当然知道他的秉性,否则当初在立贤还是立嫡长的时候,他也不会最后做出偏向于他的选择。这样一个儿子他没有办法压制,所以即便是妹妹和其他人屡次暗示,他自己也屡次生出某种微妙的念头,但他最终还是没有动摇东宫,更将皇位禅让给了李隆基。
  他的母亲是亘古未有的一代女皇,想不到真正承继她衣钵的不是她的任何一个子女,而是她的孙儿。人都说太平酷肖女皇,但是,太平的心仍然不够狠,太平的手段仍然不够辣,于是这一次,他注定要失去他的妹妹。
  天皇天后的嫡系血脉将只剩下他一个人,孤零零的一个人。
  郭元振远远看着城头上的李旦和凌波,心中很有些焦虑和不安。当初如中宗李显那样的昏庸之君,在大势不妙的紧急关头亦能在城墙上喝出一句让军队倒戈的话,如今李旦更有人望,而且是名正言顺的太上皇,若是在城头上一怒之下说出什么要废立的话来,那又该如何是好?思来想去,他的面色渐渐有些发白,竟是没看见有人沿着台阶上了城楼。
  “郭相公。”
  这一声差点让郭元振吓了一大跳,扭头一瞧方才发现是裴愿,登时露出了喜色。他当初曾经担任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安西大都护,和庭州裴家有相当密切的往来,和裴愿之间自然也没少打过交道。对于这位实诚稳重的裴氏子,他也很有好感。然而此时此刻最重要的是,谁都知道太上皇李旦对裴愿爱护有加,再加上那边还有凌波在,这两夫妻必定能够安抚好李旦。
  “你来了就好,太上皇看样子似乎情绪不太妙,你赶紧上去安慰安慰。”
  裴愿轻轻点了点头,可往前走了几步便停住了。虽说他并没有带兵去兴道坊太平公主第,但是常元楷和李慈都是以他的名义约来的。动手的是王毛仲及其麾下的亲兵,但那两人死不瞑目的眸子至今还在他眼前晃荡。王毛仲还可以嘟囔什么各为其主的话,但对于他来说……父亲那封信上写的才是他最担心的,才是他愿意豁出去做的。
  决不能让李旦和李隆基父子相残,他们都是他的恩人,都是裴家的恩人。
  伫立良久,他方才一步步走上前去,最后在李旦身后三步远处立定,轻轻开口叫了一声。然而,凌波倒是第一时间有了反应,扭头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李旦却隔了许久方才转过身子,面上赫然是说不上凄然还是惨然的表情。
  “你要做的事情大约都做完了?”
  尽管只是轻飘飘一句话,但裴愿却感到心头猛地一跳,旋即竟是退后一步一声不吭地跪了下来,郑而重之地叩了三个头。除了在大殿上,这君臣大礼他已是许久不曾对李旦行过,然而此刻,他却觉得只有这种方式方才能宣泄自己的情绪。当最后一次重重碰头之后,他却感到一只手抓住了自己的臂膀,一抬头却看见是李旦。那个曾经让他敬爱孺慕的人正目光炯炯地盯着他,并没有露出他想象中的责怪之色。
  “朕明白你的心,朕不会怪你。”李旦轻轻一使劲,把裴愿从地上拉了起来。端详着裴愿额头上的青肿,他不禁摇了摇头,“你原本就没有错,错的人是朕。朕早该知道太平不是三郎的对手,早该削她的权柄将她远远打发出去,早该让她息了那心思。五哥六哥七哥都已经死了,朕只想着要给唯一的妹妹留下最好的东西,让她能够得偿所愿,最后却是害了她……”
  看见李旦一瞬间泪流满面,凌波忍不住紧紧握住了裴愿的手,心里又浮现出了一句熟悉的话。
  愿生生世世,勿生帝王家。
第二百三十三章
宁死
  先天二年七月乙丑,太上皇李旦昭告天下:“自今军国政刑,一皆取皇帝处分。朕方无为养志,以遂素心。”
  伴随着这一份意义深刻的诰文,李旦徙居百福殿颐养天年,再不过问政事。
  长安内外再次血流成河。自常元楷李慈死后,中书舍人李猷、右散骑常侍贾膺福、中书令萧至忠、侍中岑羲先后被杀,御史大夫窦怀贞仓皇逃窜,最终自缢身亡。而这一个个大人物,牵连到的家族数以百计,整整三天之内,长安城都笼罩在一片腥风血雨之中,四处是杀戮,四处是清洗,心慌意乱的百姓们无不闭门不出,坊间的高门大宅倾颓无数。
  那些高门大第在韦后之乱的时候就已经被清洗过一次,当如今又一次规模空前的清洗之后,长安城的世家大族竟是十不存一。而那些之前依附韦后,之后靠依附太平公主方才得免甚至飞黄腾达的家族,这一次再没能够逃脱灭顶之灾。甚至是犹如不倒翁似的崔湜,那光鲜的大门前也伫立着百多名钉子似的羽林军,再没法踏出家门一步。
  然而,比起那些已经丢了性命的人来说,这已经是好太多的结局了。仅仅是三天的清洗,被杀的就已经有三位宰相,十余名三品以上高官,几十名各级官员,族诛的家族更是不计其数。东西市用于斩首的高台上成日里血流成河,连累得两市之内血气冲天,就连往日最重钱财的商贾也放弃了在这种时候做生意的打算,纷纷闭门歇业。
  最受太上皇李旦宠爱的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这时候也没法安心呆在道观之中,两人联袂入宫想要见见李旦,却都被挡在了百福殿门外。没奈何之下,还是玉真公主知道凌波正住在宫中,于是拉着金仙公主匆匆赶往淑景殿,岂料再次扑了一个空。原来,李旦迁居之后,凌波竟也跟着王贤妃和豆卢贵妃搬到了邻近百福殿的千秋殿。而百福门内的那一片区域,一样都是闲杂人等的禁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