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千秋(校对)第2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9/497

  越千秋被爷爷和师父说得没了脾气,只能举手投降。当送走越老太爷之后,他们这一行人又在大名府停留了三天,林素杰派人带他们四处风景名胜溜达了一圈,所到之处常常是万众围观,唯独没人跳出来挑战萧敬先,这也让越千秋心头悬着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好容易等到再次出发,他却发现随行队伍非但没有因为越老太爷带走了一批护卫而减少,反而人更多了。因为林素杰热情却又不容置疑地……塞进来一个五十人卫队!加上之前在霸州时,竺大将军和刘静玄分别给的护卫兵马,他们一行足有三百余人。
  人数几乎和之前出使北燕到边境的时候平齐了!
  虽说越千秋不太习惯这样招摇过市前呼后拥的氛围,然而,他想也知道那是因为萧敬先地位特殊,因此也没有多嘴。可接下来的一路上,他连白雪公主都懒得骑了,也没再和萧敬先同乘一车,而是窝在严诩那辆马车上吃了睡睡了吃,顺便没事便翻药书。
  他对外人固然是振振有词地说,那是为了消化这次从北燕带回来的大批量药材。可小猴子哪里相信,背后就对庆丰年嘀咕了起来。
  “越九哥别看人那么精明厉害,只要是对上心的人,那是真好。我看他琢磨药书根本就不是为了别的,纯粹是为了晋王殿下。”
  此番北燕之行,结果说是一波三折都轻了,起码也是一波十折,庆丰年如今再想想自己当初纯粹是想要去暗杀徐厚聪,为神弓门那仅剩下的一些人讨回公道,只觉得希望很美好,现实太残酷。所以,他竟是没怎么听清楚小猴子的嘀咕,直到胳膊被人拍了拍,他这才醒悟。
  他打了个哈哈想要把这话题岔开过去,谁知道下一刻耳朵就捕捉到了一声轻微的弦响。对于这样的声音,他这个神弓门的得意弟子无疑是最熟悉的,当即下意识地从马背上纵身飞跃到了车厢上,随即一气呵成地取箭拉弓,顷刻之间大喝一声射出了一箭。
  就只听叮的一声,小猴子仅仅比庆丰年晚半拍蹿起来,此时就只见冲着自己身旁那辆马车车厢的一箭竟是被庆丰年直接拦截了下来。当两支箭同时落地的时候,他连忙改换方向往地上一掠一抄,把两支箭一把捞了在手,随即就脚尖在车厢旁边一点,同样窜到了顶上。
  “庆师兄好箭术!”
  小猴子仿佛是个最合格的捧哏,赞叹了一句之后,见庆丰年眉头紧锁,丝毫没有放松,而四周围的护卫已经是骚动了起来,更有斥候往前边派了出去,他就忍不住问道:“庆师兄,是还在找那个刺客?”
  庆丰年深深吸了一口气,突然开口说道:“袁师弟,你在这儿守着,我去见九公子!”
  外头因为那突如其来的凌空一箭起了那么大的骚动,可越千秋却依旧趴在车厢中,好整以暇地琢磨着自己的药书。三百的精锐护卫,再加上严诩这个玄刀堂掌门,小猴子这个日渐成熟的斥候,庆丰年这个神箭手……还需要他去亲自上吗?
  还不如好好歇着,琢磨一下怎么把好药材转化成实力。要知道,他之前从使团其他人手中拿回自己托付出去的人参时,这才知道里头还有两支年份相当不错的,而根据竺骁北托他带去送给苏十柒的药书,如果用严诩之前承自回春堂的大补汤方子,竟然还有点浪费了药性。
  至于牛嚼牡丹,直接生吃了那人参……暴殄天物不说,补大发了喷鼻血就自找没趣了!
  “九公子。”
  外头刚刚先后传来的两声弦响,越千秋听得清清楚楚,只是没去理会而已,此时再听到庆丰年的声音,他立刻把门帘拉开了一条缝。见庆丰年连毫毛都没掉一根,衣服也好好的,他就疑惑地问道:“那个刺客不是射了一箭就跑了,你来找我干什么?”
  “九公子,我有些要紧话和你说。”
  越千秋何尝不知道,庆丰年和甄容都是同一种意义上的老实人。只不过前者背负的是门派叛逃的重压,而后者背负的是迷离身世的疑团。所以,刚刚还有些慵懒的他立刻坐直了身子,点点头套上鞋子后就立刻钻出了马车。
  他没去打搅正在指挥随行兵马加倍防护的严诩,直接上马跟着庆余年先反方向离开了这浩浩荡荡的一行人,随即又避开大路,拐进了一处荒地。此处并没有旁人,他见前头的庆丰年调转马头看向了自己,却是半点都没怀疑对方把自己引到这种地方来是否心怀叵测。
  “庆师兄,什么事要这么神神秘秘的?难不成刚刚射箭的刺客是你的老相好?”
  越千秋本来只是随口一调侃,可看到庆丰年满脸震惊的样子,他自己也被自己震惊了:“不是吧,真的被我说中了?”
  庆丰年那张脸顿时红成了大虾子,好半晌才嗫嚅道:“不是老相好,可能是……是师妹。”
  “哦,原来是师妹呀!”越千秋意味深长地拖了个长音,满脸促狭地说,“谁不知道小师妹就是青梅竹马的代名词,怪不得庆师兄这样心急火燎的。”
  “不是,九公子你别打趣我了,真的只是我……只是我单相思。”庆余年终究是吐出了那三个字,见这一回换成越千秋一脸惊悚,他方才苦笑道,“令师妹比我年纪小,却比我天赋好,而且她性格刚烈,对神弓门偏居一隅很不满,十三岁那年就出师游历了,后来……”
  “后来你就没再得到过她的消息?”越千秋反问了一句,见庆余年默然点头,他已经没工夫去感慨自己的神推断了,完全没好气地叹了一口气。
  不满师门状况跑出去无可厚非,可那姑娘没事儿跑来在代表朝廷的车队面前射这么一箭,意义就截然不同了。他看着满脸忐忑的庆丰年,干脆直截了当地说:“你既然认定是她,想来总有你的凭据,我就姑且信了。但这件事非同小可,你接下来最好打起全副精神……”
  越千秋根本就没说让庆丰年去追查人家下落——想也知道,就算追查到了,这个脑袋一根筋的家伙也很可能直接把那什么师妹给放了,而且更大的可能是中了人家的圈套。既然如此,那么他还不如把人放在萧敬先身边做个防范远程攻击的定海神针!
  反倒是他自己,此时此刻那股冒险因子有些蠢蠢欲动。可他终究还是非常有分寸的人,压下那点好奇心过剩的冲动,很快就带着庆丰年回去了。
  只是这么一会儿,刚刚的骚动已经完全平静了下来,只是护卫们显然多了十分的警惕。而对于越千秋和庆丰年的回来,小猴子扫了两人一眼,想说什么却忍住了,反倒是严诩过来说道:“千秋,萧敬先请你上车说话!”
  越千秋知道萧敬先之前那么安静不惹事,不过是因为正在静静养伤,养精蓄锐,此时竟然被人行刺,哪怕只是被射了一箭,要是还坐得住那才有鬼。他对庆丰年甩了个眼色,随即就匆匆策马来到了萧敬先那辆马车,下马之后就直接上去钻进了车厢。
  见那陈设豪华的车厢里,萧敬先正盘膝坐着,却不是练功,而是一手支撑着手肘,饶有兴致地一个人玩围棋对战,他不禁非常隐晦地撇了撇嘴。
  真闲哟……
  可这个念头刚刚生出,他就只见萧敬先抬起头来,眼神中流露出了一丝寒光。
  “刚刚射箭的是神弓门的人?”
第四百四十一章
信物和密书
  “嗯,你太聪明了。”
  知道萧敬先这种人轻易瞒不过,越千秋也没有推说不知道又或者拐弯抹角。他一屁股在萧敬先面前坐下,随手搅乱了棋局,这才非常坐没坐相地趴在了这张小方桌上:“庆丰年认定是从前就离开神弓门外出行走的天才小师妹,反正就算不是,是神弓门的手法却差不离。”
  “我想也是如此,怎么都不可能是北燕那边神弓门来的人,徐厚聪还没那么邀功心切,我手里又没有他的把柄,他大费周章杀我毫无意义,而且他该知道这样画蛇添足,不但讨好不了新主子,而且很可能把好容易才建立起来的良好形象给毁了。”
  萧敬先没理会越千秋的搅局,若有所思地摩挲着手里那一枚黝黑的云子,随即似笑非笑地看着越千秋。
  “可是,如果一个曾经出身神弓门的天才弟子,却不顾你爷爷对武人的苦心维护,不顾你对神弓门剩下那些弟子的好心照拂,就这么没头没脑跑来射我一箭,那么你觉不觉得,哪怕你们爷孙俩在武林人士心目中形象不错,却还是有人不买账?”
  “如果你要把行刺你的原因推断得那么复杂,那随便你。”越千秋仿佛无所谓似的,拿着一粒云子在手中上下抛投着,反唇相讥道,“就和我们跑去北燕遭人冷眼一样,北燕人在南边同样是人人喊打,更何况是你这么一位高官显爵的晋王?只射你一箭算客气了!”
  “呵,照你这么说,我将来出门都要掩面而走?”
  “谁让两国交兵,每次都是北燕先打过来?”
  “你说得好像吴军就那么安分守己似的。我承认此前数次大战都是北燕先打,可边境上那些小摩擦,甚至纵军屠戮边民,无论北燕还是南吴都好不到哪去,有几个将卒手里没有染上平民的鲜血?”
  “所以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该统一了!”
  唇枪舌剑了几句过后,萧敬先到底知道越千秋的脾气,没觉得继续口舌之争自己能占据上风。更何况,就算占据了上风,那也没有太大的意义。
  他随手把黑白云子一颗颗分开,随即收入两个不同的钵中,嘴里却说道:“两国之争和这弈棋之争又像又不像,像的是全都要圈地,地多地少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输赢,可不像的是,真正的两国之争,却并不是非黑即白那么简单。”
  他抬起头来看着越千秋,沉声说道:“千秋,等到了金陵之后,我希望你能够帮我一起查一查,我那个小外甥的下落。”
  越千秋还没来得及拒绝,手中就被人塞了一样东西,他低头一看,却见是一把不过中指长短的连鞘小剑。尽管显然不具备什么杀伤力,可当他将其从鞘中拔出时,就只见这小剑寒光闪闪,竟然不只是单纯的饰品。他信手将其夹在手指中,做了个突刺的动作,随即一笑。
  “帮你找外甥……那倒不是不能商量,可我要是到了金陵之后还和你走得那么近,那些别有用心的人不得猜我这是欲盖弥彰,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然而,他不过是随口一答,却只见萧敬先竟是用手指蘸着茶水在桌面上写起了字。这种说话方式,他自然再熟悉不过,偏偏此时萧敬先一面写,一面漫不经心地说:“你如果想要洗脱北燕小皇子的嫌疑,最好帮我这个忙。”
  然而,嘴里这么说,萧敬先在桌子上快速写的字却大不相同。那是几家越千秋耳熟能详,在金陵名气颇大的老铺——胭脂水粉、首饰布匹、酒楼饭馆……总之从交通达官显贵,名门闺秀,到打探市井消息的产业,竟是一应俱全了。
  而萧敬先写完之后,将这些字信手抹去,又加了几个字:“出示信物,奉你为主,莫不相从。”
  这就是萧敬先从前说的,早就把人派遣到了吴国之后,经营出来的局面?其中有些还是百年老店,竟然就这么无声无息换了主人?
  越千秋不禁看向了手中之前当作是玩物又或者暗器的小剑,心想萧敬先真是深通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这八个字的真理。这份大礼实在是送得太丰厚。而且,这些东西交到他手里,他少不得也要查一查,那些是否和北燕谍探有关联。
  他微微眯了眯眼睛,没好气地说:“你这是恳求我,还是威胁我?”
  嘴上说一套,他也顺便把手指伸向了那个茶盏,蘸水之后在桌子上写道:“为什么?”
  这一次,萧敬先没有写字,而是好整以暇往靠背上舒舒服服一靠,慢条斯理地说:“我信得过你,信不过别人,哪怕你爷爷,毕竟也是官场混迹多年的老油子,有事他必定会先考虑自己,考虑大吴,然后才是我。小千秋,别忘了把你从上京带出来,我也算是帮了你一把。”
  “说得好像是我欠你似的……你先让我好好想一想!”越千秋嘴里如此回答,可看到萧敬先递了一根红绳过来,又指了指小剑的剑柄上早就钻出的一个明显的洞,他就将红绳穿过了洞眼,随即在末端打了个结,等将小剑插回小巧玲珑的剑鞘之后,这才挂在了脖子上。
  这也就算是接受了。他很清楚,萧敬先提出那样优厚的条件,现在不接受,人家将来也会想办法拖他下水,既然如此,还不如爽快点。
  然而,他的手却没闲着,随手又在小方桌上划了几个字:“此事为何不早说?”
  萧敬先依旧靠在那儿,还耸了耸肩:“早先和你相处得还不够,还没摸透你的秉性,现在我自然可以信得过你。小千秋,人活一世,总得留下点什么,你爷爷就算是顶天立地的一世豪杰,也护不住你一辈子,你若不是早就意识到这个,折腾那武英馆干什么?”
  “其他的也就算了,下次叫我的时候,麻烦先把那个小字去掉!”越千秋虎着脸坐直了身子,没好气地说道,“你真想找人,朝中从上到下也不知道多少人会倾尽全力,非得找我干什么……算我怕你,回头我托其他各门各派的那些师兄弟们帮你留心,我可打不了包票!”
  “那就行了。”萧敬先微微一笑,这才好整以暇地说,“你告诉庆丰年,他只要也帮我留心留心,刚刚那一箭我一笔勾销。”
  “尽会拿着别人的把柄指使人!什么线索都没有,就一封信,让人家怎么帮你留心!”
  越千秋一面嘀咕一面下了车。然而,当他重新爬上白雪公主的马背时,却只见正在一旁嘀嘀咕咕的小猴子和庆丰年同时看向了自己。很快,小猴子就撇下庆丰年过来,鬼鬼祟祟地拉了拉他的袖子:“越九哥,我有点困,能上你那马车里歇一会么?”
  愕然看了一眼分明精神奕奕的小猴子,越千秋简直想吐槽说,你要说困好歹也打个呵欠,说谎话竟然如此不专业,也实在是太没经验了!可想归这么想,他还是只能把人带到了马车前,等看到小猴子上车之后还偷偷摸摸对他做了个手势,他就更加无奈了。
  你还不如和庆丰年那样,直接说有事和我说呢,搞这么多鬼名堂!
  越千秋无奈地再次跳下马,拍拍自己那匹聪明过头的坐骑,示意它自己走,这才进了车厢。此时此刻,他非常感谢爷爷送给自己和萧敬先的这两个从来如同泥雕木塑,让人觉察不出存在感的车夫。当放下车帘,关好车门,他就冲着东张西望的小猴子说:“说吧,什么事?”
  小猴子之前也想过,是不是要学庆丰年似的把越千秋拉出去说话。可有了第一次再有第二次,那就实在是有点太显眼了。他讪讪从背后拿出了两支箭,直接递给了越千秋。
  有些莫名其妙地接过箭支,越千秋原以为小猴子还会说两支如出一辙如同情侣箭什么的俏皮话,等发现从箭镞到箭杆和箭羽,全都并不相同,他就知道自己猜错了。可是,小猴子不说话,摆明了想要让他自己从中找出名堂来,他也就只能自己带着狐疑仔仔细细地查看。
  最终,他发现了庆余年那支箭上刻着一个庆字,某小师妹的箭上刻了一个祝字,这一下顿时忍不住笑出了声。合起来就是热烈庆祝……怎么瞅着这么喜感呢?
  可瞅了一眼小猴子那紧绷的脸色,他又觉得这点小细节定然不至于让小家伙如此小心翼翼,略一沉吟就再次掂了掂箭身。这一次,越千秋终于发现了看似重量差不多的两支箭有什么不同。尽管分量差不多,但重心却不同!
  当他旋开其中一支重心完全不对的箭支尾部那箭羽时,忍不住瞅了一眼小猴子,见其对着自己微微点头,他就知道,自己找到了真正的关键。很快,他就从中空的箭杆中取出了一张薄如蝉翼的绢纸,以及一粒金属珠子。
  显然,后者是为了增加箭杆中部被掏空的分量。然而,在做过这种乱七八糟的设计之后,之前那一箭仍然能够稳稳当当冲着车厢而来,以至于庆丰年第一个快速做出反应,足可见那个射箭的人的掌控能力有多强。毕竟,普通的神箭手绝对不能把控动了手脚的箭支。
  越千秋掂了掂那金属珠子的分量,将其先扔进了腰间挂着的荷包里,这才展开了绢帛。而这时候,刚刚一直都很老实的小猴子方才急忙凑了过来。显然,在四周围都有人的情况下,发现了箭支玄虚的他根本还没来得及看过。
  大约一只巴掌大小的绢帛上,只写着寥寥两行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9/4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