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汉(校对)第1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7/210

  林鹰怔怔地看着自家君上,他不知道林斌心急辽东战事想要快点解除这边的威胁赶回去,他只当林斌浑不在意匈奴骑兵,自请道:“卑下去安排斥候远远监视敌军动向?”
  林斌心有杂事没有像往常宽慰几句,而是抬手摆了摆又重新走到地图前面专注看起来。
  草原不比内地,草原作战很难去设计埋伏,打仗靠的就是正面的对冲,如此一来对军队的限制十分大,一定要有一支能够在正面战场与敌争锋的骑军,没有一支堪当重任的骑兵做什么都是空话。
  这一次林斌亲率的是骑战战力最强的神策军,正面硬战该是没有多大的问题,唯一需要注意的是随军作战的附属军队能不能挡住匈奴游骑的左右两翼,如果两翼不能抗住压力正面打得再好也不能快速击败匈奴军队。
  乌穆草原的面积其实不大,但是它的战略地位却是很重要。
  乌穆草原北靠弓卢水(克鲁伦河),弓卢水离匈奴的老营狼居胥山只有差不多两百里,与之从狼居胥山向西进军不同,狼居胥山向东南一路都是草原,期间也只有少数的几座山,军臣单于西征失败后没有退到汉国边境的临时王庭,而是带着主力回到狼居胥山休整,目前狼居胥山至少有十万骑兵,也就是说如果军臣单于记仇的话,他随时可以起兵十万从狼居胥山出发,远击新到辽地的林斌。
  显然,从乌穆草原北边的风平浪静来判断,军臣单于这一次并没有出兵,出兵的该是浚稽山方面的匈奴人。
  如果林斌猜得没错,卫氏朝鲜的卫蒙不被匈奴军臣单于看在眼里,军臣单于正忙于养精蓄锐打算再次西征。浚稽山一直都是匈奴的传统势力范围,由于浚稽山和河朔靠得太近,浚稽山的大小十余个部落名义上是受右贤王稽善管辖,实际上呢,浚稽山是被左右大且渠掌握在手里。
  “难道是右贤王稽善控制住了浚稽山的部落,得到浚稽山的控制权?”
  林斌还是没有明白,他可是十分清楚匈奴内部的斗争十分残酷,没有实力的话谁管你是什么贤王,根本不会听从号令。再则……左贤王不是一直盘踞在乔巴山吗?且东部是左贤王赛音达的管辖范围,要出兵也应该是左贤王出兵才对。
  说起来十分奇怪和不可思议,匈奴左贤王一直都是管理东部,他是军臣单于镇守东部如鲜卑、乌桓、等部族的贤王,但是赛音达这个人似乎不喜欢管事,老是窝在乔巴山也不知道是在干什么事情,每年也只是派出手底下的都尉收取贡税,自去年鲜卑和乌桓遭受重创后干脆也不派人征收贡税了,一直对东部发生的事情不闻不问。
  现在林斌盘踞了辽地等于是侵占了左贤王的领地,赛音达还是没有任何作为,犹自带着他的五万骑兵窝在乔巴山,偶尔率领军队到更北方的地方打打猎,抢几个浑身体白的女人骑,欺负欺负白种人部落,其它时间一如既往地窝在乔巴山享受,让人实在不明白这个左贤王是不是一个酒囊饭袋。
  林斌似乎记得攻打鲜卑的陈汐说起一件事情,陈汐说鲜卑战败后举族迁移,好像是逃到乔巴山附近请求左贤王庇护,残存的十余万鲜卑人砸进了乔巴山一声不吭的被左贤王一股脑吞了进去。既然左贤王有那么高明的手段一举吞了十余万鲜卑人,这足以证明左贤王绝对不是一个酒囊饭袋,那么左贤王是在打什么主意?
  林斌这方面没有匈奴的全境图,他不知道乔巴山和匈奴单于王庭的姑衍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东,战国时期秦八岭之一)只是相隔几百里,是匈奴强大部落离匈奴单于王庭最近的栖息地,左贤王死活歹活的盘踞乔巴山不离开显然是想要干点什么事。
  林斌苦等好等,接连等了两天那支从西面来的匈奴军队竟是只走了十余里,这速度比乌龟爬得还慢。他为了战局考虑一直占据乌穆草原少有的几个高地没有主动出击,多次派斥候冒险靠近了查探得出一个纳闷的结论,领兵的不是什么贤王,而是东西浚稽山的部落王,总兵力也只有五万余。
  “他们想干什么?把我们的主力拖在这里等其它方向的援军?”
  刚从汉国边境赶来的霜呐呐道:“哪里还有什么援军啊?右贤王稽善自广牧一战元气大伤死死窝在高阙,右贤王赛音达又出兵欺负北边的白种人部落去了,屁的援军!照我想,他们该不会是被我们的十二万大军吓得不敢前进了吧?”
  韩安建议:“要不我们主动杀过去试探一下?”
  林斌想想也没有其它好办法,现在时间对谁都有利唯独对汉部不利,同意韩安的建议,让韩安和霜各率本部去试探。
  这韩安和霜刚出中军大帐,前脚一走霜却是又跑了回来,他从怀里掏出一个密盒有点不好意思:“嘿嘿!刚刚把这东西忘了……”说完一抱拳转身离去。
  林斌苦笑摇头,他的几个刎颈袍泽也就霜这小子能干出这种事。他拆开密盒拧起木板一瞧,双眼的眼瞳很明显地收缩了一下……
  “刘安等王一个月前反了?刘彻拜窦婴为大将军,率三十万步、骑、车平叛?”
第二百六十一章
平分汉国……?
  丝毫不用掩饰,林斌看到汉国爆发内战的时候情绪复杂到了极点,汉国十余年前爆发的‘七王之乱’虽然只有三个月,但是那场内战间接或者直接死亡的人口也将近十万,如果不是景皇帝利用手中的优势快速平息叛乱,如果那场内战不是只有三个月死亡的人口还不知几多。
  当然,林斌并没有什么杞人忧天的想法,他只是潜意识的不希望中原死太多人,影响到接下来的融合政策。一直以来的错误还在延续,他是军人不是政客,想法新颖却是有些时候显得天真。
  林斌一直以来的想法都是尽量牵制汉国内部的两个势力,让他们僵持下去,这么做的原因只是简单地想拖住汉国,赢取自己发展的时间,很坦白的讲这个动机从一开始就不好。他没有考虑过汉国的淮南王和天子双方积压久了爆发起来是不是会更猛烈,内战起来会有什么影响。
  现在淮南王、庐江王、衡山王明目张胆的举旗造反,虽说是被汉国中央政权的步步紧逼之下才造反,但他们还是反了,反的是那么的彻底,直接告示天下:天子不仁,欲以腹议之罪强加淮南、衡山、庐江三王,行灭国杀叔之举;天子不孝,窦皇太后身体安康尚在,天子假传窦皇太后薨逝消息,是为大不孝,有逆道德……
  刘安做的比谁都狠,他还将天子执政后的行为编册成书,大谈天子品行,连林斌也被拿出来做文章。
  淮南王、庐江王、衡山王同时向天下各郡县发去文告,除了大谈天子不仁、不孝之外还谈起了天子的不义之举。
  所谓不义之举便是拿天子刘彻对待有功之臣的行为大加抨击,其中大篇章的描述林斌在北疆的过往,言道林斌有功而不得赏;救驾公主而被诬陷;于国有大功而遭嫉恨;于民有功而被贬斥。大行名为林斌不平之事,实则扰乱军心民心之实,意图将天子塑造成一个不孝、不仁、不义的不道德之人。
  任谁似乎都可以想象出来,在一个十分在意道德品行的大环境里,一旦某人成了违反道德的人,他还是一国之天子,民众会怎么想,门阀会怎么看……最重要的是各诸侯王国会怎么想,是不是从淮南、庐江、衡山三王身上看到自己的下场。
  林斌的事迹在汉国广为传播引发了地方政权对中央政权的不信任态度,其中以纯粹的武将最为严重。边关守将对林斌的事迹耳熟能详,他们当然清楚林斌在过去的两年里都做了一些什么,曾经不止一次的郁闷门阀世家害国,他们不敢埋怨天子处事不公怠慢了功臣,以致一名原本应该在汉国发光发热的璀璨将星走上独立的道路。
  中原大地的忠君早已经深入人心,但是无可否认谁都有一些小心思,拿大世家门阀为例,他们在乎自己的利益多于在乎国家的利益,看到中原又将起动荡不得不为自己多想想,这又引发了日后的几股效应,战争一旦爆发,会发生些什么事谁都无法意料。
  目前淮南一系和中央政权的交战区发生了许多事情,值得关注的便是门阀世家被迫暂时迁出交战区,大世家门阀自然从容不迫,小世家显得紧张十足。他们无一例外的觉得中原又要大乱,每一个人都在思考何去何从,其中不乏被辽地政策吸引想要迁移辽地的人存在,其中又以寒门子弟想要奔走辽地避难的人最多。
  刘安拿林斌做文章本也不是什么好意,他直接点了一把火烧烤两人,那两个人一个是天子刘彻、另一个自然是当事者林斌。刘安似乎算定林斌不会出来驳斥,他似乎更加肯定天子刘彻会非常恼怒懒得辩解。
  如此一来可谓是一举得多利,刘安不但拉拢了林斌,做出一副为林斌讨不平的姿态,很可能会让林斌对淮南一系产生好感,最为重要的是还铺垫那支远在塞外的强大军队挥军南下的道路。
  汉国民众对林斌没有恶感,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和中央政权的有意引导,林斌在汉国民众心里已经慢慢形成一种观念:林斌已经成了外族人,他不再是同族了。
  华夏大地炎黄子孙对种族虽然还没有明显的概念,但是他们已经形成同乡、同城、同地的亲疏辨识,从某些方面来讲,人们潜意识的行为总是很能影响到人的判断,刘安要扭转汉国民众的观念,不但要扭转还要引导,他清楚的知道以淮南、衡山、庐江这三个诸侯国是绝对没有办法击败中央政权,便是防守也肯定十分吃力。
  刘安这么做十分正确,但是他没有想过这么做是不是会引狼入室,他现在只想与逼人太甚的天子决一死战,进行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残酷对决。
  或许有些人真的没有想过一些严重的问题,比如大世家门阀的转向会引发什么后果,刘安的举动无疑让长安的大世家、大门阀、大豪门走到对立面,这可能也是中央政权为什么放任刘安为林斌造势的原因之一?
  准备太仓猝,时间又太紧迫,刘安只剩下一个方法,那便是让局势变得更为混乱,给中央政权竖立更多的敌人,无疑……远在辽东的林斌十分让中央政权头疼,如果能将林斌拉上淮南这辆战车、又或者让汉国以为林斌即将跳上淮南这辆战车,中央政权必然会分心,他就有机会战胜中央政权走上那座至高无上的权力座椅。
  刘安本来就蓄谋已久,一直都在等待时机,当他听到汉国派去辽东的李广当街行刺时,再听到靖公主被劫失踪后,他知道时机成熟了,发动了以上描述的舆论战。
  民愚而好治,使其不争。有汉以来大兴无为而治,民风淳朴、民不知事,舆论被当成了利器,尖锐的矛戈直指天子品行道德时,除开中央政权直接管辖的有限几个郡县,各诸侯王国的民众在有凭有据的舆论下也渐渐疏离中央政权。
  刘安在最有利的时机、最合适的地点高举反旗,联合庐江、衡山两王对中央政权发动了挑战,竟是接连攻下几座中央政权掌控的城池使得军心士气高涨,他知道会这么顺利要感谢谁,无疑应该感谢前些日子挥军南下攻取渔阳郡和右北平郡的林斌!
  从某些渠道刘安查出一些很有大用的情报,比如中央政权虽然对林斌攻取渔阳郡和右北平郡又把两个郡奉还的事情隐而不发,但是暗地里却是在进行战争准备,中央政权抽调了一部份兵力囤兵在上谷郡的广阳。他已经派人紧急赶往辽地,准备把那个情报加油添醋的描述出去,按照大部份人的想法,林斌知道汉国暗地里在准备战争一定会选择与淮南一系合作,再则使者还带去了一块大大的香饼……
  ……
  “匈奴来逛一圈又回去了,对卫氏朝鲜的战争也决定以稳重推进的战策。现在……我想让大伙都说说,这个刘安邀请我军南下平分汉国,这件事情大家怎么看?”
  匈奴看到林斌亲率神策军就撤军是谁都没有想到的结果,他们嘲笑匈奴人胆小的同时也接到了西林的战报,由于吕炎重病攻卫氏朝鲜的南路军团被迫停止,甲贺的北路军团在辽阳的战事也因为卫氏朝鲜的增兵举措不得不避其锋芒。
  南、北路两路大军同时受挫又因为地形的关系攻取卫氏朝鲜的战略意图失败,考虑到卫氏朝鲜城多、地势复杂,快速攻取因为卫氏朝鲜反应过来已经不可能,加上卫氏朝鲜的卫蒙公开汉国公主在王俭城‘做客’的消息,虽然知道让卫氏朝鲜缓过气来威胁更大,但是大部份参谋和将领还是建议缓而图之的策略。
  似乎双方都觉得时间对自己有利?又或是因为意外频发让双方觉得应该重新部署?不管怎么样林斌考虑再三之后还是同意了部下的建议,决定暂缓进攻卫氏朝鲜的军事行动,看看卫蒙想干什么。
  林斌已经见了淮南一系派来的使者,那个淮南王刘安派来的使者是淮南的八公之一苏非。
  林斌与苏非密谈了两天,基本知道刘安邀请联盟开出来的条件,他从乌穆赶回西林后的第一时间就是招集相关的重要部下商讨。
  老实说刘安开出来的条件很有诚意也很有份量,单单是平分汉国这一项就让汉部的几名实权人物感到心动,因为汉国的主力都在淮南一带,如果汉部真的南下攻取汉国北部的几个郡县能挡住如虎如狼的汉部军队的汉军还真没有。
  包括韩安国在内的几名重臣站起来,他们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让林斌觉得奇怪的是韩安国竟然力主南下,倒是郑元还有那个叫子泊的一干文臣力劝不要南下缠合浑水。
  武将问:“大好时机,为何不南下?”
  文臣反问:“民生艰难,体系混乱,如何南下!”
  林斌也不说话,他就是那么静静地坐着,谁也不清楚他到底在想什么……
第二百六十二章
一子定棋
  热烈的探讨仍然在继续……
  武将好战,大部份高级将领又大多出自汉国,他们有一个十分奇怪的观念,认为有时机的话攻取汉国,行那高祖夺国之事,攻下汉国改变王朝归属,那么他们不管以前被谁怎么评价,等待窃取刘氏皇权的政权后,他们就是中原的主人!
  文臣之中也有人支持挥军南下,但是大部份文臣都认为目前汉部的民生太过艰难,不说能不能南下,既是南下能不能打一场持久战都还是未知数。他们坚定认为只有汉部的民生问题被解决,民众安定下来有一套稳定的体系才是进军的最好时机,那时不但后勤有保障,便是内部稳定也有利于军队在外征伐。
  “我主南下并非无因,此时刘安反叛,汉国主力皆在淮南、九江一带,北疆之汉军数量极少,虽是长期戍边之戍卒却是无良将率领。再则,吕统领两月前率十万新编之军轻易攻下渔阳郡、右北平郡,照此番看来北疆之汉军战力不足为虑。此时我军若拿下渔阳郡和右北平郡作为前进据点轻而易举,有渔阳郡和右北平郡作为据点何愁上谷郡拿不下?”
  “末将赞同韩总长的话!汉国多次趁我部势危欺凌我部,若非君上多谋善查,前次河朔之战不知该如何收场?末将窃以为刘安造反是我军挥军南下的大好时机!若不想太逼近汉都长安,拿下上谷郡和渤海郡再攻下中山国、河间国、真定国、信都郡也便是了,如此一来……”
  “没错!汉国多次欺凌我等,若非君上仁厚不愿计较早就踏平汉国!此时乃我汉部吞下汉国北疆之大好时机!此次一连吞下数郡不但报了仇,还将汉国四郡、三国纳入汉部版图,如此定然大显君上武功!”
  一片赞同南下作战的声音,他们说的雄心万丈信心十足,仿佛汉国就是一颗柿子捏一捏就软了,谁都没有看见林斌脸色变得越来越铁青……
  林斌早就知道麾下部将对汉国没有好感,没想到不止是没有好感,大多数部将对汉国的恨意甚至超过了匈奴等游牧民族。他在想是什么让这些部将这么恨汉国?如果叫嚣挥军南下的是吕炎等先秦将领可能不会让人感到意外,现在叫喊着挥军南下的将军们不但有原先秦将领更多的是原来在汉军服役过的军人,他想不通这是为什么。
  “韩安国?”
  韩安国的表现恨奇怪,按照道理来说他是一个为人谨慎的人,不该这么显眼地跳出来力主挥军南下啊?他被林斌一召唤停止说话,对着林斌应道:“末将在!”
  林斌这一出声议事厅吵杂的声音立刻噤止。
  “你说说卫氏朝鲜的作战态势。”
  不止一个人怔了怔,他们有点没反应过来,这不,刚刚还在商议关于刘安邀请联盟的事情,现在怎么谈起了卫氏朝鲜?
  韩安国显然也是有点迟疑,他谨慎地说:“自吕统领患病之日起,南路军团的攻势便已停止。目前南路军团止步于黑山——险渎城——盘山一线,卫氏朝鲜囤兵南线之军据细作回报该有十二万人,卫氏朝鲜据城而守不出外野战,南路军团野战优势不得发挥又缺少攻城器械短日之内无法再行兵事。”
  “北路军呢?”
  韩安国大概知道林斌为什么会突然转移话题了,他很详细的将甲贺豹军在卫氏朝鲜的作战态势讲一遍随即坐下去不再谈起挥军南下的事情。
  本来汉部就是在辽地大动干戈地四处征伐,先不谈需要留下一定兵力防备远在乔巴山的匈奴左贤王会不会率兵突然来攻,便是肃慎已经被灭国也需要留下兵力驻守清剿反抗势力,目前汉部与辽地大国卫氏朝鲜还是处于战争状态,零零总总地算起来需要防备的敌人不少,即将要对付的敌人更多,汉部哪有什么余力挥军南下去作战?
  力主南下的韩安国一安静,其余武将似乎也察觉出一点什么,他们不是呆子,略一想就该明白为什么突然讲起辽地的战事,显然他们的君上根本不想去缠合中原内战的浑水,再说下去不但是自讨没趣还有可能惹得林斌不开心。得出这个结论后,武将们开始纳闷,既然不想挥军南下还招集众将做什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7/2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