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母第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83

  这一日,一只雀鸟收了羽翼,落地化。盛沐到了谢家门前。
  谢家府第宅院隐一片高门云集的僻静之地,谢家独占了一条巷子,是其中最有名望之家。
  朱门高高,缄默而谢绝世。石阶深深,不知生何年青苔。只见低调而古雅的巷子深处,谢家门前,一位文士装扮的郎君正与周边的家小厮交谈,周围偶有别家贵拜访路过,总是忍不住驻足凝神片刻。那位郎君立那,眉宇轻蹙间,就若江南的烟雨水墨画活了。
  盛沐凝视着这位郎君美玉一般的面孔,却是摇头:“本是早夭命,缘何至今存于间?”正想着,心念一动,盛沐蹙眉:“不对。”她伸手拂过双眼,定睛再看,陡然一惊:那谢瑁之身后,分明凭空悬着一个面色青白,利齿尖牙的鬼婴。
  那鬼婴呲着利齿,眼中无有眼白,一直阴森森地盯着谢瑁之。其中一个使女模样的少女着急似地说了几句,那鬼婴闻言森森一笑,慢慢爬向少女。顿时一阵阴风拂过。谢瑁之似有所觉,忙匆匆说了几句,就不理身后们的呼唤,猛然大步离去。那鬼婴似乎与谢瑁之扯一起,谢瑁之走出一段距离后,正打算趴少女脖子上开咬的鬼婴也生生被拉远了。
  谢瑁之走到玄衣巷口,再回头看,才略略一舒气,却猛然听见一个沙哑古怪的声音:“无量天尊,郎君莫非怨孽缠身?缘何印堂发黑,面色不虞。”这等江湖骗子说的话,若是一般的世家衙内郎君,定要唤来叫打这道士一顿,再撵出去。谢瑁之闻言只是道:“当今世道,大族中最不喜神鬼之说,此地权贵云集,道长还请慎言。”
  那麻脸道士丑不说,还穿着身像破口袋套竹竿的宽大道袍,闻言却不肯走,道:“想必郎君已被那怨孽缠了多年,莫非不想好眠一次?”
  谢瑁之一怔,翠山眉蹙,暗中打量了道士一回,想起什么似地,轻叹:“道长且回吧。”
  麻脸道士见此,也不再言说,只是指着他身后喝了一声:“幽冥路开,尔何不速归轮回!”谢瑁之一惊,道士却已飘然而去:“待实忍不得了,且再来玄衣巷口三敲此树。”道士所站过之处,很快凭空生长出了一棵枝繁叶茂的杏子树。
  谢瑁之顿时一惊,又觉背后阴冷之感消了不少,明白自己可能遇到高了。这时几个小厮也跟过来了,谢瑁之便叮嘱他们不许砍了银杏。小厮们围着突然冒出的银杏惊奇万分地转了几圈,就满口应下。
  忽然一阵车马声滚滚而来,谢家的玄衣巷里,除了极近的世交,哪怕是公侯贵戚,也会给谢家面子,不会大大咧咧马车而行。谢瑁之回首看去,那辆马车分明是世交王家的。看着方才那个使女走到后来才缓缓驶来的一辆马车边上,对着帘幕里的说了些什么,那马车里便伸出一截玉臂来,以谢瑁之的眼力,还能瞧见上面戴着的鸳鸯玉镯。
  然后,他便眼睁睁瞧着,那取下玉镯,狠狠自马车里掷出,砸地上。那对他亲手雕过的鸳鸯玉镯碎了一地,马车却毫不留恋地辚辚离去。这一刻,方才背后低下去的阴森之感重又上来,还有隐隐可闻的孩童低笑。谢瑁之听到这笑声,捏紧拳,闭上双眸,许久,形容萧索地,没入了剪影沧桑的玄衣巷中。
  王家拒绝了谢家提亲一事,世所知不多,玄衣巷附近的,也只知是:一向疼爱女儿的王公勃然大怒,斥责谢瑁之“小儿狂妄”,便拂然而去。而一向与谢瑁之堪称青梅竹马的王家三娘子,竟然也一言不发,任由家中拒绝了谢家的提亲。王家女儿不愁嫁,既然与谢家婚约未成,王家很快就与另一大族裴氏定下了婚约。
  王三娘出嫁那一日,谢家作为世交,到底还是被邀请了。
  然后,谢瑁之王家的园子里,听到了王三娘通过使女转述的那句话:“君心实铁石,妾心实悲凄。自此千里别,不与谢郎婚。”
  “嘻嘻,\\\'不与谢郎婚\\\',好坚决,的王三娘不要喽。活该,讨厌鬼,活该,的一切都会没有的......下一个是谁呢......”最近鬼婴白日规矩了不少,一到黄昏以后,却仍是一路跟着谢瑁之,一向不饮酒的谢瑁之喝得高了,走无的路上,听着鬼婴尖细的笑声,他突然失了态,猛然回头盯着鬼婴许久,突然冲向杏树,以头撞树三下。三下之后,杏树忽然活了一般,开始变化,化出了个道士,仍是麻脸丑模样,瘦得跟竹竿似的,飘然落谢瑁之跟前。
  见谢瑁之模样,道士叹道:“痴儿痴儿,忍了许多年,还是忍不住了。”道士一伸手,定住了那有些惊惧之色的鬼婴。
  谢瑁之见此,忽然伏首三拜:“请道长教!”
  道士看了看一旁一直拿怨恨之色瞅着他二的鬼婴,又一叹,道:“设了结界,旁接近不得。便此把自己的来历,清清楚楚说一遍吧。”
  说一遍?看着鬼婴的眼神,谢瑁之顿了顿,还是开始说了。
  谢瑁之是个穿越者,而且是个婴儿穿,穿成了即将咕咕坠地的胎中婴儿,成了世家嫡长子。就他缅怀完庸庸禄禄无亲无友的上一世,打算志得意满地开始新的一世时。却发现,一个鬼气森森,血肉模糊的婴儿浮空中,阴郁地盯着他。
  夭亡的婴儿怨气总是最大的,因为还来不及看见这美好或不美好的世界,感受间,却被迫死了无边的黑暗中。谢瑁之占了婴儿的躯体,婴儿恨煞这个夺他躯体的野鬼,又被躯体所束,不得投胎,于是化为鬼婴,决意报复。但是谢瑁之的躯体是鬼婴自己的血肉之躯,它报复不得。谢家百年气运尤,它也不能直接害性命,何况害它之只有谢瑁之。它只能不断以阴气损伤他身边之。谢瑁之亲眼看着所有接近他稍久一些的,气运受损,时不时就倒霉,有些轻则卧床几日,重则缠绵病塌。不由暗恨不已,自此后,若非必要,他决不轻易与接触。看似温和,实则与任何都保持距离。
  包括王三娘。
  渐渐,连一向最疼爱他的父母,也与这个古怪的儿子,失了亲密。
  他也想摆脱鬼婴,也曾遇到过真高。他那次,本想收拾了鬼婴,却见到了那一幕:
  娘亲为读书的他端了补汤过来,鬼婴缩阳光照不到的阴暗角落里,呆呆地瞧着本该属于它的亲,为他嘘寒问暖。然后,娘亲从它身边走过,什么都没看见。
  一向刻毒的它,竟然只是缩尘埃密布的小角落里呆呆看着,仍是婴儿的模样的它盯着母子两看了许久许久,看着那个少年模样的谢瑁之同女子撒娇。
  那时享受着这一世亲好处的谢瑁之瞧见这一幕,忽然一愣。然后,等问过那位高有无渡化鬼魂之法后,谢瑁之不知自己想什么,竟然就没有再去找那个只会打得鬼魂魂飞魄散的高。
  鬼婴听着谢瑁之讲来,尖声叫道:“活该!活该!陪命来!”
  谢瑁之不理它,向道士说道:“前辈,这些年来,已知自己心安理得享用别生的心思是大错特错。如今,只想请前辈渡化此灵,令其可以轮回,重享福寿,不再被怨念困于身边挣扎。愿为此付出任何代价。哪怕是寿数性命。”
  鬼婴愣了,半晌,才叫道:“扯谎!扯谎!”
  谢瑁之闻言道:“们互相折磨许多年。当年抢了一次生。而随后毁了半生里许多珍贵的东西,亲友恋一一远。现,赔。们一了百了。”
  道士听罢,看向一旁有些无措的婴灵,却道:“虽未生先夭,但到底随谢瑁之尘世到底看了二十多年百态尘寰,已不是当年除了怨恨外一无所知的婴灵了。贫道问:除了怨恨,可有想做之事?”
  问一个婴灵梦想?谢瑁之有些呆了,他这么多年与鬼婴共处,虽然知道它也会随着时间增长灵智,却从来视其为可厌又可怜的复仇之鬼。却从未想过与一个婴儿模样的鬼交谈,更遑论问这种问题。
  鬼婴也呆了,许久,这满身厉气,面目可怖又幼小,世都以为无知的鬼婴竟然脱口而出:“想驱赶重创胡,复武帝伟业,使其永不敢犯中原!”
  道士微微一叹,谢瑁之则是一怔。他突然想起,每当他看着史书,感叹武帝伟业,又愤怒于前几年胡犯中原边境的嚣张之时,鬼婴都一旁格外安静地看着。
  谢瑁之沉默了,第一次,彻底正视了眼前这个因为自己,未生先亡的魂灵。
修仙卷之十五
第十五章
  道士念了声道号,对鬼婴道:“既如此,随贫道去罢。贫道知道一,可渡轮回。本身负国运,早些轮回去,的志向就能早些实现。”
  鬼婴说出那话后,自己也愣了那,愣了许久,脸上数十年未消的怨气竟然浅了一些,身形也长大了一些。听罢盛沐的话,那张稚嫩的脸上露出些不大相符的沉思之色,思考了许久,久到谢瑁之的酒都醒了许多。鬼婴最后点头时,忽然一笑,然后身形抽长,已是少年形貌。
  谢瑁之有些傻眼地看着这一幕,看着那个熟悉又陌生地少年向他走来。少年同他生得极像,却是眉宇间英气勃发,锋利异常。少年看了他一许,叹道:“恨。但是,也对不起。以后好好照顾爹娘。”少年像好兄弟一样虚空拍了拍他的肩。就向道士恭敬拜礼,同那个道士一起,消失了黄昏的小路上。
  占了他们的生,怎么知道他们原来会有怎样的生?
  谢瑁之看着两消失的地方,忽然又想起历史上一位着名的抗倭将领,据说他少年时也是个纨绔废柴。还有许多后来才成名的伟,年轻时也好不到哪去。
  占了他的躯体,有了他的记忆,就轻蔑地认为他是个废柴是个懦弱没用之。可是各有心,心非彼心,谁就能知道那个到底是怎样一个?
  谢瑁之呼出一口气,觉得心里清明许多,看向身后,鬼婴已经不了。他们互相折磨了这许多年,它一朝顿悟而去,他却还要面对明天。他洒然一笑,又是那位芝兰郎君,且带着微熏回家,迫不及待要去握一握母亲的手,看她惊喜的表情。自此后,不再远离亲。
  还有,恩,要认认真真,回去再祝福一次三娘嫁了一直以来真心敬慕她的裴五郎。
  话说盛沐带了少年北行,路上正遇上了欲寻之。
  屠夫模样的修者笑道:“小友,可帮了一大忙。”正是决意镇压中原武运的那屠夫。
  屠夫倒:“为寻镇压中原武运之道,遍游中原,都未遇其中十分重要的一。前些日子,才发现那早二十几年便命运突改,生而夭亡,却魂魄仍。正欲寻其魂魄转生中原,不意小友竟已带来了其。”
  盛沐笑道:“非也。赶巧罢。是去寻与有师徒之缘的,不料与有师徒之缘的那俗缘未断,尚有一世。便抛下他,先带这可惜可叹之过来,请为他转生,重续命格。”
  少年也机敏,忙拜屠夫。屠夫摆手:“先带走,但是入不入道,端看他如何抉择。”少年随屠夫而去。盛沐掐指算算,近来无事,便飘然修行去也。
  昔年拜入野云道门下,领悟心境之后,野云道猥琐地丢给她一半破旧册子。据野云道自个说,修道之,游历天下,遍经世事,悟道。然后边悟道还要边通灵。
  盛沐当时一怔,就问野云道何为通灵。野云道嘿嘿一笑,说就是按照这册子里面的练习。
  这册子里的修炼口诀,实则前面与后来盛沐知道的一些修仙界的基础修炼法门并无多大区别,同样是修炼灵气。然而令盛沐惊异的是:这册子里,很明确地要求修行者吞吐灵气。说,重“吞吐”。盛沐原先并不明白,直到她把好不容易聚进来的少的可怜如沙粒的灵气又送入空气里。等同于修仙者自散修为。
  反复吸入呼出,体内灵气半点不留。
  但是一瞬间,似乎她与那些灵气何为一体,同散入天地,玄妙之下,天地可见。她似乎就是天地之间冥冥的思想,瞧着一朵朵浮云飘过,她的灵冥便随手捻了一朵云作花。睁开眼一看,赫然云花手。
  盛沐一瞬间明悟:修炼的明意,于通过灵气反复吞吐的过程,与天地交流,体悟天地众生神意。如果像她一开始理解的那样:把自己的身子当作口袋,把灵气一股脑往里面塞。只有吞,没有吐。那么就是掠夺天地灵气,而不是交流。
  有取有还,方是交流与友好。所以修道者看起来个个都是凡,因为他们随时都处与天地的交流中,拿灵气来了,又还于天地。而修仙者个个看起来超凡脱俗,因为他们一个劲把灵力往自己的肚子里灌,不肯丝毫还于天地自然。
  最后,野云道一边蹲那兴致勃勃地拨弄着田野小花,一边道:“修仙者奇怪于为何越往下的时代灵气就越稀薄,越难修仙。贫道看来,那就是废话。灵气又不是无止尽的,一代代又都只拿不还,只进不出,多得了才奇怪。”
  盛沐仍旧有些奇怪:“既然如此,为何凡界的灵气也如此少?”
  野云道哈哈笑道:“且再坐定,吞吐灵气与天地交流!”
  过了一会,盛沐睁开眼,讶道:“这灵气虽少,竟然源源不断!”野云道笑道:“凡界灵气自天地蒸腾而生,入凡界众生之体,待其躯体故去,灵气复又再生。然而此种灵气过杂过少,修仙者无法忍受,等只是借助灵气与天地灵冥交流,与苍生意动,也不需太多太纯灵气。”
  接着野云道又提起了道者之道,各不相同。
  有些道者体悟世事,与天地神交,有感于雷电,故而得霹雳惩恶之道。有些则以自天地观苍生百态,悟于武道,愿镇乾坤。如此种种。
  还有些,本非道者,而是凡,最后却心通大道,得入道途。比如百年前的一官吏,恰逢中原大乱,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统治者不思抵抗,一路南逃。他的恩师几,更是助纣为虐,只顾自己的富贵,同外敌苟且。这官吏眼睁睁看着百姓被君王抛弃,异族的铁蹄下被屠杀,被剃发易服。官吏长叹一声,于是冒着被怒骂千古的后果,聚了一帮,除昏君,杀恩师,振朝堂,改政令,抚民众,提拔将领,历尽许多斗争,开始苦苦抵抗抵抗异族。
  朝野齐心,艰苦卓绝。最后花了十多年,终于将异族赶出中原。
  但是这个官吏始终没有自立为王。平定之后,残余的皇族伙同几个早就不满官吏的将领,密谋毒杀了当时为国操劳至积劳成疾,卧病于床的官吏。那皇族登基后以谋逆罪定名官吏,并纠结了一群腐儒,欲对其进行朱笔杀伐,使其万世恶名。
  但是天道心。黎民不言,心公道。
  官吏的死讯一传出。上至大夫公卿,下至贩夫走卒,无不悲痛欲绝。朝野哭嚎,举国上下,为了这么个叛逆,自发批麻戴孝。一片白色。即便是几个阴谋者,也明白众怒不可犯,无奈之下,只好默认了众以国礼葬官吏。
  官吏生时强硬于外,却父母心于内。厚德于民,天下受其泽。他为国操劳,一生未婚,家中也不过小康之家。
  百姓念其名,如念父母,家中遍设祭祀。民意通天,天地灵气被这冲天的族群意所裹携,道通天,使官吏死而英灵,化生文道,镇守华夏国运。是为“文帝”。
  盛沐最后听野云道叹:“等道者,虽求道,师法天地,却到底是凡之身。生于,得中原气运,族气运养育,天然便欠了族因果。”
  故而道者,不行之恶,自以凡居。
  如果自凡来,却因此便视凡为蝼蚁。那,叫做忘本。道者所不为也。
  野云道撸撸胡子,咨牙哼笑道:“忘本者,下下也。徒儿,这也是所需牢记一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