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汉(校对)第2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8/210

  说实话,匈奴打败西域后并没有想全面占领,更没期望能够一股而下,至多也就是想稳步蚕食。他们这一次是想大规模劫掠西域,使部族能够补回近阶段失去的损失,再则就是用弃子依稚斜的右谷蠡王庭部牵制住林斌,以图后面发展,累积足够的力量。
  军臣单于料想林斌刚刚灭掉卫氏朝鲜需要休整一段时间,汉部到达辽地后也一直在作战,军队应该十分疲惫,依稚斜的部队便牵制了汉部的一个军团,现下林斌该是没有力量主动侵犯?
  事实上,因为林斌的策略,前往乌穆草原前线与依稚斜接战的部队只有一个军团,导致军臣从林斌应付依稚斜的部队强度来猜测,得出一个汉部的兵力明显已经不太够用的猜测,以至于军臣十分有信心能够进行自己的计划。
  西域为什么高兴呢?答案就在于以前林斌实力虽强却没有名正言顺的名份,立国与部落的差距并不是一点半点。
  林斌立国表现出了对自己军事实力的信心也变相表现出一种“舍我其谁”的霸道,正是这种霸道让很多人看清楚“天下大势”的走向,毕竟现在不管是匈奴还是汉室都在走下坡路,也只有新兴的林汉政权蒸蒸日上。
  天下本来有汉国,由于林斌立国为汉,自此两汉并立。起先天下人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称刘汉为西汉,林汉为东汉。后来,刘安不甘寂寞自立为帝,这样一来又增加一个汉国。民族观念模糊外加国家观念模糊,天下人也就干脆将三个汉国用地理位置区分出来,自此东汉、西汉、南汉并立。
  三汉并立,林斌忙于和匈奴交战支援西域,同时正在调整国家架构,消化征战得来的肃慎、卫氏朝鲜,汉国宣布投诚的渔阳郡、右北平郡、上谷郡、代郡、中山国、河间国、真定国,根本没空理会南方拼得你死我活的刘彻和刘安。
  林斌立国其实也是出于无奈,他需要安抚吕炎、蒙昭、甲贺等先秦一系的将领,需要向投诚的韩安国、窦诚、庄青狄(部份窦氏门阀集团成员)等人表示帮助复仇决心,最重要是表态给新近投诚的四郡官员、将领看,种种的种种只好选择立国这个震撼且鼓舞人心的举动。
  效果是磅礴且震撼的,更加是晴天霹雳的,不过……林斌的用意总算是达到了,其麾下军队士气高昂且不说,民心更是得到空前巩固。
  林斌所没料想到的是,立国的消息传出去不过三个月,不但依稚斜主动进行后撤避开豹军锋芒,汉国前来投靠的人更是蜂拥而至。其中,所谓的士族举族搬迁者有之,预先留下后路的更是不少,带来的效果就是让林汉政权的行政首都西林在短时间内变得极其繁华。
  卫氏朝鲜灭,韩安国转调上谷郡整合投诚汉军。
  蒙昭的黑旗军攻下卫氏朝鲜后已经按照原先的计划直接进军南沃,黑旗军携灭卫氏朝鲜的高昂士气势如破竹不断挺进,短时间内可以攻占南沃向北沃逼其兵锋。
  霜的神策军趁军臣单于远征西域狼居胥山兵力真空之际远程奔袭,这一下果然打得匈奴人措手不及,直接端掉军臣单于老窝。不过,霜在攻占狼居胥山后劫掠一番撤退时竟是遭遇匈奴左贤王塞音达的部队。双方只是短暂交战竟是各自退开,霜带着缴获返回西林,塞音达乐得汉军不交战好去霸占狼居胥山。所谓各有所得,霜安全返回,塞音达卧薪尝胆那么久也终于掌控对匈奴人来说意义非凡的圣山。
  陈汐的狼军经过小半年对肃慎的铁血镇压几乎快杀光原肃慎人也终于平定了肃慎之乱,现阶段正不断地派出斥候考察更北的方向(西伯利亚),试图找到那所谓的白种人部落,想为自己的君上抢几个白种人美女。
  吕炎则是身在西域,而他的直属部队虎军和三个从卫氏朝鲜历练完毕的步兵军团则是顺利地接收了投诚的渔阳郡、右北平郡、上谷郡、代郡、中山国、河间国、真定国等地的防御。
  所有的一切部署正在稳步发展……
  离林斌立国已经过去了四个月,中原战事仍是对持,匈奴与西域的战事也进入相持阶段,威胁林汉政权的依稚斜不知道跑哪里去……
  此时,林斌现在正站在西林高大的城墙上观看从南方北调汉军(投诚之军)的进城仪式,在他左右两旁站着三个雍容华贵的女子。
  能够站在林斌身旁的女子不多,她们是已经生下一子的燕子,刘汉政权之翁主刘奕翠,刘汉政权之刚从卫氏朝鲜被解救到西林的南宫公主刘倩。
  若说在场这些人看着汉军不断开进西林谁的心情最难受也是最复杂,那么当属刘倩……
第三百一十二章
完结篇(三)
  “斌君,是否已然无法挽回?”
  林斌没有理会满脸复杂的刘婧,事实上也不需要在同一个问题上纠缠太多。就像历史上所有手握重兵、控制庞大政权、有一统野心的统治者那般,他现在应该考虑的是怎么完全消化掉投诚的汉军,让这五万余汉军在短时间内成为助力。
  或许有人会对大规模汉军的投诚感到不可思议,那是他们不明白过去历史背景下所发生的一切。
  有汉以来,皇室对功臣并没有给予应有的丰厚待遇,甚至于很多汉室功臣并不是死于敌国之手而是死于皇室的阴谋。
  再则,边郡长期受到匈奴等游牧民族的劫掠,匈奴对边郡劫掠而汉室无所作为,这样一来边郡民心流失,民心一失军心也就无从谈起。
  先前谈及汉室对有功之臣的不公正待遇,接连不断有功臣被刘汉室用莫须有的罪名诛杀,不但导致汉室开国之后将领出现断层,同时也让将领们对于皇室并没有过多的忠诚。
  若是中原的天下只有刘汉室一家,那么当然不存在改换旗帜那么一说,可现在出了一个林汉政权,将领们有了多重选择一切也就变得不同。
  对于许多边郡将领乃至于官员来说,报效只有不到百年历史的刘汉室或者刚崛起的林汉政权没有过多的区别。公平的来说他们愿意为强硬的林汉室效力多过于软弱无能的刘汉室,至少林汉政权不会用女人去和蛮夷换来所谓的和平……
  汉室对待有功之臣的残酷也让如今的刘彻没有多少可用之人,这就是汉室目前的现状。
  历史的轨迹早在林斌出现的时候就被改变,知道这一事实的林斌现在没有多余的犹豫,他正在往自己选择的方向不留余力的挺进着!
  考虑到目前林汉政权需要发展,大部份官员并不同意启动不必要的战争,他们当中大多数人一致认为应该先消化掉新得到的土地,将治下的庶民进行登记造册。
  休养生息是林斌麾下大部份官员的意愿,不过考虑到现今条件下是个多事之秋,不管匈奴或是汉国,乃至于西域都有战事,想要平和的休养生息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这样一来,事情的复杂程度多了许多,好在林斌麾下现在并不缺少底层和中层的官员,行政体系也才没有导致崩溃。
  天下所有事情的发展并不存在一厢情愿,林斌正在关注依稚斜退出乌穆草原后跑到哪里去了的时候,中山国那边传来一个令人皱眉的消息。
  “君上,目前尚且无法得知元氏汉军都尉(隶属常山国)是否乃是受于刘室天子之命。该次,常山国之兵袭扰卢奴城外围村落兵卒不多,依臣之见,此次该是刘皇室试探我军于南部之虚实。”
  “我部细作探出刘彻与刘安的动静了吗?”
  “臣窃以为,刘室天子刚愎自用,淮南王刘安野心太多,两人便算迫于君上压力想要弥补裂痕,短时间内也无法达成。臣猜想,顿足于九江郡之前的窦婴所部与李息所部粮草定是不足,刘安等三王则是尚无汇集足够兵力。如此双方无法交战之下,双双出使定是想要拖延时间。”
  不用过多的猜想,同属一个氏族的刘安自立之后就绝对没有和刘彻和谐共存的可能。这与林斌与刘彻是不同的关系,刘安与刘彻是同一个家族,他们之间的对立远比林斌与刘彻的对立来的分明和严重。
  林斌正想说些什么,典彦带着一个一眼瞧去显得风尘仆仆的将领走了进来。
  来人端正盔兜双手抱拳:“参见君上!”
  “免礼”其实也的确没有过多的礼仪,在林斌治下的军队根本不存在跪礼:“说吧。”
  风尘仆仆的将领从怀中摸出一个紧密的密匣:“请君上过目。”
  密匣的封条被拆开,林斌专注看完淡淡说了句“你先下去休息”,随后看向典彦校尉:“召集西林臣属。”
  典彦恭敬应“喏!”倒退而出。
  室内官员略带迷惑地看着自己的君上,他们从林斌脸上的表情看不出发生了什么事,一个个先后告退。
  刚才的那名将领是从乌穆草原赶回,带来了依稚斜的消息。
  依稚斜从乌穆退兵先去了狼居胥山,右谷蠡王庭所部与左贤王所部在狼居胥山外围小战了一场,依稚斜见狼居胥山被塞音达占领再次后退。
  根据在前线的甲贺判断,右谷蠡王庭所部失去根基后会退往浚稽山,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会是与浚嵇山部落群争夺牧场。
  林斌对急急赶来的官署并没有说太多的话,他恶意地想把匈奴人内斗的浑水搞得越乱,可能的话甚至想提前将匈奴人赶向西方。不过,林斌明白目前自己没有过多的力量去改变草原的构造,他正在一步一步地削弱匈奴人,而且是不折手段的去做!
  “君上,狼军统领陈汐拆散其属进入草原作战……此举是否?”
  那绝对不是所谓的作战,其实就是林斌下令陈汐不断地派出小股部队进入草原劫掠和屠杀,用这种方式不断地为匈奴人、鲜卑人、乃至于丁零等小部族放血。而那些新近进入高层的士子,他们受于道德的约束认为那种方式有违天和。
  由部落形式转化而来的林汉政权在接收士子阶层的新鲜血液后,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另一种新型的意识形态。目前原来的老人一般不喜欢新来的士子阶层,特别是儒生阶层。从征战中挣扎过来的老人早就习惯用手中的武器去和不服从的人说话,他们排斥任何形式上的仁慈。
  掌管一个政权远比林斌自己想象的来得复杂,他可以极其有效地控制麾下的军队,但是对于所谓的意识形态来说感觉有点模糊。不得不说,他从来都没有明白“古人”的想法,面临社会阶层越来越复杂的现状,他实在拿不出办法,能做的也就是尽量的去迁就。
  “或许我应该考虑军方的建议,驱逐那帮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儒生?”
  林斌不明白儒家为什么在排斥乃至于口诛笔伐的同时会选择前来林汉政权谋求做官的梦想。
  实际上,如果林斌了解春秋历史的话,他会知道儒家从诞生以来一直在寻求做官的道路,这一点从孔丘周转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就能看得出来……
大结局
  很久,很久,很久……以前——
  中国的历史,走到东汉的末年,走过动荡的三国,走过短命的西晋,开始是悄悄的,然后是惊人的,忽然滑入近乎毁灭的深渊。
  异族入侵,晋室南迁,民族仇杀流出的鲜血灌满了历史的长河。
  后赵开国皇帝石勒(羯族)公然明定胡人劫掠汉族士人免罚,胡人有所需,可以任意索取一般汉人的东西。可以想像一般汉人当时的处境。
  蜀地的成国使者出使后赵,记录了沿途的惨象:从长安到洛阳再到邺城,树上挂满上吊自杀的汉人,城墙上挂满汉人人头,尸骨则被做成尸观恐吓世人,数万反抗将士的尸体被弃之荒野喂兽……
  血腥屠杀和残酷的民族压迫,使北方汉人锐减至六七百万,造成赤地千里的景象,汉民族第一次濒临灭绝的边缘。
  膜拜,请允许我借用起点中文网的签约作者赤虎大大以上的话作为本章的开头,并借用很少的时间使用第一人称来短暂的介绍自己。
  我——叫林斌,一个看起来平凡其实很有故事的人,确切的说我是一个地地道道,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面貌上十十足足的汉人。
  我——在过去并没有明显的汉民族主义倾向,但是自从发生那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后,我成了一名最顽固也是最坚定的汉民族主义者。
  不可思议指的事情是指从某个时间段突然回到古代,也就是所谓的穿越。
  穿越在如今可是一个时尚的词,最近央视八套正在热播一套穿越剧《神话》,网络对该连续剧传得沸沸扬扬,一时间穿越成了一个时尚的名词,你要是不知道穿越是什么意思,那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第一次穿越是回到公元前的西汉,成了汉室政权下一名在边疆戍边的汉军士卒。
  当时,汉室正是景皇帝刘启当政,这位景皇帝就是“文景之治”里面的那位“景”,他或许你们并不熟悉,说起他的儿子那么肯定耳熟能详。没错,刘启有一名儿子叫刘彘,刘彘后来改了名字,他正是历史上驱逐匈奴三千里的孝武皇帝——刘彻!
  就有如你们所想的那样,穿越之后的故事注定充满冒险和波澜壮阔,本来应该在汉室政权下奋战的我因为一件突发的事件成了游离在汉室与匈奴之间的另一股势力。
  汉室和匈奴之间的另一股势力是什么意思?简单的介绍,那便是不服从汉室也不臣服匈奴,对两边都有开战又打打停停的政权。
  为什么我会游离在汉室之外?可以不说么,这有破坏和谐的内容……
  好吧,其实我就是害怕史书上那位刻薄寡恩喜欢杀害功臣的孝武皇帝,担心不明不白的被咔嚓掉,犹犹豫豫间被部下和汉室的一名公主逼着自立。我最初是想在汉室大旗下或庸庸碌碌地生活一生或风风光光的争取封侯拜相,可惜的是想象从来都和现实不一样。
  我创建的势力大不大?可以逼得汉室不敢轻举妄动,可以将匈奴打得屁滚尿流,你说大不大?答案是实力很强。我最初的想法是替汉室把匈奴打趴下后转战西方,去欧洲或者哪块旮旯地方打下大大的疆土做个土皇帝,但后来开始身不由己了……
  所谓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错了,是身不由己,自己的想法并不是想法,还要考虑到部下以及子民的意愿,那也就走上一条怪异的道路。用一个形容,那便是我不是一个人,我绝对不是一个人,我背后还有战将百名子民无数,势力的意志无坚不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8/2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