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谋生手册(校对)第2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1/446

  “可刚刚伯父不是在应付首辅和大司马的时候,还抽空嘱咐怎么给我们安排屋子的问题?”汪孚林看出汪道昆心情不错,便故意开玩笑道,“听说京师居大不易,尤其是在内城,之前我们进崇文门的时候,城门守卒眼看我们这些外乡人却要进内城,我就听见有人在说,不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的败家子,就是背后有人,吃住不愁的富贵儿,结果还真的是让他说准了。要没有伯父在,临近会试之年四处客栈爆满,我们这么多人就只能去新安会馆碰运气了。”
  “这京师手眼通天的人里,没有我的份,哪来什么背后有人?”汪道昆佯怒,目光却看向了妻子吴夫人。
  他从前在六部为官的时候,吴夫人还在身边,但后来外放,尤其是从襄阳知府任上调到福建抗倭前线,夫妻就一直分居两地,等他罢官赋闲回家,这才重新过了几年安稳日子。即便如此,丈夫一个眼神,吴夫人就明白了他的意思,当下轻声说道:“家里人口有限,就这么些人尽可住得下,屋子以及用具一会儿就都能准备好。而且有柯先生和方先生在,也正好让无竞请教一下经史文章。毕竟他过两年也该去考童子试了。”
  吴夫人这么说,汪道昆自然满意,尽管他对汪孚林还有别的安排。只不过,汪孚林这趟上京城,连叶小胖也跟着一块来了,这会儿人窜高了一大截,但那圆滚滚的身材却依旧没有太大改观的小胖子看似正襟危坐,可眼神却不停地四处瞟,他看在眼里,不禁有些莞尔。然而,对于叶钧耀这个汪家的亲家,他嘴上不说,但指点却不曾少过,从汪孚林的婚事倾向性来说也极其明确。
  说得功利一些,汪道贯和汪孚林叔侄都是举人,但考进士的概率仍然不好说,就算明年能入仕途,多少年能入五品?而叶钧耀这次三年考满,只要操作得当,往上动一动,到时候却是非常重要的臂膀!更重要的是,有几家岳父能够把女婿真正当成儿子,而不仅仅是半子?叶钧耀就可以!更不要说,通过叶家,他和许家也算是连在了一起。
  因此,家常闲话过后,汪道昆二话不说,直接把汪孚林给提溜了出去,汪道贯自然也拉着汪道会跟了出去。而这几人一走,柯先生和方先生也借口辞出去,屋子里再也没有板着脸的长辈,一直一本正经的叶小胖立刻就活跃了起来,招手把汪无竞叫来之后,就开始拉着金宝和秋枫一块嘀嘀咕咕,也不知道商量什么事情。而吴夫人则是叫了小北坐在身侧,问起松明山以及府城县城的那点事。当小北说到程乃轩带着许大小姐去了岳父家,吴夫人就笑了一声。
  “许学士和老爷不同,考中进士之后就留馆进了翰林院为庶吉士,这些年兜兜转转也一直在翰林院,虽说清贵,但他出身贫寒,哪怕许老太公资助,程家也暗地里帮了不少,可他却一直都坚持着一个底线,那就是只取所需,绝不多取。只看许大小姐和她母亲还有兄长一直都呆在许村,这么多年都没有跟着入京,你就应该猜得出来,许学士在京城过的是怎样清贫的日子。程公子只怕见了他这位岳父,会吓一跳的。”
  程乃轩货真价实被他婚后头一次见到的岳父大人给吓着了。尽管之前许国还没进士及第的时候,他也曾经被父亲带着去过许村,但那时候他又不知道婚事这回事,只当那是一个很有学问的长辈,印象早就很淡泊了。此时此刻,无论是进门之后那狭窄得只有区区一进的院子,还是几乎看不见什么摆设的正房,又或者是总共一个门房一个书童总共两个仆人,看到一身家常布衣,乍一眼看去只像是寻常教书先生的老岳父,他都有一种遇到了圣人的感觉。
  当官不至于要当得这么清贫吧!
  就连素来简朴的许大小姐,看到父亲这起居生活的地方,也忍不住眼圈发红。她张了张嘴想要说什么,可话到嘴边,最终出口的只有一个字:“爹……”
  许国哪里不知道女儿女婿是为了什么震惊,却只是微微一笑而已。当初之所以会和程家定下婚事,那当然不仅仅是因为程老爷儒而不成则贾,而后大获成功,而是因为程老爷为了婚事一而再再而三地来见他,最后明明白白丢下一番话。
  “许老太公能够资助你读书,可若是再资助你这个族亲做官,他那些儿孙怎么说,许村宗族又怎么说,你能够拿得下手?至于我资助你,那只是两家之谊,而且程家人口简单,我又不用看人脸色,更不要你什么字条。等到你他日可能入阁拜相的时候,我大约也不会在两淮继续当盐商了,用不着沾你的光。我家那儿子若是没有功名,这婚事就此不提,而若是他能在十五岁之前有一功名在手,而且人品相貌都看得过去,再谈婚论嫁如何?”
  此刻,听到程乃轩赶紧跟着许大小姐叫了一声岳父,而后又磕磕绊绊地说了一句,岳父过得也太清贫了,他便摇了摇手说:“京城翰林院中的那些穷翰林,大抵都是过的这种日子,并不是我矫情,而是许家不过如此家底,程家的就是程家的,总不能就老大不客气当成自己的。你在临考之前,住在这里,自然不能和你在家时相比,但我在翰林院也算是少许有点名气,来往的人中都是清贵,你多听多留意,对你大有裨益。”
  程乃轩也就是震惊岳父过得这样清苦,但真要说自己耐不住这住得简陋,那倒还不至于,他也不是这点小苦头都吃不起的人。再加上岳父把话说透了,他立刻连连点头,随即想起了一件更重要的事,赶紧小声说道:“对了,舅兄他因为照顾岳母大人,说是宁可放弃明年会试。这一耽搁就是三年,岳父您是不是写一封信劝劝他?”
  “他今年也不过二十二岁,再耽搁三年也才二十五,怎么,你就认为自己今科必中?”
  “我不是这个意思!”程乃轩登时满头冷汗。当初大舅哥因为听到只言片语就把他拎过去教训的事,他无论肉体还是精神都还记得清清楚楚。如今大舅哥和汪孚林更成了连襟,那位嫂子可不比小北好对付,他就更加发怵了。此时此刻,他赶紧改口道,“岳父大人,双木和我同来赶考明年会试,若是翰林院的诸位过来,能不能捎带上他?”
  程乃轩也知道,一次会试,徽州府也就顶多能考中三五个进士,偶尔碰到大年方才能有六七个,甚至有时候才只一个,他和汪孚林如今也算是竞争对手,可出于那铁杆的交情,他还是把这层意思透露了出来。可让他没想到的是,许国斜睨了他一眼,随即哈哈大笑了起来。
  “你爹说得没错,你少年的时候虽说有些纨绔公子的习气,但一没有流连女色,二没有欺压良善,顶多只有些小小的任性,所以你岳母他们写信过来和我说,我从来不曾有过悔婚的意思。我虽不曾见过汪孚林,但南明兄和我提过很多次,听南明兄的口气,那就是个妖孽,和你不一样。”
  虽说岳父夸好友,程乃轩也觉得与有荣焉,可听到最后还是有些酸溜溜的。他正想反驳什么,却不想许国意味深长地说道:“富甲一方已经有了你父亲,你现在要的是守成,故而要以稳为主。汪孚林不同,松明山汪氏现在需要他承前启后,所以要的是一个敢打敢拼魄力十足的接班人,以后南明兄的子孙才能接过担子。别看汪孚林才十七岁,但相熟的人没有一个把他当成十七岁,这才是他和你不同的地方。”
  而在别人把自己当例子敲打女婿的时候,汪孚林则是在汪府书房中听人讲国家大事,哪怕他心里明镜似的,可有时候还不得不装成有听没有懂。可就在他装傻卖乖的时候,门外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断了这一屋子人的谈话。
  “老爷,东城靠内城墙边上有房子突然压塌了,说是被雪压塌的,那个帅嘉谟就在伤者之中,因为老爷吩咐盯着,人已经送去医馆了,没有大碍,接下来该怎么办?”
  看到汪家三兄弟刷的扭头看自己,汪孚林顿时在心里叹了一口气。至于吗?刚到就不消停!
第四八六章
此事必有蹊跷
  被雪压塌了房子?
  尽管一路鞍马劳顿,但汪孚林得知这一桩突发事件,他还是少不得立刻出了汪府。可是裹着一件汪道昆所赠的簇新狐裘骑上马背的时候,他还是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阴暗的天空。此时此刻,确实正飘着星星点点的小雪,从他进入山东境内,都已经数不清这是第几场雪了,反正都没有到封路的地步,顶多是增加了出行的困难。而现在说这么一丁点飘雪就压塌了房子,谁信?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此事必有蹊跷。
  汪孚林嗤之以鼻地轻哼了一声,随即带上之前报信的那个随从,以及自己这边的两个随从,拍马就走。这几年他又是办镖局,又是经营粮食生意,有戚家军老卒帮忙训练守备的人手,也有浙军旧部,打行中人,机霸机工……各式各样三教九流奔走于左右,自然也从中遴选出了一些人跟随左右,眼下带的两个是浙军旧部。他给予别人的是机会和丰厚的回报,别人则报以武力和用心。经历过被邵芳劫持的往事,现如今他对自己的人身安全那是注意多了。
  哪怕按照汪道昆汪道贯的说法,那帅嘉谟孤身一人没有同伴,他也不敢大意马虎。毕竟那压塌房子的勾当明显猫腻多多!
  不到京师,不知帝都之大,更不知这号称天下第一城的燕地雄城,大街上还有移动的木栅栏,每逢晚上就会关闭,以便五城兵马司的人提防盗贼。这会儿已经即将到关闭城门的时刻,却距离夜禁还有一段时间,可好几处大街上的木栅栏却已经拉上了一半。带路的那随从立刻低声解释道:“小官人放心,东城兵马司在朝阳门大街北边的三条胡同,这最南边靠城墙这一块,住的往往是每日上朝的官员,所以遇事都会通融。老爷回京日子不长,但说得上话。”
  汪孚林最担心的就是刚到京城两眼一抹黑,正处理突发事件的时候又遇到什么找茬,那就烦透了,因此有了这保证,他心下稍安,忍不住细细思量了起来。如今勋贵应该不那么景气,除却太后的娘家武清伯李家,其他都不至于在变故多多的万历初年特别横,至于文官,有张居正在,别人更难以飞扬跋扈,冯保那个太监性子阴柔,比较会克制,这样看来,谁也不至于理会区区一个徽州府出来的帅嘉谟。
  而帅嘉谟这个人,当初他只与其见过一面,只知道人很擅长隐忍,应该也不会在夏税丝绢的事情之外,主动招惹谁。可既然如此,难道真的是纯粹的事故?
  顺着崇文门里街一路南行,从船板胡同拐到镇江胡同,汪孚林方才看到了不远处那家不起眼的小医馆,斑驳掉漆的招牌,尚未下门板的店里一片冷清,怎么看怎么都像是个末流大夫坐堂的地方。他忍不住回头看了那带路的家伙一眼,此人却上来低声陪笑道:“小官人,帅嘉谟只是个租了小破院子里一间屋子的平民百姓,除了到户部都察院告过状,平时就接点给人算账抄写的杂活,更何况那时候出了事几个人都受了伤,别人嚷嚷着把人送这里,我也不好独自把那个帅嘉谟弄出来往别处送。”
  “这里可还有人盯着?”
  “之前就我一个人盯着,我从前跟着老爷在福建募兵打过倭寇,等闲家伙来十来个也不要紧。这医馆刚刚都是人,料想没人敢浑水摸鱼乱动手。就算敢动手,真的让帅嘉谟死了,那可是直接惹了老爷!”
  得,这年头打过倭寇不但代表资历,也是武力出众,一个打十个的标志了!汪孚林比较一下自己打过交道的戚家军老卒,那些浙军旧部,再看看如今汪道昆身边的这个随从,不得不生出如此感慨。他想了想就下了马,将马匹交给随从保管,顺带还把狐裘给脱了下来。
  虽说被寒风一吹冻得厉害,可总比一个拥裘贵公子造访一家破烂小医馆来得好。他丢下几句嘱咐,看看身上新换的那身松江棉布袄子,他确定不至于让人看出什么破绽来,便一溜烟往医馆跑了过去。
  既能够表现出急躁,也能够顺便让身体暖和起来,他容易吗?
  当汪孚林冲进来的时候,就看到小小的医馆前头店堂里空无一人,只点着一盏昏暗的油灯。他顾不上那许多,干脆扯开喉咙叫道:“有人吗?之前被压伤的人是不是都在这,回个话!”
  汪孚林前世里学了一口地道的京片子,这会儿一嚷嚷恰是字正腔圆。不消一会儿,里头钻出来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绷着一张脸瞅了他片刻,随即就大步上前直接伸出了手:“好歹有个人过来,我还以为诊金又泡汤了!承惠,总共三两银子!”
  “三两银子,你怎么不去抢!我是听说我的远房叔父住的地方房子塌了,要给诊金也得我先找到人再说!”
  汪孚林没好气地顶了回去,往横里迈出去一步,绕过那老头就往里头冲。虽则人在背后气急败坏直嚷嚷,他也毫不理会。就当他冲进后院,随便挑了东厢房就先闯进去的时候,追在他身后那老头终于忍不住了,大声咆哮道:“给我站住,你往哪去,病人全都在西厢房!”
  收回迈出去的脚,汪孚林转身就冲进了西厢房。一进屋,他就闻到了一股刺鼻的药味和血腥气,屋子里几张条凳上铺着门板,门板上铺着看不出本色的褥子,几个身上还能看到血迹的人正半死不活躺在那儿,身上胡乱盖着被子,昏暗的光线再加上此刻分外仓促,竟是难以分辨出谁是谁。
  他四下里一看,就毫不犹豫地到角落里拿来了烛台,逐一辨认了起来。尽管他只和帅嘉谟见过一面,但掌灯细看,不消一会儿,他就认出了那个正在昏迷之中的中年人。
  此时此刻,那花白头发的老头也已经追了进来,见汪孚林正在仔仔细细看那个角落里的伤者,他便没好气地说道:“你叔叔就是这家伙?嘿,那还真是运气不好,听说倒塌房子最厉害的就是他住的那一间,要不是这家伙跑得快,兴许就连命都没了。就这样也断了腿,要不是我医术高明接好了骨头,他下半辈子就别想下地走路!只收你三两银子,这已经算是很便宜了!”
  对于这个念念不忘诊金的老头,汪孚林实在没功夫理会。他不懂什么脉象,但只看帅嘉谟那苍白的脸色,就知道此人确实受伤不轻。他略一思忖便开口问道:“今后这些天,这些伤了的人就全都安置在你这儿?”
  一提到这个,老头登时气不打一处来,恼火地骂道:“都是那帮小兔崽子干的好事,知道这些人几乎都是穷鬼,别的医馆不肯收,就一股脑儿全都送到了我这里,眼下他们住的房子都塌了,家当能不能抢出来几样都不知道,还能安置到哪里去,不是只能赖在我这养伤?再说了,全都一文诊金和药钱没付,可怜我这一大把年纪的大夫还得倒贴,他们不把帐清了,我怎么放他们走?我还每人倒贴了一剂麻沸散。你既然说是他侄儿,少啰唆,快给钱!”
  听到麻沸散三个字,汪孚林不禁挑了挑眉:“不是说华佗的麻沸散早就失传了?”
  “屁的失传,华佗之后那么多名医,琢磨出差不离的麻药又有什么奇怪,虽说不可能让人喝了之后就躺尸,随便你开肠破肚,但让重伤之后痛得受不了的人好好睡一觉,这总是没问题的。小子你怎么废话这么多,快给钱!”
  汪孚林也吃不准这老头的医术到底是高明还是拙劣,眼见帅嘉谟的气息还算平稳,禁不住老头一再催促,他就往怀中掏了掏,可手一探入其中,他方才想起出来时换了一身衣服,眼下身上是一文不名,顿时有些尴尬地把手伸了出来。还不等他说话,耳边就传来了老头的一声嗤笑。
  “得了,你就别装了!别看你一身棉布袄子,看着像是小户人家出来的,可你这细皮嫩肉,再加上这出门不带钱的做派,就知道绝不是这穷鬼的侄儿,必有蹊跷!我不管你什么用心,回头付了诊金,人要是醒过来愿意跟你走,我绝不拦着,否则你就别动那心思。我黄老儿虽说是个医术不入流的大夫,可也好歹活了大半辈子,总不能让自己手里没死的病人被人给诳去干什么乱七八糟的事!”
  没想到这死要钱的老头竟然如此难缠,眼睛犀利,心里更是明白,自忖已经露馅的汪孚林也就不装了。见四下里的伤者全都还昏睡着,显然是因为那非正牌麻沸散的功效,他就直截了当地问道:“那之前伤员送到这里之后,有没有像我这样的人来问过探过?”
  “有,尖嘴猴腮不是好人的样子,嘴里口口声声也是说来看叔父,却不肯给诊金,给我抡着棒子赶走了。”老头见汪孚林脸色不大自然,当即似笑非笑地说,“放了你进来是因为你小子看着顺眼,相由心生,就算心里有鬼,也不至于有杀心。我也不问你到底和此人什么纠葛,还是那句话,我把人弄醒了,他要肯跟你走,我绝对不拦着。”
  听说还有人找到过这里,汪孚林顿时再也没有任何犹豫:“那就劳烦你先让他醒过来,我有几句话要对他说。”
  “好!”
  老头儿想都不想便应了一声,到了帅嘉谟身边,伸出手在其身上几个部位又是掐又是揉,不消一会儿功夫,汪孚林就只见门板上躺着的那人眼皮微微动弹,半晌之后就艰难地睁开了眼睛。见其眼神有些茫然,他就凑上前去,低声说道:“帅先生,还认识我吗?我是汪孚林。”
  汪孚林!
  帅嘉谟只觉得面前的年轻人有些眼熟,当听到那自我介绍,三年前的记忆一下子全部浮上了心头。他张了张嘴想要说话,却只能发出微弱含糊,别人根本听不清楚的声音。而这时候,他就只听得汪孚林继续说道:“你要是放心跟我走,就眨一下眼睛,要是愿意留在这医馆继续养伤,就眨两下。时间不多,等到夜禁之后就不方便了。”
  同样凑在一旁的老头目不转睛地看着自己刚刚弄醒的病人,见其只微微眨了一下眼睛,便死死盯着自己二人,他顿时气馁了下来:“行,你跟这小子走吧!只有一条,诊金一两都不许少,如今不是建国之初还有惠民药局的时候了,药材那么贵,我一个穷大夫可贴不起!”
第四八七章
雪夜杀机
  尽管已经是夜禁时分,但一辆骡车穿行在夜色之中,专挑那些没有木栅栏的小胡同走,倒也还算安稳。骑马跟车的两个汉子没有一个多嘴多舌,一人还牵着缰绳带了一匹空坐骑随行,只有寒风在这雪夜中飒飒作响。而赶车的那汉子便是之前对汪孚林自称是在福建打过倭寇的,这会儿戴着斗笠嘴唇紧抿,却是比之前的嬉皮笑脸多了几分说不出的凝重。
  骡车中,盖着厚厚棉被的帅嘉谟半靠在板壁上,麻沸散药效过去后,身上伤处那钻心的疼痛再加上骡车的颠簸,让他的五官全都抽搐在了一起。尽管如此,面色苍白的他还是死死盯着一旁坐着的汪孚林,仿佛只有这个端坐在身边的少年,能够让他生出几分安心的感觉。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他方才开口低声问道:“汪小官人是什么时候进京的?”
  “今天。”汪孚林言简意赅地吐出两个字,见帅嘉谟一时错愕难当,他便无奈地一摊手道,“别以为我是和你一个伤者胡扯寻开心。我这边才刚刚忙完南京的事情回到歙县,我家那位叔父仲淹先生就火烧火燎从京城赶了过来,说是你人正在京城,闹腾出了不小的风波,让我这个当初惹是生非的赶紧去收拾烂摊子。所以我就在家里只呆了没几天,就顾不上运河淮扬段还在堵塞,山东段以北已经封冻,直接从陆路上京来了。结果今天刚到,就碰到这档子事。”
  尽管当初在歙县班房中,被赵五爷等吏役严密保护的时候,帅嘉谟两耳不闻窗外事,对于汪孚林的了解并不多,但他后来跳出了徽州一府六县那个是非圈子,一心一意想着在更高层次的大人物面前,一口气揭开歙县独自负担夏税丝绢这一多年赋役黑窟窿,反而从旁人口中听说了很多事情。
  传说中,这位出自歙县松明山的小秀才在杭州北新关之乱中,和当时的杭州知府凃渊一块挺身而出,平息了打行的暴乱;传说中,汪孚林在徽商占据绝对上风的汉口镇上,洞悉了一场挑起徽商和洞庭商帮矛盾的阴谋,让两边暂时弥合矛盾;传说中,汪孚林在徽州手刃巨盗,把歙县令叶钧耀送上了新任徽宁道的位子;传说中,此人被幕后黑手邵芳给裹挟了回镇江丹徒,而后轻松脱身,又在扬州主导了一场汪氏易主的好戏……
  至于汪孚林在徽州一府六县地面上折腾出来的那些事情,他也了解得七七八八。所以,他并不怀疑汪孚林的立场。作为歙人当中出类拔萃的年轻才俊,怎么会不想着替自己的同乡减轻负担?所以,他才在重伤之后选择了相信对方,离开了医馆。
  此时此刻,意识到自己在京城这点事,兵部侍郎汪道昆了若指掌,帅嘉谟忍不住又问道:“南明先生既然早知道我到京师,缘何之前将我拒之门外,在我奔走求告之际,又不肯出面说一句话?”
  汪道昆何止不肯出面说一句话,按照汪道贯之前转述的那一层意思,分明是想要把事情继续压一压,等殷正茂先调回来,坐稳了户部尚书的位子再说!关系到歙人乡党的利益,相形之下,夏税丝绢那点事拖个两年又无所谓,就和当初他的想法一样,在帅嘉谟半点音信都没有的情况下,也不是一个拖字诀?
  汪孚林没有道破这一层关节,而是给如今憔悴得好似老人的帅嘉谟拉了拉被子,见其那露在外头的手瘦骨嶙峋,他想起当初还是自己劝其离开徽州到南京甚至京师谋求告状,不由得很想一问究竟。可对方如今都沦落到了这个样子,他又有些不知道该如何开口。也许是看出了他的犹疑,也许是自己这几年来都没能遇到可以一吐为快的人,帅嘉谟竟然自顾自说了起来。
  “三年前,你劝我抽身离开徽州上告,我就带着家人一块离开了。除却你送的一百两银子,壮班赵班头他们几个头头,还给我凑了五十两盘缠。要知道寻常中人之家,十几两银子就够过一年的了,可就是这一百五十两,不过一年多就全都花光了!衣食住行,这四样我敢说都是精打细算,不曾浪费一分一厘,可更多的都是用来打点那些贪得无厌的胥吏,还有就是……”
  帅嘉谟一下子掀开被子,露出了自己的双腿。那缠满了带血绷带的腿到现在还能看出不自然的弯折,而在那些没有缠绷带的地方,也并不是一块块完整的好肉,不少地方都有老伤的痕迹。见汪孚林那张脸上尽是震惊和愤怒,已经不再年轻的帅嘉谟用比哭还难听的声音笑了一声。
  “汪小官人只怕那时候没想过吧,就是离开了徽州,只要我还纠结着夏税丝绢那点事,就是有些人的眼中钉,肉中刺。这三年多来,我几次差点丢了性命,甚至祸延家人,到最后不得不把他们送回老家。每次我都在问自己,我祖籍又不是歙县人,不过是因为家里曾经在新安卫有军籍,这才在歙县安家立业,何苦这样吃力不讨好?嘉靖十四年,程鹏、王相就曾经上告过此事,还没个结果他们就死了。而在百多年前,歙人吕宗远就曾经告过,一样死得不明不白!所以不是没有明眼人,而是此事就如同一个被人死死捂着的盖子,上头官员压着,得益的人也压着,只有我们这些不信邪的撞得头破血流!”
  汪孚林从前就觉得,为了一个县一年数千两的夏税丝绢闹出那样的风波不值得,还自以为聪明地认为,从开国到现在,作为正税的夏税秋粮早已经不是百姓的主要负担,真正的沉重包袱在于各式各样的军费以及杂项摊派。毕竟皇帝只要想起什么开销,就可以脑袋一拍往下摊派,群臣就算一劝再劝,可到头来能够把皇帝的狮子大开口给堵回去一小半,那就已经算是铁骨凛然的诤谏之臣了。可现在面对这样一个浑身伤病泪流满面的人,他却觉得自己错了。
  哪怕是为名也好,为利也好,豁出去争了这么久,总是令人尊敬的。更何况,如徽州府那数千两夏税丝绢的烂账,天下其他州府还有没有?有多少?
  他竭力让自己先不要去纠结这些,定了定神问道:“帅先生今天险些丢了性命,可知道是否有人在背后作祟?”
  之前的事情他没法管,但今后的事他却势必不能袖手旁观!
  “总不脱是那些蝇营狗苟之辈。”帅嘉谟漠然冷笑了一声,淡淡地说道,“这么多年都揭不开歙县独派夏税丝绢的盖子,其中一大原因就是因为府衙那边的户房常年都为婺源人把持,从司吏典吏到下头的书吏彼此勾结,上官一旦要文书,他们就把经过篡改的东西送上去,久而久之自然更是一笔谁也查不清楚的烂账。而他们自然也不是白干活的,自有本地乡宦大户以此标榜,赢得乡间愚民的敬仰。至于某些形同讼棍的读书人,则是奔走左右甘为鹰犬。”
  帅嘉谟出口毫不容情,汪孚林咀嚼着这番话,却也知道帅嘉谟心存激愤,事实未必尽是如此。但这时候,他不想和这位受挫过深的老人争辩,只重新把棉被盖好,这才将厚厚的棉车帘拉开一条缝,对驾车的某人问道:“都转了这么久的圈子,还要走多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1/44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