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千秋(校对)第1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9/497

  饶是常常另辟蹊径,出招犹如羚羊挂角,让人捉摸不透,此时越老太爷听了小孙子这馊主意,刚刚喝出去的一口茶还是差点喷了出来。
  武英馆虽说被不少人视之为儿戏,可那毕竟是货真价实的国子监下辖最高等级官学之一。一旦这些书过了那样一道明路,甚至到了皇帝面前,那么其古籍的身份就相当于铁板钉钉了。
  直到这时候,越千秋才笑吟吟地说:“而借着这机会,爷爷上书,说是当年的卫史文苑传不全面,请求重新修史,再请皇上向天下征求典籍,编一部可以传给后世的大典,这不是正好吗?这下别人的目光就会从神弓门叛逃的事情上转移出来,我们干什么事情不方便?”
  “好小子,这么大的事情,居然被你用来打掩护?”
  敢情他从前任由越千秋胡闹,自己在后头不紧不慢出招的技法,全都被小家伙学去了!
  越老太爷这才明白越千秋的真实目的,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但眼神中却颇见惊喜,可转眼间,他那惊喜的表情就变成了意味深长,“说来说去,你最大的目的,是打算让你需要的老师送上门来吧?”
  仿佛是印证了越老太爷的这句话,外间立时传来了越影的声音:“老太爷,原翰林院刘学士,金陵处士石欢、凌源联袂求见。”
  越老太爷斜睨了喜笑颜开的越千秋一眼,没好气地笑骂道:“人都被你骗上钩了,这下你心满意足了吧?还不快去?”
  “那我可就去啦!”越千秋一面说一面往外走,到了门边上方才回头说道,“爷爷你可千万别给我穿帮,别人问就往我身上推。要保持神秘……”
  “得了得了,臭小子快滚!”越老太爷不耐烦地挥手赶人,等越千秋一溜烟出去了,他这才轻哼道,“你爷爷我自己都没瞧过你说得那几本古书,连内容都不知道,我怎么给你穿帮?小影,你听听,这小子刚刚赞你眼光好,以后你在读书人当中也要出名了!”
  越影正好进了屋子,掩上门的同时,看到越老太爷那分明戏谑的目光,他就淡淡地说道:“我就算出名,也顶多是被人赞一声运气好。老太爷这鹤鸣轩出名,却是万千之喜。只不过,家里已经有些声音,说那些书全都是稀世之宝,为什么不传给自己人,而是捐给武英馆。”
  “二房还是三房?”越老太爷眼皮子都没眨一下,见越影默然不语,他就气咻咻地说,“我怎么就生了头尾两个好种?中间那两个鼠目寸光的混蛋,从前生怕千秋多分了一份家产,现在又觊觎千秋捣腾出来的古书,他们怎么就不知道自己去扎扎实实做点事?”
  对于老太爷的恨铁不成钢,越影非常明智地没开口说话。历来朝中名臣,十之八九都是老子英雄儿狗熊,软蛋脓包不计其数,甚至有的高官膝下五六个儿子,结果却一个成器的都没有。说来说去,那都是因为当官的不得不把全副精神都用在朝中,家里儿子缺乏管教。
  越老太爷出身草根,早年丧妻,自己一面做官一面养儿子,替其娶妻,开枝散叶,本来就比别人更加费劲。奈何大老爷运气好遇到一位贤妻,二老爷运气平平摊上一个中庸的妻子,三老爷则遇到三太太这个小心眼的,越小四更是不满婚事直接跑了!
  然而,那三门姻亲,却全都和越家自始至终站在一条船上。就如三太太这般小心眼的人,其兄长秦大舅和秦二舅,却是和越千秋捣腾各种让人匪夷所思的小生意,素来亲近得很。
  所以,越老太爷此时骂归骂,最终也只是没好气地说道:“你去给我传个话,我百年之后,鹤鸣轩就传给千秋,他们少打主意!”
  知道他说越千秋那些古书是不知从哪来的,家里也必定没人相信,越老太爷索性不解释。
  越千秋并不知道爷爷上下嘴皮子一合,直接把鹤鸣轩传了给他。这会儿有赵青崖那儿的经历打底,他舌灿莲花,把爷爷的鹤鸣轩吹嘘得天下少有,忽悠得那位致仕的老翰林,两位连官都从来没做过的老处士唏嘘不已。
  “老夫家中高祖曾说,幽帝末年,搜书烧书,捕儒坑儒,也不知道多少文士逃入山野,湮没无踪,更不知道有多少古籍和典籍散落无存。想不到时隔百年,你能从故纸堆中翻出这些前辈才俊的诗文来,让他们的名字能传遍天下。”
  刘老翰林说到这里,更是用一种极其欣赏的目光注视着越千秋:“邱楚安一大把年纪的人,尚且放不下功名之心,想要将别人的作品占为己有,你却能够不为所动,着实是难得。要知道,之前那诗集上的四首诗,谁都不曾听说过,你明明可以说是你自己做的。”
  越千秋那是多厚的脸皮?他想都不想就摆出了异常诚恳的表情:“都是因为爷爷从小都教导我,该是我的就是我的,不该是我的不可痴心妄想。我让人宣扬这首诗,为的是替前辈先贤扬名,真没想到有人会冒认作者。”
  熟人都知道,越千秋素来是随心所欲千变万化的性子,只要他愿意,可以拿出最能打动人的真诚面孔来。所以,当他与今天来拜访的三人攀谈了半个时辰之后,他就成功礼聘到了三位才学品行都不错的教授,代价只是……以后但凡有书印好,先给人送去!
第二百四十章
拜年送诗集
  一大清早,应越千秋召集而来的一大群人齐聚亲亲居,对于越千秋放在桌子上的三张聘书,他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一个个全都欢欣鼓舞。自来熟的小猴子虽说和大多数人不过是第二次见面,可他上蹿下跳,到最后干脆一个跟斗翻到桌子后面,这才探出头去想看个仔细。
  可一看他就傻眼了,正着的字他勉强还能认一下,可倒着的字实在是……
  还是朱鹏俊体谅他,捞起一张聘书倒转过来摆在小猴子跟前:“看看,这就是聘书?啧啧,这三位在金陵城可是很出名的,这下子,咱们武英馆可把那劳什子文华馆给压下去了!”
  今天来的除了越千秋的小伙伴,小猴子以及两位追风谷的年轻弟子,还有峨嵋派和回春观的四位小女侠。在女孩子面前,一群男孩子无不昂首挺胸,想要展露出最好的一面。可这其中却不包括压根还没开窍的小猴子,他似懂非懂端详了一会儿聘书,随即傻乎乎问了一句。
  “这些老先生听说都是最死抠世俗礼法的,他们愿意连几位师姐一块教吗?”
  此话一出,宋蒹葭和峨眉三姊妹的脸色就全都黑了。而小猴子也遭到了集体白眼,他却还懵懵懂懂不知道自己说错了话。见此情景,越千秋干咳一声道:“没事,不用担心,武英馆女学我已经拜托长公主上书了,到时候长公主和我家师娘一块出马当老师!”
  这下子,刚刚还在犯嘀咕的宋蒹葭顿时眉飞色舞,紫葭更是大呼小叫道:“真的?苏前辈出马给我们当老师?还有长公主?那我们的运气岂不是太好了?”
  “师叔的双股剑用得可好了,长公主听说也学问很好!”
  越千秋听到有人称赞东阳长公主的学问,他忍不住在肚子里呵呵。学问好的是严诩他老爹,至于东阳长公主,政治手腕很厉害,学问只能说一般般,可架不住东阳长公主一口承诺会拉一个孀居却好学问的女先生来。
  等到发现一群男孩子人人瞠目结舌,仿佛是想到了长公主和苏十柒这一对厉害的婆媳去当老师,回头这四个小女侠会变成什么样子,他就不得不出面给少年们吃一颗定心丸了。
  “既然叫做武英馆,师父和武盟的各位高手当然也应该轮流来当老师。此外还有御前亲军的各位将军。就连阿圆和阿宁的父亲一旦回京,也会加入进来。可正因为武学阵容根本不用担心,教经史子集的老师一定得让人无话可说。”
  越千秋说着就环视了众人一眼,气定神闲地说:“所以,这会儿宋师妹你们四位不妨去找诺诺玩儿,其他各位,跟我出去拜年吧!”
  拜年?给谁拜年?黄鼠狼给鸡拜年?
  一群人面面相觑,可因为越千秋从来都是主心骨,只要有他打头,大多数事情都无往不利,因此随着马三林第一个干脆利落地答应了下来,其余人也都最终点了头。临到末了,发现竟是鬼使神差谁都没问到哪去拜年,出门时刘方圆和白不凡就落在了后头。
  刘方圆的问题最直接:“你又捣什么鬼?为什么这么大的事,宁哥竟然不在?”
  不等越千秋回答,白不凡却挠了挠头抢先答道:“宁哥让人捎话给我,说是九公子名单上的那个人选,他已经盯牢了,保准他想出也出不了门。”
  越千秋笑得无比开心:“不愧是阿宁,否则我们这么多人大张旗鼓跑过去,结果跑到哪家,哪家人就不在,那就糟糕了。”
  刘方圆直到这时候方才明白戴展宁到哪去了,暗自嘀咕的同时,他忍不住又问道:“那神弓门的几个家伙呢?他们不是也要进武英馆读书的,怎么一个都没来?”
  “他们?”越千秋此时已经出了亲亲居,接过虎头递过来的白雪公主的缰绳,他就耸了耸肩道,“呵,人各有志,不能强求。我能做的都做了,接下来的要看他们自己。走吧,咱们去拜咱们的客!”
  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素来是整个金陵城的拜年时节。只不过,除却真正关系亲近的亲朋故旧,大多数人就是揣上名帖,犹如撒传单似的各处都送一遍,这就算完成任务了。反而是主妇们更忙碌,因为各处的年礼都要预先准备,这是最费心力的事。
  所以,还没出初五,一大堆少年不是跟着自家大人,而是成群结队骑马呼啸而过,这一幕自然引来了众多关注的目光。尤其有人认出领队的是越千秋,那就更加不敢等闲视之了。于是,当这一行十几个人最终驶入一条小巷子时,后头也不知道跟了多少尾巴。
  “确定人在家里?”
  从戴展宁口中得到满意的答复之后,越千秋就第一个跳下马背,从容自若地走到门前,用力叩响了门环。他非常好地掌握着敲门的节奏,三下之后停顿一会儿,再是三下,可却锲而不舍,摆明了敲不开门就不走。良久,两扇大门终于在他面前打开了一条缝。
  然而,眼见门口这黑压压十几个黑色衣衫的少年,那应门的小童显然吓了一跳。当他下意识地想要把门关死时,可使出吃奶的力气,那两扇大门却纹丝不动。直到发现越千秋一手举重若轻地按在门上,他方才醒悟到其中的猫腻,不由得打了个哆嗦。
  “先生……我家先生不会客。”
  “我知道明先生轻易不会客。”越千秋笑了笑,露出了洁白的牙齿,从身后虎头那儿接过一本书递了过去,“我是白门越氏越九,之前李太白集才出了简略版第一卷,这是还没付梓的全版,想请明先生斧正。”
  小书童这下不禁踌躇了起来。自家先生什么脾气,他是知道的,最近金陵城最火热的是什么事,他也是知道的。先生对于科场素来不大上心,却唯独对于搜集编纂卫诗非常感兴趣,要是这样一部送上门的诗集就这么给他拒绝出去,回头他就惨了。
  于是,他犹犹豫豫伸出手,等越千秋把东西递了过来,他接过就随便翻了翻。
  认识字的他虽说看不出好与坏,可那上头前四首确实是之前刚刚流传出来的那四首,后面四首则是他压根没听说过的,他总还分辨得出来。当下他急急忙忙地对越千秋说:“你等一下,我去送书给我家先生!”
  眼见人一溜烟就跑进去了,越千秋这才退后两步,而刚刚过来和众人汇合的戴展宁已经开始对身后那群不大明白的少年解释了起来。
  “这位明先生今年刚好四十,那是个很传奇的人。他总共考过三次会试,第一次针对出题的谬误长篇大论批驳,据说差点没把出题目那位老大人给气死。第二次人家写的是花团锦簇文章,他不依格式,写了一篇华采的长赋,事后还说,朝廷又没有明文规定格式……就因为这个,之后他十二年不得解送。最近一次会试,他根据题目写了一篇格式无可挑剔的文章,却把尸位素餐的大臣全给骂了一个遍。”
  “这么猛?”白不凡忍不住瞪大了眼睛,“那就没人打击报复他吗?朝中小心眼的人可是很多的!”
  “那当然是因为我行得正做得直!”戴展宁还没来得及解释,一个声音便从门内响起,紧跟着,一个没有半点儒生气质的八尺大汉便出现在众人面前。他环视了瞠目结舌的众人一眼,哂然一笑道,“我就是明守一!”
  越千秋刚在心里暗赞了一声果然和打听到的一样,好一条昂藏大汉,可紧跟着对方说出来的下一句话,就让他刚刚建立起来的印象犹如碎玻璃一样轰然崩塌。
  “呵呵,刚刚第一句是开玩笑的。那些老大人们恨得直跳脚却拿我没办法,是因为我家里有太祖皇帝丹书铁券,所以人家只能干瞪眼骂娘,顶多阻着我的仕途。”
第二百四十一章
惊起千层浪
  明守一却半点没有自己撕破名士面纱的自觉。他大步走到越千秋面前,用右手打开左手紧紧捏着的那卷书问道:“这是完全版的第一卷?”
  这难不成是大吴版柴大官人吗?越千秋按下心头疯狂吐槽的冲动,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没错,但只是第一卷!”
  “意思就是,还有第二卷,第三卷?”
  “不止。”见对方两只眼睛如同灯泡似的在放光,越千秋就笑容可掬地说:“还有其他卫史文苑传中没收录,民间也不曾流传的传世之作,届时要请明先生指教。”
  “指教什么指教,你那武英馆不是还缺人吗?多算我一个如何?”虎背熊腰的明守一几乎笑得眼睛都眯缝了起来,“我自己管自己吃喝,不要你工钱,只有一个条件,你家鹤鸣轩珍藏的那些绝本,全都得搬到武英馆去给我抄!”
  越千秋盯着人看了好一会儿,最终让开一步,指着身后众人道:“明先生若是肯有教无类,教授我身后这些小兄弟们,这条件我自然一口答应!甚至不用你抄,印书馆会源源不断地把越府鹤鸣轩珍藏的这些孤本印出来。”
  明守一扫了一眼身后那个个壮健挺拔的小男子汉,哈哈大笑道:“我平生最讨厌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你们只要肯学,我当然倾囊相授!”
  如果说之前对于拜年,今天跟着越千秋出来的大多数人还心中有些不大乐意,那么此时此刻,面对这么一个身材体形酷似武人,却又言词爽朗让人大生好感的大汉,少年们几乎无一例外都觉得有这么一个先生倒是不错。随着越千秋率先一拱手,一群人齐刷刷躬了躬身。
  “见过先生!”
  “好好!”明守一这才换了一脸正色,负手受礼之后,他就威严地看着越千秋道,“你们也不用浪费时间了。武英馆还缺几个人?直接和我说,我保准保质保量给你们绑来!”
  保质保量……绑来……
  饶是今天来的众人之中,出身武林大派的年轻弟子也好,出身官宦之家的年轻一代也好,都不是坐井观天,整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少爷公子,可听到这六个字,他们仍然不禁对眼前这位更像是山野强人的名士叹为观止。
  和这位明先生有交情的朋友,也应该是性情相投很好打交道的老师吧?
  越千秋却很喜欢这种明确的表达方式。再说,在他看来,不论是谁,能到自己的武英馆来当先生,那绝对是赚大发了!因此,他掐了掐手指一算,随即欣然笑道:“我还缺少两位学官,一个教授礼仪的教授,就拜托明先生了。”
  “包在我身上!”明守一干脆利落地点了点头后,问出了两个让其他人瞠目结舌的问题,“武英馆什么时候开始上课?不上课我怎么去那儿看书?”
  越千秋还没见过老师比学生积极的情况,干咳一声后,他就笑吟吟地说:“明先生如果想早点接触到那些孤本书,我可以给你开个后门。你拿着我的条子去秋记书坊,先去抄个十首八首解解馋如何?”
  当越千秋目送了那位依依不舍的明先生回去,他不禁暗叹都不知道这事是谁求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9/4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