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谋生手册(校对)第1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6/446

  “我和南明是科场同年,痴长他几岁,你既是他侄儿,我论理也应该照拂于你。我还是那句话,读书人就是读书人,不该沾染商事。南明老是说农商并重,他这是歪理邪说,农者国之本,商事怎能相提并论?”
  汪孚林才不会和人争执什么农商谁重要的问题,对方又和自己不熟,尤其在人家气头上争辩这些细枝末节。此时此刻,他用特别诚恳的表情表示谨受教,果然,凃渊的态度就和缓多了。接下来,这位凃府尊只是轻描淡写说了一下北新关那边的事情一定会尽快处置好,紧跟着就要打发他回去。可偏偏就在这时候,外间大门砰的一声被人推开,紧跟着就有人不管不顾闯了进来。
  “府尊,林方伯来了,已经到了外头!”
  汪孚林愣了一下,这才意识到所谓的方伯指的是布政使,这位林方伯肯定是布政司也不知道是左还是右的布政使林大人,而这时候他出去,必定会迎面撞上对方。说时迟那时快,他瞅见这书房里和叶大炮书房一样有屏风,立刻闪了进去。霍正和杨韬这两个老卒也全都是机警人,立刻跟着往屏风后一闪。面对这一主二从的敏捷迅速,凃渊本人却呆了一呆,可还来不及喝止,小厮口中的林方伯已经进了门,他立刻换了一副面孔。
  若让人家知道,他夤夜召见汪孚林,未必是好事,既然是汪道昆的侄儿,他怎么也得照拂照拂!
  “方伯。”
  来人正是浙江布政司左布政使林绍宗。他没有理会凃渊请自己上座的暗示,站在那里直截了当地说:“北新关之事,你打算如何处置?”
  凃渊顿时想起,自己召见汪孚林,除了训斥,也是想从其口中了解一下那个钟南风的情况,可刚刚一训人竟然忘记了。而他这一犹豫,林绍宗顿时脸色更阴沉了:“想当初苏州打行闹出来的那件事,翁大立险些连命都没了,没想到这种事竟然发生在杭州!一个阉人的性命不值什么,但若是闹得上达天听,别说你的前程,浙江上上下下要多少人遭殃!我给你三天,三天若是不能把人平安弄出来,把首恶等人全数拿下,邬部院回来之后,你自己知道结果。”
  说完这话,林绍宗竟是头也不回拂袖而去。
  凃渊的脸上一阵青一阵白,眼见林绍宗快走到门口时,他突然硬邦邦地说道:“方伯既然设下了三日限期,我也无话可说,可别以为我凃渊便是软柿子!税关那个张太监初来乍到没多久,他凭什么指使得动锦衣卫杭州分司的骆邴原?还不是有人趁着邬部院和巡按御史巡盐御史全都不在杭州,于是想要给这阉人一点厉害看看,没想到事情竟然闹得捅破了天,就打算把善后之事全都推到我一个人身上,倒是真便宜。”
  林绍宗一只脚已经跨出门槛,听到身后这声音,他险些给绊了一下,可他终究只是冷哼了一声,就这么径直出门而去,一步都没有停。
  直到这位来得突然去得同样突然的布政使完全不见踪影,凃渊方才颓然一叹,继而往屏风那边没好气地喝道:“都出来吧!”
  汪孚林躲进去的时候,怎都没想到会旁观一场高层的言语交锋,闪出来的时候,他那表情自然显得颇为微妙。至于霍正和杨韬,跟在戚继光身边那么多年,更高层人士某些时候的嘴脸他们都见识过,此时此刻当然表情淡定。
  不就是文官和阉党那点事吗?想当初严嵩党政,文官内部那帮子人想方设法与其对掐的时候,那才叫阴招不断,眼下这点算什么?
  “听到了?我这个知府兴许只剩下三天了。”凃渊讥刺地冷笑了一声,淡淡地说道,“浙江巡抚今年才由郭部院换成了邬部院,前后两位都是颇为勤政爱民之人,上任之后便各地巡视。先皇和当今皇上对阉党素来管得还算紧,北新关前些年派下来的太监都还老实,可这个张公公一上来就查了帐,断了南京户部分司的常例,也就是北新关上每年都会照例分润给布、按、都三司以及各级衙门的公费开销,然后全都装进了自己腰包,这下子当然被人恨之入骨。”
  汪孚林这下子算是终于明白了。他小心翼翼地问道:“这么说,锦衣卫只怕也对那位张公公很不以为然,抓了打行的那些把头,也不过是为了激化矛盾?”
  “十有八九。打行一闹事,如果能像当初驱赶翁大立出苏州一样,把这个张太监赶出北新关,而后再迅速把这场乱子平定下去,回头往上头一报,一贯对太监没好脸的高胡子一定会怒发冲冠,请了圣命把人办了,至不济也会拎回京去。可谁能想到那帮胆大包天的家伙竟是干脆占了北新关,劫了那个张太监。这下子,那些煽风点火的家伙傻了眼,便只有让我这个知府顶缸!我倒可以推到下头钱塘县令头上,可他一任期满眼看就可以调职,何苦糟践人?”
  “敢问凃府尊到任杭州府多久了?”
  凃渊也实在是气糊涂了,甚至没想到汪孚林根本就不是合适的诉苦对象,刚刚一口气犹如倒豆子似的说了一堆。所以,听到这个问题,他不假思索地说道:“本府去年上任。”
  话一出口,他才猛地抬头,觉得自己说太多了。可还不等他想到应该怎么把话题给拉回来,就只见汪孚林对自己拱了拱手。
  “府尊不委过于人,又痛恨他人狼狈为奸,这一片公心实在是让人感佩。”
  “事到如今,说这些还有什么用?”凃渊皱了皱眉,继而把心一横,迸出了最后一个主意。
  他亲自出面去和那些乱民谈判!古往今来,多少名臣也都是这么做的,大不了就是一死!到了那时候,别说闹事的打行全都别想好过,就连那帮子坏心眼的家伙,也全都等着丢官去职,他豁出去了!
  汪孚林还没想好接下来自己该怎么办,就只见凃渊额头青筋毕露,仿佛下了什么决心。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刚刚冲进来一次的那个小厮,此刻竟是又再次不管不顾闯了进来:“府尊,宪府大人来了!”
  这一次,汪孚林顿时有些卡壳。这年头的官员别称实在是太多,这小厮就不能好好的报一个官名吗?无奈之下,他仍然打算故技重施往屏风后躲,然而所谓的宪府大人却比先头那位布政使动作快,他还没来得及闪,来人就已经跨进了门。此人年约五十许,瘦长脸,高个子,此刻一张脸绷得犹如别人欠他五百贯似的。而让汪孚林更加始料不及的是,对方的目光竟是直接落在了自己的身上。
  凃渊和汪道昆同年,相比汪道昆同样外放义乌县令,却因为抗倭一路官运亨通,早在四十出头就已经官居福建巡抚,而后罢免赋闲了四年,复出就又是巡抚,他却是仕途磕磕绊绊,年近五旬依旧还是知府,归根结底,他在骨子里就有一种不适合官场的刚硬,不若商家出身的汪道昆处事手段圆滑。此时此刻,他见浙江按察使谢鹏举频频目视汪孚林,顿时直接上前挡住了对方的视线。
  “宪府深夜造访,不知有何贵干?”
  谢鹏举见凃渊竟是直接把汪孚林给挡在了身后,顿时皱了皱眉,随即不慌不忙地说道:“北新关之事,耸人听闻,据称挟持税关太监的,就是那个一直以打过倭寇自居的市井恶霸钟南风。你既然已经夤夜召见了人,想来也该知道,此时此刻若要平息乱事,就得有人挺身而出去见那些乱民。汪南明之侄既然此前与人打过交道,他出面再加上有戚家军老卒随行,应该有七成希望压服这些乌合之众。”
  汪孚林登时大怒。关我屁事!
第二六三章
与君同行
  刚刚汪孚林看到那位布政使林绍宗的时候,还只是心中犯嘀咕。听了凃渊的解说后,他也尚处于暗自鄙薄的阶段。可此时此刻,听到这位什么宪府直截了当说出这话,赶鸭子上架明示他要直接上,他哪能不怒。什么叫做厚颜无耻……这家伙比刚刚那位林布政使更不要脸!
  而凃渊原本就已经面如锅底,这会儿更是直接炸了。他忿然瞪大了眼睛,气急败坏地说道:“有劳宪府费心了,此事下官自然有主意!只因为一面之缘,便要让一个初来乍到杭州府的弱冠少年承担这种事,下官可没有那么厚的脸皮!就算两位戚家军老卒,多年浴血沙场,那是为国为民,他们又非杭州府治下,凭什么要豁出命来做这种事?”
  郭鹏举顿时讥刺道:“那你有什么主意?莫非你亲自上?”
  “莫非宪府认为下官不敢?”凃渊直接顶了一句,见郭鹏举的脸色顿时变了,他便一字一句地说,“下官横竖家中已有儿孙,亲自去北新关晓谕乱民,谅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就算死了,不过牺牲一条命而已!大晚上劳烦宪府走这一趟了,还请回吧,下官这就要筹谋明日亲自前去北新关之事!”
  虽说被凃渊挡在身后,可是,汪孚林也只是视线受到了部分遮挡,大体情形还是能够看到的。他被凃渊的决断给吓了一跳,眼见郭鹏举竟是给噎得作声不得,撂下一句你好自为之便拂袖而去,他原本对这位凃府尊的三分敬意已经上升到了七分。等到凃渊转过身来,步履蹒跚地走到书桌后的椅子坐下,继而颓然叹了一口气,他扫了一眼霍正和杨韬,见这两位和自己一样同是无辜被扫进去的老卒正在相互交换眼色,他不禁陷入了沉思。
  而这时候,凃渊直截了当地说道:“谢鹏举是浙江按察使,他显然没安好心,他和你那伯父汪南明有点仇怨,你这次来得时机不好。罢了,你回去吧,此事我自有分寸,他别想胡乱支使人。”
  闹了半天,那是汪道昆的仇人?
  汪孚林终于明白自己这回为什么再次躺着也中枪了。面对凃渊竟如此担待,他突然决定,豁出去冲动一把:“凃府尊,学生虽是一介廪生,恰逢其会,只是巧合,可适才听到府尊这一番话,若仍然坐视,实在是有愧于心。倘若府尊信得过学生,学生愿意去一趟北新关,会一会那些打行中人。学生相信,这些人虽说好勇斗狠,可并不是完全没脑子的,只要知道闹下去的下场,也许会偃旗息鼓。”
  这种时候抽身而退固然轻松,可那位见鬼的按察使已经直接点名让他出面了,虽说凃渊帮忙挡了下来,可他要是真的袖手不理,指不定人家会怎么兴风作浪,要知道某些自诩清流的家伙是最不要脸的!而且,富贵也须险中求,一旦成功,他应该能够收获不少。
  汪孚林一丁点都没意识到,他这人大多数时候是属陀螺的,不抽不动,今天却不知不觉管起了和自己压根没关系的闲事,那绝对不是一开始听到那个消息时,小北认为他静极思动,也不是被杭州这种龙蛇混杂的繁华乱象感染,更不是被谢鹏举一番话给挤兑的,而是单纯被凃渊这个人打动。哪怕今天一见面,就被人家直接毫不客气地数落了一顿,可刚刚凃渊在关键时刻的担当,以及对自己的维护,让他很想帮点忙。
  然而,面对他的主动请缨,凃渊却立刻大摇其头:“不成,本府怎能让南明的侄儿前去涉险!”
  “钟南风一直对外号称是打过倭寇的人,昨夜对上霍叔和杨叔,他却立刻偃旗息鼓,不再张扬。而后,他入夜在街头和另一帮打行斗殴,我又恰好在旁边看到,他宣扬只为吃饱饭,不拿一针线,足可见他这人有所为,有所不为……”
  说实话,汪孚林和钟南风就见过一面吃过一顿饭,怎么也不算熟稔,可是他从眼下这些以打架为业的人身上,却嗅出了一丝别样的商机。反正那个按察使谢鹏举已经瞄上他了,与其躲还不如大大方方直接上。于是,为了说服这个固执的杭州知府,他大费唇舌,对凃渊摆事实,讲道理,最终还是霍正和杨韬表示,他们愿意同行,这才终于把人给说动了。
  而汪孚林的急公好义,两位老卒的不计前嫌,也让凃渊产生了深深的好感和信赖,商量过后,这位杭州知府当机立断,决定大清早和他们三人一同出城前往北新关。用凃府尊那一番掷地有声的话来说,他毕竟是杭州知府,怎可让别人出头,自己却退缩在后,要是回头汪孚林有什么三长两短,他怎么对汪道昆交待?他原本已经连奏疏都写好了让心腹拿着,一有问题就直接送京师,反正绝不会让那些惹事又躲事的家伙好过!
  这一夜,很多地方的很多人彻夜未眠,但城内百姓大多没有把北新关那边的事情太当一回事。谁都不相信坚实的杭州城会被这么些乱民打破,毕竟,那是想当年倭寇都没能办到的壮举。而尽管汪孚林半夜前去杭州府衙的时候,并没有惊动另一个院子里的苏夫人和叶明月小北,可阿衡一直等到天快亮了也没等到汪孚林回来,顿时再也放不下主人,赶紧跑到那边去敲门。这下子,两个院子的人全都被惊动了起来。
  而吴兴才和张兴哲两个休宁粮商听到汪孚林被“请”去的杭州府衙,第一反应就是——汪孚林怎么跑到杭州也能惹事上身?好好当财神不好吗?非得硬是要把灾星光环再给弄回来?
  得知赵管事也没回来,苏夫人当即派人去杭州府衙打探消息,可当人回来的时候,带来的却是杭州知府凃渊带着主动请缨的一位少年生员以及两位昔日戚家军老卒,亲自出城前往北新关招抚乱民的消息。听到那指代意义非常明确的另外三个人,她哪里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叶明月不由自主想到了当初汪孚林和赵五爷直捣黄龙去抓邵员外把柄的惊险情景,而小北则是差点跳了起来。
  “他明明说,他不会自己给自己惹麻烦,天塌了有高个子顶着,这次又突然冲出去干嘛?不要命了!”
  “应该是昨天晚上被突然叫到杭州府衙,碰到了什么事?”叶明月有些不太确定地挑了挑眉,随即对母亲说道,“娘,会不会是凃府尊硬是要求……”
  “说不好。”苏夫人眉头紧锁,摇了摇头,“杭州知府去年八九月间换的人,履历也好,为人也罢,我也不太了解。”
  “不行,我得过去看看。”小北二话不说就往外走,可还没到门口,胳膊就被人拽住了,回头见是苏夫人,她顿时急了,“娘,他帮过爹那么多次,又帮过我,这乱民之中,再好的口才应变也未必有用!”
  “去换身衣服。”
  苏夫人简短地回答了一句,见小北一下子愣在了那儿,随即一把抱住了自己的脖子谢了一声,不一会儿就兴冲冲地冲去了里屋,她不由得苦笑一声,对同样忧心忡忡却又无可奈何的叶明月说道:“孚林是南明先生的侄儿,如果不是他愿意,别人总不至于强押他出面,毕竟,他又不是杭州人。好在,如果那位凃府尊肯一同出面,他的压力就会小很多。”
  想到汪孚林帮父亲度过那些难关的时候,每一次固然也都是颇有惊险,可终究那是局势,而并非肉体上的直面威胁,叶明月仍然觉得放心不下。等到小北一身短打男装出来,看到她一头秀发全都包进了头巾,乍一看去就是个眉清目秀的民间少年,她方才上前去,为其整理了一下衣衫,又捏住她的手腕,看到了里头那一圈牛皮带,目光继而又落在了那束腰上。
  “没事的,娘,姐姐,你们放心,我可不像那家伙一样逞强!”
  嘴里是这么对苏夫人和叶明月说的,可是,别过二人,骑马出城,赶了十几里路来到北新关下的时候,小北却暗想,不管用什么办法,一定也要混进里头好好打探打探。然而,这里已经被大群差役和官兵封锁,她向围观百姓一打听,方才得知,杭州知府凃渊带着汪孚林,还有一个谁一块跟着,竟然已经进入了北新关。这下子她顿时大吃一惊,又是暗自埋怨那位凃府尊动作太快,强人所难,又是摸不清楚里头究竟如何,那份纠结就别提了。
  好在接管这里的是府衙差役,再加上原本北新关里驻守的那些官兵,这会儿人心惶惶,防守相对松懈,而且四面八方竟然还有打行的人意图突破封锁,冲进北新关接应自家把头,小北也就去找了块白头巾,夹杂在其中一块混了进去。可是,好容易混进北新关,她却发现里头赫然乱哄哄一片,有人喊着造反,有人趁机四处找东西往自己怀里揣,也有人无头苍蝇四处乱窜,但问起凃渊那几个人的下落,每一个人给出的回答竟然全都不一样,让她险些没急死。
  不得已之下,她只能用最笨的办法,到处乱闯找人。大半个时辰之后,她状似冒冒失失地直冲一处院子,却被两条大汉直接拦了下来,这才心里一跳。知道多半是找对了地方,她嘴里却连声用宁波话赔礼走人。可随即又从另一个方向绕了回来。让她欣喜的是,这个分明应该很重要的地方,却只有前头两个人守着,后墙却是无人理会。当她轻手轻脚来到窗边时,就只听到里头传来了一个尖细的声音。
  “咱家是宫里的人,你们怎敢如此大胆……哎哟!”
第二六四章
鱼目混珠
  里头是那个税关的死太监?
  小北眼神闪烁,有些犹豫自己是该拔腿就走,继续去找汪孚林的下落,还是在这儿少许停留一下,打探打探这里发生的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而接下来里头那鬼哭狼嚎一般的叫声,终于成功绊住了她的脚步。于是,她悄悄把窗纸戳出了一个洞,随即小心翼翼往里头看去。就只见偌大的屋子里,一个身穿锦袍,可这会儿鲜亮的衣衫却已经一团糟的尖瘦中年人正被人又踢又打,最初咒骂连连,可紧跟着就不断求饶,到最后竟是两眼一翻,仿佛昏死了过去。
  直到这时候,两个白巾包头的汉子才仿佛是出了气,其中一个有些担心地问道:“三哥,人不会死了吧?”
  “哼,这阉狗装死惯了,不用理他!”
  随着两个人拍拍手转身离去,而地上那中年人一动不动,小北思量了好一会儿,最后还是决定冒个险,她解下头上的白巾,换了个绑头发的方式,把身上的短打衣衫给整得皱皱巴巴,又在脸上抹了几把浮灰,随即气冲冲地又转回了前门,二话不说就往里闯。门前两个大汉刚伸手一拦,她便压着嗓子叫嚷道:“刚刚那两个家伙能进,我怎么不能进?那死阉狗竟敢抓了我家把头,我要揍死他!”
  尽管小北身材矮小,瞅着又只不过十四五岁,可她那挥着拳头的凶相却看得两个把门大汉会心一笑,最终便让开了路。只不过,其中一个还是告诫道:“小兄弟把人打一顿就算了,千万别打出个好歹来,钟头吩咐过了,这家伙留着还有用。再说,这会儿府衙凃府尊人都亲自来了,接下来总得谈出个结果,这死太监要是有个三长两短,那就不好办了!”
  “知道知道,我就是出口气!”
  小北生怕露馅,头也不回径直往里头奔去。等砰的踹开门进了屋子,她瞅见那个锦袍中年人刚刚挣扎着从地上爬了起来,顿时嘿然一笑,后脚跟把两扇门一勾关上,立时快步冲上前,一把就拎住对方的领子,将人揪了起来。以为又要挨打,刚刚才挨过打的中年人立时发出了哀嚎,紧跟着就是不绝于耳的求饶声。正要问话的她大为不耐烦,立刻恼火地低喝道:“再乱嚷嚷我就杀了你!”
  这一句威胁果然有效,人立刻闭上了嘴,她当即问道:“我问你,你就是北新关的那个税关太监,叫张什么来着……”
  尽管不明白小北为什么张口问这个,锦袍中年人还是老老实实地说:“张宁,咱家叫张宁!咱家就是税关太监!”
  还真是找对了人……
  小北轻轻舒了一口气,继续压低了声音道:“那些人是怎么把你扣下的?”
  张宁虽说半辈子在宫里,这税关太监不过当了小半年,可此时已经品出了一点滋味来。他惊喜地瞪大了眼睛,连声说道:“你是来救咱家的?快救了咱家出去,金银美女,你要什么都行,咱家重重有赏……”
  “闭嘴!”小北能唱出骂太监的歌,当然对这些阉党没有任何好感。她凶巴巴地喝住了张宁,警告似的抡了抡小拳头:“我问你答,少说没用的!要是你说半句假话,回头我就扔你在这里,叫上几十号人过来,揍不死你!”
  张宁本以为来了救星,听到这话方才意识到那根本就是煞星,顿时噤若寒蝉。接下来,他不得不老老实实地说出在亲自审问犯人途中,那个钟南风如何暴起突袭挟持了他,如何要挟他放出了狱中的其他人,而那时候外间的打行又是如何喧哗闹事,如何直接冲关,整个过程详细得无以复加。临到最后,他才可怜巴巴地说道:“这位小壮士,只要你放咱家出去,咱家说话算话,绝不会亏待你的!”
  见小北眼神闪烁,根本不理会自己,张宁顿时把心一横,又加重了语气:“否则,小壮士如果这会儿见死不救,万一到时候咱家能够得救,你可是丢掉了一个升官发财的大好机会。”后半截话他没说,意思却很明白。那时候就不止是不能升官发财,老子非好好报复你不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6/44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