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千秋(校对)第2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5/497

  越千秋同样目瞪口呆,还是越影哂然笑道:“这把匕首,晋王殿下早就做过手脚吧?只要早早在匕首的刀身上腐蚀出一条裂缝,配合你的指劲,要做到这样的效果太简单了!”
  “小伎俩,自然瞒不过影先生。”萧敬先没有否认,再次打手势让那些张弓搭箭的侍卫们退下。眼见小猴子怏怏想溜,他随手一卷袖子,竟是轻轻松松夺走了小猴子手上那半截匕首,见越千秋突然疾掠上前,扯起小猴子就快速后退,随即一把将人拉到身后,他不禁笑了。
  “有时候看到千秋,我真的忍不住想,越老大人明明日理万机,为什么还能有空带孩子?为什么能把这样一个分明并不是越家血脉的孩子教得这么灵活多智,待人接物无可挑剔?”
  “这个问题我能够代老太爷回答你。因为我大吴皇帝陛下也问过同样的问题。”
  越影一面说,一面看了一眼越千秋,见其满脸好奇,他就轻描淡写地说:“老太爷那时候说,不是他教的好,是九公子天生就好。有的孩子,天生就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要全心呵护,因为他的本性就是这天下最好的孩子。”
  背后夸人这种事最讨厌了,爷爷你要是当面说,我一定会更高兴!
  越千秋脸皮多厚,此时完全不觉爷爷这溢美之词过了,反而嘴角一翘,一副得意的样子。
  让你们瞎掰,一会说我是南吴皇帝的儿子,和英小胖掉了包的;一会说我是北燕皇帝和皇后的儿子,被皇后送去了南边的!哼,还是爷爷穿透现象看本质,知道我重养不重生,谁生了我没有半毛钱关系,谁养了我才至关重要!
  而萧敬先好似从越千秋那眼神和表情中看到了他的想法,竟是对越影的话不置可否,沉默片刻就开口说道:“那影先生代表越老大人在这儿见我,想要传什么话?”
  “很简单,如今对于上京城的人还有北燕皇帝来说,晋王殿下只不过是失踪,而我大吴见过您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至于此次使团的这些人,早已被人说成是越家的私人。故而晋王殿下就这样过境去大吴,受到怠慢不说,只怕还会被人说是假冒。”
  萧敬先扬了扬眉:“哦,这么说来,你……或者说南吴次相越老大人,要我拿出证明我,又或者说证明我价值的东西,让全天下的人全都好好看一看?那么,是要我领一支叛军好好打一场,还是要我策反什么文武官员,又或者是要我杀什么人?”
  和太聪明的人打交道,确实是不容易,越影此时打心眼里这么想。
  他是护卫,不是智囊,所以并不擅长这一点,而越老太爷一大把年纪,更不可能亲自潜入敌境来见萧敬先,当然如果能,他也绝对不会同意。所以,临行前越老太爷几乎是穷尽一切可能,列举了也许会发生的情况,而后一一设计应对的方式。
  而萧敬先在他一露面之后的种种应对,并不是冲着最难应付的那种方案去,而是直截了当到不需要半点拐弯抹角。
  此时,他稳定了一下稍稍有些浮动的心神,沉声说道:“晋王殿下并不能归为叛臣,也不是叛将,所以率军也好,策反也罢,甚至杀人,未免全都看轻了殿下的价值。我家老太爷的意思是,晋王殿下何妨将丢弃北燕大好荣华富贵前往南吴的理由公诸于众?”
  直到这一刻,越千秋才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萧敬先固然对他说过此行南下是要找寻外甥,而这是北燕皇后的生前留信,可这种没根没据的事和他说说也就完了,如今爷爷竟然说让萧敬先将其大白于天下?这怎么大白于天下?
  萧敬先该怎么说?直说我去大吴找外甥?
  而越影很快就说出了后续:“我们放出消息,说你随同九公子到了固安,将要南下大吴。以北燕皇帝的性格,那些叛军不过是当成土鸡瓦狗,定然会抛下叛军亲临北燕南京府,乃至于亲下固安,届时,你二人无论是当面也好,传信也好,把话说清楚,岂不是最好的机会?”
  爷爷这是在逼萧敬先当众剖明态度,断绝其将来再叛的可能性吗?可萧敬先是什么人,这个反复无常,变幻不定的家伙,会因为和北燕皇帝的公开决裂,就自此归附南吴,忠心耿耿为南吴所用?更何况就算萧敬先赌咒发誓,他都觉得不可信,爷爷又怎么会相信?
  越千秋那张脸这会儿难看极了,饶是他一直觉得爷爷很厉害算无遗策,此时却不大看好。
  而萧敬先却依旧不动声色:“那我付出了这样的代价之后,南朝会如何待我?”
  “君以国士投我,我以国士报之。这是我朝皇上的原话,嘱我带给晋王殿下。”越影说着顿了一顿,随即露出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当然,这样的承诺很空洞。所以,皇上大略定了三条,请晋王殿下酌情增减。”
  “第一,晋王殿下归附之后,皇上仍将封你为晋王,一应礼遇悉数与你在北燕平齐。”
  光是这第一条,就连小猴子听了,也不禁为之咂舌,更不要说非常清楚此中含义的越千秋了。在王爵非常稀罕,尤其是异姓王百年只出过三个,而且从来不世袭的南边,这样一个王爵有多重的分量,是个人都能深刻体会到。
  “第二,晋王殿下归附之后,皇上会授以太子太傅之职,不是虚职,而是实授。也就是说,晋王殿下将是将来太子的老师。”
  这一回,越千秋却听得呆了一呆。让萧敬先这么个妖孽去教导太子……皇帝不怕教出个小妖孽来?如果英小胖成了太子,那小家伙扛得住吗?
  就连萧敬先,此时此刻也不由得为之动容,随即不禁莞尔笑道:“没想到我这个在北燕人厌狗憎的角色,在南吴皇帝的心目中,竟然有如此价值。人人都说南吴皇帝软弱可欺,先是太后,而后是大臣的提线木偶,实在是太小看他的魄力了。”
  越影微微颔首,仿佛是感谢萧敬先对本国君王如此高的评价,随即这才说出了最后一句。
  “第三,九公子曾经在金陵开了一家武英馆,汇聚天下少年英杰而教之。如若晋王殿下肯归附,皇上想请您接任武英馆第一任山长。”
  武英馆有山长这玩意吗?
  一手缔造了武英馆的越千秋不禁陷入了震惊和混乱。他好像是打算造一个学生自治的学校出来,所以极力弱化朝廷和教官的地位,现在皇帝竟然想把萧敬先塞进来挂名当山长?这学校回头铁定会成为金陵第一名校吧?
  是闯祸有名的那个名!
  然而,越千秋到底还是听明白了,这尊荣礼遇固然够了,可实权同样说不上。想来也是,谁能让一个出身敌国的亲王掌握兵权?正当他以为萧敬先要讨价还价的时候,他却只见萧敬先的脸上绽放出了一丝毫不掩饰的笑意。
  “很好,成交!”
  竟然答应了!越千秋不禁目瞪口呆,而更让他瞠目结舌的是,萧敬先看着他又添了一句话:“当然,我不是因为这些条件答应的,是看在千秋这些天来对我的照顾份上答应的!听说武英馆是千秋捣腾出来的,最有希望入主东宫的英王和他相交甚笃,所以我很有兴趣。”
  越千秋顿时没好气地呵了一声。他和英小胖屁的相交甚笃,他躲那小胖子还来不及!
第四百一十七章
高调
  燕子城里那档子事,对于越小四来说,只不过是一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要查证起来完全没有任何难度的事。可即便如此,他仍然整整停留了五天,光是各色口供和物证就准备了一车,随即方才带着甄容踏上了回程。
  而这一次,和他来时只有两个侍卫轮流驾车相比,那排场可以说是前呼后拥,就连他之前坐的那辆除却结实之外没有任何优点的马车,如今也换成了一辆燕子城最大富户贡献出来的,内中可以铺开一张睡床,抗震能力相当好的豪车,拉车的也是一匹骠悍的好马。
  至于他原来那辆车,自然是放到后头去拉各种作为物证的文书了。
  只有甄容知道,那位燕子城文武官员,缙绅富豪忌惮非常的兰陵郡王,为什么会停留这么久。什么查出事情的来龙去脉,吴荣贪赃枉法等诸多罪行的真凭实据;什么调查秋狩司之前的徇私枉法有多严重;什么甄别与吴荣沆瀣一气的同党,以及不惧淫威的忠良……
  全都是骗人的!
  萧长珙私底下对他说,一来是为了可能是萧敬先和越千秋带着的一行人争取时间,二来则是让他们这几个日夜兼程赶路,累得七死八活的人多休整休整。这种明目张胆的偷懒,甄容在叹为观止的同时,却也知道,其中有多少成分是因为人家在体恤他。
  毕竟,他之前在上京之乱和上京赶到新乐城的这一路消耗最大。
  人心都是肉长的,一路上受了这般大大小小的照顾,哪怕他到现在还不清楚这位兰陵郡王的真实身份,可并不妨碍他已经渐渐对人心悦诚服。
  “阿容。”
  策马扈从在马车旁边,这一路方才第一次开始认认真真履行自己这个骑奴本职的甄容,看到马车窗帘打开了一条缝,他连忙更靠近了一点,弯下腰去问道:“郡王有什么吩咐?”
  “没什么吩咐,纯粹闲着无聊。”
  越小四无精打采地嘿然一声,随即懒洋洋打了个呵欠:“来的时候火烧火燎,连马车我都亲自上去赶了两个时辰,不识路还不得不压着速度,脑子里那根弦绷得紧紧的,回去的时候却是前呼后拥,回头等进了城之后说不定还要鸣锣开道。阿容,你知道多少人就因为想要能够享受我现在这样招摇过市的权力,所以削尖了脑袋想要去当官吗?”
  甄容微微一愣,随即便直起腰答道:“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会这么想,但我知道,那个曾经镇守燕子城的武威校尉吴荣,他肯定这么想。”
  “你说得没错。”越小四非常坐没坐相地直接把胳膊肘放在车窗上,见之前轮流驾车送自己到燕子城的那个侍卫回头微微颔首,随即非常默契地把左近的其他护卫兵马给驱赶开了一些,他也不看甄容,自顾自地说,“我从前还不是兰陵郡王的时候,是平安公主驸马,听着很风光是不是?可平安是个病西施,在兄弟姊妹当中最不起眼,我和她老被人瞧不起。”
  “而且我不像别的驸马,他们背后有家族,我没有。我家里没人了,就只剩下我一个,我王府里那些人,还是后来一个个收的,一个个养的,包括你。可至少比起那些衣食无着,颠沛流离的可怜人,我已经过得很好了,所以我没什么不知足。至于现在这看似人人羡慕的日子,其实反而没什么意思。不过是没有了赖以生存的东西,所以破罐子破摔,乱来一气!”
  听到萧长珙竟是如此评价从前和现在,甄容不禁有一种错觉——萧长珙仿佛不是在说自己,而是在变着法子用自己的经历提醒他。
  他从前在青城时,看似是掌门的关门弟子,甚至无数人言之凿凿地说他的师父会越过他前头几个师兄,把门派传承交给他。于是,因为师父给他请了如二戒这些曾经教他学武的前辈们,这也都成了支持这一论调的理由。
  正因为如此,他在门派中看似是天之骄子,实则在平辈中没有真正的朋友。所以,他才会那样重视当时刘国锋的结交,将人视之为最最重要的兄长!
  可师父一直都犹如父亲似的对他,师伯师叔们也有不少对他非常亲善,二戒这些教过他武艺的前辈就不用说了。尽管因为朝廷巡武使的钳制,青城的产业日渐萎缩,物质生活即便谈不上艰辛,但也就是小康之家的水准,可他一直过得很充实,也非常感恩。
  然而,在青城的生活,相比萧长珙那时候开给他的条件,绝对是天壤之别!
  青城掌门弟子和兰陵王世子这两者比起来,任何一个人都知道该如何取舍!
  然而,甄容却看得出来,萧长珙对他拒绝好意,结果被皇帝一句话赶了过来做骑奴,表面上气急败坏,又是踹又是骂的,实则却在日常相处中流露出了更多的照应和温情。此时听到这样明显是指点日后人生路的话,他连忙收摄心神。
  “您的教导我明白了。”
  越小四盯着甄容看了好一会儿,最终叹了一口气。
  如果是越千秋,这会儿肯定直接好奇地顺杆爬上来追问他和平安公主的那些往事了,才不会觉得这是什么人生领悟。当初在那个小山庄,那个臭小子就是这么干的,以至于他上次忙里偷闲去看妻子的时候,平安公主提到越千秋的次数多得让他都嫉妒。
  可越千秋是越千秋,甄容是甄容,他也只能恨铁不成钢地评价道:“你就是这么一本正经,实在太无趣!”
  无趣也好,有趣也罢,这一程路上,临时拼凑起来保护兰陵郡王去新乐的护卫队伍就全都体悟到了一点。那个时时刻刻随扈在马车旁边,没事就被叫去说话,却只是个骑奴的少年,哪怕曾经是南朝使团的一员,可非常得兰陵郡王赏识,绝对不能惹!
  当回到如今已经正式为人所知,作为皇帝临时行宫的新乐,人和人的差别立刻就显现了出来。萧长珙是进出皇宫早已经习惯了的人,甄容既曾在皇帝面前赤手搏熊,又曾逃过性命被发落为骑奴,对于皇帝并没有太多的恐惧,可剩下那些来自燕子城的护卫兵马就不一样了。
  尤其是发现新乐城内业已戒严,空荡荡的大街上除却往来兵马,不见一个百姓,从上至下都笼罩着一股肃杀的氛围,他们不知不觉就多出了几分畏缩。尤其是到了临时行宫大门前,呼啦啦一大堆军士把他们都围在了当中,甚至有个胆小的军士直接从马背上摔落了下来!
  越小四却镇定得很,从马车中探出身子来问道:“这是干什么?是皇上有旨意说我谋逆还是叛乱,要这样兴师动众?”
  熟悉他的人自然会认识到这是玩笑,可不熟悉的,此时此刻听在耳边,简直就觉得惊悚了。至少,那个掉落在地后,本来还拼命想重新爬上马背的军士,此时就忍不住大声嚷嚷道:“我们只是奉命扈从兰陵郡王回来,我们什么都不知道!”
  有人开头,自然也就有人跟着嚷嚷,一时间在外人看来,兰陵郡王萧长珙的护卫队伍可以说完完全全乱成一团。然而,总算也有几个不是那么容易慌乱的,发现甄容和左右两位侍卫镇定自若,萧长珙则干脆缩回了车里去,和划清界限的那些人不同,他们连忙靠拢了来。
  而那些军士只是把众人团团围住,对于这小小的骚乱却并没有太大的反应。很快,里头就有一个甲胄在身的将军闻讯出来,径直到马车前行了个军礼,这才沉声说道:“郡王见谅,因为刚刚传来一个匪夷所思的消息,所以皇上行宫内外的戒备都加倍了。”
  “呵,原来如此,我还以为我犯事了呢!”越小四这一次方才真正从马车中钻了出来,落地之后就扫了一眼那些面色苍白的随行护卫,用手指了指这些人道,“瞧见没有,这是我从燕子城出发的时候,当地那些文武官员硬塞给我的,刚刚以为我出事就那么一副死样子。”
  “光是看这懦弱怕事的样子,就知道吴荣是怎么带兵的!”
  这话虽说无比刻薄,可那些已经意识到铸成大错的军士们没有人敢反驳。在他们看来,在这种最靠近北燕皇帝的地方,兰陵郡王也许一句话就能让他们全部掉脑袋。而接下来萧长珙的一句话,让他们无不如释重负。
  “看在将熊熊一窝的份上,我不和你们一般计较,刚刚要和我撇清的,全都给我滚回燕子城去,立刻给我消失!”
  有了那位临时拉了一队精锐兵马充当天子亲军的偏将默许,越小四把一群看着都烦的大头兵给赶走,却留了几个有眼色的下来。毕竟,他眼下身边就两个侍卫外加甄容,完全不够使唤。这时候,他方才询问出了什么事,而得到的答案,让他完完全全大吃一惊!
  “晋王萧敬先派人送信,他跟着南朝使团的人叛逃大吴了!”
  萧敬先突然这么高调?
  还在想着给人扫除痕迹的越小四只觉得有点措手不及,总算还记得最重要的一点,忙问道:“人在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5/4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