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谋生手册(校对)第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446

  被完全无视的小伙计傻呆呆地站在那里,当秋枫临走时冲自己示威似的一笑,他终于醒悟到自己今天是昏头瞎眼,没认准人。
  自家东家在休宁县那些豪商当中还排不上号,所以如府城斗山街许家那样大家业的,往日想巴结都巴结不上,今天要是刚刚瞧不起的那小秀才多两句嘴,他东家都保不住,更何况他自己这饭碗?这下可真是祸从口出了!
  方氏是位和善多话的老人,一路上汪孚林陪着她说话,倒也不觉得累。因为她并没有在这样的大街上,问那些可能引来别人注意的话题,而是絮絮叨叨地问他的学业,金宝的学业,父子俩平日相处,尤其是对昨日汪孚林背着人从县衙后头知县官廨回马家客栈的经过,她更是非同一般地好奇。追问到细致之处,汪孚林甚至有些小小的尴尬,但更多时候是陪着年纪大的亲戚唠嗑时的随意。
  “之前听人说起你收了个养子的事,我只是新奇,后来听你大姐说,又觉得惊叹。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别人再怎么看,过日子的终究是你们自个。昨天听说金宝居然去跪求叶县尊,你又把伤了膝盖不便走路的他给背了回去,我就知道,哪怕你们两个年纪只不过相差六岁,可当父亲的就像个父亲,当儿子的就像个儿子,天底下那些真真正正的父子,也难能这样,真是不容易。”
  说到这里,方氏往汪孚林那稚嫩的脸上多瞅了几眼,最终叹道:“你家爹娘都不在,你一个人当家作主,一关一关全都闯了过来,太不容易了。”
  “只是侥幸而已,再说,我也并不是真的一个人往前冲,有族里长辈帮忙,也有友人援手,更有叶县尊一再照拂。”汪孚林不会过高地评估自己,他身后的靠山哪怕只是隐形的,但也是很重要的,程大公子也帮了很大忙。至于那不太靠谱的叶县尊,要不是借一个旗号,他这年纪哪有什么说服力?所以,他一边说一边笑了笑,最终又说道,“而且金宝更是懂事,我身边其他人也都很尽心竭力。”
  方氏没想到汪孚林在连番扬名之后,竟然还这样谦虚,顿时更生好感。这时候已经到了斗山街许家大宅,进了大门,轿夫便把轿杆从肩膀上放了下来,汪孚林原以为方氏要下地,却不想四个轿夫却是就这样二手齐用,只将轿子低低地齐肘提着,沿着长长的火巷走到底,这才最终将轿子放下地。
  下了大轿,方氏对迎出来的仆妇丫头微微颔首,就这样继续一面和这年纪足可当自己孙儿的小秀才说着话,一面如同散步一般往后院走去。当听说后日状元楼英雄宴,程奎等即将赴考乡试的歙县生员还邀了汪孚林出席,她就笑着说道:“应该去见识一下,五县加在一块将近两百号人,那场面可是热闹,各方头面人物全都会露面勉励大家伙。”
  汪孚林对此却有些不太理解,忍不住开口问道:“这只是乡试,不是会试,为什么这么大操大办?”
第五十七章
闺秀粉丝团
  “你这就不明白了,中了举人,便可以当府县学官,再下点力气,一县县令都不在话下。这些年来,天下一千多个县的县令,三分之二都不是进士正途出身。一两任官当下来,贫寒之家也能在乡里被敬为乡绅。”方氏说到这里,这才叹了口气道,“如此才能稍稍为家中父老遮挡一些风雨,更何况,徽州府能够出多少举人,也关乎在南直隶的地位。你还年少,不但自己是生员,金宝也是懂事上进的,你们松明山汪氏,还真是人杰地灵,有福气。”
  汪孚林对自己考举人那是不抱什么期望,四书五经光背熟还不行,八股,雅称为制艺,那东西绝对是要天分悟性,外加无数习练才能有所小成的!于是,他对方氏的期许表达了深切谢意,却压根没往心里去,只当陪老太太闲磕牙。等到堂屋陪坐了一会儿,汪元莞就匆匆赶了过来,姐弟相见,他少不得又被汪元莞好一番埋怨。而方氏在旁边瞧着姐弟和睦,想到自家三个儿子明面还好,实则却为了田地财产暗自较劲,忍不住唏嘘不已。
  而隔着一扇屏风的珠帘后头,则是几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子在那悄悄偷窥,虽只影影绰绰看到汪孚林一个大概轮廓,可这并不妨碍她们彼此咬耳朵,嘻嘻哈哈地窃窃私语。直到方氏仿佛脑后长了眼睛似的,回过头来往这边看了她们一眼,她们方才吐了吐舌头,蹑手蹑脚溜了。
  可通过和次间相通的门闪到最旁边的东梢间,她们就兴致勃勃说起了话。许薇更是按着胸口说道:“还好还好,祖母没有一口叫破我们的行迹,否则真的丢死人了!原来传说中那位汪小相公真的和我们差不多大,我还以为是个多老成的人呢,没想到被臻大嫂子责备的时候,还是会尴尬,会脸红的。”
  “回头我一定要对衣香社的姊妹们说,汪小相公看上去挺腼腆的一个人,可从前在学宫明伦堂和县衙大堂上两次面对不利,居然还全都大获全胜!”
  “可今天怎么没见他把儿子带来?我真想看看那传说中的汪金宝长什么样。而且听说昨儿个汪小相公还背着他回去,感情真好。”
  “哎呀,这么好的题材,为什么那些读书人就没人想到写个话本或者写一出戏呢?那可比现在那些戏好看多了!”
  虽说有道是男女授受不亲,到了稍大一丁点的年纪更是不可随便见面,可女孩子们兴奋地议论了一阵子,竟是又悄悄结伴去帘后偷听了。
  外头也没说什么,只是方氏饶有兴致地问昨日公堂上十五粮长谒见的经过,可帘子后头的女孩子却都竖起耳朵听,哪怕听不懂也无所谓。最受祖母宠爱的许薇更是忍不住咬起了手指甲,浑然忘记了这是长辈们一直都让她纠正的坏习惯。
  汪孚林起初倒没注意到有人在偷窥偷听,可当发现一旁的姐姐频频侧目去看那珠帘,他偶尔瞥过去一眼,就只见几个小脑袋团团挤在那里,当和他的目光陡然一撞之后,几个小女孩子登时起了一阵骚动。要溜走的时候,又不知道是谁踩了谁的裙子,哎哟一声从那帘子后头清清楚楚地传了出来。这下子,别说汪元莞面色有些尴尬,就连方氏也挂不住脸,遂扭头沉声喝道:“都在那鬼鬼祟祟的干什么!要么就规规矩矩出来打个招呼,要么就好好回房做针线!”
  听到这一声,后头先是一片寂静,紧跟着竟是传来了一声压抑不住的欢呼。须臾,汪孚林就只见一个身穿品红衣裙的少女带头,珠帘后头一二三四五,总共出来了五个少女。年纪最大的不过十四五,年纪最小的也就和家里汪小妹一般大,每一个人在走出来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迅速往他脸上瞅几眼,就仿佛他是什么珍稀动物似的,看得他心里直发毛。他甚至忍不住去看汪元莞,用眼神对长姐问了一声。
  为什么人人都看他?他在许家很出名吗?
  只可惜他和汪元莞还远远没有到这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地步,而且汪元莞对眼前这一幕也有些意外,竟是压根没注意到他这眼神。而方氏只是出于尴尬,这才如此吩咐了一句,哪想到所有孙女全都出来了,这下子不知道说什么是好,竟眼睁睁看着许薇带头,一群小丫头片子规规矩矩对汪孚林万福行礼,齐齐叫了一声汪小相公。
  汪孚林赶紧起身,回了一个一躬到地的长揖,可称呼上却有些头疼,干脆含含糊糊地说道:“见过各位姑娘。”
  等到直起身时,他便发现,这些少女们脸上全都有些兴奋的潮红,偷瞥他的眼神则是显得有几分好奇,这会儿甚至还有人偷偷拉拽姐妹的衣角,悄悄挤眉弄眼的就更多了。从刚刚被人偷偷窥视,到现在被人光明正大地围观,这样的变化让他有些哭笑不得,而方氏则更是又好气又好笑,板起面孔轻喝道:“既然有外客在,出来拜见过也就够了,还不快各自回房?”
  眼见祖母都摆出了这样的架势赶人,许薇等人一时无法,只能怏怏行礼告退,可临走时仍然忍不住往汪孚林偷觑了一两眼。如果不是确定自己绝对没有那样的魅力,而且这些小丫头片子都太小了,汪孚林都要错认为自己最近桃花运旺盛,以至于招蜂引蝶。
  等人一走,方氏把屋子里的仆妇丫头屏退了,这才不好意思地欠了欠身道:“都是老身平时太放纵他们,这才让她们在客人面前也都忘了规矩。”
  汪元莞生怕弟弟误会许家嫡支这些云英未嫁的小姑子们轻浮,连忙替方氏解释道:“小弟,这也不能怪诸位妹妹,她们纯粹是好奇。徽州府城和歙县县城就这么大,尽管平时也经常会有各式各样的大事发生,可像你这样小小年纪就出名的却很少。往常顶多是科场夺魁,哪像你这样经历传奇。自从你那次明伦堂上收了金宝为养子,府城各家都常常传说你的事,还有闺阁千金说,简直比传奇话本还有意思,所以她们才会一时忘了规矩体统。”
  听到这里,汪孚林终于明白上次叶小姐对金宝说的很多人都很期待你大发神威,那句话是什么意思。他怎么都没想到,他和金宝竟然成了传说中的人物!大概是他和这些小姑娘们差不多年纪,所以才会成为闺阁热议的话题,难不成这就是古代版粉丝团?他再一次感慨现如今这些养在深闺的小姑娘们实在是太闲了,又有点发怵自己不知道被八卦成了什么样子。于是,他如坐针毡地又盘桓了一会儿,就立刻提出了告辞。
  若是留下来吃饭,说不定还要被人围观!
第五十八章
敲饭碗?
  当汪孚林出了堂屋和秋枫会合,一路出了庭院深深的许家大宅时,却发现大门口正有两个人来来回回走动,仿佛是在等人。见他主仆出来,那两人扭头一看,其中一个年轻的立刻急匆匆扑了上前,却是直挺挺往地上一跪,紧跟着又磕了两个头。
  “小官人,小的有眼不识泰山,您大人有大量,千万宽宥小的一回!”
  认出那是米行那位生意不成就口出恶言的小伙计,汪孚林没有立刻说话。这时候,那小伙计身后一个身穿绸衫的中年人快步上前,却是满脸堆笑地说:“小官人,小可是那休宁吴氏米行的掌柜,这狗东西平时就喜欢自作聪明,今日又狗眼看人低,得罪了贵客,小可特地带他来向小官人赔罪。”
  见他们一个磕头,一个作揖,一个说宽宥,一个说赔罪,简直和说唱似的,汪孚林便似笑非笑地问道:“既然说赔罪,你们知道我是谁?”
  那掌柜那笑容就更深了,连声说道:“不论小官人是谁,来者是客,敝店都应该好生接待,都是伙计不懂事,于是才……”
  不等人家把话说完,汪孚林就笑了笑说:“头也磕了,罪也赔了,之前那点小事,一笔勾销就行了。只是,日后我若是再登门做生意,还请你家小伙计给我点好脸色。”
  那掌柜还以为汪孚林是说笑,连忙点头哈腰道:“那是一定,那是一定。”
  汪孚林经过那小伙计身侧时,见他终于如释重负直起腰来,额头上却已经有些发青了,显然刚刚那几个头磕得挺重。想到当初金宝刚和自己相处的时候,也是一惊一乍动不动就往地上跪,磕起头来没个轻重,他想了想,便在这个年纪似乎还比自己大一丁点的伙计肩膀上轻轻拍了拍,轻声说出了一番话。
  “以后不止是对我这样的穷酸秀才,对那些来卖粮的农人,你也应该客气一些。收粮的价格低,人家已经憋着一肚子气,你再绷着一张脸,那就更是拉仇恨了。有道是和气生财,对你家东主的名声有的是好处。至于‘歙县两溪南,及不上休宁一商山’,这样自卖自夸的话,也最好少说。这里是府城,隔壁就是歙县,卖粮不成,又遭人一番挤兑,到时候酿出什么风波,倒霉的还是你。”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可不是那种一言不合就敲人饭碗的人!
  说到这里,汪孚林就回头看了一眼秋枫道:“秋枫你也是,一点小事起口角,一个不好还要演变成两相对骂,大打出手,没意思透了。有这闲工夫,回头多看两本书多写两个字,那不应该是你最喜欢做的事?好了,时候不早,我们找个地方填五脏庙,然后回去歇个午觉!”
  面对这样的告诫,秋枫只能低下了头,讷讷应了一声是。
  那掌柜完全没想到,这种理应最要面子的小秀才竟然这么好说话,一时不禁愣住了。等到那一主一仆沿着斗山街渐渐前行,那掌柜方才冲着地上那如释重负的小伙计踹了一脚,恨恨地说道:“算你运气好,快走,店里还有的是事情要做。真要让东家知道你得罪了斗山街许家老太太的亲友,不扒了你的皮?”
  那小伙计手脚并用起身,想起刚刚汪孚林手按自己肩头提醒那番话时的细声慢语,想起之前自己对人家的怠慢不客气,他却仍旧心里堵得慌。
  尽管从始至终,许家门房丝毫口风不露,掌柜并不知道这少年小秀才是谁,此刻只是觉得解决了一桩麻烦,倒没有太多想。
  可小伙计叶青龙却曾亲眼见到方氏和汪孚林在米行门前如同闲话家常似的对话,从那只言片语中,他心里已经知道,那便是近来名头响亮的那位汪小相公。因为这么一个小小秀才,歙县县衙户房前后倒下两任司吏,一个典吏,典型的专敲人饭碗,他一个帮工的小伙计算什么?可他那时候的态度那么恶劣,人家倒没说别的,反而和颜悦色又提醒了自己几句。联想到起头汪孚林那一身穿戴,在米行门前问的话,他一路随掌柜往回走,心里渐渐又打起了鼓。
  莫非汪小相公是代表歙县那位叶县尊微服私访么?要是那样,他今天似乎闯祸了,不如想个办法赶紧换个营生,不在这米行继续干,省得被人敲饭碗!对,休宁最有名的是当铺,他回头不如去当当铺伙计,而且前途也会更好!
  汪孚林哪里知道,那个米行的小伙计竟然会如此紧张。对于米麦价格买入和卖出价格的如此差距,他心里不是没有想法的,但也仅限于想法。毕竟,在县城这十几天坐吃山空,他已经有些吃不消了,暂时没能耐考虑长远。因此随便找了个馄饨摊吃过午饭回了县城之后,他压根没睡午觉,而是把秋枫留在了马家客栈,自己亲自去黄家坞的程家大宅拜访。他的本意是找程大公子,可让他想不到的是,此前一直不在家的程老爷竟是回来了,还特地见了他。
  “一别二十余日,贤侄单枪匹马上阵,让令尊得以摆脱了粮长之役,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哪里哪里,程老爷过奖。”
  自从知道程老爷从贫寒到举人再到巨商的发家史,眼见程乃轩挨了那顿打,又收了人家一僮一婢,汪孚林心里就一直很注意分寸,凡事能不打程公子主意就不打程公子主意,免得人家认为他是因为从前那档子过节蓄意要挟,哪怕程乃轩自己送上门也是如此。此时此刻,他打了个哈哈的同时,想到了许家方老太太,忍不住在心里把两个人做了一下对比,可眼前却突然浮现出许家那一堆孙女的偷窥情景,脸上不知不觉就露出了一丝笑意。
  程老爷平时不止对家人严厉,对母亲妻子也是一板一眼,很少有笑容,更不要说仆人了,每个人在他面前都如同老鼠见了猫,所以这会儿他见汪孚林竟是笑得很自然,他素来板着的脸上也不由得舒缓了下来。想起自己打探到年初的夏税丝绢纷争后,就立刻跑去休宁访友打探,他本想对汪孚林挑明,可思来想去,最终只是轻描淡写地点了一句。
  “你家族伯南明先生自从嘉靖四十五年赋闲,至今已经四年了。若是这次府城状元楼英雄宴他也来,贤侄还请替我问候一声,若是方便,我亲去拜访。”
  这点小事,汪孚林自然不会不给面子,反正就是居中传个话。他又小坐片刻,就辞以去寻程乃轩,见程老爷没别的话就立刻溜了。一出堂屋,他就看到程乃轩正在院子里来来回回踱步。一打照面,程乃轩立刻喜上眉梢,一个箭步窜上前来,却是拿手指贴着嘴唇嘘了一声,继而就拉起他一声不吭地溜了。等出了院子和墨香会合,在这偌大的宅子里七拐八绕又过了一个天井,最终来到了东边一个小院,程大公子终于舒了一口大气。
第五十九章
吃货的本性
  “谢天谢地,总算平安出来了!”程乃轩上上下下打量了汪孚林片刻,这才不无担心地问道,“除了奎哥,我其他堂兄弟,也好表兄弟也好,在我爹面前少有能不挨训的,甚至还有人吓得不敢登门,双木,我爹没问难你吧?”
  “你爹哪有那么可怕。”嘴上这么说,汪孚林心里却说,和你爹打交道比和叶县尊打交道还累,随即就岔开话题道,“今天我来,是有件事和你商量。”
  “你的事就是我的事。”程乃轩二话不说拍了胸脯,又差遣墨香在外守着,一把拽起汪孚林进书房。眼见得对方跨过门槛就惊愕地瞪大了眼睛,他就讪讪地说道,“你也知道我爹的性子,这里是他亲手布置的,不许我改动半点。”
  偌大的屋子并没有隔断,北、东、西三面墙都是书架,上头密密麻麻摞满了书,靠东面的书架旁边摆着一张竹榻,中间是一张大书案,后头一张黄花梨座椅,上头文房四宝一应俱全。西面是一张琴架,一旁是几个大卷缸,里头一卷卷放满了,也不知道是名人法帖,还是书画精品。至于其余各色摆设玩器,一样都没有,看着一片风雅之气扑面而来,要不知道的还以为程大公子是个多勤学苦读的人。
  汪孚林在这一片书香瀚海之中来到了书案旁边,继而就发现了一件极其尴尬的事,这里只有主位没有客位!而下一刻,程乃轩也发现了这难堪的局面,东张西望了一阵子,目光便落在了竹榻上,当即坏笑道:“要不,把竹榻搬过来,你姑且凑合着坐坐?”
  “去你的,站着说吧!”汪孚林着实不知道该怎么说这损友是好,干脆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递过去道,“瞧瞧这玩意,你可认识?”
  汪孚林递过去的,正是他此前回松明山的路上,在路边一棵树上敲下来的一颗果实。程乃轩有些奇怪,伸手接过来反反复复看了看,这才不太确定地说道:“虽说似乎是刚长出没多久的,颜色也不对,可瞧着好像是小胡桃。你哪来的?”
  “你认识?”汪孚林没想到城里长大的程乃轩竟然会认识这个,不禁有些惊喜,“你知道这东西有什么用?”
  “榨油啊!我家有个管事,管着一家油坊,专管榨油。什么茶籽、芸苔子、大豆、芝麻……能榨油的多了。上次他不知道打哪听说这东西剥开之后能榨油,而且又是长在山间不用钱,雇人去敲打下来,捡了几车,可弄回来之后才傻了眼,光是剥里外两层壳的人力,多少人都不够,哪怕东西不用钱,这榨油也不合算。于是他一气之下,就把这几车全都扔了。你问这个干吗,莫非打算开油坊?趁早别干这事,亏不死你。”
  程家还真是产业多!
  汪孚林心中感慨,但却笑着说道:“此物榨油确实不太容易,可当零嘴不错。”
  程乃轩一听这话,险些没把眼珠子给瞪出来。没听说汪孚林好吃啊?转瞬间,他就想到了金宝身上,当即眉开眼笑地说道:“你要吃还不容易,我回头让墨香问问那油坊就是了。”
  “去年的那是陈货,哪里还能吃,今年的还得等到白露前后才能收获。到那时候,让你家那管事给我搜罗几车就是。”见程乃轩不可思议地瞪着自己,显然意思是你一个人能吃那许多,他便笑眯眯地说道,“眼下嗑瓜子的人有多少,日后吃这小胡桃的人就有多少。你别管了,一饱口舌之欲而已。”
  程乃轩有些难以置信地咂巴着嘴,最终无奈答应了下来。可让他没想到的是,转瞬之间,汪孚林又走到书案前,拿起一块徽墨磨了半砚台的墨,随即摊开一张纸,提笔蘸墨写写画画,不消一会儿,纸上就出现了几种奇奇怪怪的东西。
  “这是什么?”
  “都是吃的。应该是打南洋运过来的,你帮我打探一下消息,哪怕只有种子也行。”
  汪孚林知道这些东西应该是从美洲运到南洋,再从南洋转运过来的,但不打算对程乃轩解释太多。他指了指上头的东西,一样一样地说道,“这个,可能叫辣椒,也可能叫番椒,红色青色都有,入口辛辣,和花椒姜黄有点类似。这个一根根长的,上头是一粒一粒黄色的,大概叫玉米,或者别的什么名字,烤着吃煮着吃都不错。这个大红色有点像果子的,大概叫洋柿子?也许是这个名,反正这么大一只,鲜红鲜红的,炒鸡蛋最为绝妙,生吃也滋味不错……”
  程乃轩听汪孚林如数家珍似的说着一样样吃的东西,足足七八种,他到最后终于确定,他从前竟忽略了汪孚林的一个属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44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