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千秋(校对)第1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6/497

  无论是他从懂事之后开始研究的皇帝为人,还是他从到京城之后和皇帝的那次相见,以及从别人那里旁敲侧击得到的印象,他都觉得,皇帝是个轻易不动怒的人。而且,从六年前的事情来看,皇帝对于被压制多年的各大门派,似乎还抱持同情态度。
  小胖子李易铭也没想到父皇似乎不打算放过神弓门。
  父皇不是外人口中什么事都听下头官员的傀儡,这是当年他在冯贵妃失势之后就体悟到的。可父皇的性格,他自认为没有谁比他这个常常赖在垂拱殿的皇子更清楚。所以他才会在玄刀堂中说出那样态度明显的话,所以他才会帮着神弓门,和沈铮针锋相对。
  和那两位好歹身上留着天家血脉的皇室贵胄相比,越千秋相对略镇定一点。因为他知道爷爷对此是什么态度,却不能担保爷爷的态度就是皇帝的态度,哪怕那对君臣一直以来都很有默契,那也不代表在每个问题上都能一致。
  所以,他第一时间反应了过来,立时毫不犹豫地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保底方案:“皇上所言极是,神弓门掌门徐厚聪叛逃这么大的事情,如果我朝只能对北燕提出抗议,那么实在是显得太软弱了。借此重修武品录之际,应该首先将神弓门从武品录除名!”
  李易铭愣住了,李崇明呆住了,就连之前还和越千秋吵过甚至打过的武德司都知沈铮,也同样是呆滞了片刻,只有和越千秋略熟的韩昱,在最初那一瞬间觉得越千秋坑队友之后,随即心里隐隐约约生出了一个念头。
  是越千秋,还是越老太爷对此早有准备?
  而皇帝饶有兴致地看着不慌不忙的越千秋,笑着抬了抬下巴道:“你倒是会见风使舵。”
  “皇上,这不是见风使舵,而是就事论事。神弓门是神弓门,徐厚聪既然是掌门,那么,他带人叛逃,神弓门作为门派,便要承担责任,所以将神弓门从武品录除名,便是朝廷的鲜明态度。”
  顿了一顿之后,越千秋就一本正经地说:“但神弓门的曲长老和应长老,还有六个弟子,他们是被徐厚聪抛弃的弃子,是被丢给皇上,让您做出杀或者放这个抉择的棋子,他们是无辜的。嗯,我打个不那么恰当的比方。”
  眼下的场合说正式不正式,说不正式却有那么一点正式,他就决定丢掉太公式化的自称,很自然地用起了我这个称呼。
  “我当年拜师之前,师父说是玄刀堂掌门弟子,但玄刀堂其实早就没有了。可我对侄儿长安说,只要师父在,玄刀堂就在。如今也是一样,神弓门可以被一时除名,但只要曲长老和应长老还有那六个神弓门的弟子在,异日他们若是能够建立功勋,神弓门一样能够重回武品录。这就是,门派可以除名,人却应该宽恕,而只要人在,异日神弓门就能够继续存在!”
  “神弓门那多年流传下来的精妙射术,如果我朝摒弃不用,却被北燕拿过去重建神弓营,那我朝就实在是亏大了!我想说的就是这些,请皇上明鉴!”
  捕捉到皇帝脸上一闪即逝的激赏,李崇明不得不佩服越千秋。当他还在震惊于皇帝很可能穷究神弓门,自己的求情除了树立起重情义的形象,别的什么都得不到,可能还要搭上沈铮这么一个根本就得罪不起的敌人时,越千秋却已经敏锐地抓到了侧重点。
  他知道自己眼下没有说话陈情的机会,不由得暗自叹了一口气,也有些小小的自怨自艾。可就在这时候,他突然注意到,刚刚经太医粗粗看过后,就一直躺在地上的曲长老,双手紧紧攥着拳头。
  心中一跳,他立时意识到这位名义上的师父只怕已经醒过来了,而且十有八九听到了刚刚越千秋说的话。刹那之间,他也不知道哪来的较劲意识,猛地扑了上前。
  “师父,你醒了?”
  曲长老早就醒了,但他一直都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已经醒来。刚刚那拼死一撞,他是真的想一死以证清白,可既然活了下来,他就知道,自己必须要面对比死更加困难的现状。刚刚乍一听到越千秋说要将神弓门武品录除名时,他第一反应便是跳起来质问回去。
  如果我的出首换来的是神弓门从武品录除名,我还要背负这样沉重的原罪做什么?
  可他忍住了,所以,他听到了越千秋之后的说辞。当深刻理解到人在,神弓门就在这一点后,他终于明白越千秋之前劝他出首的缘由。
  武品录除名只是一时之痛,保留下一点种子,不论是他和应师弟,还有那六个弟子,神弓门将来就还有希望!
  因此,他顺着李崇明的叫声睁开眼睛之后,便竭力挣扎着坐起身,最后竟是摇摇晃晃站了起来。他之前已经跪过了,求过了,撞过了,此时此刻不想再弯下膝盖,整个人竟是如同标杆似的笔直。
  “草民和师弟应熊儿年纪一大把却一事无成,死不足惜,只求皇上看在神弓门先人的份上,饶过那些什么都不知道的孩子们!他们都是天赋不错的孩子,是徐厚聪和神弓门害了他们……神弓门从武品录除名本是应当的,草民愿意把这些孩子交托给玄刀堂。”
  听到他这最后三个字,越千秋不由得大吃一惊。他为神弓门费这么大心思,也许有义愤填膺,也许有为国为民,也许有同情怜悯……哪怕是那份诛除叛贼的誓词,说是为了增强各大门派的凝聚力,但真正的目的,还不是为了帮爷爷把局势拉回来?
  他可一丁点都没有给自己的玄刀堂搂好处的意思!
  越千秋都如此意外,小胖子和李崇明同样目瞪口呆。前者和越千秋假反目多年,早就习惯了和他做对;后者拆穿曲长老已醒,根本也是为了给越千秋找麻烦。因此,两人几乎不分先后地嚷嚷了出来,竟然异口同声。
  “神弓门弟子怎能归入玄刀堂?”
  可当嚷嚷了这么一句话后,两个人四只眼睛立时彼此互瞪,继而心有灵犀地察觉到了对方的目的。此时此刻,小胖子也好,李崇明也好,全都非常痛恨自己的敏感,要是他们能够晚点儿叫出那句话,让对方先去得罪越千秋,那岂不是妙极?
  而直到这俩货反对,越千秋这才再次一本正经地反对道:“曲长老,你这不叫托孤,你这叫给我出难题。传扬出去,别人就要说我玄刀堂自恃皇上恩宠,吞并神弓门这仅剩的一点有生力量,趁人之危之类的帽子全都要扣上来!事实上,我有个更好的主意。”
  李崇明毕竟和越千秋相处得少,此时只是因为越千秋拒绝略松一口气,同时有些狐疑。可李易铭就不一样了,越千秋那鬼主意他这些年见识得还少吗?就连沈铮,想到越千秋动不动就出一些天马行空的主意,他更是眉头拧成了一团。
  而一直都安静到没有存在感的韩昱,此时却抢在所有人之前问道:“九公子有什么主意?”
  越千秋嘴角微微一翘,用吃饭喝水一般的无辜口气说:“很简单,只要重建神弓营不就行了?”
第二百一十七章
有其徒必有其师
  这种见鬼的主意,你怎么想得出来!
  偌大的垂拱殿中,除了那些即便明白状况也要装成不明白状况的内侍宫女,其他人几乎清一色都冒出了这样一个念头。在众多目光注视下,皇帝微微眯起了眼睛,眉头紧皱,似乎在恼火越千秋的信口开河。曲长老的脸上绽放出了难以名状的神采,但随即又立刻低下了头。
  “你这个胆大包天的小子!”皇帝重重一拍扶手,没好气地骂道,“军国大事,你也敢胡乱开口!来人,给我把这小子押去阿诩那儿,让那个做师父的好好管教管教徒弟!”
  陈五两嘴里答应,见沈铮气得额头青筋都快爆了,韩昱一脸毫不意外的表情,小胖子撇了撇嘴,唯有李崇明和曲长老有些错愕,他不禁暗自嘀咕,说到底皇帝还是纵容越千秋。
  哪怕把这小子发回去听越老太爷教训,那都只不过一句空话,谁不知道当朝次相大人最宠爱这个捡回来的孙子,但好歹还能教训人两句。至于送到严诩那儿……呵呵,那位当师父的只怕围着徒弟嘘寒问暖都来不及呢,怎么可能说一句重话?
  可看到越千秋耷拉了脑袋做老老实实状,他还不得不装模作样把戏演全套,上前沉着脸说:“走吧,九公子!”
  真的把人撵出了垂拱殿,陈五两就忍不住开口敲打道;“九公子,你不要每次都这样,说出来的话一次次都能把人吓死,就连那些老大人们在皇上面前硬顶时,都没你这么出口惊人的。如今皇上纵容你,不是把你撵回去听越老大人教训,就是让严公子教训,可万一……”
  “如果皇上是那种‘来人,把他推出午门斩首示众’的皇上,我哪有那么大的胆子!”越千秋笑着吐吐舌头做了个鬼脸,见陈五两满脸无奈,他当下又郑重其事做了个揖道,“陈公公放心,我知道分寸的,这么多年多亏您照应了。话说您真的亲自送我去长公主府么?”
  眼见越千秋一句正经的道谢之后,又跟着一句不正经的调侃,陈五两不禁又好气又好笑:“我哪有那么空闲,你小子给我自己去你师父那听教训,宫里调不出人押送你这小高手!”
  “陈公公抽不出空,还是我顺道走一趟吧。”
  随着这个声音,笑眯眯的韩昱出现在了越千秋和陈五两跟前。
  沈铮还没出来,韩昱却先被支使出来了,陈五两想也知道肯定是皇帝吩咐这位武德司知事送越千秋去长公主府,反正他也没工夫和鬼主意太多的越千秋,还有办事不着调的严诩打交道,故作嫌弃地挥挥手撵人,随即转身就走。
  这时候,越千秋方才如释重负,也没有一点避嫌,直接拖着韩昱就出了垂拱门。等拐到通往拱宸门那条行人较少的大道,他这才侧头说道:“刚刚韩叔叔你算是正式和沈铮闹翻了?”
  “你还好意思说!”韩昱有些无奈地轻哼一声,有些担心,但更多的是轻松,“自从六年前金枝记之后,他就恨不得把我踢一边去。如果不是他不能完全辖制我,长公主又给我撑腰,我这个知事早就靠边站了。今天这么大的事情,他却唯独瞒着我一个,那我还客气什么?”
  “韩叔叔不怪我就好。”
  再次收获了韩昱一声轻哼,越千秋呵呵笑了笑,随即狡黠地抓了抓下巴:“反正沈都知早就劝说皇上杀了我铲除后患,都已经是生死大仇了,我也不怕得罪他。”
  韩昱见越千秋把话说得这么透彻,心中不禁一跳。沈铮对越千秋的反感,他是知道的;但沈铮对越千秋的杀意,他虽说隐隐察觉,却并不能确定,越千秋却分明知道得清清楚楚。那岂不是说……只怕沈铮前脚劝说了皇帝,皇帝后脚就直接告诉了越千秋?
  想到这里,他不禁觉得沈铮那孤直到固执的性格实在很无谓。
  鹰犬这种生物,是只需要去执行,不需要去思考的,沈铮想的却偏偏是那些文官才应该考虑的东西!
  越千秋懒得闲扯当年事。他学着爷爷最喜欢的动作,双手揣在袖子里,慢慢吞吞往前走,一面走一面低声问道:“韩叔叔,神弓门出了这么大的事,朝中风声传开之后,你可得帮我盯着一点。”
  韩昱想也知道越千秋是担心越老太爷,见他说得这般直接,他就爽快地答应道:“好,你放心,我会留意。不过老太爷素来神机妙算,也许早有定计。倒是严公子想要成立武盟,当这个盟主。此次神弓门出事,他也不知道是个什么主意。”
  什么主意?他们很快就知道了。
  当韩昱和越千秋匆匆出宫,赶到东阳长公主府的时候,门上只一瞧是越千秋来,也不管他带的人是谁,立马让路。然而,等到他们进府之后走了没几步路,越千秋听到那比之前玄刀堂更热闹的喧哗,他就感到事情不对了。
  东阳长公主确实有引荐人才给皇帝的伯乐美誉,可人家招揽的大多是怀才不遇的落魄寒士,这种人在长公主面前能说话豪气干云?可眼下你竖起耳朵听听,那分明是隔着很远的距离,可扯开喉咙嚷嚷的声音,差一点儿就能传到公主府大门口了!
  越千秋看看韩昱,见韩昱也在看自己,他也懒得走正路了,索性直接和从前一样,翻上墙头就开始狂奔着跑酷……不对,飞檐走壁。
  直到越千秋已经跑出去一段距离,目瞪口呆的韩昱方才回过神来,他也顾不得冒犯东阳长公主了,把心一横,也跃上墙头追了上去。
  当越千秋循声来到水云天时,就只见外头院子里正摆开大宴,那高朋满座的场面绝不逊色于之前的玄刀堂。
  他忍不住呆了一呆,可随之就听到了严诩那明显带着几分醉意的声音。
  “千秋怎么说的,今天玄刀堂那儿是年轻人的盛会,只请年轻人,不请长辈。他娘的小兔崽子竟敢嫌我老了,我才三十一,老个屁!他们那些小孩子能大闹一场玩自己的,我难道就不能?今儿个大家吃好喝好,盟主我也不是非当不可,反正大伙挨个门派轮,总能轮上!”
  “严掌门这个武盟的建议,还有各派掌门轮流当盟主是不错,我回春观第一个支持!”
  如果不是越千秋亲眼看见,真的难以相信那位一面说话,一面豪气干云提着酒瓮喝酒的,竟然是一个美艳的中年道姑。只看苏十柒亲自笑意盈盈陪着人的架势,他就猜到,那估摸着不是苏十柒的师父师叔,就是师姐,不由得撇了撇嘴,心想师父师娘也这么会拉关系!
  韩昱比越千秋晚到片刻,此时看见严诩居然请了那么多人,也不由得呆了一呆。紧跟着,他就比越千秋更快地意识到了一个问题。这么多明显是各派长辈的名宿聚集于此,他们两个早就被人发现了吧?这个念头刚刚浮出脑海,他就只听得一声叱喝。
  “既然又有客人来,喝我一杯酒如何?”
  越千秋眼见得一个中年道士伸手一拍桌案,一杯酒倏然一跳,紧跟着人屈指一弹,那酒杯就打着旋儿往他这边飞了过来,仿佛瞬息之间就到了面前。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本想伸手去取,可当看到那中年道士戏谑的目光时,以及旁边的青英,他忍不住想到了那个青城的落英子甄容,心里莫名地有些不爽。下一刻,他突然将嘴里那口含着的劲气猛地喷出。
  就是这么一口气,竟是奇异地阻了一阻那酒杯飞速的来势。直到此时,他方才低头一叼,轻轻巧巧将那杯酒一饮而尽。动作虽说轻巧,可酒入口的刹那,他却出了一身冷汗。
  他娘的,幸好他没有一开始就试图直接用嘴巴去硬接,否则非被磕掉满口牙不可!
  听到耳边传来一声好,他恼火地随口吐出酒杯,眼见其咣当一声掉落在地,他方才翻身一跃,稳稳当当下了地后,大步走了上前。
  严诩早在越千秋刚刚出现在墙头上就已经察觉到了,那番话便是有意说给宝贝徒弟听的。此时见越千秋面色僵硬地上了前来,到了他身边后,却是执壶斟满了一杯递给他,他接了在手,心里正美着,却不想小徒弟攀着他的肩膀,把嘴凑到了他的耳边。
  “师父,你还有功夫喝酒?神弓门叛逃的事已经闹到皇上面前去了!”
  虽说没有束音成线的本事,但越千秋此时声音压得极低,又是在严诩耳朵边上说话,当然不虞外人听见。而他很快就发现,严诩听了这话,连眼皮子都没眨动一下,照旧吃着喝着。
  “小看你师父了不是?你都能知道,我怎么能不知道?”
  说到这里,严诩便收起了笑容,随即扫了一眼今日请来的二三十位贵宾:“千秋,就在你来之前,神弓门的消息刚刚传到这儿,我们也一样破口大骂,但最终却是同一个意思。徐厚聪他以为过去就能做人上人?呸,从他叛逃开始,他就已经是一条丧家犬了!”
  他这话音刚落,刚刚借着一杯酒和越千秋闹着玩的那位青城道士就呵了一声。
  “没错,所以,神弓门那几个无辜的,大家一起保,而这些个叛国的丧家犬,大家一起打!此次重修武品录,严掌门说了,要修就修一个彻底,大家练了那么一身武艺,总不能就浪费了,总得有个运用的地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6/4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