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钧(校对)第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70

  “好,很好!”汤舜允仰天大笑,声音中既有无穷无尽的畅快,也有难以掩饰的悲愤。隐忍十年,经营十二年,他终于迎来了可以一锤定音的机会。“伯父大人,属于我的东西,我会亲手从你那里夺回来!”他喃喃自语道出了心声,眼中杀机毕露。
  他扫视了底下六人一眼,肃然下令道:“董奇郭涛,你二人务必在月内控制过半禁军,若有差池,提头来见!”
  “末将遵令!”
  “刘甲吴乙,本君在殷都城外伏有三千精兵,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一旦本君有令,你们一定要领兵进城。本君不妨提醒你们,殷都城守向来贪杯,你们可以在这一点上下功夫,横竖眼下遥辰孤身在外,那些空有其表的文士只会鼓噪而已,无人会想到本君的用心。”
  “遵令!”
  “邓坚王腾,从即日起,本君的兵符暂由你们各持一半,若有危急即可骑乘异禽前往调兵,一定要阻住各地大军!”
  “得令!”
  望着脸色凝肃的六名心腹,汤舜允重重点了点头:“今日本君和诸位相约,一旦事成,各位将全数位于朝堂之上,子孙代代可享封荫!”
  “多谢主公!”六人言简意赅地叩谢道,脸上是掩不住的喜色。汤舜允含笑示意他们退下,直到众人身影全都消失在视野之外,他才深深叹了一口气,脸上突然又变得阴沉了下来。“好了,你们都出来吧!”
  随着他的呼唤,六个身材颀长优美的黑影忽然出现在小院中,微微躬身行了一礼:“既然大人已经决定起事,那么可否告知确切时间,吾等也好回禀尊主做好准备!”
  “事机不密则难以事成,这具体时间就是本君也不见得能够拿捏精准!”汤舜允傲然一笑,意味深长地打量着六个人,许久才摇了摇头,“贵上让你等跟随本君,不就是为了摸清具体情况么?你们不必担心,谋定而后动,本君不会失败的!”
  馆清宫紫华苑,严修正目光炯炯地盯着面前的人,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堂堂商国之君,商侯汤秉赋竟然形同普通文士般到了此地,这和外界的描述实在相差太大了。好半晌,他才露出了一丝微笑,抬手请道:“君侯夜临此地,实在令我意外得紧,请上座!”
  与那一日觐见时相比,商侯汤秉赋的脸上少了几分从容,额间的皱纹似乎也多了几条,敷衍地笑了笑便坐了下来。他也不兜圈子,客套了一句后便直截了当地说:“严大人,你乃中州重臣,自然应当知道我国如今的局势。信昌君汤舜允贵为寡人侄儿,却忘记了他身为臣子的职责,也不念寡人的多番恩宠,此次回殷都,其狼子野心暴露无遗!如今他身在殷都却有重兵护佑,分明是不将寡人放在眼里……”他说着便愤怒地一拍桌案,人也霍地站了起来。
  严修心中好笑,面上却也装成一副激愤的模样,好说歹说将商侯再次安置在座位上,这才悠然笑道:“君侯乃一国之君,坐拥千里之地,信昌君一介臣子哪敢轻易挑衅?”他故意轻描淡写地贬低了汤舜允一通,又舒舒服服地倚在了靠背上,“陛下谕旨中虽然也有责君侯有失臣道,但毕竟大义名分还在君侯这一边,您过于忧心就不必了!”
  “可是汤舜允分明就是要借这一次的机会谋夺大统!”汤秉赋哪里有心情听这些场面话,气急败坏地吐露了实情,“寡人起先还以为他这一次回殷都是拱手奉上兵权,那么自有可恕之理,谁想他不仅缺席朝会,而且根本不理会寡人相召,甚至还欲图染指禁军!若非寡人一向委以心腹统管禁军,这一次就要被他得逞了!严大人,寡人只想问一句话,倘若寡人欲铲除叛逆,中州朝廷是不是……是不是会声援一下?”
  严修听他最后一句话吞吞吐吐,心中轻蔑就更浓了。堂堂一国之君,处理己国之事还要这样战战兢兢,这商侯汤秉赋还真不是治国理政的材料。不过,他不得不设法稳住汤秉赋,因此仍然点点头道:“君侯乃是名正言顺的诸侯,陛下自然不会心向叛逆!”
  得了这一句肯定的回答,汤秉赋长长吁了一口气,随意又唠叨了几句方才告辞而去。待他离开,内室中的许凡彬和明萱才先后走了出来,脸上尽是忧色,严修不禁心中一凛:“怎么,华都有要紧的消息传来?”
  “陛下……陛下驾崩了!”许凡彬无奈地说出了实情,“说起来殿下那一头也真大胆,这个消息暂时还封锁着,却不惜告诉我们这边,难道他就不怕我和明萱把消息传回师门么?”
  严修若有所思地瞥了明萱一眼,见她依旧是古井无波的模样,顿时晒然一笑。“他们估计根本就不曾想要瞒着各国,如今大家都是自顾不暇,哪怕中州王位更迭,他们也不见得能够抽手应付。听说炎国的动乱不小,周国则是表面平静暗中波涛汹涌,如今的商国就不提了,估计就只有夏国稍好一些,但也难保孟尝君斗御殊不出奇策……总而言之,就一个乱字而已!”
  “刚才商侯来此地求援?”明萱突然出言岔开了话题,“他和汤舜允就要大动干戈了?”
  “应该快了!唉,看样子商侯脱不了多久,毕竟,汤舜允的强势是看得出来的。一旦让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解决了商国动乱,商国就会一跃成为如今的四国之首,到时事态往什么方面发展就很难说了!”严修一口气将汤秉赋的话重复了一遍,一边无力地托着额头,“早知道有这么多麻烦,我就不揽下这一趟麻烦了!”
  “陛下驾崩非同小可,储君一来年幼,难以执掌权柄,二来中州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恐怕……”许凡彬倏地止住了声音,一双眼睛精芒大盛,“想不到这个时候还有客人!”
  严修稍晚一步生出感应,只得整了整衣冠迎了出去,这馆清宫中人流繁杂,进出如入无人之境,这一次来访的,会不会是信昌君汤舜允?
  “水姑娘!”严修目瞪口呆地看着眼前这位冰霜美女,今天第二次陷入了迷茫。照理寒冰崖乃是商侯内援,商侯汤秉赋刚刚来过,这寒冰崖弟子来此作甚?饶是心中惊讶万分,他还是将人请进了屋中,“不知水姑娘来此有何贵干?”
  “我此来自然是有要事和严大人商议,刚才君侯的离去我看到了,敢问严大人,可是答应了君侯什么条件么?”水清容甫一坐下就不客气地开口问道,“严大人可曾知道,商国乱局已经难以避免,此时此刻,严大人身为中州使臣,肩负要责,应该不会胡乱抉择吧?”
  许凡彬一直未曾离去,此时突然高深莫测地插话道:“水姑娘可曾听说过,世界上还有‘口说无凭’四个字?”
第十四章
哗然
  “天子驾崩了!”一个惊人的消息从华都飞速往外传播,只是数天之内就传遍了天下。就在各国权贵议论纷纷之时,中州终于遣信使往各国传递了确切消息——华王姜离因病驾崩,时年四十九岁。就在十二月五日,储君姜偃承遗诏继位,是为华偃王,尊舒姬为王太后,中州朝官无一变动。
  由于各国先前都派了使臣前往华都探讨储君之事,如今猝不及防下,只得纷纷上书进言。然而,四国使臣先前都已经在兴平君府见过了姜如,姜离鸩杀义子的风波便再也难以掀起,何况此次中州王位更迭之快令人无法及时反应,四国使臣被宣至隆庆殿时,姜偃已经端坐在了御座之上。
  尽管正式的继位大典仍在筹备之中,但接受了群臣拜舞后,姜偃已经名正言顺地成了中州新主,练钧如和伍形易分立左右,看上去颇有些怪异的感觉。然而,四国使臣此刻无暇追究所谓群臣位次问题,勉强见礼之后,商国使臣遥辰率先发难。
  “先王驾崩乃天下臣民之痛,外臣在华都已经待了许久,却只见到先王精神愈加健旺,何曾有真正致命的病痛?”遥辰知道如今储君继位已是铁板钉钉的事,只能将话题紧紧缠绕在姜离的死因上,“谣传说伍大人鸩杀了七名太医,可否向我等解释一下,这究竟是何意?倘若陛下真是因病身亡,那些太医即便有罪也是罪不及死,未经有司审理而鸩杀,是不是太过分了?”
  此话一出,上至新王姜偃,下至廷上群臣,无不勃然色变。几个知道事情原委的重臣更是心中忐忑,这遇刺一事一经传出,足以让朝中风云突变,万事难以收场。此时此刻,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了伍形易身上,就连练钧如的拳头也捏得紧紧的,竭力让自己保持着镇定自若的神色。
  伍形易早已料到会遭到今日之事,夷然不惧地昂起了头。“想不到遥辰大人会有这样的误会,看来若是我不好好解释一下,流言蜚语就更多了。鸩杀太医乃是先王临终前的嘱咐,须知已故陛下自十二年前就始终病体沉重,服用了众多太医开出的药方后都未得好转,心中早已有所怨气。至于这一次也是如此,七个太医名为诊病,其实几乎是在折腾先王,这等医术寻常欺世盗名之人,留之何用?”
  练钧如听得浑身发寒,明明那些太医是遭了池鱼之殃,伍形易却口口声声说他们医术不精,这颠倒黑白已经到了极致。尽管他此时心中不平,但也知道遇刺一事传出的后果,只能任凭伍形易冷言冷语。再者,若姜死前的血书过于离奇诡异,饶是他事先知道一些事情关节,也不敢妄自揣测真正的隐情。
  “各位,先王遗诏经六卿五官共同验证,绝无半点虚假,而且陛下登基之前,国之宝重龙凤玉佩就得以归一,难道不是天大的吉兆?”石敬待伍形易的话告一段落,就站出来声援道,“先王这些年都是勉力挣扎着处理国事,若是各位再有置疑,未免有失体统,须知各国之内也都有内情,先王和陛下都无意横加干涉,各位已经逾越了本分!亦或是说,你们如此咄咄逼人,是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刚才还在那里侃侃而谈的遥辰顿时沉默了,他是聪明人,很快听出了石敬的言外之意,似乎是说,商国局势也已经不稳了。再想想信昌君汤舜允正待在殷都之内,他的脸色立刻变得惨白,要是自己在这里苦苦相争,那一头汤舜允却夺了大位,自己到头来不过一场空而已!
  孟韬也和一旁的霍弗游交换了一个眼色,同时退到了一旁,两人在国中也算不上最能说得上话的角色,此时言多必失,还不如再等等的好。就在四国使臣面面相觑时,殿上又响起了一个清澈明亮的女声。
  “石大人此言差矣,天子驾崩乃天下大事,各国使臣想要一探缘由也是理所当然的事!”炎姬阳明期突然趋前一步,口吻中甚至带着几分讥诮,“吾等此次前来,原本是想让先王给一个说法,想不到先王会突然故去。如今既然陛下承遗诏登基,吾等自然不敢有所置疑。但是,天子大丧之日,各国诸侯定会齐集华都,到时候石大人和伍大人还要用虚词蒙蔽四方诸侯么?”
  她说着便自失地一笑,绝丽的容颜上现出几许惘然之色,“天子乃天下共主,自然不能让臣民有丝毫的怀疑,倘使流言蜚语愈演愈烈,恐怕有失陛下清誉!所以,臣女恳请陛下秉先王遗志,不要让诸侯臣民失望才好!”
  这话急转直下,听得廷上众人直犯迷糊,就连练钧如和伍形易也没有品出滋味来。炎姬却再也不肯多说了,躬身一礼便退至一旁,神色泰然自若。御座上的姜偃扫视着表情各异的中州群臣,本来就忐忑不安的心情顿时更坏了。骤登大位就遭遇这等信任危机,他今后还如何自处?正当他想要不计后果地开口说些什么时,耳畔突然传来了一个低沉的声音。
  “陛下,你如今是天子,不必计较他人的看法。先王临终前曾经吩咐过,务必要确定炎姬和使尊殿下的婚事,难道你忘了?”暗中传音的人正是伍形易,他一面笃定地打量着下头的人,一面拨弄着袖中的双手。
  姜偃轻咳了一声,殿上顿时稍稍安静了一些,毕竟,君臣名分已定,谁也不想做得太过火了。只听这位少年天子缓缓从袖中取出一个卷轴,面色沉重地宣布道:“先王逝去,朕比各位更加悲痛,但是,这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事实!逝者不可轻侮,诸卿不必再纠缠这些细枝末节!朕这里有先王的另一道遗诏,当着四国使臣的面,朕就把它公诸于众!”
  这是练钧如等人在姜离案头找出来的东西,内容着实冗长,除了回顾姜离登基二十二年以来的从政得失外,还有许多有关各国的隐秘,一经宣布,殿上群臣顿时陷入了无边的惊愕之中。然而,最后一条最引人惊讶,因为,姜离竟用一种无可置疑的口气为炎姬和练钧如赐婚,顿时激起了殿上的震天喧哗。
  炎姬早料想到姜离不会轻易放弃,但压根没有想到会强势到将此事列在遗诏之中,脸色顿时变得铁青。须知天子赐婚乃是身为臣子最大的荣耀,更何况是让她嫁给练钧如。她可以想见中州群臣欢呼雀跃的表情,可是,她的心中却凝起了寒冰,目光也瞬间变得冰寒刺骨,父侯的惊天怒气,难道中州上下就未曾考虑过么?
  炎国司寇虎钺见其他人都露出了喜色,顿时冷哼一声,趋前一步护在了炎姬身前。“陛下,诸位大人,先王赐婚本是无上荣耀,但是,炎姬殿下乃主上独女,先前也已经定下了婚约,怎可未经我国主上许可轻易许配?先王的这道旨意着实莽撞了!”他不顾自己这句话会带来怎样的后果,趾高气昂地抬起了头,“吾国主上宠爱炎姬殿下乃是天下皆知的事,倘若主上不允准,就算天子想要纳炎姬殿下为妃也是不可能的事,枉论其他……”
  “虎钺,你住口!”炎姬终于露出了勃然怒色,不仅是因为姜离的算计,更是因为虎钺的不逊言辞。当着中州群臣的面矢志拒绝,这无疑是对脆弱王权的挑战,这样一来,事情就没有转圜的余地了。“臣女万分感激先王的好意,不过婚嫁之事非同小可,还是等父侯拜谒时再作计较!陛下,诸位大人,臣女身体有些不适,先行告退了!”她说着便躬身一揖,头也不回地转头离去,虎钺连忙亦步亦趋地跟在了后面。
  炎姬这转头一走,殿上顿时陷入了一片死寂,甚至有人露出了难以掩饰的怒色。毕竟,虎钺只是诸侯国的臣子,如此大言不惭,可谓对王权赤裸裸的蔑视。太傅张谦正要上前说些什么,却被姜偃挥手止住了。
  “算了,此议过于突然,且让炎姬好好想想便是!”姜偃故作冷静地说道,眼睛却禁不住朝练钧如瞥去,“先王大丧乃是了不得的大事,朕已下旨宣召四国诸侯,待到大丧过后再行登基大典,有劳诸卿筹备了!”
  “谨遵陛下旨意!”石敬领头拜下,包括三国使臣在内的众人也纷纷行礼,心中无不打着自己的算盘。
  练钧如目送众人离去,倏地转头望着姜偃,突然深深叹了一口气。“陛下,先王已经太着急了,你为何也要这么急于促成这桩婚事?炎侯性子暴躁乃是天下皆知的事,一旦他不计后果地闯出什么祸事来,这责任该由谁承担?抑或是说,伍卿还有别的深意?”
  伍形易见练钧如的话头终于转到了自己身上,不禁淡然一笑:“你放心,小懿那里我自会解说,一旦炎姬落入他人之手,你也不会甘心的,不是么?”
第十五章
应变
  就在中州传出天子大丧的消息之后,阳无忌在旭阳门主阳千隽的力挺之下,发动了雷霆万钧的攻势,由朝中上百名官员联名上书请立储君。不仅如此,阳千隽甚至动用了门中的暗势力印了成千上万份奏折副本四处宣扬,矛头直指炎侯无嗣的事实,而且含沙射影地指摘炎侯的一系列暴政。一时间,识字的百姓将消息传给了目不识丁的寻常小民,一直被炎侯阳烈以强势压下的立储之议,终于被完全提到了台面上。
  阳烈望着桌头那高高的本章,恨不得一把火尽皆焚毁,最终却只能勉强克制下自己的心绪。他很清楚,自己如今已经被人架在了火堆上炙烤,绝不能再像从前那样随心所欲,就是想要动手清除那些蠢蠢欲动的阴谋者,也只能等到局势稳定以后,可是,他能耗得起那么长时间么?
  一向性子暴躁的他情不自禁地叹了一口气,这种时候,虎钺偏偏在中州未归,妻子庄姬也借故躲开了,他竟是只能把气头出在一众内侍宫婢身上,可骨子里深深的疲惫却始终驱之不去。一国之君一呼百诺,谁能看到背后的步履维艰,还不是自己吞下所有苦果罢了!
  “启禀主上,夫人有急事奏报,请您移驾凤仪殿!”内侍宋丙急匆匆地跨过门槛,俯身奏报道。
  “夫人……”阳烈眉头大皱,他自然知道,炎姬这趟去中州,凡有信息必先向妻子庄姬奏报,可一向没有什么要紧事。“寡人这就过去!”
  “夫人,什么事这般紧急?”炎侯一踏进凤仪殿大门便发现了庄姬惶急的身影,一颗心陡地一沉,“是不是明期在那里遭到了什么不公?”
  “主上,先王驾崩前留下了遗诏,欲将明期许配给练钧如!昨日新王在隆庆殿当着所有人的面宣布了这件事,虎钺又当众说了些过分的话,明期无法,只得命人星夜送信回来!”庄姬勉强镇定了一下心绪,目光中颇有几分软弱,“明期虽然曾经对那练钧如有些好感,但这件事在此时提出非同小可,若是处理失当,恐怕……”
  “好一个乘人之危!”阳烈顿时暴怒,愤然咆哮了一声之后,劈手将身旁的花瓶狠狠砸在了地上,那砰然巨响顿时惊动了殿外内侍。他不耐烦地看了那些探头探脑的奴才一眼,厉声喝道,“全都滚下去,这里的事情不用你们操心!”
  “好嘛,伍形易送回了阳无忌,姜离临死还要算计寡人的女儿,真以为我炎国好欺是不是?寡人治军多年却未曾好好用过兵,既然如此,即便是一战,寡人也要让那些小觑了我炎国军威的人一点厉害看看!”
  “主上!”庄姬不禁大惊失色,“你不要忘记了,阳千隽门主还在暗里等着你发难呢!如今中州局势已经有所恢复,而且四国都渐渐陷入了内斗泥潭,谁也不能轻易抽身,你这个时候对外用兵……只能把明期往火里推罢了!”情急之下,她几乎忘记了自己对这个男人的仇恨,毕竟,阳千隽对她们母女没有任何好感,倘若阳烈一朝败亡,她的所有希望也就随之消逝了。
  “可恶!”阳烈恨恨地捧着脑袋,发狂似的在殿内来来回回踱着步子,最终立定了,“明期在信上有没有说过她自己的态度?还有,天子大丧究竟是什么时候?”
  “明期似乎不置可否……”庄姬犹犹豫豫地答道,随即勃然色变,“天子大丧势必要诸侯亲自参加,一旦主上离国,那岂不是给了贼人可趁之机?不仅是我炎国,就是商国、周国,甚至是夏国,怕也有动辄败亡之祸!”
  “所以说,姜离就是死了也不让我们好过!”阳烈早已忘了什么君臣际野,口中已然直呼姜离之名,“不去就得被人钻空子,去了也得防有人暗中使坏,竟是怎么做怎么错,可恶!”他只感到胸中怒火完全转换成了杀机,情绪越来越激动。突然,他转身重重抓住了庄姬的肩膀,一字一句地说道,“夫人,如今寡人不敢相信任何人,只有靠你了,你一定要稳住局面!”
  庄姬讶然抬头,见这个一向自负狂妄的男人露出了恳求的目光,心又不禁软了。事到如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她又怎能轻易撂挑子?“主上……您说吧,妾身尽力而为就是!”她竭力避过那热切的目光,深深低下了头。
  “调兵的虎符寡人留给你,所有心腹将领,寡人会命他们全都听从你的调配,还有,绯都之内实施全面戒严,绝不容许有不相干的人任意进出!”阳烈斩钉截铁地冷笑道,“至于朝中大臣,寡人也给你完全的节制之权,政务有太宰白石汇总,你从中决断,实在不行的就命人送至中州,只不过多劳动几个飞骑将而已!凡有图谋不轨者,劳请夫人一概诛之,不用待寡人归来!”
  庄姬听得不寒而栗,最终却微微点了点头。“妾身明白了!”
  同样,接到天子大丧的消息,周国和商国也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周侯樊威擎还算能找到人托付国事,况且王姬离幽也不是省油的灯,可商侯汤秉赋就着实惊惶失措了。汤秉赋先是想以身体不适为由遣人代替自己,而后又想尽早发动诛除信昌君汤舜允。但是,知道局势已经尽在手中之后,汤舜允突然无声无息地消失在了殷都城内,信昌君府除了一应下人之外,再也难以找到半个有用的人,让商侯手足无措。
  百般无奈的商侯只能把主意打到了严修身上,在他心目中,严修乃是武者出身,一定不可能有那么多别样的心思,所以刻意安排了一众名士把持朝政之后,又毕恭毕敬地将严修请入了长明殿,竟以国之宝重——国玺相托,让这位中州少师吓了一跳。
  严修脸色复杂地看着面前那一方小巧的碧玉,手指只是轻轻抚摸了一下便立刻缩了回来。“君侯,此事过于重大,您真的确定商国群臣没有异议?须知无论何人,只要拿到此物便能对商国上下发号施令……”
  汤秉赋连连摆手,高深莫测地说道:“此事寡人已经具折禀明了天子,想必以严大人中州少师之名,一定能比其他人更为妥善地保管此物。说一句不中听的话,寡人此去华都,汤舜允那厮必定会伺机而动,届时能否保住此物还不得而知,不若交给严大人保管,兴许还能延住寡人的一丝元气。严大人自己就是出色的武者,应该不会辜负寡人希望才是!”
  严修第一次用审视君王的目光看着一向昏庸短视的商侯,心中暗叹不已,想不到,即便是这样一位国君也能明白先王姜离的用意。中州希望看到的不是一个为信昌君汤舜允把持的强大商国,而宁可是一个分崩离析,支离破碎的商国,只有这样,王权才能一步步得以巩固,不用考虑外在的威胁。
  “君侯放心,我一定会保住此物,不让它落在他人之手。不过,这段期间的用玺又该如何处置,总不能让所有人都知道,这国之宝重在我怀中吧?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君侯也不会想要我成为众矢之的吧!”
  “自然不会!”汤秉赋捋须笑道,“寡人已经有令,天子大丧期间,国中奏表由太宰盖其印玺认可,但也仅限于这段时间而已。一旦汤舜允欲图夺权而发现没有国玺……寡人倒要看看他拿什么号令群臣百姓!”
  严修面色怔忡地回到了馆清宫紫华苑,却见许凡彬正拿着手中的绢帛发呆,不由上前轻拍了一下他的肩膀。“怎么回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