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天记(校对)第10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41/1125

  很强硬,而且直接。
  “既然这个世界注定是我们的,那你们为何不退?就一定要年轻人等吗?”
  “等的时间久了,我们也会变成像你们这样无趣的老人。”
  “那这个世界岂不是一直都是你们的世界?”
  不是陈长生,也不是唐三十六。
  说话的人是凌海之王。
  王之策看了他一眼,认出他是一位大主教。
  所谓国教巨头,根本不会被他放在眼里。
  但有件事情,落在他的眼里,便再难出去。
  凌海之王很年轻。
  国教巨头里,他是最年轻的那一个。
  唐三十六曾经这样说过。
  年轻就是正义。
  王之策想了想,说道:“有道理。”
  ……
  ……
  一辆马车向着离宫外驶去。
  有些变形的车轮,碾压着广场坚硬的青石板,摩擦声有些难听,看着更是寒酸。
  青石板上的血渍早就已经洗干净了。
  吴道子愤怒的喊叫声从车里不停地传出来。
  “我要杀了你们!”
  “你们这群王八犊子,居然敢如此对待老夫!”
  没有人回应吴道子的骂声。
  一个人都没有,早就已经清场。
  这是离宫表达的尊敬。
  凌海之王站在檐下,看着那辆渐远的马车,神情很平静。
  安华站在他的身边,想着今天自己做的事情,听着这些骂声,脸色有些苍白,神情有些无措。
  吴道子的愤怒来自于失败,更是因为,他在离宫里没有感受到尊敬。
  按照惯常的道理,无论胜负,像他这种辈份的老人,都应该受到尊敬。
  更何况,他代表着王之策。
  但没有。
  从陈长生到徐有容,从凌海之王到安华,再到外面的王破与莫雨,都没有表明这种态度。
  或者,这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结束。
  那个时代。
  吴道子很愤怒,更是失望,但王之策却很平静,甚至欣慰。
  因为他今天感受到了一种力量。
  一种曾经非常熟悉的、在大周建国之后却渐渐远去的力量。
  那种力量有些粗砺,容易令人不悦,没有规矩,却有着非常鲜活的生命力,非常动人。
  千年之前天下大乱,朝堂崩坏,魔族南下,民不聊生,路有白骨。
  然后,有野花盛开。
  周独夫、陈玄霸、陈界姓、商行舟、楚王、丁重山、李迷儿、秦重、雨宫、凌烟阁上那些人。
  还有他。
  当时他们都很年轻,但他们敬过谁?怕过谁?
  原来,那个时代没有结束。
  现在,还是那个时代。
  年轻人的时代。
第1120章
最是真情帝王家
  王之策离开了京都,不知道下一次从伽蓝古寺里出来会是什么时候。
  商行舟也回了洛阳,之后很多年都没有离开过长春观。
  在此之前,他在皇宫里与余人有过一番谈话。
  余人对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那天深夜圣女进宫,我什么都没有答应她。”
  那一夜,陈留王星夜兼程入洛阳。
  商行舟沉默不语,便到了今天。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中了徐有容的算计。
  徐有容借的是势,攻的是心。
  余人的意思很清楚——如果您真的对我起了疑心,可以事先问我一句。
  商行舟没有问,关于这一点,在天书陵里他对徐有容给出过理由。
  ——洛阳没有收到来自皇宫的信。
  很多天了,足够写一封情真意切的信,但是余人没有片言只语。
  余人比划道:“如果太宗皇帝还活着,他会怎么做?会不会主动写信?”
  从西宁镇旧庙甚至更小的时候,商行舟就开始教余人如何成为一位优秀的帝王。
  在商行舟看来、也是整个大陆公认的,史上最优秀的帝王当然就是太宗皇帝。
  他希望余人成为第二位太宗皇帝,那么自然要学习或者说模仿,事事如此,日日如此。
  在面对最复杂、艰难的选择时,余人设想太宗皇帝的行事可能,是很正常的事情。
  答案很明显。
  太宗皇帝绝对不可能主动给洛阳写信。
  “你做的不错。”
  商行舟看着余人说道,神情很欣慰。
  “但你做的还不够,太宗皇帝这时候应该表现的更为自责,甚至可能已经发出了一道罪己诏。”
  风雪早就已经停了,春意重回大地,皇宫广场被融雪打湿,远远看去,能够看到石缝里的那些新绿。
  余人看着渐要消失在暮色里的那道身影,想着先前的对话,心想自己远远不如祖父。
  他不如祖父的地方可能有很多,比如虚伪。
  比如,他没有办法解决商行舟与陈长生之间的问题。
  而且,师父终究还是老了。
  余人想着先前看到的商行舟鬓角的花白,情绪有些低落。
  林公公看着陛下的侧脸,忽然觉得有些伤感。
  从先帝年间进宫到现在,他已经垂垂老矣,见过了很多事情,却越来越不明白年轻一代的想法。
  无论是年轻的陛下还是年轻的教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41/11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