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谋生手册(校对)第3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3/446

  “鬼扯!真要以死鸣冤,直接找到察院门口,吊死又或者一剪刀扎在胸口,这不是更好?我看人说不定是知道什么,被人宰了,然后留下那几个字混淆视听。”
  “说不定是新任小汪巡按杀鸡儆猴做得过头,他一时不忿才寻了短见呢?父亲是父亲,儿子是儿子,好端端的把人逼死了,这就过分了。”
  “那吴福可是滚刀肉,说不定是四面求告无门,这才一发狠耍赖,留字只是为了给人身上泼脏水!”
  这一众说纷纭,自然无数目光都集中在察院,可偏偏那座小小的衙门大门紧闭,仿佛对这么一件案子没有任何反应。只有各家相关的衙门,以及某些消息灵通的人士知道,两广总督府的主人凌云翼发了话,在这案子还没个具体说法的时候,让汪孚林暂且先留在察院中处理公务,以防再出什么乱子。于是,查明案子是他杀还是自杀,有何缘由以及内情的重担,就压在了之前和布政司抢夺主导权的三家衙门身上。
  可这种事情哪里是那么容易的?
  之前在案发现场坚决贯彻府尊意志的广州府衙刘捕头,如今也简直有些悔青了肠子,因为按察司也好,广州府衙也好,甚至是南海县衙,全都对他表示了充分的“信赖”,这件案子竟然交给了他揽总。他是老刑名了,当然知道一桩案子最麻烦的是什么,那便是有人蓄意搅乱破案进程,放出各种各样或真或假的人证物证,让你去头痛个没完,偏偏这次就让他碰上了!千头万绪的线索中,一多半都是别人放出来混淆视线的。
  最初的几日,通过几个经验丰富的仵作,他唯一确定的就只有一点,那就是吴福并不是自杀而是他杀,所留字迹也是他人伪造。同时,他也敏锐地察觉到,外间有那么一批人正在大肆散布对巡按御史不利的流言,可究竟是谁,即便他手底下人很不少,还有南海番禹两大县衙以及按察司做后盾,却依旧没能追查出来。
  好在此次庞府尊总算没有用追比这种常态手段来逼迫他尽快查案,否则到了限期没有结果,从上至下就是一顿限棍,这顿好打挨下来,人人哭爹喊娘,怨气深重,还怎么继续开展工作?可上头没给期限,不代表这件案子就真的可以无休止地拖下去,方方面面都不可能容许。
  因此,眼看转眼就快二十天,逼近一个月了,布政司那边传过来的压力越来越大。这一日,刘捕头便只带着两个心腹捕快,悄然来到了察院门前。关于两广总督凌云翼暗中吩咐巡按御史汪孚林闭门不出,不要惹事的小道消息,他自然听说过,也觉得那很可能是两位布政使联手施压的结果,可这并不影响他今日来求见时那毕恭毕敬的姿态。
  毕竟,巡按这种官职,即便是那两位布政使,如果真的轻视,就不会联手以大欺小,用这种手段限制人家的行动了,他一个捕头哪敢不当大爷敬着?
  而察院的门房中,出来接待的是一个缺了半边耳朵的少年,传说中被汪孚林从辽东带回来的汉奴。刘捕头从前只闻其人不见其人,今天才算是见到了正主。和他想象中带有女真血统,必定会显得凶神恶煞这种猜测相比,除却五官微微残疾,王思明看上去和寻常的汉人少年没有什么不同。在得知他的来意之后,对方也没有因为他只是区区府衙捕头就使脸色摆架子,问明他此来缘由后,只是微微犹豫了一下。
  刘捕头是最会察言观色的,虽说人家没主动索要门包,他还是不动声色塞了一块足有五两重的银子过去,手法极其娴熟。到这种时候,他当然不会吝啬,舍不得银子套不找狼!不等王思明拒绝,他就加重了语气说道:“王小哥,我实在是不得已才来求见汪爷,烦请千万通融一下。”
  “不是我不通融,刘捕头此来,敢问庞府尊知道吗?”
  刘捕头没料想对方直接把刚收的那块银子给推了回来,又问出了这么一句始料不及的话,顿时有些尴尬。他也知道,自己受命查案,却跑来烦扰人家巡按御史,这实在是很离谱,府尊要是知道,说不定劈头盖脸骂他个狗血淋头,可问题在于,他实在是已经手段用尽,无计可施了。正当他硬着头皮,打算含糊过这个问题,然后再磨一磨的时候,冷不防身后传来了一个声音。
  “刘全,怎么是你?”
  这熟悉的声音顿时让刘捕头直接打了个激灵。他以为是自己连日以来太焦躁以至于出现了幻听,可回过头来一看,他方才嘴巴张得老大——有什么比别人刚刚问了你家府尊如何如何,自家府尊就出现在背后这种事更加惊悚吗?他第一时间朝两个同样目瞪口呆的捕快狠狠瞪了一眼,埋怨这两个就没提早通知自己一声,可下一刻,他才意识到广州知府庞宪祖竟然是坐了一辆黑油车来的,低调到让人不敢相信。
  可他刻意没有回答,而是殷勤地上去扶府尊下车时,换来的却是一个恼火的眼神:“谁让你来的?”
  “府尊,小的只是实在被那乱七八糟的线索逼得毫无头绪,这才想求见汪爷,征求一下汪爷的意见,哪怕是猜测也好。”刘捕头又心虚又委屈,快五十的人就仿佛是个犯错的孩子。他很清楚,有什么说什么,庞宪祖就喜欢下属这种老老实实的调子。可这一次,他一直以来的经验没有占到任何上风,因为庞宪祖脱口而出便是一声斥责。
  “胡闹!”
  骂归骂,庞宪祖见刘捕头那老实认错的样子,又想到这是在察院门前,哪怕这条巷子并不是广州城中那些车水马龙的地方,却是不少衙门都有眼线盯着此处。因而,他只有没好气地再训了两句,终究还是带着刘捕头来到了王思明跟前。这一次,王思明却是躬身行礼之后,立刻二话不说侧身让路,以至于刘捕头跟在后头踏进这座外表其貌不扬的察院时,心里还是挺熨帖的。
  不论怎么说,庞府尊作为上司,有时候还是有点担待的。
  但是,刘捕头很快就知道,自家府尊为什么有这份担待。因为将他直接带到了第三进院子之后,面对迎出来的一个少年——也就是刘捕头同样只闻其人,不曾见过面的书记陈炳昌,庞宪祖说出来的一番话却让他忍不住肝颤了一下。
  “陈小弟,都是本府一时不察,派去查之前那桩案子的捕头刘全竟然病急乱投医,跑到这求见汪巡按了。他在门前杵着实在是不好看,而且案子毕竟是具体要他来办的,我就把他带进来了。此人在府衙快班当了多年的捕头,本府上任以来,他也屡破大案,算是本府的心腹,所以此次才会推荐给按察司凃臬台,南海和番禺两县刑房和快班也对他颇为服膺。所以还请来日陈小弟对汪巡按求求情,宽宥他这次犯浑。毕竟,汪巡按不在察院的事,不能让外人知晓,也需要有人遮掩。”
  尽管陈炳昌诧异地看了自己一眼后,满脸若有所思,没说话,可刘捕头终于意识到,为何之前门上那个王思明要问他此来是否请示过自家府尊,敢情因为庞府尊就是同谋,他却半点不知情,病急乱投医直接撞到这里来了!虽说庞府尊当着他的面捅破这层窗户纸,表现出了无比的信任,可他宁可刚刚被狠狠骂一顿后赶走,也不想一脚深深踩进这深不可测的浑水当中。可是,让他无力的是,庞府尊竟然还看了他一眼,口气颇有些严峻。
  “除却察院里陈书记等寥寥数人,知道此事的人,约摸就是一掌之数。本府如此信任你,若是万一泄露出去,本府第一个不放过你!”
  我宁可府尊你不要这么信任我啊!
  刘捕头简直欲哭无泪,可是,当那位他头一回见的少年书记笑着向又一个出现在面前的中年人打招呼,把庞宪祖这位广州知府交给了对方去接待,却是好奇地上上下下打量着自己时,他终于意识到,自家府尊大人会正好在察院门口撞上他固然是一种意外,但就算没有那意外,自己很可能还是要背上这么一个沉重秘密的。
  果不其然,陈炳昌端详了他一会儿,就点点头道:“那边徐前辈招待庞府尊,刘捕头你跟我到杜前辈房里说话吧,他正好不在。”
  汪孚林上任四个月不到,身边前后聘了两个幕僚,一个是来自濂溪书院的外乡小秀才陈炳昌,一个是曾经被潘二老爷当年陷害过的广州秀才徐丹旺,这是坊间很多人都传言过的,刘捕头当然耳熟能详,如今乍然听到陈炳昌口中吐露出杜前辈三个字,他第一时间就生出了一连串疑问。
  杜前辈是谁?汪孚林的又一个幕僚?人怎么不在?和汪孚林眼下也不在有关系吗?
  当然,他还不至于直截了当地在陈炳昌面前这么问,因为眼下最重要的是,人家为什么要告诉他这个微不足道的捕头这样一个消息!他才不相信那是因为庞府尊很看重他这个捕头,必然还有什么他不知道的因素。果然,进了那整齐却极其朴素的西厢房后,他在陈炳昌的示意下,非常不自然地在正对门那张罗汉床的一侧斜签着身子坐了下来,而陪坐的陈炳昌开口问出的第一句话,他就险些站起身。
  “刘捕头查的吴有望之子吴福离奇身死之案,吴福之母,也就是吴有望之妻的下落,你可查到了?”
  庞府尊直接把这桩案子派下来之后,就再也没找他问过,故而刘捕头这还是第一次对人回报案子的事。而且,对于这样问到点子上的问题,他只觉得异常棘手,最后只能诚惶诚恐地答道:“房中极其杂乱,我也带人追查过,毫无吴福之母,也就是吴有望之妻的下落。”
  “那他们母子请托过的人都有谁,你可查过?”
  这同样是一个非常不好回答的问题。此时此刻,刘捕头已经一点都不敢小看年少缺乏经验的陈炳昌了,没经验的话,能这样每个问题都问到他如此狼狈?他擦了擦额头上一直就没断过的汗珠,低声说道:“他们母子请托过不少人,当然,都是和汪爷不大对付的,但布政司两位藩台根本就没见他们。海道副使周观察后来才回广州,也一样把他们拒之于门外。提学副使周大宗师的府上,他们买通过下人,但应该没见到大宗师。都司那边根本就把他们母子赶出去了。对了,市舶司蔡提举见过他们,但事后就气得大砸东西,说是这母子俩很不知好歹,还语出威胁。”
  说到这里,刘捕头的声音就更压低了一些:“吴家母子还去求见过广府商帮各家豪商的管事,威胁利诱都有。可以说,这对母子病急乱投医之下还胡乱得罪人,这应该才是取死之因,和汪爷肯定没什么关系,但毕竟还没什么眉目。所以,小人才想问问,汪爷觉着谁人嫌疑更大些。”
  陈炳昌之前两个问题,那都是小北之前派人见他,让他万一遇到查案的人上门时,就这么问的,见刘捕头全都回答不上来不说,而抛出的问题则让他根本无法给出答案,他顿时叹了一口气。他却没注意到自己这一声叹息会让刘捕头有怎样的误会,只是在片刻的沉默之后,再次按照汪孚林的吩咐开口说道:“这桩案子既然你觉得棘手,那么,只管做出严查到底,做足声势的样子,如果还是一无所获,汪爷也不会怪你。”
  “是是是。”刘捕头如今哪里还敢有一丝一毫的违逆,他连连点头答应,可临到末了,却忍不住试探性地问了一句,“敢问陈书记,汪爷不在察院的事情,凌制台可知道吗?”
  “你说呢?”这一次,陈炳昌却没有回答,而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反问。可因为他素来显得憨厚,这时候脸上的笑容也是憨憨的。
  可刘捕头却一下子噎住了。他哪知道!他要是能猜出这种高端人士的心思,他又怎会只是区区捕头!
  当他从陈炳昌那出来时,却得知庞知府已经离开了,至于说了什么,当然没人会告诉他一个小小的捕头。然而,当他垂头丧气出了察院,和两个捕快会合,随即出了察院街,这才没走多远,就被人拦了下来。
  赫然是布政司理问所的理问徐默!
  一想到自己前些天死死拦住此人,如今案子却又迟迟没有破获,刘捕头心里咯噔一下,而对方冷笑一声,却丢出了一句让他透心凉的话。
  “刘捕头,我可是特意来请你的,二位藩台要见你!”
第七三六章
你未唱罢我登场
  尽管是三班六房中快班的捕头,放到外头,等闲富民也要对自己客客气气,那些百姓更是将他视作为手腕通天的角色,然而此时此刻,刘捕头跪在布政司二堂那冰冷的青砖地面上,膝头犹如针刺,却是佝偻着腰,根本不敢抬起头来。毕竟,上头那两位是从二品的布政使,比广州府衙的主人庞宪祖的正四品还要高整整三级,他一个小小的捕头,那完全是对方伸出一根小手指就能摁死的角色。
  然而,自家府尊选择了站队,他之前又是得了吩咐的,本着县官不如现管的原则,这才大胆顶回了布政司理问所的理问徐默,可谁曾想案子到如今还没有破,刚刚徐默趾高气昂问他,知不知道这种命案有期限,他哪能不面如死灰?偏偏就在他心里连声叫苦的时候,徐默却还不肯放过他。
  “怎么,刘全,你这是说不出话来了?庞府尊放纵你,可这规矩就是规矩,你自己算算,就算按照最宽松的五日一比,你得挨多少限棍?嗯?”自己虽说只是首领官,但毕竟是有品级的,当初在吴家竟然被刘捕头一个小小的快班捕头给顶回来,徐默是一想起就一肚子火气,如今瞅准机会,哪能不报复回来?见刘捕头支撑着地面的双手仿佛正在打颤,他便声音阴冷地喝了一声。
  “我问你,你今日到察院去干什么了?”
  刘捕头自打被徐默给直接截住,就知道自己的行踪全然在别人掌握之中。此刻面对这个问题,他没有任何犹豫,立刻说道:“小的是想去请教汪爷,对之前的行刺案可有什么猜测?”
  “哦?”一直都任由徐默问话,自己丝毫没有开口的张廷芳终于不再沉默,而是声调缓慢地开口问道:“那汪巡按怎么说?”
  “汪爷说,并无头绪。”刘捕头不敢抬头,非常谨慎地回答了七个字。但下一刻,他就听到了砰的一声响,却因为不敢抬头,丝毫不知道是两位布政使中的哪一位拍了扶手。
  “事到如今,你还敢东拉西扯,文过饰非?巡按御史汪孚林根本就不在察院,你以为我和张藩台就不知道?”
  分辨出那是陈有杰的声音,刘捕头干脆利落地磕了个头,干巴巴地说道:“小的不知道陈藩台在说什么。”
  见刘捕头竟然装傻,陈有杰登时气不打一处来,恨不得让人把这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滑胥差役给拖下去重责一顿。然而,纵使从前也有布政使在火气上来之后,不管人是不是布政司的,直接就这么发落下去,事后把人给打死的,可如今巡按御史是汪孚林,他不想把这种现成的把柄给送到人手上。
  因此,他须臾就压下了火气,冷冰冰地说道:“你既是这般说,那本司也不勉强你。张藩台,一桩案子拖了这么久,实在是匪夷所思,干脆约上凃臬台,再叫上汪巡按,我们一起到广州府衙去。庞宪祖这个知府实在是当得太菩萨了,如此巨案竟然不限期追比,他打算拖到什么时候?”
  这一次,刘捕头终于遽然色变。他刚到察院去过,已经很清楚自家府尊也知道汪孚林人不在,这节骨眼上要是闹大了,天知道这两位对小汪巡按显然有恶意的布政使会再用出什么手段来?然而,他刚想张口,却突然醒悟到自己和座上两人那天壤之别的身份差距,立时颓然闭嘴,心里竟有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冲动。反正事到如今自己是扛不住了,上头那些大佬,谁有能力扛谁扛,总不至于全都让自己一个小小的捕头顶缸吧?
  张廷芳见刘全蜷缩着身子跪在地上,而陈有杰则是一脸得意,虽说在这件事上两人是一边的,在朝中也算是一个阵营的,但平素在很多事情上不无争议甚至龃龉,他不禁在心里打定主意,一旦把汪孚林这个巡按御史赶出广东之后,他得想办法把这个得意忘形的右布政使给摁下去,得让对方知道,这布政司中以左为尊,别忘了资历和上下!但此时此刻,他却没有开口,任由陈有杰继续发挥。
  “来人,把这刘全架出去,本司看他就心烦!”陈有杰喝了一句之后,见两个差役立刻进来一左一右地架起刘捕头往外走,他仿佛故意似的,嘿然冷笑道,“一桩说都说不清的什么行刺案,前前后后拖了一个月,还逼死了一个人,咱们广东什么时候出过这种无头案子!府衙快班一群饭桶,布政司的理问所倒是还有能干晓事的查出了几分线索,否则传扬出去,外人简直要笑我广东无人!”
  当被扔出布政司之后,狼狈不堪的刘捕头好容易从地上爬起来,却顾不得心头又气又恨,而是拔腿立刻往府衙赶去,希望能够尽早告知庞宪祖这个消息。然而这一次,抄小路的他却又在半道上被一辆车截了下来。一天之内遭遇两次这般经历,而且背后两个彪形大汉直接堵住了退路,他只觉得浑身直冒寒气,偏偏之前他带着去察院的那两个差役在他被召到布政司之后就不知道躲哪去了,孤身一人的他不敢逞能,只得挤出了一丝笑容。
  然而,还不等他说几句好话,探问一下对方的来历,就只听马车中传来了一个低沉沙哑的声音:“刘捕头,你想不想破这桩忙了好些天的案子?”
  这不是废话吗?都快跑断了腿,刚刚又跪得膝盖都快硬了,怎么会不想破案?
  心里这么想,刘捕头犹豫了一下,最终陪笑道:“当然想,敢问尊驾……”
  “想破案就好。”马车里传来了一个干涩的笑声,顿了一顿方才继续说道,“接下来你就按照我说的,给庞府尊捎几句话……”
  张廷芳和陈有杰既是早已计议停当,召见刘捕头后确定府衙那边对查案并无方向,而汪孚林很可能真的不在察院,他们立时就迅速动作了起来,双双齐至按察司,挤兑了按察使凃渊和他们一块去广州府衙。至于察院,两人反而只是派人送了一张帖子,压根就没有直接跑一趟。
  不管巡按御史的名头能让府县主司如何忌惮,搁在他们这一层级,不过是个巡按御史而已,只要有背景,哪里就真的怕了他?
  当这地方三司之中最重要的布按两司三位巨头同时到了府衙时,亲自出面迎接的广州知府庞宪祖从表面上来看镇定自若,可陈有杰却猜到其心里肯定在骂娘。只不过,他早就对这个自称王学弟子的广州知府心怀不满,此刻却也不在乎对方是什么感受,居高临下地敷衍了庞宪祖的问好之后,他就直截了当道出了来意。他本以为庞宪祖必定会诚惶诚恐告罪,却没想到对方竟是露出了一丝笑容。
  “原来两位藩台和凃臬台是为了这事来的,那可是来得正好!”
  陈有杰听到这前半截话,本来就心中恼火,凭什么对凃渊就是单独的称呼,他和张廷芳却变成了两位藩台这种含含糊糊的称呼?可当庞宪祖那后半截话出口时,他就已经再顾不上这称呼问题了,心中咯噔一下,突然生出了一种很不好的预感。
  什么叫来得正好?
  张廷芳毕竟资历深,比陈有杰沉得住气,见一旁的按察使凃渊一如既往端着一张没表情的面孔,他不禁有些吃不准庞宪祖和凃渊有没有串通一气。可再转念一想,之前召见刘捕头的时候,那家伙分明应对狼狈,绝不像是要破案的样子。而陈有杰信誓旦旦地说已经买通了察院的一个门子,确定汪孚林绝对不在,这次再也不可能和上次逼宫那样无功而返,他就暂且压下了心头不安。
  果然,他就只见陈有杰在片刻的呆滞过后,眉头一挑,轻蔑地哼了一声:“来得正好?难不成庞知府你已经把这桩案子给破了?”
  陈有杰不过是刻薄得嘲讽一句,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庞宪祖竟是春风满面地说道:“陈藩台说的虽不中,却也不远矣。正好三位都到了,不如这就移步理刑厅,看看齐推官如何审案?今天正好要审好几桩案子。”
  这不可能!
  陈有杰差点脱口而出这四个字,但总算多年宦海生涯,他在关键时刻将这话吞了回去,换成了一声嘿然冷笑,却没有拒绝,而是跟着笑吟吟伸手相请的庞宪祖进了府衙,打算看看对方能葫芦里买什么药。可相较于他的自负,张廷芳却故意落后了几步,不动声色地想要从凃渊嘴中套话。奈何凃渊素来就是个油盐不进的性子,不管他怎么打探,愣是装聋作哑,气得张廷芳腹中暗骂倔牛。
  府衙齐推官是和汪孚林同榜,万历二年的三甲进士,虽说没能留京,也没能得到一县之主的位子,但能够谋到广州府推官这样的官职,却也足见其人能力和背景。先前那桩案子迟迟没破,要说府衙之中除却快班刘捕头之外压力最大的,那绝对不是知府庞宪祖,而是他这个推官。因而此时拜见了联袂而来的三位大佬之后,他没有任何耽搁,立刻升堂审理。而首先被带上来的,无疑便是当日渔村中跟着付老头对汪孚林一行人下手的三人了。
  这也是张廷芳和陈有杰第一次正面接触到这三个所谓刺客,见不过是畏畏缩缩的寻常人,他们不禁嗤之以鼻。毕竟,最初还有说法道是他们暗中指使人谋害汪孚林,故而他们对吴福之死推波助澜,想要把汪孚林困死在察院中不能动弹,自然是为了报之前那一盆脏水的一箭之仇。此刻三两句询问之后,听到这三人一口咬定全都是听付老头的吩咐行事,根本不知道汪孚林的身份,陈有杰便忍不住哧笑了一声。
  “看样子,这不是还缺少一个要紧的犯人?这也能算是案子破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3/44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