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汉(校对)第1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0/210

  “他们到底是不是男人,咋跟娘们似得胆小!”
  乱七八糟的痛骂炸响,一瞬间许多将士不自觉地将手中的弓弩重新放低。
  吕炎皱眉道:“有点不妙呀!匈奴人使得是怒敌之计,若是将士们被匈奴人激怒了,必然心浮气躁,长期如此,军心必散。大人,这可如何是好?”
  林斌原先以为是匈奴杂兵怕死不敢向前,他被吕炎这么一提醒,再看正处于暴走之中的麾下将士,眉头也深深皱了起来。他低吟一会,“谁会弹乐器?”
  “啊???”
  将领们脑袋瓜子上闪烁巨大无比的问号,他们正着急军心不稳呢,自家大人却还有兴致问谁会弹乐器?
  吕炎露出喜色,“炎愿为众将士献奏!”
  韩安国立刻侧目而视,暗想:“此对汉国有敌意之人却也是心思敏捷。”
  林斌含笑指着旁边的战鼓,“就击鼓为乐吧。”
  吕炎毫不相让,迈步就走,他抢似得从鼓手那里接过鼓棒,有节奏的敲击战鼓。
  “他敲的是什么?”
  “回护汉侯,乃是《庄暴见孟子》传于春秋战国,亦称《管龠之音》,本是奏于齐王听,其中有一典故,大人愿听否?”
  这些人里也就韩安国能答出来了。
  林斌现在哪有心思去听什么典故,他见鼓乐一奏,再有军官在旁安抚,五军的将士们渐渐停止咒骂,不刻又恢复静声待战状态,心下舒了口气:“以后谁在说胡虏不会使计,老子剁了他!”
第一百九十四章
没完没了
  “大人,进攻的匈奴人退了!”
  林斌有眼睛看,他抓紧拳头心里不断思考。自从双方的策略同时被识破,匈奴人在这里前前后后又拖了快一个月,这攻不攻、退不退,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完!
  “大人,是否暂时让布列箭阵的士卒坐地休息?”
  “不!传我军令:谁敢松懈,以军法处置!”
  现在时辰尚早,离天黑还有三个小时,战场瞬息万变,哪一方心生松懈之感,那也就离败亡也就不远了。
  “你亲自下去巡视,务必让将士们明白:防御战打的就是耐心,都给我稳着点!”
  吕炎还是第一次听见林斌发怒。他并没有马上离去,而是靠近了低声劝诫:“全军将士都在看着大人,请大人自重。”
  林斌深呼吸一口气释出笑容,还故意笑出声,让周遭的将士闻声为之侧目。他洪亮声道:“匈奴人想跟咱来阴的,咱们能让他阴么!”
  正堵着一口怒气无处发泄的将士听到主帅亲自开口说话了,他们扯着嗓子大吼“不能!”,这一声吼出去,心情似乎顺畅了许多。
  林斌迈步走向高处,站在那杆随风飘扬的战旗之下,他高高举起双臂,四周瞬间安静下来。
  “汉军的将士们!”
  震天一般的回应:“在!”
  “我告诉你们!当今局势下,是我军占据着河朔,站在了有利的那方,不是我们应该心急,应该心急的是做梦都想夺回河朔的匈奴人。匈奴人为什么这么扭扭捏捏就是不敢上来攻?因为他们怕我们,不敢与我们交战!你们应该以此为荣,因为你们只是简单的站在这里,匈奴人就吓得全身发抖,连上来一战的勇气都没有!”
  预料中的轰然大笑爆响,严阵以待的将士们可能无法了解战争真正的意义,他们需要的是主帅的鼓励,主帅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办。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匈奴人还会有更多的把戏,他们会咒骂、会叫阵,更加会使出卑劣不堪的手段来让你们发怒。袍泽们!咱们就牢牢钉在这里不动了,任他匈奴人喊破喉咙,咱当是看匈奴人在演一出丢人现眼的戏!”
  五军将领怎么不理解自家大人是在调节不稳的局势,想用风趣的话语稳定军心,所以有人就问了,“大人说的‘戏’是甚子啊?”
  “这戏啊,那是娘们在一个高台上蹦蹦跳跳,哦……大伙儿都瞧见过匈奴人的萨满跳大傩吗?我说的戏啊,和那些个萨满跳大傩时一样,任他是蹦啊跳啊就是摸不着咱们一根汗毛,只能干瞪眼看着,他要是敢上来,咱们就给他来这么一下子,他就得躺地上嗝屁着凉了。”
  林斌比完动作却是看见将士们在发呆,看来根本听不懂自个儿在说什么。
  “这嗝屁着凉就是死翘翘的意思。”
  一段近乎于风趣的说话,列阵而待的五军士卒看到了林斌出来的轻松,亦听明白了林斌想表达的意思,他们先前的怒意风吹而散,换而代之的是一种被主帅讲话吸引了的心态。
  林斌看到了想要的结果,他笑呵呵的表情不变:“我和大伙说件事。咱们守在这里绝对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为什么这么说呢?大伙都不笨,一猜就能才出来。”
  林斌渐渐不笑了,声音也是铿锵有力,“我在进入河朔时曾在军事会议上说:河朔是属于汉族的河朔!河朔是我们西进的基地!河朔——除非我许可,否则谁进来都得死!”
  那个‘死’字是用尽全身力气咆哮出来,在寂静的战争之上显得很大声也很有震撼力,至少那些听到咆哮的将士脸上轻松的表情一肃,感受到来自于自家主帅的杀意而挺直腰杆。
  吕炎‘噔噔噔——’地步上高台,抱拳带头高喊:“为王而战!杀尽入侵胡虏!”
  众将依照军衔而立,与众将士同时高喝而出,立时喊“杀”之声震天,霎时低落下去的士气重新变得高昂,然而这样还远远不够,林斌需要的是更加高昂的士气。
  林斌伸手握住战旗的木杆,他环视一圈,填上一勺子油,抽刀指天:“此战之后,奠定西进基地,攻下西域,开国立邦,本王将赐予有功将士富贵与荣耀!”
  很突然的一寂声,随即,像海浪波涛一般的欢呼炸响,将领与士卒疯狂地呼喝“为我王而战”的口号。他们早就在等待林斌喊出‘本王’这两个字,如今总算是听见了,怎能不叫他们激动?开国立邦意味的是他们不但可以得到荣华富贵,还将成为一国的开国功臣,是一件名留千史的大喜事。
  场中唯一感到错愕的当属韩安国、张骞、刘婧,他们对此可谓是尴尬万分,心里五味陈杂。
  林斌走下高台时,数万将士的欢呼声还在不断响彻。他看一眼远处毫无动静的匈奴营地,眉头下意识就是一皱,随后强制甩开怒气,笔挺地站在原地听着将士们在欢呼。
  ※※※
  匈奴这边,各部的部落王当然是听见了汉军那边的浩大欢呼声,这些部落王齐齐看向中行说。
  “怒敌之计失败,奴臣还有其它的计谋。”
  菰浑王一如既往的露出了不屑的表情,他靠过去几乎是抵着屠申王的肩,压低声音埋怨:“这个破烂军师,若非他从中作梗,军臣大单于岂会因为与各贵族攻略不同而闹得大匈奴离心离德。”
  屠申王倒是显得很开心,这仗啊,他以为是有越多的计谋越好,至少计谋一出他的军队就不用被派上去送死,转悠一圈一个没少的又回来,这还建立了战功,何乐不为之?
  中行说胸有成竹一般:“奴臣怒敌之计虽然未成,但也整得林斌够呛。奴臣观守城之汉军稍前已经做怒,奴臣坚决建议再行五天怒敌之策,林斌压得了一时却是无法长期压住手下的骄兵悍将。奴臣可以断定,不出五日林斌便压不住了,那时林斌只有一条路可选,那便是出来平野与我大匈奴交战!”
  稽善暗自计算浑邪王多少日后可以带兵到达广牧侧翼埋伏,十分恰巧的,按照他的计算浑邪部的骑兵正是五日左右的时间会到达,这让他小眼睛一眯,情不自禁点起头来。
  “王爷英明!”
  稽善一呆,有点没明白地看着中行说。
  “奴臣之所以说王爷英明,乃是因为王爷亦是看到了林斌的弱点。大匈奴与林斌麾下的汉军交战绝不可徒想一战而竞全功,只可慢慢来,先消耗掉林斌的耐心,使林斌出错,使那些不是汉军的汉军焦虑,再布奇计,比如奴臣先前讲的,利用汉国与林斌的矛盾,让汉国替大匈奴去厮杀。”
  稽善笑了,而且笑得十分猥亵:“军师说的对。”
  中行说笑问:“那王爷是同意奴臣的布策了?”
  稽善暗想“懒得管你想做什么,帮本王拖到五日后就好”,笑眯眯不住说:“同意,完全同意。”
  依稚斜亦是点头,至于那些个部落王也是各有心思,只要不派自己的部众去送死,可谓是一切好说。
  “如此奴臣之策便是定了。明儿该麻烦黑羊部和泽延部的勇士作势攻城,还是带足攻城器械到汉军阵前去绕一圈、站站脚,不进入汉军弓弩的射程,气死汉军。可有问题?”
  黑羊王和泽延王皆是四十开外的人了,他们部落小,士兵自然也就少,迟疑了一下,泽延王问:“就我们两部的勇士?”
  “当然不!除了你们,黑鸦平野来的人也要上去。我可是听说了,这黑鸦平野水草喂养出来的牛羊嗓子特大,人总不至于声音小吧?让他们一同前去,扯开嗓子骂,最好把林斌骂的不顾坚守,带人出来迎战,要知道大匈奴的精锐骑兵们,他们手里的弯刀、长矛很久没有见血了。”
  一顿唧唧歪歪,匈奴人的策略也就这么定了下来,而似乎是上天注定了那般,林斌收到了后方传来的急件,犹豫再三,考虑到匈奴人至少三天内不会发动太猛烈的进攻,将指挥权托付给甲贺后,带着吕炎、韩安国、张骞、刘婧,星夜赶回了虎泽……
第七卷
卷土重来
第一百九十五章
欺人太甚
  能够让蒙昭用到‘十万火急’这四个字,就说明事态真的十分严重。蒙昭在急件中写的清清楚楚,他率军击败休屠部和楼烦部后发现了新的军情,派出去的斥候穿越沙漠本意是想探索匈奴人的后续部队,没想斥候没找到匈奴军队的身影倒是发现炎沙(库布齐沙漠)后面驻满了羌族的军队,看样子是在进行穿越沙漠的准备,随时都可能穿越沙漠向朔方进发。
  五军主力被匈奴右贤王部、右谷蠡王庭部、等部拖住在了前线,匈奴人埋伏在暗地的伏兵也随时都会再一次跳出来,这下连羌族也要来了,这无疑是对兵力和物力都已经到了捉襟见窘的地步五军来个雪上加霜!
  林斌甚至来不及多想就让吕炎集结虎军,带着虎军以及汉国来人一起星夜赶回后方。驰骋赶路期间,林斌想了很多,认为自己之前树敌太多,现在是到了自食恶果的时候了。他没有自怨自哀的资格,只能硬撑着心理压力想出破解的方法,然而难、实在太难,唯有一直沉默不语。
  经过约两个半时辰的全速驰骋,林斌、韩安国、张骞、刘婧、等一千骑士率先抵达朔方城(首府),后面吕炎率领的三万虎军骑兵也将在天亮之前进入朔方地界。
  回到了河朔,林斌再没有闲情雅致去巡视部众,他甚至没有进入朔方城看望身怀六甲的燕子和一直都很疼爱的养女陵子,只是补充一下食物和水源又马不停蹄的加驰十五里赶到了渠搜黑旗军的驻军大营。
  凌晨时,林斌终于看见了黑旗军大营的轮廓,他们在黑旗军在外斥候的领路下进驻军营。
  安顿了其他人,林斌唯独领着韩安国直接往中军大帐走,林斌选择把局势透露一些给韩安国知道,两人一路交流,来到大帐前时蒙昭出账亲迎。没有任何客套的,一伙人进了中军大帐。
  林斌坐在首位,翻看蒙昭斥候传回来的军报,初步判断羌族至少动员了五万骑兵,这些骑兵皆是从‘凉地(也就是以后的凉州)’赶来,他们渡过乌水(黄河支流)、穿越汉国北地郡、行军四百余里,可谓是翻山过河、历尽千辛万苦方才到达河朔南面的金连盐泽附近进行驻扎。
  “这……羌族人不是匈奴人邀请过来的吧?”
  蒙昭据实作答:“若斥候刺探无误,羌族乃是历经两月有余才抵达河朔。那时大人尚在西河石堰……哦,不!那时大人或是在雁门郡或是在代郡,以此推测羌族事先并不知晓大人会进军河朔,匈奴人当时也并不知晓大人会率军前来攻伐,所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0/2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