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谋生手册(校对)第1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4/446

  直到人全都走了许久,胡松才一个激灵清醒了过来。看到胡老爷嫌恶地看着自己,又想到汪孚林撂下的话,他只觉得脑袋有些转不过来。不过一夜之间,事情就陡然急转直下,他招谁惹谁了?他从前就对那些所谓的忠义之士很反感,认为这些家伙不过为了自己求名,根本无助于改变父亲身后蒙冤,根本无助于改变家中处境,可这次之所以如此态度冷硬,却是因为程师爷转达了那位舒县尊的意思。
  那就是这事情全都交给舒县尊来办,该联络什么人舒县尊亲自操刀,他想到对方既是县官,又是现管,再加上揪住了胡家此前那些年因为历任绩溪县令照拂而始终没交的那些夏税秋粮,所以他不想节外生枝,有意吩咐了门上拒绝那些拿着各种理由来拜会的人。
  再加上昨天晚上那诡异的事情,他没细想,所以压根没想到今天这几个竟都是有功名的,其中还有两个举人!要知道,既然考中了举人,异日选官之后,混得好就能成为乡宦,在徽州府赢得一定的话语权,他不该随便得罪人的!得去追,得想办法去把人追回来,否则他的名声就不要了!
  好好的一趟探访龙川村,却演变成了现在的结局,汪应蛟和程任卿周文策马出了龙川村后,全都觉得脑袋有些转不过来。小北则是频频后望这座自己并没有留下深刻印象的古村,心中颇有些遗憾。因为,她这次还没有来得及拜祭过父亲的坟茔。除此之外,也许这一辈子,她都没有踏进祠堂的可能性了。想到印象中那个刚毅和父亲有些类似,却没有留下子嗣的长兄,她忍不住觉得眼睛有些酸涩。
  如果长兄还在,家里是不是就不会落得这般光景?
  汪应蛟这会儿终于忍不住问道:“汪贤弟,你刚刚对那胡松奇说的话是真的?真打算咱们牵头去操办这次忌日?虽说把那胡松奇撇开,是挺痛快的,问题是我和周贤弟虽说是举人,但人微言轻,就算那些缙绅大户嘴上说得好听,可未必会买我们的帐啊。”
  “各位,刚刚那胡松奇被我骂得昏了头,这才有此丑态,等他回过神来,就不会这么轻易放我们走了。我想征求一下三位兄台的意见,眼下是快马加鞭直接赶回府城,还是慢慢走,等着人追上来?”
  汪应蛟之前只觉得汪孚林会吵架,程任卿和周文此刻却察觉到,汪孚林仿佛是故意激怒胡松奇。所以,抢在汪应蛟说出一个不靠谱的回答之前,周文就开口说道:“想来这件事有胡老爷在场,胡松奇怎也不至于再对我们来硬的。只要他肯讲道理,我们也未尝不可和他讲道理。毕竟,操办忌日的事若是没有胡家子嗣,也实在是太辱没梅林先生了。”
  程任卿言简意赅地点头附和道:“我们策马慢行,就当给胡松奇一个机会。”
  两个同伴都首肯了,汪应蛟纵使有些不得劲,最终还是没有反对到底。这时候,汪孚林方才对小北比划了一个V字手势。至于小北是否明白,他倒无所谓。他这么大老远跑一次龙川村,当然不止是为了赚这三个同路者,也不是打算羞辱胡松奇一番算完,但汪应蛟之前碰了钉子,他这个同行者当然得让人主动找来,那才算是拿到了主动权!
  当然,胡松奇挨骂也活该,谁让他就是小北的混账二哥?
  当他这一行五人离开龙川村还没到一里地时,就只听后头马蹄滚滚,却是十几骑人飞也似地疾驰了过来。回首的汪应蛟和程任卿周文看到那马蹄奔腾的声势,想到当初胡宗宪在东南的绝大名声,不由得全都生出了几分戒心惧意。
  倘若是昔日胡家亲兵,会不会因为胡松奇一声令下而对他们不利?
  这种猜测在来人把他们团团围住之后,胡松奇出现时,达到了最高点!
第二三三章
直接赚进城
  汪应蛟有些书呆,周文和程任卿也都有些书生气,此时此刻面对十几个气势汹汹的人团团围住时,他们生出的最大念头就是,刚刚不应该托大,应该选择尽快离开此地,而不是这会儿置身于险境。这要是胡松奇受不住气,要把他们扣下,或者干脆来更狠的一招,那怎么办?每个人都只觉得心头压着一块巨石,尤其是在胡松奇那阴恻恻的目光往自己身上射过来的时候,他们之前那股气势全都不知道跑哪去了。
  胡松奇阴冷地扫视着这些噤若寒蝉的读书人,只觉得自己憋气的感觉稍微减轻了一些。然而,让他完全没想到的是,那个之前牙尖嘴利,损得自己几乎吐血的小秀才,此时此刻抱手而立,脸色轻松,竟是丝毫无惧于这十几人的包围!他本想趁这个机会夺回主动权,顺便给这些家伙一个教训,这会儿登时心底惊疑了起来。他尽力没在脸上露出半分端倪,就这么默然不说话,想要压到这些人当中有人忍不住服软。
  这一次,还是汪孚林先开口:“看这情形,胡二老爷是想强留客?只听说下雨天留客天,却没听说过宾主不和,主人还带着大队人马来,想要强留宾客的。哦,我这话说得还不太确切,胡二老爷自始至终就没拿我们当成客人,又何来留客之说?”
  “哼,光会逞口舌之利又有何用!”胡松奇登时大怒,心中杀机一闪而逝。可毕竟事情还牵涉到他那个在龙川村很有名望的族兄,他不可能真的做得太过分。所以,在故作轻蔑不屑地扫了一眼众人后,他就淡淡地说道,“念在刚刚诸位提到先父忌日之事,我不妨好心提醒你们一句,先父之事,我自有主张,绩溪县令舒县尊也已经答应帮忙张罗,不用尔等越俎代庖。不要以为,考了一个举人之后就得意忘形,区区秀才就更不用说了!”
  “就算区区秀才,也是一刀一枪凭自己的真本事考出来的,更不要说举人,等胡家下一代有人名正言顺考出一个举人来,胡二老爷再说此话不迟!”汪孚林顿了一顿之后,这才似笑非笑地说,“舒县尊身为绩溪县令,张罗此事当然分所应当,但此次梅林先生五周年忌日,若只在区区绩溪一地,岂不是声势太弱了?当然要禀告段府尊,和六县缙绅之力,好好办上一场,这才对得起胡部堂在天之灵!”
  “好大的口气!”胡松奇嗤笑一声,根本就不相信汪孚林的话,“就凭你区区一个小秀才。”
  “没错,就凭我区区一个小秀才。”汪孚林看着汪应蛟等三人,微微颔首后,又笑了笑,“就凭我是松明山汪孚林。”
  竟然是汪灾星!程任卿和汪应蛟不约而同生出了这样一个念头。这汪灾星这次挑上龙川胡家了?这真是对手一步步升级啊!等等,他说的是六县联合祭拜,是真的还是假的?
  竟然是汪财神!这是周文的第一反应。怪不得之前那么能说,三两下就把胡松奇给激怒了。
  而对于胡松奇来说,这就好比本以为面前是个随你揉搓的小人物,可现在这小人物身后却隐隐露出了几尊他根本动不得的神佛!松明山汪氏最初不过是徽州府新贵,汪道昆赋闲罢官后,声势也有所下跌,可现在汪道昆起复郧阳巡抚。汪道昆又曾经是父亲治下的官员,与父亲算是交情不错,这样一个正当红的巡抚他已经惹不起了。更何况,赏识汪孚林的据说不止是歙县令叶钧耀,还有徽州知府段朝宗?
  想当初害得胡家险些灭顶之灾的,不就是徽州知府何东序?
  他刚刚追上来还好只是言语讥刺,要真的进一步威吓,那就是自讨苦吃了……可他之前还打了人一拳!
  胡松奇的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轻轻吸了一口气,努力告诉自己汪孚林不过十四岁,现如今也只是区区小秀才,可一想到连竦川汪氏都被汪孚林给整得那么惨,自己的父亲胡宗宪都还没有平反,他登时又维持不住那高人一等的脸色。良久,他才从牙缝里挤出了几个字来。
  “没想到是汪小官人……之前是我冒昧,自从先父过去之后,我就一直心志迷乱,常常言行举止自己都无法控制。”
  小北尽量把自己的身体掩藏在众人身后,此刻听到胡松奇竟然吐出了这样的解释,她撇了撇嘴,心底要多鄙视有多鄙视。心志迷乱,这是想为之前的举动开脱?简直是笑话,父亲英雄一世,怎么会有这样的儿子!她强自按捺现身讥嘲的冲动,只是轻哼了一声。
  见汪孚林不说话,汪应蛟三人则是用明显带着古怪的目光看着自己,想到舒邦儒之前上任绩溪县令,那还是因为在府衙中不受待见,在权力斗争中败在了汪孚林身后那位叶县尊手上,于是被段府尊给发配下来的,权衡利弊,胡松奇索性发狠把舒邦儒给丢在了一边,进一步放下身段。
  “其实,我刚刚也说了,把各位拒之于门外,并非我的意思,而是舒县尊派来的那位程师爷转达的。舒县尊想要利用先父五周年忌日之事造声势求名,我身为其本管之民,无官无权,又何来抗争之能?先前那些言语冲动得罪之处,还请各位多多见谅才是。”
  直到这时候,汪孚林方才开口说道:“胡二老爷既然这么说,先前的事,倒不是不能一笔勾销。只不过,如今距离十一月初三已经时日无多了,胡二老爷何妨与我等进城一趟,会一会那些热心此事的缙绅?”
  汪孚林这般直截了当,汪应蛟三人顿时为之侧目,胡松奇更是一下子愣住了。判断汪孚林并不是开玩笑,而且赫然一府六县一块操办,也比舒邦儒承诺他的更有吸引力,他便顾不上之前那些恩怨了,当机立断地重重一点头道:“既然汪小官人如此热心,那好,择日不如撞日,我这便跟你去府城一趟!”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本来以为自己昨天晚上冲动闯祸的小北,差点没把眼珠子瞪出来。她以为汪孚林之前说的,等胡松奇追上来之后,摆摆架子之后,就让胡松奇服软,然后把这件事的主动权给捏在手心里,不让她这位二哥得了便宜还卖乖。可她压根没想到的是,汪孚林竟然直接把人赚到城里去,来个绝户计,要是那位想以此邀名的舒县尊回头知道,非得气疯了不可!这简直是断了人家借此求名的路子!
  汪应蛟看看程任卿和周文,见他们两个也都在看自己,他只觉得这趟来龙川村实在是太大起大落了。想到自己之前还在路上大说汪孚林如何如何,终于醒悟过来的他恨不得挖个坑把自己直接埋了!可汪孚林在胡松奇一口答应,又遣散了刚刚那些家丁,赔笑让他们稍等,自己紧赶着回家去稍稍准备之后,来到他们面前的第一个动作,就是在马背上抱拳深深一躬身。
  “之前我对三位捏造了一个假名,还请见谅。实在是因为那时候听到汪兄似乎对我有些误会……”汪孚林稍稍一顿,也不等尴尬的汪应蛟解释什么,他便诚恳地说道,“我这学问文章,自然不能和三位仁兄相比,书霖兄肯定是在外头大说了一通有些过分的好话。但有道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读书我不如各位,吵架我却肯定胜过各位。其实,我之前在路上遇到各位的时候,就已经认出了人,当初在西园,三位的祭文,着实情真意切,让人心折。”
  尴尬归尴尬,但汪应蛟心里当然更多的是生气,可这会儿听到汪孚林这么说,尤其是得知当初在西园之中另一拨私祭者中竟然就有眼前这个小秀才,他顿时郁闷纠结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那种他乡见故知……这词虽说不太确切,但汪应蛟的的确确就是这么感觉的。
  至于程任卿和周文,对于汪孚林之前隐瞒名字,他们就更谈不上怨言了。那会儿汪应蛟口口声声在那说人家坏话,汪孚林既然同路,报了姓名的结果,必定是当时不知道闹出什么来,毕竟汪应蛟就那么个牛脾气。于是,那会儿争执的时候就站在汪孚林一边的周文就开玩笑道:“汪贤弟你可别忘了我替你说话的好处,都说你是财神,来日有什么好事,带挈我一个,让我那三五十两积蓄能够钱生钱,日后上京赶考也不至于京城大居不易,然后穷得住大街。”
  “那敢情好,只要周兄信得过我就行。”
  程任卿却没有参与众人的说笑,他若有所思地看着汪孚林身后的小北,总觉得这个与汪孚林年纪相仿的小少年给人的感觉有些奇怪。尤其是当不多时胡松奇带着几个随从再次赶回来,小北又往汪孚林身后一闪,竟仿佛是不想和人照面的时候,他就更加狐疑了。
  尽管府城之地,无论汪应蛟程任卿和周文,还是胡松奇,全都并不陌生,可是,当他们紧赶慢赶回城,跟着汪孚林沿那条坡度很大的斗山街,来到了许家大宅之前的时候,全都大为意外,可细细一想又觉得合情合理。以斗山街许家在徽州一府六县的威望,要组织这一次活动,那真是没什么好奇怪的。
  可对于许家人来说,汪孚林来访不稀奇,可带着来自婺源的两个举人一个生员,外加胡宗宪次子胡松奇亲自到访,这简直是大稀奇!
  尤其是许二老爷,得知消息之后,闹不清楚父亲到底想要干什么的他脸都青了!
第二三四章
叶大炮出马
  汪孚林去龙川村的事,提早通知过许老太爷。许老太爷只想着人应该要盘桓几天,才会把回音给带来,可此时此刻,面对跟着汪孚林回来的胡宗宪次子胡松奇,饶是他经历了大半辈子风风雨雨,也觉得脑袋有些转不过来。胡松奇如果是好打交道的人,他之前早就亲自出面接洽了,也用不着拐弯抹角找了汪孚林出面,可汪孚林昨天去的,今天就直接把胡家这位二老爷的人给带了来,这是怎样强大的办事效率?
  “老太爷,幸不辱命。”汪孚林甫一见面便开门见山说了这么几个字,随即揉了揉肩膀,意味深长地说道,“这趟跑腿,我可真的是吃了不小的苦头。”
  胡松奇生怕汪孚林一张嘴把自己打了人那一拳的事给捅破,连忙满脸堆笑地深深作揖行礼道:“得知许老太爷等诸位徽州缙绅高义,打算为先父操办五周年忌日之事,我铭感五内,故而亲自进城来见,还望老太爷原谅我的唐突。这些年我闭门不出,一是惧祸,二是自省,可这次眼看便是先父五周年忌日,我本来就打算不惜一切好好操办,没想到还有这么多同道中人!真是苍天有眼,先父过世多年,还有人念念不忘他的功绩。”
  说到这里,胡松奇说哭就哭,竟是一下子双膝一软跪在地上。谁都知道他跪的不是许老太爷,而是已故的胡宗宪,可是,不管是早知道他脾气的许老太爷也好,还是见识过他蛮横不讲理的汪应蛟三人也罢,又或者是这会儿肩膀还有些疼痛的汪孚林,最厌恶这个二哥的小北,每一个人都没法沉浸在这种虚伪的悲伤之中。良久,还是年纪一大把最会做人的许老太爷,面色复杂地弯下腰去把人搀扶了起来。
  “好了,贤侄不要继续伤怀了,里头说话吧。”许老太爷说着,又冲其他人一点头道,“各位也请一起来。”
  小北犹豫了一下,最终对汪孚林小声说道:“我就不去了,我回去给老爷夫人报个信。”
  汪孚林知道小北从前跟着叶明月常来常往斗山街许家,认得她的人很不少,此时跟进去多有不便,便低声嘱咐道:“回去把舒邦儒的事告诉叶县尊和夫人,我这次釜底抽薪,把胡松奇从龙川村直接给拐到了斗山街,他肯定会气急败坏。最好能让县尊立刻出面去一趟徽州府衙,把胡部堂五周年忌日操办之事和段府尊通个气。这是民间的举动,但官面上也一定要面面俱到,顺便你再去给程乃轩送个信。歙县程许两家出面,回头我再去西溪南和南溪南,说通吴家,歙县有程、许、吴、汪四家,其余各县我到时候再想想办法,舒邦儒再蹦跶,他也没辙了。”
  “那好,我这就去!”
  小北点头答应,正要走时,正好许老太爷见汪孚林没跟上,转身看来,正好和她打了个照面。她礼貌地点了点头,却不防胡松奇也在这时候转过头,当和她四目相对时,就只见人猛地打了个寒噤。她心中一跳,却不闪不避地瞪了对方一眼,这才昂首挺胸地转身离去。
  认出来又怎样,她难道还会怕他?
  胡松奇之前的全部注意力几乎全都放在汪孚林身上,纵使汪应蛟和周文是举人,他都没太在意,更不要说汪孚林背后一个仿佛很腼腆的少年小秀才了。可刚刚看到的那一眼,还有那种瞪人后扬长而去的举止,实在是熟悉得很,甚至和记忆中那个身影有些重合,以至于当汪孚林走回来的时候,他竟是鬼使神差地开口问道:“敢问汪小官人,刚刚那位小公子怎么突然走了?”
  “来回一趟龙川村,他太累了,身体有点吃不消。”汪孚林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见胡松奇面色不太淡定,而许老太爷则是微微挑眉,他就笑呵呵地说道,“其实是我让他捎话给叶县尊,有点事想要叶县尊帮忙办一办,胡二老爷你知道的,就是这么一回事。”
  我知道什么了我?胡松奇本能地想如此回答,可转瞬间就意识到,绩溪县令舒邦儒和歙县令叶钧耀,据说曾经掐得你死我活。他心里咯噔一下,可这时候早就没有退路了。于是,他对许老太爷强笑一声,把刚刚看到的那一幕摁在心底不去回想,努力让精神集中在父亲的五周年忌日上。至于汪应蛟和周文,他们想到的则是一路上汪孚林存在感十足,以至于同路的这另一个小秀才几乎就没怎么说过话,他们甚至对那张脸都谈不上多少印象。
  只有程任卿一个人努力在思索对方。要说歙县和汪孚林齐名的另一个小秀才,相传合伙做生意红红火火,上次大宗师来岁考时,还闹出那么一件大事件的程乃轩,可年纪应该还要大一些,据说性情是极其张扬的,似乎和刚刚的人对不上号。刚刚那人究竟是谁?胡佳木……照汪孚林的例子,应该是假名,可为什么姓胡?佳木二字,又究竟是什么意思?
  尽管这时候已经接近傍晚,可当叶钧耀一得到小北送来的大消息,他先是瞠目结舌,紧跟着就一下子跳了起来,竟是大笑着摸了摸小北的脑袋。
  “好,好,孚林和你两人一块,简直是我的大福星!否则要是真的让舒邦儒算计了这一城,我非得气得骂娘不可!任你奸似鬼,这回还是喝老子洗脚水,来人,备轿,我这就去见段府尊……什么?关城门,关城门我就直接在府城找客栈住了,赶得上今晚,我就大获全胜,你告诉夫人一声!”
  即便小北跟着叶钧耀也不是一天两天,可这会儿看到叶钧耀这样振奋激昂的样子,她还是觉得,自己仿佛第一次认识自家老爷。可让她更没想到的是,明明叶钧耀已经快要走到了门口,却突然又转过身来,笑眯眯地双手一按她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等回头办完了胡部堂这次的五周年忌日正祭,我就放出消息去,那时候你就是我女儿,谁都别想欺负了你!”
  小北一下子懵了,张了张口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能眼睁睁看着叶钧耀大步离去。直到不多时苏夫人进屋,她才有些傻傻地叫道:“夫人,老爷他……”
  “他那雄赳赳气昂昂的样子,像不像即将上战场的勇士?”苏夫人笑着打趣道,“人人都说他就喜欢说大话,人人都认为他少手段少谋略,但他真正下定决心的时候,那种不再瞻前顾后,勇往直前的样子,还是很让人心安的。他这个人最值得肯定的一点,就是知道谁应该信任。这一次去龙川村参加正祭的时候,你跟着孚林一块去,等回来之后,老爷和我就认你当女儿!”
  小北先是一愣,随即却只觉得一颗心跳得飞快,她下意识地开口说道:“对了,我还要通知一声程公子,夫人,我先出去一趟!”
  她暂时不知道怎么面对苏夫人,还是先离开一会儿!
  叶钧耀急急忙忙趁着府城县城那道门还没关闭,赶到了徽州府城,又来到了府衙正门前。他是县令,当然不能和汪孚林从前来这里一样,走阳和门这道府衙侧门。作为徽州首府歙县令,附郭府城,他的日子本来并不好过,可这几个月咸鱼大翻身,走在其中,哪怕这时辰很不对,吏役们在恭恭敬敬行礼过后,也只是暗自嘀咕,叶县尊今夜打算怎么回县城。至于叶大炮本人,这时候浑身都是劲,当他踏进段朝宗书房,那言语赫然慷慨激昂,铿锵有力。
  尽管段朝宗早就知道叶大炮说话就是这么个风格,可对于今天这突如其来的内容,他还是没法保持镇定。他是紧跟着去职的何东序就任的,因为何东序之前对胡宗宪的家眷太过分,一度引起民愤,后来又被卷进了一个乱七八糟的案子,背上了严酷苛虐的名声,所以下台的时候赫然灰头土脸,没有人还记得,何东序在徽州府这些年,好歹还有些政绩,就连新版徽州府志都是在何东序领衔下,由汪尚宁主持编纂的。
  所以,段朝宗就任徽州知府后,更多的是无为而治,对缙绅大户的态度相当谨慎。他斟酌了好一会儿,这才对叶钧耀问道:“此事谁牵头?”
  “光是歙县,便有斗山街许家,黄家坞程家,松明山汪氏自不必说,此外西溪南和南溪南吴氏应该都会鼎力支持。而最重要的是,这会儿梅林先生的次子胡松奇,就在斗山街许家。”
  段朝宗在其中听到那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松明山汪氏,他忍不住头痛地揉了揉眉心,心想汪道昆从前就对胡宗宪抱有深深的同情,这次支持也在情理之中,汪孚林肯定少不了参与。而歙县摆出这么大的声势来,其他各县乡宦士绅,除却少部分和胡家不对付,又或者胆小怕事的,只怕全都会加入这样一场祭拜。而更重要的是,当初胡宗宪是因为倒严而败,现如今严嵩父子早就是过去式了,任首辅的高拱对已经死了的胡宗宪,应该会宽容很多。
  更何况叶钧耀说了,这是缙绅集体祭拜,组织的是民间,而不是官府,他只需要监督,最多亲自去上一炷香表示敬意,责任其实很轻,但名头却不小!
  尤其是他和何东序一对比,立刻就会拔高许多!
  “叶知县,既然人在斗山街许家,我和你亲自走一趟吧。”段朝宗一按扶手站起身来,微微颔首道,“这件事,一定要办得稳妥,谨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4/44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