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千秋(校对)第3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0/497

  “秋狩司从前也许是干了不少搅乱南吴朝局的事,但那是汪靖南和楼英长一搭一档那时候的事了,现如今执掌秋狩司的是兰陵郡王萧长珙,不是楼英长!如果说楼英长是个鬼鬼祟祟的小人,兰陵郡王便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就你们那点乌七八糟的卑劣勾当,还想让他背黑锅?”
  然而,嘴里盛赞着萧长珙,十二公主却并没有再度变成当初那个对姐夫倾心相许,甚至不惜和大公主争风的小公主,环视了左右那些官员一眼,竟是又笑了一声。
  “我是不曾经过父皇允准,便为了一个男人,自顾自跑到了南吴来,可那是我自己的事。我大燕可不像你们南吴,从皇帝到皇子到公主,要娶谁嫁谁自己都做不得主,还要被你们这些为人臣子的谋算!别说我还不曾委身给谁,就算我真的和谁春风一度,也未必要嫁给他!”
  盛气凌人的她劈手就拽下了腰间一枚玉佩,重重摔在了地上。
  “听说还有人想要趁着我在金陵,算计你们那位英王和我生米煮成熟饭,然后让他纳我这个名节有亏的大燕公主当侧室?呵,简直瞎了你们的狗眼!你们谁见过被狗咬了一口,就要委身给一条狗的?也只有你们南吴那些柔弱得像是栀子花的女人才能被你们随心揉捏,可换成是我,谁敢算计我,我就一剑穿心杀了他满门!有句古话说得好,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小胖子本来还在旁边抱手看热闹,听到这话竟然扯到了自己身上,还把他比作一条狗,他终于再也不能忍了,三步并两步冲上前怒喝道:“臭丫头,你骂谁?你以为我看得上你这种水性杨花的货色,我……”
  还没等小胖子把话说完,十二公主就傲然说道:“我喜欢谁是我的自由,就算我朝三暮四,水性杨花,那又怎么样?我大燕的公主就算不能面首三千,也不用像你们南吴的公主一样,低三下四讨好丈夫任人欺负!你们不是把三哥逼得差点以死明志吗?现在还想用这一招来对付我?那好,你们就不妨试一试,看在那之前我能杀几个人垫背!”
  随着这话,十二公主伸手往腰间一抹,手中赫然多了一条镶金嵌玉的鞭子,手上微微使劲一甩,瞬间劲风四溢,周围的官员无不慌忙闪避。而小胖子眼看那鞭梢直奔自己面门,一时又惊又怒。奈何他的武艺不过稀松,要避开容易,却只能用驴打滚这种丢脸的方式,他不得不心里一发狠,索性不闪不避地站在那儿。
  你要真敢对我动手,我要你死无葬身之地!
  就在这时候,小胖子只觉得肩膀上搭了一只手,他眼前一闪,就只见一个人陡然站在了他的身前。那一瞬间,扑面而来的劲风完全被挡住不说,他更是听到了十二公主一声气急败坏的娇叱。
  不由自主后退了几步,他就看见越千秋一手抓住了鞭梢,那鞭子在两人手中被扯得笔直,可这样的相持只不过持续了片刻,紧跟着,力气明显不如的十二公主就被越千秋用力一拉给拽得踉跄前行。可下一刻,他就只见十二公主随手丢了鞭子,竟是直接飞身扑了过来。
  武学眼光非常一般的小胖子目瞪口呆地看着越千秋信手一扔那鞭子,轻轻松松招架住了十二公主的攻势,两个人就这样在殿前广场上乒乒乓乓打成一团,饶是他之前还怒发冲冠,这会儿品出滋味之后,他心里终于完全明白了这是怎么一回事。
  这样一闹之后,越千秋说的那什么驱逐三皇子和十二公主的提议,想来就可以毫不费事地通过了。而三皇子和十二公主还可以趁机在人前和大吴划清界限,虽说算不得风风光光回国,可总比背着个嫌疑回去的好。而且,十二公主骂了大吴满朝文武,骂了他这个皇子,还和曾经错信的情郎在大殿前头大打出手,这种冲突足以表明心志了!
  当然,前提是两人背后,又或者说,十二公主背后的母族不要在此之前失势!
  要是换成从前的小胖子,被人这么利用当了一回垫脚石,早就气急败坏大叫大嚷唤了侍卫来,不说把十二公主剁成肉泥,那也要把人碎尸万段泄愤,可如今小胖子自觉境界不同了,认清形势之后,见四周围不少官员一片骚乱,他就开口暴喝了一声。
  “全都给我回原位站好!”
  他平素威望并不算高,但此时这一声大喝,在这纷纷乱乱的局面当中,却犹如当头棒喝一般,让原本乱成一团的众官渐渐平静了下来。而看到越老太爷这样父皇器重的宰相对他微微颔首,叶广汉的脸上也流露出了毫不掩饰的赞许,小胖子顿时就更加有了信心。
  “就这么一丁点事便乱成一团,成何体统!我大吴人才济济,难不成还怕一个妇人当朝耍泼?眼下有越千秋挡住他,谁若是再喧哗,回头全都一个个记下名来,算作上朝失仪!”
  有越千秋代替自己正面扛住那位十二公主,这会儿小胖子不用担心生命危险,自然气势十足。他极力模仿自己的父皇,用相当威严的眼神环视了一眼众人,随即在那不时传来的拳脚交击声中嘿然冷笑道:“还是说,有人被那丫头说中了心头谋算,这会儿正在心虚呢?”
  正在和十二公主交手的越千秋到底颇有余裕——一来他本就比十二公主武艺高出不止一筹,二来十二公主看似招招拼命,实则下手顶多用了五分力,他招架起来自然就更加轻松——所以,他还有闲暇分神注意小胖子那儿。听到小胖子指人心虚,他就知道这小子要爆了。
  之前小胖子就打算豁出去大闹一场,现在好容易十二公主给其提供了这样一个天大的好机会,他怎么会放过?
  这会儿,小胖子气势全开,伸出手指,朝着众多官员的鼻子一个个点了过去:“刚刚北燕越国公主说的话,我就姑且当是流言,可世上难道有空穴来风?我等到过年就已经十五,确实是可以成婚了,但有道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皇都没发话,用得着别人给我操心?更何况,娶妻娶贤,哪有妻子还没着落,就先想着纳妾的?”
  “你们私底下算计我这个皇子,这是将我父皇置于何地,将我未来妻子置于何地?”
  小胖子说到兴起,愤怒到提着拳头直挥舞。而面对这么一个暴跳如雷,怒发冲冠的皇子,没有谁打算直撄其锋,更没有人上前去劝阻,每个人都生怕一个不好,自己就被扣上个谋划皇子的罪名。
  就在四周围只有小胖子的咆哮,还有越千秋和十二公主的交手声时,人们终于听到了一个让他们又惊又喜的声音:“銮驾将至,百官入列!”
第五百三十三章
开炮和助攻
  大庆殿中,当十二公主昂首阔步走在三皇子前头,抢先越千秋一步走入其中的时候,有资格入殿的这些高官,乃至于刚刚才发过威的小胖子,一时间全都看向了这位之前只以为是犯花痴一般的北燕公主。就连之前纵身一跃后曾经吓坏一帮人的三皇子,也不如她引人注目。
  在众多目光的聚焦之下,十二公主却显得尤为镇定。她只是行了一个普普通通的揖礼,随即就直起腰来。一反刚刚尖牙俐齿的气势,这会儿她反倒是沉静了下来,一言不发。只是那微微抬起的下巴,以及满脸的轻蔑不屑,仍然能让人看出那股金枝玉叶的倨傲。
  裴旭虽说刚刚没被人点名,可先是十二公主这豁出去一闹,然后又是小胖子骂人,他不用看都知道无数人都在偷瞟自己,不由又气又恨,此时自然再也按捺不住地站了出来。
  “皇上,北燕越国公主擅入我大吴,又在朝会前夕大放厥词,和越千秋厮打,实在是有辱我大吴国体,恳请皇上立时派兵将她遣送回北燕……”话还没说完,裴旭就只听一声冷笑仿佛在耳边响起,到了嘴边那下半截话顿时卡住了。
  “裴相爷是不是还想说,我越千秋在大庆殿前和越国公主因爱生恨打成一团,有失国体,也该一并论处?”没等裴旭答话,之前站在小胖子之后等着奏事的越千秋,就直截了当地走到了裴旭侧面,突然提高了声音。
  “要不是因为裴相你的侄儿挑唆一群书生闹事,至于有北燕三皇子险些以死明志?要不是因为英王和我奉旨去查问这件事,我怎么会查出指使你侄儿的那个裴氏家仆,兴许是北燕奸细在后头指使的?要不是越国公主听到北燕奸细这四个字,勾起新仇旧恨,想起有人暗中算计她和咱们大吴的英王,至于有后面这场全武行?你不感激我给你消解大麻烦,还怪我?”
  裴旭差点被越千秋这一连串反问给噎得闭过气去,想要反驳时,他用眼角余光猛然间瞥见越老太爷面露微笑,一时间心中警醒,不得不使劲压下那勃发的怒火,只是色厉内荏地叫道:“你已经是殿前失仪,这是刚刚英王殿下也说过的……”
  “我可没说越小九是殿前失仪。”小胖子何等乖觉的人。如今既然体会到父皇当年先是被太后压制,而后又是被那些世家和文官压制,人家甚至和从前算计父皇似的,又来算计他的终身大事,他哪怕不能报仇,却也不想让人好过。
  毫不迟疑地否认了裴旭的话,他看也不看这位脸色发黑的次相,非常恭敬地对皇帝行礼道:“父皇,刚刚北燕越国公主一气之下对儿臣无礼,是越千秋拦下的他。儿臣看到旁观的文武官员有不少惊慌失措,甚至大呼小叫,实在有失官体,就出面喝止,再有犯者就让人记名失仪,这才弹压了秩序。越千秋往日是有这样那样不好,可今天他至少没做错!”
  此时此刻的小胖子虽说腆胸凸肚,但仍然颇有皇子气派,说到自己弹压了秩序,又维护了一下越千秋之后,他又一本正经地说:“只不过,刚刚越国公主说的话实在是好笑,她本来就是擅入我大吴,却指称有人算计她和儿臣。”
  “儿臣不知道这所谓有人是不是她主观臆测,又或者仅仅是流言,可儿臣却知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别说儿臣还没满十五,就算是到了婚配的年龄,当然是由父皇做主,岂有听街头三姑六婆议论,又或者某些人私底下算计的道理?”
  他自觉这番话说得慷慨激昂,入情入理,索性又郑重其事地跪了下来,竟是伏地叩首道:“儿臣恳请父皇,把这擅入大吴,而后又言行无礼的北燕越国公主,还有那名为使节,实际上却一事无成的北燕三皇子驱逐回去!若是北燕皇帝要为此一战,那便一战!大吴边境上那些罹难百姓的帐,有些人认为无关紧要,儿臣却还一桩桩一件件都记得。”
  “如果没人肯领军,儿臣愿意亲自坐镇!”
  听到这里,越千秋不由得想为小胖子竖根大拇指。虽说小胖子把他的台词抢着说了,可他又不需要这功劳,有人肯背锅,他当然巴不得!而且不得不说,这话小胖子抢去,比他说更合适,毕竟,小胖子刚刚险些就被十二公主打破相了,理由非常充分。
  他一面想一面斜睨了一眼,就只见十二公主凤眉倒竖,而三皇子反而面露激动——那绝对不是愤怒的激动,而是惊喜的激动——尽管后者的激动一闪即逝,立时变成了义愤填膺,可不得不说,从小在北燕就只是边缘人物的三皇子,比从小便是天之娇女的十二公主,气势上终究差一截。
  果然,就只见十二公主倏然踏前一步,不卑不亢地说:“我这次来南吴,确实是不告而擅入,我认错!如今我在你们南吴的地盘上,你们说驱逐也好,遣送也好,随你们的便!可刚刚那个谁说什么要去边疆率兵打仗,我却要说一句,别做梦了!”
  她抬起下巴,满脸傲气地说道:“要打仗,北燕随随便便就可以拿出几十万大军,你们有什么?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驱赶着一群形同仆隶的武夫,以为这就能打赢我北燕那些骠悍勇士?白日做梦!强者恒强,弱者就都应该老老实实趴着,总有一天,你们会知道,我大燕才是最强的!”
  说完这话,她转身就大步往外走去,到了门边上,她无视那些上前阻拦的禁卫,头也不回地说:“越千秋,总有一天,你会后悔的!”
  越千秋顿时一愣,随即又好气又好笑。他当然听得出十二公主这话语中的弦外之音:一方面是说给别人听的,仿佛两人就此一刀两断,再不相干;另一方面是说给自己听的,告诉他多亏越老太爷的点醒,她这次回北燕之后一定会让自己变得更强,将来风风光光回来。
  饶是知道这会儿自己不说话更好,他还是扬声说道:“你若是真能回国做出一番事业来,那么我只会高兴,不会后悔!我这个人心胸最宽阔了,一向希望别人过得更好!”
  他微微一顿,随即又词锋一转道:“只不过,你刚刚说强者恒强,我却得驳你一句,北燕自然有强军,但大吴却也不是弱旅!更何况,你父皇这些年重武轻文,所以国中一拨一拨谋逆造反不曾闲,这就是轻视文治的下场!”
  “看在相交一场的份上,我劝你回去之后提醒提醒你家父皇,两条腿都正常才能走路,一只脚强,一只脚弱,跛脚走路,那是要摔大跟头的!”
  一直以来,越府九公子瞧不起读书人的说法喧嚣尘上——毕竟,他当年还是求学七龄童的时候,就气得某位金陵名士几乎吐血,而后又拍倒过两位侍郎一位尚书,战绩可谓斐然。就说最近那段日子,那些围堵越家姻亲秦家的书生,下场也不可谓不凄惨。
  哪怕没有任何证据表明,那些书生闹内讧之后发疯似的把裴旭和钟亮全都卷了进去,这事儿是越千秋干的;可偏偏绝大多数官员觉得,这事儿就是越千秋干的!
  所以,越九公子这会儿竟是语重心长教育北燕十二公主,重武轻文要不得,文治很重要,否则一个国家就相当于跛足走路这些大道理,纵使叶广汉这样并不曾小觑过越千秋的朝廷高官,也不由得瞠目结舌,那就更不要说广大文官群体了。
  这是那位专怼文人的越九公子吗?不是被文曲星附体了吧?
  而十二公主却从越千秋这看似揶揄她的话中,听出了几分不同的意思。她的母亲惠妃,家族固然是不小,而且兰陵郡王萧长珙那边,她也许可以争取对方的支持,然而,一再出现造反谋逆之类的事,父皇对军权一定会空前重视。
  在这种情况下,笼络那些皇亲国戚并不怎么放在心上,父皇从前也并不是十分信任的文官,那反而是一件相对容易的事。
  明明她已经在人前说了那样不好听的话,越千秋还是在提醒她,他的心里终究还是牵挂她的安危!
  想到这里,十二公主只觉得一股说不出的精气神瞬间在全身上下弥漫开来。她头也不回地沉声说道:“不劳越九公子提醒,大燕的事情,我比你清楚得多!”
  直到这时候,刚刚完全被十二公主抢去风头的三皇子方才如梦初醒。哪怕这几日“绝食”,再加上之前那纵身一跃后的强烈后怕,他只觉得整个人比从前虚弱了许多,可归国在即,他也看得出来南吴皇帝正愁找不到把他们“遣送”又或者“驱逐”回去的借口,再加上他总不能真的这么一事无成地回去,因此他立时清清楚楚意识到,自己必须得抓住一点什么东西。
  所以,他在努力使怦怦直跳的心平静下来之后,就突然疯狂地大笑了起来。他也不管别人是否把自己当疯子一般看待,笑过之后竟是癫狂地似吟唱了起来。
  “政事堂里少首相,蝇营狗苟众生相,贪心不足蛇吞象,大敌之前尽投降……”
  这完全可以说是信口胡诌歪诗的四句一出,越千秋才不管是不是不厚道,直接咳嗽了一声。他这一带头,好几个零落的笑声响起,在此刻这除却三皇子那乱七八糟的歌声之外,别无声响的大殿中,这些笑声自然显得极其突兀。
  裴旭和钟亮简直是气得直哆嗦,钟亮也顾不得会不会显得自己心虚,立时站出来大声说道:“皇上,臣附议英王殿下之议,请立时将北燕这对狂妄无知的兄妹驱逐出大吴!”
第五百三十四章
举荐,拖走
  尽管对于今天会出现的这一幕早就有所预料,可是皇帝算准了大方向,却没有算到某些小细节。不过,对于越千秋和自己那大胖儿子的临场发挥,尤其是十二公主自己给自己加戏,他却觉得非常满意。至于其他那些意料之外的细枝末节,他完全没有放在心上。
  因此,在李易铭首倡之后钟亮附议,紧跟着一茬茬的官员站出来,如同插秧一般地躬身请命,群情激昂地要驱逐三皇子和十二公主之后,他瞅了一眼第一个对自己提出此意,此时此刻却闲极无聊似的在那歪头看热闹的越千秋,突然觉得这小子真是个福星。
  如果这次不是越千秋刺激,他那大胖儿子会突然那样主动?哪怕那番言辞之中,很多话不免有些想当然,可那个之前常常把眼光放在和便宜侄儿李崇明争斗上的胖儿子,现在竟然知道挤兑大臣,摆高姿态,甚至拿着君臣父子的伦理来压人,至少段位就比从前高得多。
  皇帝心里不无愉悦,眉头却是紧紧皱着,不见一丝一毫的笑容。
  眼见三皇子根本不理会那些官员叫嚣要将其驱逐出境,竟是一口气把那打油诗反反复复念了好几遍,以至于那些慷慨激昂的官员们脸色一阵青一阵白,而越老太爷和叶广汉这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人,则是在那袖手憋着笑看热闹,他终于不得不重重咳嗽了一声。
  “北燕这两位贵客,在金陵呆的时间也太长了,是该回去了。钟卿既然身为兵部侍郎,又是附议英王提出此事的人,你就辛苦一趟,送他们到霸州吧。”
  见钟亮顿时呆若木鸡,皇帝却仿佛没看见似的,继续叹了一口气:“政事堂首相赵爱卿在朝多年,夙兴夜寐,兢兢业业,可以算是天下官员的楷模。可如今他却遭丧母之痛,于是上书请丁忧,朕屡次想挽留夺情却不可得,却也不得不放他回乡归葬,守制丁忧,全他孝道。”
  尽管人人都知道,赵青崖这次去意坚决,理应不是皇帝夺情挽留能够留得住的,但此时此刻皇帝终于把这话说出口之后,希望赵青崖留下的人只能无可奈何地放下了最后一丝侥幸,而觊觎首相这个位子的人则是无不屏住了呼吸。
  然而,皇帝却没有如大家所愿,立时公布首相的人选,而是在唏嘘不已的同时,又抛出了另一个重磅消息。
  “赵爱卿虽说要回乡守制,却依旧心系大吴,因此早就向朕举荐了兵部尚书叶卿为相。朕也一贯嘉赏叶卿的烈胆忠心,再加上政事堂之前因裴卿不在,不得已之下,越卿一人日夜操劳,终究不好。所以,叶卿即日入政事堂,也免得政事堂因缺少人手,只有越卿挑大梁。”
  裴旭听皇帝这口气,就知道自己如果再不做出点补救,当叶广汉入政事堂之后,之前那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压下来,只怕就要靠边站了。
  和那些清贵的翰林学士一样,他也隐约算到了,赵青崖会推荐平素往来并不算非常多的兵部尚书叶广汉,而对方虽说看上去和越太昌多年不和,可并没有实质性的冲突,而且之前赵青崖和叶广汉联袂夜访越家,他也嗅到了几分不同寻常的意味。
  因此,趁着四周围暂时一片寂静,仿佛每个人都在消化这个消息,就连叶广汉看上去也有些措手不及,就不知道是没料到皇帝会在这个场合宣布,又或者是姑且做个样子,裴旭当机立断,第一个站了出来。
  “叶大人素来精忠体国,确实是弥补政事堂缺口的最好人选。”他先是大赞了叶广汉一句,旋即就突然来了个转折,“但是,越相也好,叶大人也好,年纪也都老大不小了,臣以为,政事堂并不是一直以来就定例是三人,特殊时期,加一人也未尝不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0/4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