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天记(校对)第9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81/1125

  肖张被大周军方及天机阁的高手刺客们满天下追杀,最终被迫向北而去。据说双方在拥雪关发生了一场血战,随后他便消失在了雪原里,谁也不知道他现在是否还活着,如果还活着,又会在做什么。
  想着峡谷上的那道铁链、从天而降的霸道身影、那张被江风拂的呼呼作响的白纸,还有满城的茶香与那些舍生忘死的茶商,陈长生与唐三十六沉默了很长时间。
  “说些正事吧。”
  唐三十六不喜欢这种压抑的气氛,说道:“你什么时候把题给我?”
  陈长生很茫然,不明白他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唐三十六看了眼殿外,压低声音说道:“文试不用,就是武试。”
  陈长生怔了怔才明白过来,睁大眼睛说道:“你要我泄题?”
  看着他清澈明亮、没有杂质的眼眸,唐三十六觉得有些惭愧,然后莫名恼怒起来。
  “不要忘记你也是国教学院院长!为学生们谋些福利有什么不对?当年如果不是辛教士专门跑过来给我们泄题,就凭你这僵化死板的脑子能想到向徐有容借鹤过曲江?”
  如果是别的时候,陈长生或者会看着他很认真地问道:这就是老羞成怒吗?但今天他没有说话,因为他在这句话里听到了辛教士的名字,这让他再次想起那座飘满茶香的县城。
  陈长生走到窗边,望向殿外,沉默不语。
  辛教士死了,梅里砂大主教早就死了,教宗师叔也死了。
  这座离宫现在是属于他的,但这座离宫对他来说却是陌生的,因为他曾经熟悉的那些人不在了。
  现在的离宫有些冷清,但意志更加统一,只不过这样依然无法正面对抗大周朝廷。
  最关键的问题在于,他的师父商行舟在国教里的声望太高。
  如果真的到了开战那日,不说临阵叛逃,但至少会有三分之一的离宫教士会选择沉默或者退却。
  春意渐生,离宫石墙上的青藤渐渐露出翠绿诱人的模样。
  看着那些石墙,想着当年走进国教学院前的画面,陈长生有些感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从出生到进入国教学院的那一刻,他的一生都是由商行舟安排的。
  他对商行舟的情绪很复杂。
  相信商行舟对他亦如此。
  他本以为白帝城的事情可能是一个转机。
  既然默许自己回到京都,那么师徒之间无论是战还是和,总要有个说法。
  但谁能想到,商行舟却去了洛阳……
  您连见都不想见我一面吗?
  一声雁鸣,把陈长生从沉思中惊醒。
  翠嫩的青藤与湛蓝的天空上,划过几道艳红的影子。
  那是红雁传书。
  “出了什么事?”
  唐三十六走到他身边,看着那些分别落在京都各处的红雁,忽然生出些不安。
  没有过多长时间,户三十二走了过来,说道:“参加大朝试的人们到了。”
  听到这话,唐三十六心里的不安没有消解,反而更多。
  大朝试固然是盛事,但何至于让离宫与朝廷同时动用红雁紧急传讯。
  “究竟到的是谁?”
  “我这边收到的消息不是太完备。”
  户三十六看了陈长生一眼,继续说道:“应该到了不少人。”
  没有过多长时间,凌海之王从离宫外匆匆赶至,说道:“都到了。”
  冷酷高傲如他,说出这个三字时声音都有些微微颤抖。
  当然不是惊惧,而是兴奋。
  ……
  ……
  参加大朝试的学子们,从大陆各地赶到了京都,其中有很多都是来自南方。
  南方修行宗派众多,世家底蕴深厚,强者高手层出不穷,这些年来,随着离山剑宗与槐院的出现,在年轻一代修行者的培养上,更是远远地超过了以青藤诸院为代表的北方势力。但今年让京都震动的并不是南方学子带来的压力,而是因为他们的随行师长太多,而且名头太响亮!
  离山剑宗只有两名弟子参加大朝试,随行的却有十余人。这与当年苟寒食等人自行参加大朝试的淡散情景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更不要说这十余人里有苟寒食、关飞白、梁半湖、白菜这些声名赫赫的年轻剑道天才,至于其余人更是可怕,竟全部是聚星上境的剑堂长老!
  南溪斋只有一名弟子参加大朝试,但整座圣女峰的弟子都来了。
  数百名少女白裙飘飘,京都人都看傻了。
  还有慈涧寺首席,烈日宗新任宗主,三十余个南方宗派的高手先后入京。
  木柘家的老太太,吴家的家主,自三年前天书陵之变后,再次入京。
  在京外某处山中,有人还看到了秋山家的马车。
  凌海之王说的话非常准确。
  世人能够想起来的南方强者,除了离山剑宗掌门以及那些隐居多年的长老,都到了。
  没有人知道,有两位看不出来年龄的道姑悄然进入京都,住进了娄阳王的旧府。
  但人们知道,王破已经携刀而至。
  因为洛水上忽然出现了一道裂痕。
  皇宫外的那些青树一夜时间变黄,仿佛变成了银杏树。
第1068章
一切都是从白帝城开始的
  消息陆续传来,离宫不再像先前那般冷清,那些主教与执事们站在诸殿之间的广场上,低声议论着什么,等待着教宗或者大主教们的命令,神情各异。
  想必此时的朝廷会更加紧张,不知道那些王爷与大臣们这时候又在做些什么。
  南溪斋、离山、木柘家……同一天到达京都,当然是刻意为之。南北合流之后,朝廷对南方宗派世家的监视放松了很多,再加上有大朝试的掩护,竟没能提前获得消息。
  放眼大陆,谁有能力安排这样的大事?当然是徐有容,因为她是南方圣女,问题在于她究竟要做什么?是要用这堪称狂风暴雨的声势与画面来逼宫?道尊商行舟还能安静地呆在洛阳城里吗?
  想着这些事情,离宫里的教士们望向深处那座幽静的宫殿。
  唐三十六与凌海之王还有户三十二也在看着陈长生。
  陈长生没有说话,也没有任何表示,神情平静地走回殿里。
  凌海之王有些不明白,但明白了他的意思,转身向离宫外走去。
  唐三十六追进殿里问道:“你准备做什么?”
  陈长生说道:“我准备练剑。”
  唐三十六怔住了。
  今天的天空非常湛蓝,被相隔极近的檐角割开,看着就像是一道瓷片。
  叮咚清柔的流水声在幽静微暗的殿里显得非常清楚。
  石池里的清水荡着永远不会停止的波纹,水瓢静静地搁在旁边。
  那盆青叶已经回到了它曾经存在过很多年的地方,虽然少了一片叶子,但依然青翠喜人。
  陈长生没有进入青叶世界,而是走进殿深处一个安静的石室里。
  石室里没有任何器物,墙面与地面都是由灰石砌成,看着异常朴素,或者说简陋。
  地面上搁着一张蒲团,看着有些旧了。
  看着那张蒲团,唐三十六很自然地想起汶水祠堂里的那张,停下了脚步。
  陈长生坐到蒲团上,伸出右手。
  石室里没有风,他的袖口没有颤动,但指尖却颤动起来。
  啪的一声轻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81/11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