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谋生手册(校对)第2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9/446


第五二九章
谁吓谁,谁怕谁!
  “蠢货,废物,一群脑子被驴踢了的夯货!”
  当下头人小心翼翼地报说,几十个本意是挟持了汪孚林沈懋学一行去向戚继光施压的将兵,竟是不知怎的在人家一通言语之下,糊里糊涂把人弄去了兵营,游击将军石河隆简直气炸了肺。利用了沈端急于求成,把那三个南边充军的犯人当成宝贝这个机会,他故意让人在军中散布了几句。本来只是让戚继光看看,喜峰口参将沈端难以调和南北矛盾,只会逢迎拍马,如此一来,在镇守喜峰口的将官中,官阶仅次于参将沈端的他就能有上位的机会。
  当然,怎么控制好分寸,怎么把某些刺头当成弃子,包括如何对那些充军的家伙恩威并济……林林总总他全都想好了——只要那几十个家伙把汪孚林沈懋学等人簇拥了往参将署门前一站,他就会立刻出手,利用混进其中的几个钉子成功把人救出来,然后反手镇压那些刺头。如此一来,他的杀伐果断雷厉风行,戚继光就能全都看在眼里,一下子就把沈端比下去了。
  可现在倒好,一切都乱了套!别人不知道,他可是知道的,那个沈懋学狗屁的东南名士,什么首辅都知道,戚大帅都礼遇,纯粹都是汪孚林瞎掰!沈懋学哪里比得上汪孚林自己一根小指头重要,汪孚林是今科三甲传胪,兵部侍郎汪道昆的侄儿,汪道昆和谭纶的关系谁不知道,那两个可都是只手决定他们这些武将升迁还是黜落的角色!汪孚林坑了沈懋学,这还能解释成文人相轻的嫉妒心理,可汪孚林自个坑自个这算是怎么回事?
  “将军,军营那边……”
  “人在第几营?”
  “在第七营。”
  石河隆的脸色一下子就黑了。他已经意识到自己问了个蠢问题,之前和人械斗的就出自第七营,那么想要继续闹事的刺头当然也来自第七营。整个喜峰口驻防体系中,总共七营,每营人数却并不是相等的,其他各营都有威风凛凛的名号,唯有第七营没有,只按照次序胡乱给了第七两个字。第七营的人数也是所有七营人马中最少的,总共九百五十人,但全都是各营剔除出来的刺头,坐营千户根本就弹压不了,下面的军头兵痞说了算。
  在这种情形下,要是之前那个显然武艺娴熟的沈有容也一块去也就算了,可偏偏只有两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白面书生!
  “来人,备马,去第七营!”
  哪怕石河隆自己也没有太大的自信能够一举压服那帮军头兵痞,可这时候想要抽身后退都已经晚了,毕竟他已经涉足太深。这时候,只有试一试他能否在沈端插手之前,抢先一步把事情压下去。于是,在麾下亲兵中精挑细选出了五十个人之后,他立刻往第七营赶了过去。
  而汪孚林和沈懋学这会儿也确实正在第七营中享受围观待遇。一路经过时看到的那些低矮破旧营房,和之前他们亲自走过的雄壮长城形成了鲜明对比。在戚继光的亲自监督下,蓟镇长城并不是夯土所制,很多地方都是用的特制青砖,敌楼墩台异常精美,足可见那几年修缮的过程投入了多大的人力物力。
  可就是这些用双手建造起长城的军士,却是一个个身穿半旧不新的军袍,脸上全都带着深深的风霜痕迹。一路上往兵营去的时候,汪孚林就有意和这些人拉家常,他的官话本来就不带南方口音,再加上年纪小,又不是盘根问底,只是在那一本正经地追问这些闹事的兵卒对待遇有什么不满,对那些南边充军来的人有什么怨言,又或者是否有其他不便……尽管他之前就声称是来听人发牢骚的,但这样合格的听众,自然让一大帮乱军更有倒个痛快的欲望。
  以至于最初还有人拦阻他们进入军营,可在身边这些原本理应是裹挟他们的乱军叫嚷下,反而有不少人都倒戈了过来。显然,憋得时间太长了,好不容易有几个能听他们说话的人,谁不抱着一线希望?
  而沈懋学眼看汪孚林巧妙呼应众人的情绪,甚至不时骂一声娘,来两句不堪入耳的脏话,没费多大力气就融入了这些底层军士当中,尽管他也不是自矜身份的人,可易位相处,他自忖绝对不可能在这个年纪做到这个地步。更何况,汪孚林把他放到了主角的地位,他自然少不得打足精神,设想着和煽动此次军中南北对立的主谋该如何打交道。可是,当进入一间陈设简陋的屋子,看到那团团圈圈或坐或站的十几个人,他就意识到自己的判断有所偏差。
  莫非不完全是有人煽动,而真的是蓟镇军中原本的不满郁积到了顶点,于是正好这个节骨眼上爆发了出来?
  沈懋学惊疑不定,汪孚林却面色如常,他刚刚就意识到,今天这情况莫名其妙乱七八糟,蹊跷得很,可只要不是跳出来一大帮刀斧手喊打喊杀,怎么都不奇怪。他打第一眼就感觉到,他们在审视别人,别人也在审视他们,那眼神中除却某些敌意,更多的是无奈,是忌惮,以及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
  屋子里的都是喜峰口第七营中最让上头军官们棘手的军头兵痞,但是,他们固然都有一股让上位者最讨厌的油滑阴狠习气,可对下头的弟兄却非常大方,人心全都向着他们,因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稍有不慎这第七营就会整个哗变,再加上为了其他六营好统带,历任喜峰口参将也好,下头的游击将军也好,全都对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这些军头兵痞们也都知道分寸,即便有时候因为分配军需闹点事,可都不会闹得很大。
  可今天不知怎的,因为几句流言,第七营的不少人就和几个充军的南人械斗了起来,虽没闹出人命,却是重伤轻伤不少,这事情想要捂,那是绝对捂不下去的。担心喜峰口参将沈端趁机想要拔除他们这些眼中钉肉中刺,所以刚刚方才有一个军头混在大堆人群中,打算看看风色行事,结果戚继光一行人回来,其中汪孚林和沈家叔侄这些随员却悄然离开队伍去和钟南风三人说话,紧跟着,几十个第七营的军士就突然围了上去,继而在人家三言两语之下,没去参将署闹事,而是把人给弄回了自己的军营!
  提早拔腿跑回来给其他人报信的马老大瞅着汪孚林和沈懋学,心里直犯嘀咕。但最后,在上首一个四十出头的汉子眼神支使下,他不得不硬着头皮装出了一副不耐烦的架势:“沈老爷,汪公子,如果我没记错,二位在戚大帅身边连个职司都没有,凭什么来说替咱们传话?”
  “就凭戚大帅巡视喜峰口到潘家口这来回路上,沈先生和我一直相随在旁边。而且,在戚大帅正好回到喜峰口的时候,军中却闹出了如此乱子,且不说戚大帅会不会因此大发雷霆,上头那些将军们若以此整肃军纪,光是先前械斗就已经够严重了,更何况,若不是我当众说可以替各位传话戚大帅,甚至于传话,各位就不曾想过会是如何结果?届时外间有人少不得会将兵变、哗变、叛乱,又或者各种各样的帽子扣上来,各位谁受得了?”
  “小子,咱们可不是吓大的,你别唬人!”
  听到角落中传来的这个声音,汪孚林循声望去,见是一个年约三十出头的粗壮汉子,在满屋子的人中显然算是年轻的,他正要说话,一旁的沈懋学已经接过了话茬:“今天的事情可大可小,我二人坐在这里,只要我们咬死不过是被请来听倾诉怨言的,那么别人自然置喙不得。我和汪贤弟之前也听人说了,这喜峰口的兵马中,南北之间确实有些龃龉,可这些话何妨对我们剖白清楚,然后转呈戚大帅?至于是不是危言耸听,我想在座诸位都应该心里有数才对!”
  沈懋学的话虽说稍显文绉绉了一点,但大体意思在座众人当然听得明白。可刚刚那个觉得是唬人的粗壮汉子却依旧不服气,竟是霍然站起身来:“我本来还以为之前那个在小校场和人较量的小子来了,没想到竟然没他!听说他之前放话一对一,说是不敢就学狗叫?你们两个白面书生别说废话,有本事和我比试一两手。骑射兵器又或者赤手空拳,你尽管挑,要是能胜过我,大伙儿也乐意掏点苦楚给你们听听。要是不能,哪来的哪去,咱们不稀罕!”
  面对这赤裸裸的挑衅,其他老油子兵痞根本就来不及阻止,发现沈懋学和汪孚林也都跟着站起身来,他们甭提多后悔没制止那个大嘴巴了。可让他们更意想不到的是,那个年长的书生竟是挑眉说道:“都说蓟镇兵马是九边兵马中精锐中的精锐,既如此,那就比试骑射如何?”
  汪孚林听到沈懋学主动接战,原本他还想着实在不行就只能自己出其不意去比剑了,此刻自然如释重负,也不说话,就这么看着那出言挑衅的家伙。
  果然,那家伙顿时想都不想地一口答应道:“好,就比骑射,只不过,其他的弓没有,只有一石的强弓!”
第五三零章
弄巧成拙
  尽管汪孚林压根从没有练过骑射,但他至少读过书,对于某些东西还是颇有了解的。所谓一石强弓,指的是拉开这张弓需要一石的力气,也就是差不多一百二十斤的臂力。就比如这年头的武举,立射标靶时,那是用的一石弓,如若比拼骑射,那么就是只用七斗的弓。所以要在骑射的时候用一石强弓,那绝对是一等一的骑射高手。所以,当沈懋学面不改色地答应了下来,他心底对宣城沈氏的评价直接提高了几个档次。
  这年头书香门第中,一代代出进士举人不奇怪,可中间蹦出几个子弟不爱圣贤书却爱舞刀弄枪,这就很难得了,而若是再出个文武双全的,那简直是妖孽!没看王守仁当初少年好兵事善骑射,一直都被人当成是异类吗?
  而到了小校场上,眼见得沈懋学跃马挽弓,离弦之箭一支支正中骑射所用的草人时,汪孚林站在一旁抱手纯欣赏,只觉得赏心悦目。他都已经考中进士了,哪怕只是三甲,所以对于出风头这种事已经不大热衷,更何况他也确实没那个本事。趁此机会,看到一旁一张张目瞪口呆的脸,还有那个尚未登场就已经脸黑如同包公的粗壮汉子,他就笑吟吟地说道:“沈先生文武双全,各位想来都见识到了,还要继续比吗?”
  见沈懋学已经放慢马速徐徐跑了回来,几个往日从来都是让别人无从下嘴的军头兵痞,这时候却反而觉得骑虎难下。偏偏就在这时候,却有几个人风风火火地跑了过来,连气都来不及喘一口就大声嚷嚷道:“游击将军石河隆来了,带着一百多人不分青红皂白就闯进了军营!”
  “石将军说,立刻把沈先生和汪公子礼送出去,他还能在大帅面前求情,否则从重处置!”
  “营中弟兄不少都被弹压住了,这可怎么办!”
  面对这乱哄哄的叫嚷声,十几个在第七营中扎根了少则十年,多则二三十年的军头兵痞登时感到事情不妙。一时间,看向汪孚林和沈懋学的眼神中,不少都充满着怀疑和惊怒。而汪孚林听到竟然不是戚继光又或者喜峰口参将沈端先有动作,而是这个之前都没接触过的游击将军石河隆出马,有些意外的他便嘿然笑道:“真是奇哉怪也,我和沈先生奉戚大帅之命到这第七营中访查军情,关这位石将军什么事?”
  沈懋学一跃下马,随即丢下缰绳走上前来:“我记得,石将军应该是游击将军吧?竟然抢在大帅和沈将军之前,好快的耳报神!”
  尽管第七营这些军头和兵痞每个人手底下都很有一批人,但谁也没那个自信能和高层军官抗衡,更何况石河隆是游击将军,喜峰口这边仅次于参将沈端的第二号人物。刚刚听到石河隆如此强势,不少人都萌生退意,可听到汪孚林和沈懋学这么说,其中那些一等一的聪明人不免便快速转动起了脑筋。下一刻,马老大这次都不需要别人授意暗示了,立刻开口叫道:“照汪公子刚刚这么说,沈老爷可否和汪公子一块和我们去见石将军,做个见证?”
  “当然可以!”
  汪孚林爽快异常地答应了下来。而沈懋学已经大体明白了此番所谓南北冲突背后的某些微妙之处,也当即笑着点了点头。有他们俩这般表态,就连最初那挑衅的大汉,也打消了还未下场就落败的尴尬,纷纷打起精神准备去应付那位闯将进来的游击将军。然而,一行十多人出了较量骑射这校场还没走多远,就只见前方烟尘滚滚,紧跟着就是那一百余人呼啸而来,在众人面前不过十余步远处方才停下,端的是训练有素。
  石河隆居高临下,一眼就看到了和放眼看去那些军袍颜色迥异的沈懋学和汪孚林。发现两人虽是被人簇拥在最当中,可那样子分毫不像是受挟持,而更像是众星拱月,他心里咯噔一下,随即就立时冲着一旁的亲兵使了个眼色,那亲兵当即沉声喝道:“军中规矩如何,尔等不懂吗?石将军在此,还不行礼?”
  汪孚林心道这帮老兵油子好不容易有点气势,要是真的被逼得先行礼下跪,那就再难生出任何对抗之心了,当即轻咳一声道:“敢问石将军,我是奉戚大帅之命,到这里访查之前那场械斗前因后果,因此被人敬为上宾,适才听说石将军声称要人将我们礼送出去,否则就要从重处置,不知道这从何说起?”
  刚刚汪孚林在那些军头兵痞面前就是如此信口开河,如今在石河隆面前又是睁着眼睛说瞎话,沈懋学顿时有些哭笑不得。可是,瞅见石河隆的眼神倏然一闪,脸上凶光毕露,随即复又强笑,他只觉得原本那隐隐约约的怀疑一下子明确了许多。莫非是军中高层争权夺利,竟是利用了底下军卒之间原本就存在的矛盾?如果真的如此,那简直是……
  沈懋学倏忽间闪过好几个念头,最终也开口说道:“汪贤弟所言,也正是我疑惑的,不知石将军口口声声来要人,是不是误会了什么?”
  石河隆万万没想到自己跑来是为了解围,外加在汪孚林面前刷一下好感度的,可却到头来碰了个硬钉子!他不敢把气撒在汪孚林身上,可沈懋学只是举人,他还不放在眼里,当即冷笑道:“沈公子倒会说话,汪公子乃是今科三甲传胪,金榜题名的进士,戚大帅此来喜峰口的随员,他说是奉大帅之命,我还信几分,可你却自恃举人,大摇大摆带着个侄儿在喜峰口一晃就是十多天,现如今又信口雌黄道说什么奉大帅之命,你这真是好大的胆子!”
  汪孚林之前只说自己是奉戚继光之命,可没有提沈懋学。他就不信,文人相轻由来已久,汪孚林年少却是进士,沈懋学年长却只是举人,沈懋学心里就没有不服不满!更何况,要不是汪孚林没事坑人,沈懋学怎会好端端陷入这般困境?如此一来,两人肯定会互相指摘。
  而那帮军头兵痞全都大吃一惊。汪孚林的真正身份,戚继光及其身边人当然知道,喜峰口参将沈端以及很少几个心腹亲兵也知道,沈懋学沈有容叔侄,钟南风三人都算是知道,可除却这些人之外,并未在军营其他地方散布,所以他们竟是刚刚知道,一直笑嘻嘻显得很好相处,自称乃是戚大帅好友晚辈的这位少年,竟然是位货真价实的进士老爷!也就是说,汪孚林竟要比刚刚骑射水准一流的沈懋学在官场上更高一层!
  沈懋学斜睨了汪孚林一眼,见其嘴角含笑,意味深长对自己眨了眨眼睛,想到汪孚林之前的那些言行举止,他一时福至心灵,当即慨然说道:“石将军既然不信,那么正好,我要带人见戚大帅陈情,你去当面向戚大帅求证吧!汪贤弟,你说呢?”
  “石将军既然来了,那就一同去见戚大帅?”
  石河隆一时闹不清自己之前那番话究竟是起了作用,还是没起作用,可这时候已经不容他多想,当下他只能硬着头皮一口答应了下来。等看到汪孚林在那些兵痞军头之中指指点点,不消一会儿挑出了七八号人,而沈懋学只抱手站在那儿,他自以为之前确实瞅准了空子,当即笑容可掬地跟在汪孚林身边转悠,不时试探一番。等到一行人出了第七营驻地,前往参将署时,他就更加露骨地戳了喜峰口参将沈端几句。
  素无威望,难以调和士卒争斗,于军中陋习束手无策……这些绝对和沈端对得上号的东西他张口就来,直到抵达参将署门口,他打算跟着汪孚林等人一同进去时,却被门前亲兵拦下。他自觉虽没完成既定计划,却也做得有七分圆满,顿时大为惊怒,只以为是沈端授意人故意为难他。
  “我堂堂游击将军,莫非连面见大帅陈情的资格都没有?”
  汪孚林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就只见那个拦下沈端的亲兵,分明是自己熟识的那个戚继光身边的亲兵。也就是说,命人拦下这位自命不凡的游击将军的,不是喜峰口参将沈端,而是戚继光!就在他停下步子这时候,那亲兵面对石河隆的质问,却是一板一眼地说道:“大帅有命,令石将军在门外候着。如果要你进去时,自会传你!”
  大帅令人挡驾!
  石河隆只觉得一颗心凉了半截,而更让他惶恐的是,戚继光是不是察觉了什么,又或者已经证明了什么!他不敢再有任何置辩,又或者任何让人捅到戚继光面前会作为把柄的举动,只在心里把自己做的那些事情过了一遍又一遍,可怎么都找不到任何破绽。
  而在石河隆看不到的参将署大堂,汪孚林和沈懋学眼看那帮之前还口口声声要如何如何的军头兵痞跪在下面,一个个全都大气不敢吭一声,戚继光问一句,方才有人回一句,没人敢主动多说一个字,他们不禁交换了一个眼色。戚继光的问话只持续了一刻钟,却每一句话都卡在了点子上,仿佛不是回来之后才知道这场纷争闹剧,而是似乎亲眼目睹,甚至又在军中调查了一番。
  就在汪孚林发现戚继光看向自己,还以为这位蓟镇总兵要问话的时候,却不料戚继光若无其事收回了目光,一字一句地说道:“来人,传令下去,令石河隆报名入见!”
第五三一章
雷霆手段
  当初戚继光初到蓟镇,挂衔神机营副将,总理训练蓟镇兵马,当时的蓟镇总兵郭琥乃是功劳赫赫的宿将,极其排斥崛起于东南的戚继光,在各种方面都不大愿意配合,最终被调离,戚继光这才得以正位蓟镇总兵。
  得到朝廷任命的那一天,戚继光正是在总兵府节堂让众将报名入见。一石激起千层浪,也不知道多少人背后怨声载道,尤其是不少先前就阳奉阴违的部将,而通过此事,戚继光看清楚了人心向背,依靠内阁高拱张居正以及蓟辽总督谭纶的强力支持,之后陆陆续续调离蓟镇的将校不知凡几。随着胡守仁的第一批三千浙军抵达蓟镇,戚继美也带了一支沂州兵过来,他又不断清洗蓟镇军将体系,最后高中层将领中再没有刺头,报名入见这一手段就没再用过。
  如今,当初不在蓟镇的石河隆再次品尝到了那些前辈们感受过的羞辱滋味。尽管参将署从大门口到大堂不过两道门,外加节堂大门也只有三道,可每次在门口都要提高嗓音报名,他原本就七上八下的心里更是充满了挫败和愤恨。当最终来到大堂门口时,他声音嘶哑地叫了一声游击将军石河隆请见大帅,突然只觉得一个高大的黑影挡在了堂前。抬头一看见是戚继光,他原本还打算进入大堂后怎么抗辩,此刻不知不觉就双膝一软,竟然直接跪了下来。
  “蓟镇自从三千浙军北上之后,确实屡有各种流言蜚语,既然不敢冲着那些军纪整肃,战力突出的浙军发邪火,那就冲着充军的犯人撒气,这是由来已久的陋习,你身为游击将军,不思量如何安抚,却为了一己之私挑动矛盾,闹出此次伤人二三十的闹剧,你可知罪?”
  “大帅,卑职冤枉……”
  不等石河隆一句话说完,他就只见眼前寒光一闪,下一刻就只觉得头上一轻,等反应过来时,他就发现帽子系带已经被割断了,此时此刻帽子已经滚落在地。他知道眼下并非战时,就算是戚继光在朝中有张居正为靠山,也断然不敢处置游击将军这样的高官,可那种生死一线间的战栗感仍是瞬间充斥全身。他几乎下意识地叫道:“戚继光,你有什么证据,我是朝廷任命的游击将军,正三品的都指挥佥事,你怎敢如此羞辱我!”
  “我说的,便是证据。”戚继光居高临下看着石河隆,见其一下子噎得哑巴了,随即双目圆瞪满是恨意,他便回头看了一眼堂上那面上表情各异的一群将兵,冷冷淡淡地说,“更何况,我身后有很多人证,这种煽动军中械斗,险些致使哗变的丑事,想来也不会有什么物证。但只要把你那些亲兵拎出来一一严加审问,你觉得我会什么都问不出来?”
  没想到戚继光竟然如此简单粗暴,这下子,石河隆顿时几乎瘫倒在地。足足好一会儿,他方才一跃弹起。就在戚继光身后几步远处的汪孚林还以为这家伙想要行刺,可对比一下自己和戚继光的武力值差别,他就很干脆地站在原地不动。不但是他,比他更靠后的沈懋学也只是迟疑片刻,不曾上前。然而,石河隆弹起身之后,既不是意图挟持主帅行刺,也不是反身逃跑,而是犹如市井之徒那般,径直去抱戚继光的大腿!
  “大帅,卑职只是一时糊涂,一时糊涂,还请大帅看在卑职曾经跟您打过鞑子,再给卑职一个机会!您给卑职五百人,不,三百……就算只带一百亲兵也行,卑职直接杀进朵颜部,把那些董家的老少全都拿到您面前!大帅,卑职上有老下有小,求您……”
  汪孚林有些听不下去了,他忍不住掏了掏耳朵,突然有些想念叶青龙。这上有老下有小的说辞,怎么那么像当初那个丢了当铺饭碗后,当街耍无赖的小伙计呢?三品武官啊,就算这年头的武臣被文官欺负得很惨,可这石河隆眼泪鼻涕一大把,苦苦哀求戚继光给一条生路的架势,和此人发狠似的愿意带人直捣黄龙这种赎罪方式,怎么看怎么不搭调!从他这个方向,能够看到戚继光嘴角流露出的一丝笑意,顿时有一种不大确定的感觉。
  戚继光到底会怎么处置这家伙?
  “你很聪明,还记得当初我让人将功折罪的旧事。只不过,那时候他是不合在接战期间醉酒误事,最后斩首几十级,将功折罪,仍是功劳抹杀,挨了二十军棍,可与你此次做下的事情相比,却是小巫见大巫……来人!”
  不等石河隆遽然色变,将抱大腿改成别的,戚继光脚上突然用劲,一脚猛地把人踹开,整个人轻轻松松从对方死死的抱大腿动作中摆脱了出来,将距离拉大到了五步。眼见两个训练有素的亲兵一下子将石河隆制住,他方才开口吩咐道:“拉下去,捆打一百,枷号示众!”
  这可是正三品的武将,蓟镇游击将军!如今不是战时,戚继光竟是如此厉害!
  眼见石河隆嘴里被塞了一大团东西,根本没办法继续抗辩又或者求饶,就这么被硬拖了下去,沈懋学登时倒吸一口凉气,而汪孚林想想自己在汪道昆那看过的戚继光的《纪效新书》,其中临阵连坐军法篇里,别说捆打,什么斩首割耳比比皆是,反而觉得石河隆运气真不错。
  “若是战时,我早将他斩首祭旗!”戚继光重新回到堂上正位,这才对沈端吩咐道,“既是喜峰口的人,枷号期满后,你先行看押。”
  “是是是,卑职一定严加看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9/44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