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汉(校对)第1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0/210

  天空仍然是乌云密布,轰鸣的雷电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天上却不漂下一点雨滴,仿佛是在酝酿着,等待两个民族交战过后用浩大的雨势洗刷痕迹?
  “驾——”
  学自汉军,五军中的传信骑士会在背后插着三面小型旌旗,名称没有更动,依然是叫‘鸿翎急使’,他快马奔驰,不断寻问“王何在?”,有点指出了林斌所在的位置,他高喊“让路”,马鞭不断抽打马屁股,一幅十万火急的架势。
  “报——”
  人未到声先至,鸿翎急使没有跳下战马,他抱拳高喊:“狼军统领急报:右贤王部攻势太猛,我军损耗箭矢甚重,所余箭矢只够防御三昼夜。”
  样貌平凡的中年人半眯的眼睛干脆闭上,看似无意,呢喃自语:“稽善如此强攻乃为伊稚斜造势尔。强攻之势死伤必重,兵法云‘攻城之道乃在士气’,久攻两日不下士气必损。常言道‘事不过三’,攻城亦是如此,再有一日稽善便要止戈了。”
  林斌讶异目视中年人,这个中年人在两天前突然求见,来了也不通报姓名,只说自己从上党而来。林斌原先不想管,以为是一个寻找同乡的文士,毕竟林斌对外宣称自己是上党人。客套的交谈之余,送上好酒好菜招待,林斌则是继续研究地图,不料中年人却是扫视一遍地图就说出整个战略部署,虽然没有全说中却是说出了个大概,这引起了林斌的警觉,当下就让亲兵锁拿起来。中年人在斧钺及体;刀剑加身的情况下却是镇定如常,引起了林斌的好奇,看过电视的林斌猜测应该是一个什么‘君择臣;臣亦择君’的游戏,想想还是留在身边,说不定会起到什么作用也不一定。
  现在,林斌当然听见中年人声音颇大的‘喃喃自语’,按照林斌的判断的确是像中年人说的那样,右贤王部远道而来,经历第一条防线的苦战,到第二条防线又马上强攻,无论从精神或是体力上来下定论,右贤王部强攻不会超过三天就需要马上进行休整,不然很可能引起兵变,这也是冷兵器战争的定律。
  从另一方面来讲,中年不了解陈汐当然会以为陈汐是想要撤退,林斌却是知道陈汐派鸿翎急使汇报想干什么。林斌可以料定是陈汐的功业心在作祟,陈汐不想一直被动固守,什么箭矢不足、将士躁动不安,那全部都是幌子!陈汐是想派骑军出去与右贤王部阵战!
  “告诉陈汐:守住!一步也不能离开防御工事。如果擅自派兵出战,我亲自砍了他的脑袋!”
  鸿翎急使很明显的一愣,随后抱拳应“喏!”,重复一遍军令,调转马头离去。
  人才不够,这是林斌现有的感觉。偌大的部族,里面全部是武勇之辈,林斌本人虽然懂得一些阵战之法,但也还没有聪明到可以一想就想出一个与敌交战的战略,哪次不是费劲苦心、经过数日不眠、脑汁都快用光了才想出的法子?如果现在有镜子,林斌摘掉头盔后绝对会看见原本全数乌黑的头发增添了无数白丝,那都是给现状逼出来的。
  人没有做不到的,只有不想做,生死存亡的压力下,就是白痴也会动脑筋思考应该怎么样才能活下去……
  “离五原还有多少距离?”
  “王!尚有二十里!”
  林斌看向不断驰骋而过的麾下骑士,这些将士已经在尽力赶路,想要命令再提速不是不行,但是到了五原战马的体力也被消耗光了,那时还怎么去作战?
  ‘轰——轰——轰——’
  一阵急促的雷响,天际乌云翻滚,一闪而过的强烈电光再次炸闪,随即又是一阵雷声。
  “要下雨了。”
  话声刚落,天空抛洒下泠泠大雨,雨势甚急,雨点砸在甲胄发出了‘叮叮当当’的声响。
  林斌下意识看向北边,那里浓烟仍然密布,但是可以想象再过不久鄂沙河床上的木筏就将被雨浇灭,那时南岸所发生的一切就像被伊稚斜发现,如果伊稚斜察觉南岸只有三万豹军,了解战局的发展,不知道会是选择撤军还是强渡?
  多想无用,林斌一开始就是在进行赌博,他赌对伊稚斜会选择在凌晨渡河,不在意再赌一次,就赌伊稚斜会选择撤军,而且撤军的方向绝对会是五原!
  由于突降大雨,一万神策军、一万汉军经过大约一个半小时的行军才到鄂沙河床西北方向的五原平野。
  磅礴的雨势下,战马嘶啸、人声沸腾,两万大军没有任何停顿就开始在军令下排兵布阵,一万汉军被安排在正中,神策军分为两部在左右两翼列阵。阵势一成,将士们在大雨中掏出食物进食,渴了就昂头朝天,自有老天赐下雨水解渴。
  “派出斥候警戒!”
  数十名斥候吃到一半突得军令,他们重新包好黏糊糊的食物,策马而出,不刻驰骋出可及的视野。
  漫长的等待最是愁人,草原的天气又十分怪异,雨可以是刚刚大得想把整个世界淹没,不一会却是停了下来,反反复复的下个没完,更是给人增添了一份不耐烦。
  大约一个小时的等待,林斌看见原先派出去的斥候奔驰而回,他精神一振不自觉握紧了拳头,渴望斥候回报“敌军将至”的消息。
  斥候来报:前方十里处发现几股敌军,由于匈奴人没有战旗无法判断是右谷蠡王庭部的军队还是浑邪部的军队。再过两刻钟就会到达这里。
  那个中年人突然在马背上作鞠:“贺喜大王,胡虏残兵前驱已到,大军离此不远矣!”
  果然如中年人说的那样,那几股匈奴人是鄂沙方向来的匈奴骑兵,这些匈奴人发现前方有军队拦住去路的时候想调转方向逃,依此推测甲贺和吕炎在前方是出色的完成了任务,既然败兵的前驱到了,伊稚斜的本部也就离这里不远了!
  先行败退的匈奴残兵原地转悠了数圈后发现逃往西边的路上到处都有汉军的骑兵,他们深夜被袭惊恐的心情还没有平静下来,深怕这又是汉军布下的陷阱,人的天性使得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全部集结在一起龟缩不动。
  “那该是匈奴浑邪部的残兵。”林斌说完看向韩安国,微笑道:“只有几千人,汉军不难驱逐吧?”
  韩安国发怵:“啊?匈奴主力未至,为何派兵上前交战,此不合兵战之法!”
  中年人笑道:“错矣,大王乃想空出战场迎接主客。若在下料想无错,大王麾下的吕统领该是已经率军迂回于左翼,甲统领亦率军赶来此处。合击之势既然已成,无空地如何交战?”
  林斌双眼一眯,他布下的战策被中年人猜得差不多,先前拦截只为五原平野的这一战,只要解决了伊稚斜,不求杀掉伊稚斜,只是击溃,快速调转方向支援广牧守军,击败右贤王等部,这场战争也算是暂时落下帷幕……
  “赶快来吧!收拾完你(伊稚斜),再收拾稽善,那时候也该转战东北了。”
第二百零五章
匈奴人的耻辱日
  韩安国无法之下只有同意派军上前驱逐匈奴残兵,他招来四名假都尉,严令只是驱逐无需拼力死战。假都尉自然是听命,但是汉军骑兵个个早就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痛杀胡虏,四千汉军在四名假都尉的率领下脱离本阵,他们并没有马上策马加速,而是在军官的约束下按照训练时那样摆开阵型。
  四千汉军装备精良,骑士们在军官的鼓动下热血沸腾,抽出战剑、竖平长矛,他们通红着眼睛高举兵器挥舞。
  数百军官齐声吼叫:“汉军!”
  充满战意的汉军将士们将兵器前指,他们下意识看向列在旁边的神策军,看到了无数双不屑的眼神,忍不住呼吸一顿,随后吸气,像是要发泄一直以来被瞧不起的愤怒,他们张口咆哮:“威武!!!”
  一双双不屑的眼神虽然没有改变,但是里面却多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神策军里面的高级将领、中级军官是喊着“汉军威武”一路尸山血海杀过来,他们无数次在林斌的带动下咆哮和挥刀,喊出的就是这句战号!
  林斌微笑对韩安国说:“他们现在还配不上喊这一句战号。”
  韩安国的战意被林斌一句话浇熄,他表情错愕:“为……为何?”
  林斌还是在笑,那笑容里满是回忆。他在想,汉国的军队或许还有些青涩,但是这个国度从不缺少热血男儿,是那些男儿无数次高喊战号用手里的战刀拼杀出属于一个国家的自信,让外人喊这个国度英勇的男人们叫男子汉、汉子!
  在另一个强盛的朝代,远在中亚附近的国家迎接唐朝使者的时候还是称呼为汉使,只因中亚诸国牢牢记住一个叫陈汤的人……
  汉元帝时期:
  强大的罗马帝国在统一了地中海沿岸后,为了掠夺东方的财富和主导丝绸之路的贸易主导权,于是挥军东征。在黑海边击败了中东强国安息帝国的军队,直逼康居国(估计在现在的阿富汗地区),康居王大惊失色,连忙向汉朝驻西域都护府求援,就在此时匈奴帝国也开始再一次侵入西域地界,而汉朝在西域驻军才两千人,西域形势一时间危如累卵……
  汉朝西域都护在一日之内连连派出数百名鸿翎急使向长安请求援兵……
  消息传到长安,满朝震动,经过商议决定出兵远征西域,但在将领选派上朝臣们起了争议,当时尚算开明的汉元帝力排众意,破格提拔尚在狱中的草莽英雄——陈汤。
  汉元帝封陈汤为征西大将军,由他挑选了两万精锐的骑兵,再加他在狱中结识的一些奇人异士,择吉日率军远征。
  西域各个小国闻听大汉出兵,也纷纷派兵参加,使陈汤率领的军队增加至十万人,于是在遥远的西域大地上,一场冷兵器时代的世界大战拉开了序幕……
  交战双方的一方是统一了地中海盛极一时的罗马帝国和骁勇善战横扫草原的匈奴骑兵;另一方是正值盛世的大汉帝国率领的东方联军。
  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四个国家都参加了这次战争:汉帝国、罗马帝国、匈奴帝国、安息帝国……
  在帕米尔高原上,东西方两个最伟大的国家:大汉帝国和罗马帝国开始了一场生死角逐,陈汤以西域诸小国的军队为诱饵,以那些奇人异士为先锋,用大汉精锐的骑兵一举击溃了曾经横扫欧洲无坚不摧的罗马军队龟壳方阵。
  在溃败中的罗马元帅愤恨的诅咒道:“该死的中国人,该死的中国人!”(罗马本纪,也就是国家发展史里面有记载)
  而不知道罗马军队已经溃败的匈奴骑兵依然大摇大摆的侵入了西域,匈奴单于不知道的是等待他的是一支气势如虹的联军。
  这两个千百年的宿敌:华夏民族和匈奴游牧民族,在遥远的他乡开始了一次强强对战。陈汤以无比的勇气迎战纵横草原的匈奴军队,以骑兵对骑兵,以勇气对勇气,以鲜血对鲜血……狭路相逢勇者胜,单于怎么也没想到他会在曾经被他征服过的土地上被打败,甚至被当场斩下了首级……
  这一次战争,进一步巩固了汉朝在西域的权威,确保了在丝路贸易中的主导地位,也开创了西域的新纪元。
  胜利后的陈汤向汉朝天子上书汇报,连同书信一起带到长安的是匈奴单于的首级,在他的书信里写下了一句注定要流传千古的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天气精明,陷陈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县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这是西汉名将陈汤递给汉帝的上疏,随同上疏一同递向长安的是北匈奴郅支单于的首级……
  林斌得承认,他再一次在战场上走神了。他回过神来时,四千汉军早已经冲杀上去与匈奴残兵战成一团,汉军不知道骑战打的是机动性,一股脑冲杀进去后大多数竟是下马与匈奴人捉对厮杀起来。尽管战术十分幼稚,但是林斌看到那一张张锥嫩的脸上狰狞着砍杀匈奴人时,他的心好像被什么东西触动了?
  “犯……犯强汉者……”林斌眼睛眨动了一下,他看见一名汉军身上中刀却是不顾一切的抓住敌人的刀刃,任是手指被切断,鲜血淋淋,他还是抱住了匈奴人让袍泽有机会劈下战刀,敌人死了,那名中刀的汉军也没有再一次站起来,“诛杀?”
  神策军骑士们的眼神里不屑慢慢淡去,他们换上的是专注观。神策军眼中的汉军搏杀技巧很笨拙,常常挥动兵器的角度不对,也不懂得该保护自己的要害,用一次轻伤去换一击杀死敌人的契机,但是不能否认一点,无论汉军是怎么不懂搏杀、不会配合,汉军是真的在拼死作战,不是一群只会喊喊口号的——懦夫。
  “这片土地孕育出来的男人不是天生的懦夫,那是什么使得几百年、几千年过去了,这片土地上的男人不再热血,显得有些胆小怕事?真的是……儒学吗?”
  一败再败的匈奴残兵在汉军没有战术、没有章法的悍勇冲击下崩溃了,匈奴人再一次分成级小股想要逃,他们撞上的是早已经严阵以待的神策军游骑兵,几波箭雨射出去之后,精神早已经崩溃的匈奴残兵选择的是投降。
  林斌脸色一肃,非常认真的看着韩安国:“现在起,得胜归来的汉军可以喊那句战号。”
  韩安国一如既往的发愣,他哭丧着脸看着那些兴高采烈,但却不足三千人的汉军骑士,“这……这句战号的代价……很大……”
  林斌眼瞳突然一缩,前方一条黑线不断在地平线上移动,那是伊稚斜的本部来了!
  “战争就是死亡,想要呼喊,首先要保证自己还活着。一支军队没有经历血战,他们永远只是一群被训练的很好的孩子。”
  韩安国眼睁睁地看着林斌命人将投降的匈奴人押解着跪成一排,迷迷糊糊地同意林斌的话让三千余没见过血的汉军士卒持剑站在战俘的身后,他实在是怕了林斌,连问一句“这是要做什么”都不敢,只知道林斌说什么就做什么。
  “看见了么?那些上过战场厮杀和没上过战场厮杀的士卒有什么两样?”
  韩安国看见了,有厮杀经验的汉军士卒脸色虽然有些苍白,但是却有着其他士卒所没有的自信。
  远处的匈奴军队军容有些狼狈,他们明显看见有汉军早在这里严阵以待,整支军队霍地一停,战马啸声、惊恐的呼喊乱成一团。
  吕炎在完成袭击任务后放火烧掉了许多营寨,间接断掉了右谷蠡王庭部和浑邪部残兵的后路,这就是那些匈奴骑兵为什么狼狈不堪,且这么晚来的原因。
  伊稚斜的一万狼骑只挡住三万豹军大约一个时辰就全部死在箭阵下,而恰巧伊稚斜等人看见的正是豹军发射的最后一波箭阵。伊稚斜做出了判断:对岸有汉军箭阵,想要再一次渡河根本就不可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0/2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